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是学校内的特殊群体,他们往往因为学业成绩不理想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产生许许多多的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不仅严重地干扰到学困生的正常学习,还极大地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时甚至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团结。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困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探索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问题的方法,大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未来接班人。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问题;心理素质
学困生是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最先提出的一个词语。它所指的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暂时落后于其他人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听课,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马虎了事;在心理上则表现为恐惧、胆小、自卑、嫉妒等。笔者就如何培养小学学困生的健康心理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小学学困生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
(一)优越的生活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吃得饱”“穿得暖”,平时家长也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之下,一部分小学生未能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动辄抱怨功课多,学习辛苦,以至于成绩和优等生相差甚远,产生自卑的心理。
(二)过高的学习期待
当今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一些家长给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他们除了要求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还给孩子报读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这部分学生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身心俱惫,厌学情绪油然而生。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
(三)较低的承挫能力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家庭人口的减少,孩子在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家长包办的现象屡见不鲜,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再加上家长往往只重视培养孩子的智育,却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之下,学生们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便束手无策,停滞不前,甚至想打退堂鼓,应对挫折的能力不足。
二、培养学困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一)平等对话,克服恐惧
恐惧的心理在小学学困生中极为常见。这部分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成绩落后于多数学生,难免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一方面,害怕受到教师的指责,指责自己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以至于拖了班级的后腿;另一方面,害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些学困生整天忧心忡忡。
为了帮助学困生克服这种恐惧的心理,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要尊重学困生,与他们平等对话,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对话时,教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并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一来,学困生感受到自己得到教师的尊重,就会打开心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倘若教师与学困生对话时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学困生恐惧的心理非但不会消失,还会愈演愈烈。第二,要善于鼓励学生。例如,當一个学生十分害怕考试时,可以这样告诉他:考试只不过是一种检测平时学习效果的方式,并不是什么吓人的洪水猛兽。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去对待考试,把它看作与平时做作业一样。
(二)慎于批评,呵护自尊
由于学习成绩差,学困生内心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再加上有些学困生课堂纪律差,难免会时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其他学生对学困生也是敬而远之,不愿意和他们交往。学困生的内心往往会变得十分孤独、敏感。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困生的这种心理,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要慎于批评,尽量不要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批评学困生呢?首先,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在批评学困生前,教师要先肯定学生的优点,以此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接着,再委婉地指出学困生的不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教师在教育学困生时要遵循“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因为教师的每一次表扬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激励,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倘若教师在批评学困生时一味地指责他们的错误,学生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这与教师教育学困生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次,要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学生。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情绪十分容易波动。教师如果一味地板着脸对学生进行说教,学生可能迫于当时的紧张气氛,不得不承认错误,并保证知错就改。可过后不久就抛之脑后。为此,教师可以尝试用一种幽默的方式代替严肃的说教,这样能让学生倍感亲切,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一位学困生故意用尺子敲打凳子。笔者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用一种平静的语气对全班学生说:“现在是上语文课还是音乐课?”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语文课!”紧接着笔者又问:“那语文课需不需要噪音来伴奏?”学生们齐声说:“不需要!”笔者的幽默感染了全班学生,那位故意敲凳子的学困生也不好意思地收好了制造噪音的尺子。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真心地去关爱每一个学困生,对学生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并且掌握批评的艺术,那么,学困生的自尊心就会得到保护。他们自然就会愿意和教师亲近,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三)长善救失,唤起自信
有研究表明,一个学业成绩落后的学困生,由于经常受到父母和教师的批评,以及常常遭到同学的嘲笑,便认为自己肯定不如别人。长此以往,这些学困生的内心变得十分胆小,也毫无自信心。这种心理会严重地打击学困生的上进心,抑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缺乏自信对一个学困生所造成的影响,应该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自信。
要想唤起学生的自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并放大他们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学困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热爱劳动,时常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教师可以大力表扬学生这种勤劳的品质,号召同学们都向他们学习。又比如,有的学困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够好,但书写工整,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在班上展示这些学困生的作业,让学困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对学困生来说,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句赞美的话语,都会像一股暖流一样,给予他们莫大的信心以及无穷的动力。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对学困生做到长善救失,以此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自信。
(四)培养度量,消除嫉妒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忌恨心理。这种心理会使人心胸狭隘,不允许别人超越自己。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会有意攻击别人,甚至想故意破坏别人的优越地位,以赢得其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同学,最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如果不消除这种不良心理,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破坏整个班集体的团结,进而阻碍整个班集体的进步。
教师应大力帮助学生消除嫉妒的心理。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明白每个人既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去跟别人的优点相比较,从而嫉妒比自己优秀的人;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要做一个有度量的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大海容纳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看到其他同学比自己优秀,学困生要诚恳地向他请教,并以他为榜样,争取自己也能做得像他那样出色。
总而言之,对于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善于观察学困生的心理,与他们平等对话,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的心理。同时还要谨慎地批评学困生,小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更要长善救失,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自信。最后还要培养他们的度量,消除他们身上的嫉妒心理。相信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学困生一定会逐渐克服心理障碍,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问题;心理素质
学困生是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最先提出的一个词语。它所指的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暂时落后于其他人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听课,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马虎了事;在心理上则表现为恐惧、胆小、自卑、嫉妒等。笔者就如何培养小学学困生的健康心理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小学学困生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
(一)优越的生活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吃得饱”“穿得暖”,平时家长也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之下,一部分小学生未能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动辄抱怨功课多,学习辛苦,以至于成绩和优等生相差甚远,产生自卑的心理。
(二)过高的学习期待
当今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一些家长给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他们除了要求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还给孩子报读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这部分学生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身心俱惫,厌学情绪油然而生。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
(三)较低的承挫能力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家庭人口的减少,孩子在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家长包办的现象屡见不鲜,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再加上家长往往只重视培养孩子的智育,却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之下,学生们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便束手无策,停滞不前,甚至想打退堂鼓,应对挫折的能力不足。
二、培养学困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一)平等对话,克服恐惧
恐惧的心理在小学学困生中极为常见。这部分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成绩落后于多数学生,难免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一方面,害怕受到教师的指责,指责自己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以至于拖了班级的后腿;另一方面,害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些学困生整天忧心忡忡。
为了帮助学困生克服这种恐惧的心理,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要尊重学困生,与他们平等对话,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对话时,教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并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一来,学困生感受到自己得到教师的尊重,就会打开心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倘若教师与学困生对话时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学困生恐惧的心理非但不会消失,还会愈演愈烈。第二,要善于鼓励学生。例如,當一个学生十分害怕考试时,可以这样告诉他:考试只不过是一种检测平时学习效果的方式,并不是什么吓人的洪水猛兽。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去对待考试,把它看作与平时做作业一样。
(二)慎于批评,呵护自尊
由于学习成绩差,学困生内心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再加上有些学困生课堂纪律差,难免会时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其他学生对学困生也是敬而远之,不愿意和他们交往。学困生的内心往往会变得十分孤独、敏感。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困生的这种心理,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要慎于批评,尽量不要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批评学困生呢?首先,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在批评学困生前,教师要先肯定学生的优点,以此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接着,再委婉地指出学困生的不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教师在教育学困生时要遵循“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因为教师的每一次表扬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激励,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倘若教师在批评学困生时一味地指责他们的错误,学生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这与教师教育学困生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次,要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学生。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情绪十分容易波动。教师如果一味地板着脸对学生进行说教,学生可能迫于当时的紧张气氛,不得不承认错误,并保证知错就改。可过后不久就抛之脑后。为此,教师可以尝试用一种幽默的方式代替严肃的说教,这样能让学生倍感亲切,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一位学困生故意用尺子敲打凳子。笔者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用一种平静的语气对全班学生说:“现在是上语文课还是音乐课?”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语文课!”紧接着笔者又问:“那语文课需不需要噪音来伴奏?”学生们齐声说:“不需要!”笔者的幽默感染了全班学生,那位故意敲凳子的学困生也不好意思地收好了制造噪音的尺子。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真心地去关爱每一个学困生,对学生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并且掌握批评的艺术,那么,学困生的自尊心就会得到保护。他们自然就会愿意和教师亲近,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三)长善救失,唤起自信
有研究表明,一个学业成绩落后的学困生,由于经常受到父母和教师的批评,以及常常遭到同学的嘲笑,便认为自己肯定不如别人。长此以往,这些学困生的内心变得十分胆小,也毫无自信心。这种心理会严重地打击学困生的上进心,抑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缺乏自信对一个学困生所造成的影响,应该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自信。
要想唤起学生的自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并放大他们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学困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热爱劳动,时常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教师可以大力表扬学生这种勤劳的品质,号召同学们都向他们学习。又比如,有的学困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够好,但书写工整,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在班上展示这些学困生的作业,让学困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对学困生来说,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句赞美的话语,都会像一股暖流一样,给予他们莫大的信心以及无穷的动力。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对学困生做到长善救失,以此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自信。
(四)培养度量,消除嫉妒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忌恨心理。这种心理会使人心胸狭隘,不允许别人超越自己。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会有意攻击别人,甚至想故意破坏别人的优越地位,以赢得其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同学,最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如果不消除这种不良心理,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破坏整个班集体的团结,进而阻碍整个班集体的进步。
教师应大力帮助学生消除嫉妒的心理。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明白每个人既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去跟别人的优点相比较,从而嫉妒比自己优秀的人;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要做一个有度量的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大海容纳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看到其他同学比自己优秀,学困生要诚恳地向他请教,并以他为榜样,争取自己也能做得像他那样出色。
总而言之,对于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善于观察学困生的心理,与他们平等对话,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的心理。同时还要谨慎地批评学困生,小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更要长善救失,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自信。最后还要培养他们的度量,消除他们身上的嫉妒心理。相信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学困生一定会逐渐克服心理障碍,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