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学生句段式作文材料审题不清、立意不准的学情,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不会分析材料。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下功夫,将现代文阅读中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迁移到作文审题中来,帮助学生达到精准审题的目的。抓住对象、关键词、含义三要素,引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纠正学生在审题中片面重视所谓的“关键词”而另起炉灶的错误审题方式,建立在整体语境和核心语意上扑捉关键词的意识。进而梳理出句段式作文材料审题和立意的一般步骤,即:明确陈述对象;明确核心语意;把握关键词;着力分析关系;做出合理判断。训练逆向思维,用一般步骤检查立意的准确性,具体为是否偏离对象;是否指向核心语意;是否指向关键词;是否符合既定关系;判断是否合乎正常逻辑。
关键词:作文审题立意;句段式材料;合理判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1
一、教学目标
学习句段式作文材料审题的方法,努力做到精准审题。
二、设计理念
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下功夫,将现代文阅读中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迁移到作文审题中来,帮助学生达到精准审题的目的。
三、教学流程
1、导入课题
①原题回放。
一般地说,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和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的那种敏捷的感觉。——伏尔泰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设问铺垫。
请回忆一下你初见此题的感受。
有没有可能借助已学帮助自己读懂命题含义的方法?
请注意划线句,这看似闲语的一句话和我们现代文阅读中的哪种题型比较相似?
2、导入题型(讲过的例题)
解释下列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他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来自何处,当然更不会知道他会走向何处。
答案:连用三个“不知道”写出路过和围观的人对男孩的遭遇袖手旁观,漠不关心,表现了人性的自私冷漠。
问题:请分析答案的内容由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如何得来的?
学生回答后小结:1、对象——路过和围观的人、男孩
2、关键词——不知道
3、含义——漠不关心、自私冷漠
训练:请就以上内容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周遭的看客是冷漠的。)
教师小结:如果要我们理解含义的这句话是命题材料,那么我们刚才实际上就完成了一次审题立意的过程。其实,我们审题的过程就是理解句子含义的过程,立意就是在含义范围内给出一个合理的判断。
请学生小结:在审题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材料中的哪些要素?
对象、关键词、核心语意
3、学以致用、二次审题请同学借助刚才所学重新审题,然后复述自己审题过程。教师暂时不要干涉学生的表达。
4、他山之石
材料只有一句话,提炼主干后就是:趣味在于感觉。这句话讲的是审美能力(鉴赏力)的重要性。具有什么样的鉴赏力才算是有敏捷的感觉呢?“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和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这是材料的核心所在。“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要学会欣赏美,主观上有发现美的愿望,行动上有审美的能力,能在共性的不足中发现个性的美,发现美的与众不同。要注意区别发现美与“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不同,情人喜欢那个人,把毛病全看成美,这不是发现美。“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在趋同中求新、求异,发现不足。美从来不是完美的,完美不是美,所以我们要培养一分为二的世界观,主动发现美中不足。总之,要精确审美必须敏捷发现事物的与众不同,在比较中确定美的真谛。作文材料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材料指向非常明确,核心话题是“完美与瑕疵”。
——名师徐长进
问题:请读幻灯上的名家解读 思考:在刚才徐名师这段解析中你有何发现。 有哪些我们已经注意到?我们还有哪些疏漏?
教师充分与学生对话交流后,请学生进一步小结:
小结审题过程:1、明確陈述对象 2、明确核心语意 3、把握关键词
4、着力分析关系 5、做出合理判断
追问:1)、[JP2]以上几个要素,哪个是最重要的一点?(核心语意)[JP]
2)、如何判断我们给出的判断是合理的?
如何判断合理性:1、是否偏离对象 2、是否指向核心语意
3)、是否指向关键词
4)、是否符合既定关系
5)、判断是否合乎正常逻辑
5、当堂检验。请就本节课所学,从审题角度判断下列题目的得失。
1、《审美艺术的缺失》——眭婷
2、《黄沙藏金,白玉存疵》——钟佳浩
3、《欣赏自己》——王雨露
4、《慧眼识珠》——孔思成
5、《懂得审美》——孙佳雯
6、《看我所看,想我所想》——戎杰
7、《所谓审美趣味》——庞钰敏
8、《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王江林
这一环节,教师要耐心指导,将学生思维引向本节课强调的重点,力求学以致用。
四、拓展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二)、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参考文献
[1]袁树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55.
[2]作文审题教学案例[J].李向红.中学语文.2015(12)
[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确定好你的写作圆心和半径——结合一则材料作文谈审题[J].纪托.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3)
关键词:作文审题立意;句段式材料;合理判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1
一、教学目标
学习句段式作文材料审题的方法,努力做到精准审题。
二、设计理念
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下功夫,将现代文阅读中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迁移到作文审题中来,帮助学生达到精准审题的目的。
三、教学流程
1、导入课题
①原题回放。
一般地说,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和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的那种敏捷的感觉。——伏尔泰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设问铺垫。
请回忆一下你初见此题的感受。
有没有可能借助已学帮助自己读懂命题含义的方法?
请注意划线句,这看似闲语的一句话和我们现代文阅读中的哪种题型比较相似?
2、导入题型(讲过的例题)
解释下列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他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来自何处,当然更不会知道他会走向何处。
答案:连用三个“不知道”写出路过和围观的人对男孩的遭遇袖手旁观,漠不关心,表现了人性的自私冷漠。
问题:请分析答案的内容由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如何得来的?
学生回答后小结:1、对象——路过和围观的人、男孩
2、关键词——不知道
3、含义——漠不关心、自私冷漠
训练:请就以上内容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周遭的看客是冷漠的。)
教师小结:如果要我们理解含义的这句话是命题材料,那么我们刚才实际上就完成了一次审题立意的过程。其实,我们审题的过程就是理解句子含义的过程,立意就是在含义范围内给出一个合理的判断。
请学生小结:在审题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材料中的哪些要素?
对象、关键词、核心语意
3、学以致用、二次审题请同学借助刚才所学重新审题,然后复述自己审题过程。教师暂时不要干涉学生的表达。
4、他山之石
材料只有一句话,提炼主干后就是:趣味在于感觉。这句话讲的是审美能力(鉴赏力)的重要性。具有什么样的鉴赏力才算是有敏捷的感觉呢?“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和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这是材料的核心所在。“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要学会欣赏美,主观上有发现美的愿望,行动上有审美的能力,能在共性的不足中发现个性的美,发现美的与众不同。要注意区别发现美与“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不同,情人喜欢那个人,把毛病全看成美,这不是发现美。“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在趋同中求新、求异,发现不足。美从来不是完美的,完美不是美,所以我们要培养一分为二的世界观,主动发现美中不足。总之,要精确审美必须敏捷发现事物的与众不同,在比较中确定美的真谛。作文材料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材料指向非常明确,核心话题是“完美与瑕疵”。
——名师徐长进
问题:请读幻灯上的名家解读 思考:在刚才徐名师这段解析中你有何发现。 有哪些我们已经注意到?我们还有哪些疏漏?
教师充分与学生对话交流后,请学生进一步小结:
小结审题过程:1、明確陈述对象 2、明确核心语意 3、把握关键词
4、着力分析关系 5、做出合理判断
追问:1)、[JP2]以上几个要素,哪个是最重要的一点?(核心语意)[JP]
2)、如何判断我们给出的判断是合理的?
如何判断合理性:1、是否偏离对象 2、是否指向核心语意
3)、是否指向关键词
4)、是否符合既定关系
5)、判断是否合乎正常逻辑
5、当堂检验。请就本节课所学,从审题角度判断下列题目的得失。
1、《审美艺术的缺失》——眭婷
2、《黄沙藏金,白玉存疵》——钟佳浩
3、《欣赏自己》——王雨露
4、《慧眼识珠》——孔思成
5、《懂得审美》——孙佳雯
6、《看我所看,想我所想》——戎杰
7、《所谓审美趣味》——庞钰敏
8、《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王江林
这一环节,教师要耐心指导,将学生思维引向本节课强调的重点,力求学以致用。
四、拓展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二)、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参考文献
[1]袁树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55.
[2]作文审题教学案例[J].李向红.中学语文.2015(12)
[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确定好你的写作圆心和半径——结合一则材料作文谈审题[J].纪托.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