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生违纪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不敢当面承认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怕受到同学们的指责,不愿和他们交朋友;有的怕丢面子;有的怕老师把错误写进评语;有的怕找家长,遭到家长的打骂等等。也就是说,学生在犯了错误以后,有畏惧心理,教师处理不慎,学生自尊心会受到伤害,情绪容易激动,容易走极端,爱顶牛。这时,教师一定要冷静,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才有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在我任班主任期间,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常在脑海中回荡。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上午,我刚踏进校门,几个学生便匆忙跑过来“报案”:“老师,你快看看,班上的抽屉锁全被人撬了”。
我急忙直奔教室。只见同学们的抽屉全部被撬,我吩咐同学们清点一下各人抽屉的东西,有没有丢失,结果是物品一件没少。既然不是为了偷东西,这又是谁在恶作剧呢?
我走到讲桌前,用威严的语气询问全班同学:“这到底是谁干的?请自觉站起来!”
一阵沉默。同学们面面相觑。
我把目光移向刘某某、张某某。他俩一个正低头摆弄着笔,一个正若无其事地环顾四周。啊,难道不是他俩?是我判断错了?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响了,“案”还未破。我思忖还是趁热打铁,课就不上了。于是摆开了审案的架式,同学们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地嘀咕起来。
我像法官一样慢条斯理地询问起案情发生的经过:“谁第一个发现锁被撬”。
王芳胆怯怯地站起来,象蜜蜂嗡嗡地叫了几下。
“大声点!说说你看到的情景。”
“我第一个到学校,首先看到教室门未锁,地上一把被撬坏的锁,我打开教室门一看,发现同学们的抽屉全被撬开……”
我边询问,目光却一直盯着刘某某、张某某。只见张某某还在摆弄着那支笔,刘某某不敢正视我的目光。这不是他俩是谁呢?
于是我把黑板擦当成惊堂木,“啪”的一下站了起来,用命令的语气嚷道:“刘某某、张某某,给我站起来,从实招来!”
全班同学忽地一惊。从我充满火药味的架式中,同学们都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三十几双眼晴一齐集注在他俩身上。
他俩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嘴里嘟哝着:“不是我干的”。只见他们俩一个擦着眼睛,一个把头低得更历害。
我本以为这是小“案”一桩,在我这班主任权威的“威胁”下,当即可以弄个水落石出,真没想到处理起来竟如此棘手。
我静静地思索起来。他俩常到学校打球,学校数他俩犯“案”最多,难道真的不是他俩吗?
于是我又进一步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如果是你们,承认了就是好学生,大家说对不对?”
同学们齐声回答:“对”。
“真的不是我干的,凭什么老是怀疑我。”刘某某胆怯怯地说。
我正准备给予他俩点颜色时,下课铃响了,教室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然而就在这时,班主任的责任感突然涌上我心头。我不禁自责起来: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断定是他俩干的吗?冤枉了他俩怎办?就算是他俩干的,当众揭他俩的“短”,他俩能接受和承认吗?想到这里,我冷静下来,暗暗告诫自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爱感,要忍让,要宽容。
当即,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我说:“不管是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刚才老师的态度不好,请你们谅解,你们也应知道同学们和我的心情。毛泽东曾说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那还是好学生,如果做错了事仍执迷不悟,那不是害了自己吗?希望你们俩帮我调查一下这件事是谁干的,好吗?”
他俩沉默不语,低下了头。
第二天,我走进办公室,发现我办公桌上放了袋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三十六把锁。此刻,我的心里也热乎乎地,感受到了一种真情的回报。同时,也有一种自慰,幸亏没把事情做绝。
一次单元测验的作文题是《某某,我想对你说……》。刘某某是这样写的:“在我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有一件事却使我心情不能平静,我想借此机会对老师道声谢……”
这件事使我深深感悟到:学生的自尊心不容伤害。那么,教师怎能样才能使学生的自尊心不致受到伤害呢?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首先,教师要善于管理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要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消除思想顾虑,克服心量障碍。象我处理锁被撬一事,先采取那种简单粗暴、急风暴雨式的“逼供”,不仅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反而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关闭了心灵的窗户,以致产生抵触、对抗的逆反心理,造成教育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我调适了自己的情绪,来了个急刹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他俩表示了歉意,挽回了他俩的情面,使他俩的自尊心得到了尊重。接着采取的是推心置腹的谈心,使学生也认识到,不管是谁都犯错误的时候,老师都能向我俩道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承认错误呢?但是,我没有急于让他们表态,而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思考余地。这样,使原先形成的僵局而迅速得已化解。
其次,给学生一点理解和宽容。学生大都是由于一时的冲动、好奇、想刺激、模仿电视等原因犯了错误,事后,总担心同学们的指责、老师的训斥、家长的打骂。即使是一时冲动做错了事,总是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过错,象刘某某、张某某就抱着此种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这样会把他们往绝境上推。相反,给他们一点理解和宽容,教师要鼓励大家都来帮助他们,让他们鼓起认识错误的勇气,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尊重他们的“保密权”。切忌冷嘲热讽,给学生起绰号,穿小鞋,使他们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锁被撬一事,我对刘某某、张某某若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他俩就会想“反正我受了训斥”,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可思考的余地了,于是他俩的自尊心就会在训斥中受到挫伤,最后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第三,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当今,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单亲家庭子女也处于增长趋势,他们在公婆、外公外婆或其它亲朋好友的呵护下成长着。过度的溺爱、惯养和放纵,导致他们我行我素,缺乏应有的自控能力;心灵遭到扭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素质变差,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教师特别要从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对后进生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成绩和优点,都要充分地加以肯定,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分析后进的原因,因材施教,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减少他们的心理障碍,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点燃学生自尊自爱的心灵之火,达到转化教育的目的。我做刘某某、张某某思想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给他们留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事后,我对主动赔锁一事给予了表扬,并组织了一次以“当我做错了事以后……”为主题的班队会,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我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有同样的感悟: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别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作者单位:332711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天红中心完小)
在我任班主任期间,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常在脑海中回荡。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上午,我刚踏进校门,几个学生便匆忙跑过来“报案”:“老师,你快看看,班上的抽屉锁全被人撬了”。
我急忙直奔教室。只见同学们的抽屉全部被撬,我吩咐同学们清点一下各人抽屉的东西,有没有丢失,结果是物品一件没少。既然不是为了偷东西,这又是谁在恶作剧呢?
我走到讲桌前,用威严的语气询问全班同学:“这到底是谁干的?请自觉站起来!”
一阵沉默。同学们面面相觑。
我把目光移向刘某某、张某某。他俩一个正低头摆弄着笔,一个正若无其事地环顾四周。啊,难道不是他俩?是我判断错了?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响了,“案”还未破。我思忖还是趁热打铁,课就不上了。于是摆开了审案的架式,同学们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地嘀咕起来。
我像法官一样慢条斯理地询问起案情发生的经过:“谁第一个发现锁被撬”。
王芳胆怯怯地站起来,象蜜蜂嗡嗡地叫了几下。
“大声点!说说你看到的情景。”
“我第一个到学校,首先看到教室门未锁,地上一把被撬坏的锁,我打开教室门一看,发现同学们的抽屉全被撬开……”
我边询问,目光却一直盯着刘某某、张某某。只见张某某还在摆弄着那支笔,刘某某不敢正视我的目光。这不是他俩是谁呢?
于是我把黑板擦当成惊堂木,“啪”的一下站了起来,用命令的语气嚷道:“刘某某、张某某,给我站起来,从实招来!”
全班同学忽地一惊。从我充满火药味的架式中,同学们都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三十几双眼晴一齐集注在他俩身上。
他俩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嘴里嘟哝着:“不是我干的”。只见他们俩一个擦着眼睛,一个把头低得更历害。
我本以为这是小“案”一桩,在我这班主任权威的“威胁”下,当即可以弄个水落石出,真没想到处理起来竟如此棘手。
我静静地思索起来。他俩常到学校打球,学校数他俩犯“案”最多,难道真的不是他俩吗?
于是我又进一步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如果是你们,承认了就是好学生,大家说对不对?”
同学们齐声回答:“对”。
“真的不是我干的,凭什么老是怀疑我。”刘某某胆怯怯地说。
我正准备给予他俩点颜色时,下课铃响了,教室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然而就在这时,班主任的责任感突然涌上我心头。我不禁自责起来: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断定是他俩干的吗?冤枉了他俩怎办?就算是他俩干的,当众揭他俩的“短”,他俩能接受和承认吗?想到这里,我冷静下来,暗暗告诫自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爱感,要忍让,要宽容。
当即,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我说:“不管是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刚才老师的态度不好,请你们谅解,你们也应知道同学们和我的心情。毛泽东曾说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那还是好学生,如果做错了事仍执迷不悟,那不是害了自己吗?希望你们俩帮我调查一下这件事是谁干的,好吗?”
他俩沉默不语,低下了头。
第二天,我走进办公室,发现我办公桌上放了袋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三十六把锁。此刻,我的心里也热乎乎地,感受到了一种真情的回报。同时,也有一种自慰,幸亏没把事情做绝。
一次单元测验的作文题是《某某,我想对你说……》。刘某某是这样写的:“在我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有一件事却使我心情不能平静,我想借此机会对老师道声谢……”
这件事使我深深感悟到:学生的自尊心不容伤害。那么,教师怎能样才能使学生的自尊心不致受到伤害呢?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首先,教师要善于管理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要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消除思想顾虑,克服心量障碍。象我处理锁被撬一事,先采取那种简单粗暴、急风暴雨式的“逼供”,不仅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反而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关闭了心灵的窗户,以致产生抵触、对抗的逆反心理,造成教育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我调适了自己的情绪,来了个急刹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他俩表示了歉意,挽回了他俩的情面,使他俩的自尊心得到了尊重。接着采取的是推心置腹的谈心,使学生也认识到,不管是谁都犯错误的时候,老师都能向我俩道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承认错误呢?但是,我没有急于让他们表态,而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思考余地。这样,使原先形成的僵局而迅速得已化解。
其次,给学生一点理解和宽容。学生大都是由于一时的冲动、好奇、想刺激、模仿电视等原因犯了错误,事后,总担心同学们的指责、老师的训斥、家长的打骂。即使是一时冲动做错了事,总是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过错,象刘某某、张某某就抱着此种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这样会把他们往绝境上推。相反,给他们一点理解和宽容,教师要鼓励大家都来帮助他们,让他们鼓起认识错误的勇气,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尊重他们的“保密权”。切忌冷嘲热讽,给学生起绰号,穿小鞋,使他们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锁被撬一事,我对刘某某、张某某若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他俩就会想“反正我受了训斥”,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可思考的余地了,于是他俩的自尊心就会在训斥中受到挫伤,最后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第三,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当今,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单亲家庭子女也处于增长趋势,他们在公婆、外公外婆或其它亲朋好友的呵护下成长着。过度的溺爱、惯养和放纵,导致他们我行我素,缺乏应有的自控能力;心灵遭到扭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素质变差,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教师特别要从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对后进生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成绩和优点,都要充分地加以肯定,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分析后进的原因,因材施教,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减少他们的心理障碍,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点燃学生自尊自爱的心灵之火,达到转化教育的目的。我做刘某某、张某某思想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给他们留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事后,我对主动赔锁一事给予了表扬,并组织了一次以“当我做错了事以后……”为主题的班队会,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我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有同样的感悟: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别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作者单位:332711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天红中心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