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少,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教师可以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融合在一起,实现以读促写,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阅读教学;以读促写
众所周知,要想学生的作文出色,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写。“读”是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报纸、杂志。“写”就是勤练笔。但单纯地读、无目的地写,时间一久,学生会产生厌倦之心,或有的学生会出现乐读而厌写的偏颇行为。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让学生既乐读又愿写,笔者结合自己从教三十余年的语文学科经历,分享几点个人对读与写有效结合的见解。
一、让学生爱上阅读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阅读的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喜欢阅读,这令家长十分苦恼。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家长懂得配合,是可以让学生爱上阅读的,这个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每次新接手一个班级,在引导阅读习惯这方面,笔者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美文赏听与情景设置相结合
首先,笔者会挑选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启发诱导学生把作品中的内容,用艺术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设置情景,再现作品内容。比如:欣赏了描写春天的散文诗,笔者会让学生根据诗中的内容,画柳枝、绿叶、五彩缤纷的花、空中飞行的鸟儿……学生完成后,再挑选优秀作品展示,最后带领学生看图朗读美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之美,提升阅读的兴趣。
(二)美文赏析与情景剧相结合
每当读到一些精彩的片段或有趣的故事内容时,笔者会和学生一起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对学生的发言,重表扬、不批评、不数落,让学生畅所欲言。遇上有趣的环节,笔者还会自导自演或指导学生用情景剧还原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语言文学的魅力,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提倡亲子阅读,营造阅读氛围
学生的阅读不只是在学校,更应该在家里。家长应为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氛围,为孩子创造舒适而惬意的阅读环境,以吸引孩子自主阅读。而家长也应当同样捧起书本,和孩子一起走进书中的世界。亲子阅读,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感受书中的世界。通过共同阅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与孩子创造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与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启迪孩子的智慧,带给他欢喜、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教会他思考。这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会自然而然让孩子爱上阅读。
二、多种形式的练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写作好,除了多讀,还要坚持勤写。古话说得好:“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只有勤写多练,方能熟能生巧,但如何去写,如何让孩子乐意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指导学生勤练笔这个方面,笔者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与书本结合,让学生愿写
每要求看一本书时,在完全不懂书本内容的时候,笔者会让学生写篇文章练笔,标题为《×××之初见》,指导学生观察书的封面,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描述封面的内容,猜测书中写的故事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看书的积极性;“初见”之后,笔者会引导学生看目录,从目录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名称,大胆想象、创编故事,完成《×××之猜想》第二次练笔。完成两次练笔后,笔者才让学生打开书本,阅读文章的“序”,再找到自己创编的章节,看看作者笔下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是否一致。
在带领学生精读时,当读到精彩片段,笔者会指导学生仿写,或做批注,随笔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在读完整本书后,笔者会指导他们写读后感。有时在引导学生读完同一作者(比如鲁迅)的几本书后,笔者会让学生写一写《我心目中的鲁迅》,或写书中的人物。如读了《三国演义》,笔者会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动笔写《我心目中的×××》,让学生从各个方面解读作者及作者的写作风格,走近书中的人物。
(二)与生活结合,让学生乐写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要深入生活,要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写作的素材,寻找写作的灵感,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曾经,当课堂飞进一只蜜蜂,笔者会暂停讲课,让学生去观察蜜蜂的样子及动态,及时记录下当时的情景。于是,便有了《教室里的“不速之客”》这样的随笔;曾经,当上课时窗外突然下暴雨、飘雪时,笔者会让学生走出教室,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纷纭变幻,于是一篇篇应景之作便写下来了。春天,笔者带领学生去郊外踏青、放风筝;夏天,笔者带领学生去游泳、赏荷;秋天,笔者带领学生打板栗、摘橘子;冬天,笔者与学生一同烤红薯、打雪仗……学生玩得兴致勃勃,写得活灵活现,正如冈察洛夫所说:“我只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笔者认为这也许就是学生明知玩耍过后会有写作任务,却仍然乐意去写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罗联汉.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2]艾萍.论体验式作文教学[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3]卿平海.新课程练笔的问题解决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写作教学;阅读教学;以读促写
众所周知,要想学生的作文出色,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写。“读”是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报纸、杂志。“写”就是勤练笔。但单纯地读、无目的地写,时间一久,学生会产生厌倦之心,或有的学生会出现乐读而厌写的偏颇行为。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让学生既乐读又愿写,笔者结合自己从教三十余年的语文学科经历,分享几点个人对读与写有效结合的见解。
一、让学生爱上阅读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阅读的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喜欢阅读,这令家长十分苦恼。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家长懂得配合,是可以让学生爱上阅读的,这个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每次新接手一个班级,在引导阅读习惯这方面,笔者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美文赏听与情景设置相结合
首先,笔者会挑选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启发诱导学生把作品中的内容,用艺术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设置情景,再现作品内容。比如:欣赏了描写春天的散文诗,笔者会让学生根据诗中的内容,画柳枝、绿叶、五彩缤纷的花、空中飞行的鸟儿……学生完成后,再挑选优秀作品展示,最后带领学生看图朗读美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之美,提升阅读的兴趣。
(二)美文赏析与情景剧相结合
每当读到一些精彩的片段或有趣的故事内容时,笔者会和学生一起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对学生的发言,重表扬、不批评、不数落,让学生畅所欲言。遇上有趣的环节,笔者还会自导自演或指导学生用情景剧还原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语言文学的魅力,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提倡亲子阅读,营造阅读氛围
学生的阅读不只是在学校,更应该在家里。家长应为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氛围,为孩子创造舒适而惬意的阅读环境,以吸引孩子自主阅读。而家长也应当同样捧起书本,和孩子一起走进书中的世界。亲子阅读,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感受书中的世界。通过共同阅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与孩子创造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与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启迪孩子的智慧,带给他欢喜、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教会他思考。这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会自然而然让孩子爱上阅读。
二、多种形式的练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写作好,除了多讀,还要坚持勤写。古话说得好:“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只有勤写多练,方能熟能生巧,但如何去写,如何让孩子乐意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指导学生勤练笔这个方面,笔者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与书本结合,让学生愿写
每要求看一本书时,在完全不懂书本内容的时候,笔者会让学生写篇文章练笔,标题为《×××之初见》,指导学生观察书的封面,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描述封面的内容,猜测书中写的故事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看书的积极性;“初见”之后,笔者会引导学生看目录,从目录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名称,大胆想象、创编故事,完成《×××之猜想》第二次练笔。完成两次练笔后,笔者才让学生打开书本,阅读文章的“序”,再找到自己创编的章节,看看作者笔下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是否一致。
在带领学生精读时,当读到精彩片段,笔者会指导学生仿写,或做批注,随笔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在读完整本书后,笔者会指导他们写读后感。有时在引导学生读完同一作者(比如鲁迅)的几本书后,笔者会让学生写一写《我心目中的鲁迅》,或写书中的人物。如读了《三国演义》,笔者会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动笔写《我心目中的×××》,让学生从各个方面解读作者及作者的写作风格,走近书中的人物。
(二)与生活结合,让学生乐写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要深入生活,要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写作的素材,寻找写作的灵感,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曾经,当课堂飞进一只蜜蜂,笔者会暂停讲课,让学生去观察蜜蜂的样子及动态,及时记录下当时的情景。于是,便有了《教室里的“不速之客”》这样的随笔;曾经,当上课时窗外突然下暴雨、飘雪时,笔者会让学生走出教室,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纷纭变幻,于是一篇篇应景之作便写下来了。春天,笔者带领学生去郊外踏青、放风筝;夏天,笔者带领学生去游泳、赏荷;秋天,笔者带领学生打板栗、摘橘子;冬天,笔者与学生一同烤红薯、打雪仗……学生玩得兴致勃勃,写得活灵活现,正如冈察洛夫所说:“我只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笔者认为这也许就是学生明知玩耍过后会有写作任务,却仍然乐意去写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罗联汉.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2]艾萍.论体验式作文教学[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3]卿平海.新课程练笔的问题解决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