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这是考问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似乎被“内容分析”式的教学模式统治着。老师带领学生繁琐地分析课文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语言上少有收获,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效果还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学存在教学目标迷失和教学内容不够确定的问题。一篇课文信息量很多,老师可以教的知识点很多,加上老师的教学目标意识不够强,教学时面面俱到,再者语文老师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教课文就是教课文内容,从而导致课堂实效性低。
语文阅读教学究竟要走向何方?如何变革语文阅读教学?为此,深圳市福田区景秀小学自2011年开展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历经三年的探索和实践,一是从内容、教材、课型、备课、方式五方面进行全面研究,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有高效性、开放性和多样性。教学内容包括课本知识点、经典诵读、大量阅读;教材包括语文课本、主题丛书、童书、经典;课型包括精读、略读、泛读、读书会、言语实践、主题习作、主题展示;备课包括单元能力主线,贯穿主题始终,重积累运用;教学方式包括先学后教、小组合作、适度展示、当堂反馈。二是探索出一条教学环节更加简化的主题单元阅读教学模式,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 1.识记积累;2.理解感悟 ;3.表达反馈。下面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专题为教学案例,谈谈本人在主题单元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教学设计要清晰
根据主题单元的内涵和特点,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树立单元整体备课的意识,既要注意设计教学的“硬任务”(如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又要备“软任务”(如某种文化意识、道德思想的熏陶、想象力思维发展的培养、学会学习的引导等)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做到真正吃透教材、融汇贯通、全面把握、整体设计、分节实施。如本单元围绕“中国古典名著”的主题展开,语言丰富传神,充满智慧,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景阳冈》和《猴王出世》均选自名著原文。结合这一特点,我们采用单元整体推进和主题拓展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单元教学设计中以“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为这一单元的重点和主线贯穿单元文本阅读的所有课型。本单元的课型设计和课时安排为:精读课《将相和》《草船借箭》各一课时;略读课《景阳冈》《猴王出世》共一课时;泛读课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龙门灵秀》共两课时;单元复习课《园地》及单元知识点两课时;《口语交际》一课时;《习作 》两课时。
二、教学目标要集中
“语文课教什么?”精读课是语文书中的单元经典名篇,也是语文课中的经典,它是以读为基础,以提炼方法,全面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特征的综合性课程 。一篇精读课文信息量很多,老师可以教的知识点也很多,然而根据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课时安排,精读课只有一课时,怎样才能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呢?首先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多太细,面面俱到是难以完成的、不现实的;其次教学目标要集中,要抓中心问题,要敢于舍弃,特别是语文训练要聚焦到一个点或两个点上。要根据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教科书编者提出的单元目标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本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中精读课《将相和》和《草船借箭》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集中确定为:1.理解主要内容;2.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环节要简化
“语文课怎么教?”首先不能把教学环节上得繁杂,环节多容易消耗精力,顾此失彼,课堂效率低,所以必须简化教学环节,保证每一个教学环节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有的放矢。如本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中《将相和》一课教学环节就只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识记积累(5分钟)。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检查学生通过预习,认识了哪些生字、积累了哪些成语?这一环节是以听写的方式来进行,即请一个小组的组员轮流说成语意思,其他人听写成语。第二个板块:理解感悟(25分钟)。主要目标和任务是1.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内容;2.感受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这一环节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学生抓重点段落、抓关键词句来理解感悟,即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自读批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学习任务单:①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不和,为什么和?怎么和?(展示要求:朗读、转述)②三个故事的情节各是怎样的?(展示要求:抓关键词填写情节梯,并用自己的话来复述)③廉颇和蔺相如各是怎样的人?(展示要求:填写人物概念图,并从文中找依据来品味、感悟。)④点拨写法:课文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从文中找依据来说(抓住人物动作、神情、语言来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第三个板块:表达反馈(10分钟)。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进行言语训练,尝试练习本单元主题习作任务——缩写。这一环节是由各个小组缩写《将相和》中的一个故事来完成小练笔。
四、教学内容要读厚
读厚教学内容的前提就必须读薄教科书。老师在处理课文内容时,要精选重点内容,从训练的重点出发,跟训练重点相关的就引导学生多品读、多领悟、多指点,不能面面俱到、从头到尾地去分析课文,对关系不大的内容要敢于舍弃,从而把教科书读薄;读厚教学内容就必须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大量阅读,多读整本书,把在教科书教学中学到的读法、写法、学法,充分运用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整本书的阅读之中。如在本单元“中国古典名著”的教学中就适时地激发学生阅读《史记》 《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五、学习时间要充分
“自学、讨论、练习”是叶圣陶先生几十年前倡导的教学三部曲。它包括学生课前预习、批注,课中读书、思考、交流、练习。可见学生的学习时间必须非常充分。三部曲也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首先学生把自学后掌握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抓住老师提出的一两个重点问题展开品读、思考、讨论,最后根据本单元能力训练点进行相关的言語训练或小练笔。如本单元“中国古典名著”《将相和》一课的教学方式正是:先学后教、小组合作、适度展示、当堂反馈。而且本课的“1.识记积累;2.理解感悟 ;3.表达反馈”三个板块的教学模式也正是与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学三部曲相吻合。
总之,我们只有转变教学思想,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清晰教学设计、集中教学目标、简化教学环节、读厚教学内容和充分自主学习,才能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生机,才能成为高效课堂。
语文阅读教学究竟要走向何方?如何变革语文阅读教学?为此,深圳市福田区景秀小学自2011年开展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历经三年的探索和实践,一是从内容、教材、课型、备课、方式五方面进行全面研究,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有高效性、开放性和多样性。教学内容包括课本知识点、经典诵读、大量阅读;教材包括语文课本、主题丛书、童书、经典;课型包括精读、略读、泛读、读书会、言语实践、主题习作、主题展示;备课包括单元能力主线,贯穿主题始终,重积累运用;教学方式包括先学后教、小组合作、适度展示、当堂反馈。二是探索出一条教学环节更加简化的主题单元阅读教学模式,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 1.识记积累;2.理解感悟 ;3.表达反馈。下面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专题为教学案例,谈谈本人在主题单元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教学设计要清晰
根据主题单元的内涵和特点,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树立单元整体备课的意识,既要注意设计教学的“硬任务”(如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又要备“软任务”(如某种文化意识、道德思想的熏陶、想象力思维发展的培养、学会学习的引导等)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做到真正吃透教材、融汇贯通、全面把握、整体设计、分节实施。如本单元围绕“中国古典名著”的主题展开,语言丰富传神,充满智慧,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景阳冈》和《猴王出世》均选自名著原文。结合这一特点,我们采用单元整体推进和主题拓展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单元教学设计中以“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为这一单元的重点和主线贯穿单元文本阅读的所有课型。本单元的课型设计和课时安排为:精读课《将相和》《草船借箭》各一课时;略读课《景阳冈》《猴王出世》共一课时;泛读课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龙门灵秀》共两课时;单元复习课《园地》及单元知识点两课时;《口语交际》一课时;《习作 》两课时。
二、教学目标要集中
“语文课教什么?”精读课是语文书中的单元经典名篇,也是语文课中的经典,它是以读为基础,以提炼方法,全面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特征的综合性课程 。一篇精读课文信息量很多,老师可以教的知识点也很多,然而根据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课时安排,精读课只有一课时,怎样才能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呢?首先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多太细,面面俱到是难以完成的、不现实的;其次教学目标要集中,要抓中心问题,要敢于舍弃,特别是语文训练要聚焦到一个点或两个点上。要根据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教科书编者提出的单元目标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本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中精读课《将相和》和《草船借箭》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集中确定为:1.理解主要内容;2.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环节要简化
“语文课怎么教?”首先不能把教学环节上得繁杂,环节多容易消耗精力,顾此失彼,课堂效率低,所以必须简化教学环节,保证每一个教学环节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有的放矢。如本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中《将相和》一课教学环节就只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识记积累(5分钟)。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检查学生通过预习,认识了哪些生字、积累了哪些成语?这一环节是以听写的方式来进行,即请一个小组的组员轮流说成语意思,其他人听写成语。第二个板块:理解感悟(25分钟)。主要目标和任务是1.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内容;2.感受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这一环节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学生抓重点段落、抓关键词句来理解感悟,即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自读批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学习任务单:①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不和,为什么和?怎么和?(展示要求:朗读、转述)②三个故事的情节各是怎样的?(展示要求:抓关键词填写情节梯,并用自己的话来复述)③廉颇和蔺相如各是怎样的人?(展示要求:填写人物概念图,并从文中找依据来品味、感悟。)④点拨写法:课文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从文中找依据来说(抓住人物动作、神情、语言来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第三个板块:表达反馈(10分钟)。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进行言语训练,尝试练习本单元主题习作任务——缩写。这一环节是由各个小组缩写《将相和》中的一个故事来完成小练笔。
四、教学内容要读厚
读厚教学内容的前提就必须读薄教科书。老师在处理课文内容时,要精选重点内容,从训练的重点出发,跟训练重点相关的就引导学生多品读、多领悟、多指点,不能面面俱到、从头到尾地去分析课文,对关系不大的内容要敢于舍弃,从而把教科书读薄;读厚教学内容就必须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大量阅读,多读整本书,把在教科书教学中学到的读法、写法、学法,充分运用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整本书的阅读之中。如在本单元“中国古典名著”的教学中就适时地激发学生阅读《史记》 《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五、学习时间要充分
“自学、讨论、练习”是叶圣陶先生几十年前倡导的教学三部曲。它包括学生课前预习、批注,课中读书、思考、交流、练习。可见学生的学习时间必须非常充分。三部曲也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首先学生把自学后掌握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抓住老师提出的一两个重点问题展开品读、思考、讨论,最后根据本单元能力训练点进行相关的言語训练或小练笔。如本单元“中国古典名著”《将相和》一课的教学方式正是:先学后教、小组合作、适度展示、当堂反馈。而且本课的“1.识记积累;2.理解感悟 ;3.表达反馈”三个板块的教学模式也正是与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学三部曲相吻合。
总之,我们只有转变教学思想,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清晰教学设计、集中教学目标、简化教学环节、读厚教学内容和充分自主学习,才能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生机,才能成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