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卫生检验工作是现代经济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所必需。随着我国现代化生活的快速推进,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相应地在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面临了很多突发应急事件,利用卫生检验高效准确地处理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卫生检测技术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以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应急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食品安全应急工作;卫生检验;对策研究
1.在食品安全应急环境中卫生检验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在目前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世界上对于食品安全也开始不断的进行了关注,但食品安全仍是威胁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全球及中国各种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事件较多,例如“地沟油”、“三鹿奶”以及“皮鞋老酸奶”等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对于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安定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对于卫生检验而言,主要是需要对于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多种公共卫生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检测相关任务,主要是对于食源性相关疾病,食物中毒以及食品污染事故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在实际的对于食品安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应急环境中的食品安全能够得到根本的保证。
2.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现状
2.1机构设置以及人才队伍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的检测检验机构分布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卫生检验部门大多属于疾控中心的内设机构,而食品安全应急工作不能仅靠一个部门独立完成,联防联控管理的机制与平台极度紧缺。近年来随着食品检测任务的加剧以及国家关于多项免费监测等新政策出台,使得卫生检验在很多方面的职能作用大大减弱。此外卫检人员在疾控机构中的总人数比例比较低,待遇较之于其他医务工作人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培训进修的机会也相对比较少,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卫生检验专业的技术人员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得相应的科研活动开展也得到了严重的影响。
2.2儀器设备状况
在应急监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准确性以及快速性,仪器设备作为应急检测最基本的技术保障,也是我国卫生检验学科的必备武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与需求,使得卫检实验室中的气相色谱、原子吸收以及生化分析仪等常规设备也得到了较为完善的配置,但是仍缺乏高、精、尖、快、准且容易携带的仪器设备,设备利用率较低,也就直接导致了一些危险因子无法得到及时的检测以及检出,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突发事故以及病人抢救的速度。
2.3质量监督以及管理
目前有许多疾控机构的实验室都通过了国家资质认证和计量认可。但是在其质量管理以及体系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内审以及管理评审工作无法按期举行,其具体开展也多是流于形式;很多县级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依旧处于无专人管理的情况,并导致质量监督工作以及控制工作未能够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还存在着重仪器档案收集、轻采样检测过程等诸多问题,也导致了有许多不安全事故难以找到适当的检测方法以及标准依据。在这一情况下,也就无法准确的发出相应的检测信息,并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正常发展需求。
3.食品安全应急环境中的卫生检验的相关方法
3.1感官检验
感官检验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检验形式,对于食物的形态、色泽以及组织等相关的信息进行发现,就能够较好的对于食品的安全情况进行观察,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帮助在对于食品安全应急环境中的卫生检验能够较为有效的进行,目前国际化组织农产食品技术委员会的感观分析技术委员会已经开始制定出了数十项关于感观分析的相关标准,同时在目前也和各国进行了联系。
3.2理化检验
理化检验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检验方法,通过对于食品的化学成分以及化学成分的物理性能进行相应的检验,就能够较为完善的对于食品的理化性能进行相应的观察并进行分析,因此能够在一种更加完善的情况之下对于食品在应急环境之中,进行相应的检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我国而言,在进行理化检验的过程中也开始制定出了相关的标准,并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更好的对于食品在应急环境之中的卫生情况,在微观的环境之下实施检验。
3.3微生物检验
对于食品在应急环境之下,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微生物的因素,目前较多的食物均含有极高的水分,可以说是滋生微生物的温床。但研究显示,几乎所有食物滋生的微生物,均会对于人体造成危害,实施微生物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于食物的微生物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相应的测定,测定完成后,能够分析出每克或是每毫升的食物中含有的菌落数,也能够对于食物中的粪便污染指标进行确定。同时在进行了测定完成后,对于一些致病菌也可以明确的指出,对于食品安全应急环境中的卫生检验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4.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对策
4.1高效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应急检测检验中心
按照“全域覆盖,科学布局,共建共享,高效便捷”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检验检测资源,检验检测工作从单打独斗到共建共享。一是突出机构区域,合理设点检验检测中心。二是突出资源共享,合理调配检验资源。对全市涉及检验检测机构的设备、人员、经费和资产进行划转,统一管理,解决不同检测机构的各类问题,实现全市应急检验工作集中调配、经费集中使用、资产集中管理的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共用。三是突出技术互补,消除技术服务短板。以检验检测中心为核心,划分多个领域性检验检测,检验检测项目各有侧重,技术力量相对集中又各有差异,实现技术互补。
4.2加大对卫生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食品安全应急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卫生检验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认证,并需要积极培养具备高效处理突发事件核心能力的人才,增强应急机动队队伍中检验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提升自身的应急检验水平。此外疾控机构还需要要求所有的卫检人员能够对现有的应急检验前沿知识以及发展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完善培训机制,让卫生检验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构建一个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卫生应急检测队伍,才能够充分满足我国的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相关需求。
4.3加强宣传力度,增加舆论监督
政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通过新闻媒体曝光或揭露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电视、报纸、网络等公共媒体利用,推广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对安全方面的信息加以宣传,设立食物安全等级信息查询的免费网站,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食物的安全性。多给予校方鼓励,让其能够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积极参与,当遇到食品问题时可以及时举报、投诉,从而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尽最大可能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让学生能够吃得放心,确保买到的食品都是健康的。提高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诚信守法,不仅能有效提高食品企业和销售人员或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的质量和水平。
结束语:
卫生检验部门需要担负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检测任务,但是在现有的卫生检测应急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并直接影响到整个卫生检测应急工作的检测速度以及检测准确度。这也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对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工作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能够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发展,从而有效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秉刚,马旭. 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安全检验[J]. 黑龙江科学,2019,10(014):88-89.
[2]高洪喜. 浅论粮油食品安全检验监测的必要性和创新策略[J]. 文渊(中学版),2019,000(007):788.
[3]孔军,谭琳琳. 浅谈食品安全应急环境中的卫生检验[J]. 中国卫生产业,2019,016(008):152-153.
关键词:食品安全应急工作;卫生检验;对策研究
1.在食品安全应急环境中卫生检验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在目前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世界上对于食品安全也开始不断的进行了关注,但食品安全仍是威胁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全球及中国各种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事件较多,例如“地沟油”、“三鹿奶”以及“皮鞋老酸奶”等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对于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安定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对于卫生检验而言,主要是需要对于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多种公共卫生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检测相关任务,主要是对于食源性相关疾病,食物中毒以及食品污染事故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在实际的对于食品安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应急环境中的食品安全能够得到根本的保证。
2.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现状
2.1机构设置以及人才队伍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的检测检验机构分布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卫生检验部门大多属于疾控中心的内设机构,而食品安全应急工作不能仅靠一个部门独立完成,联防联控管理的机制与平台极度紧缺。近年来随着食品检测任务的加剧以及国家关于多项免费监测等新政策出台,使得卫生检验在很多方面的职能作用大大减弱。此外卫检人员在疾控机构中的总人数比例比较低,待遇较之于其他医务工作人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培训进修的机会也相对比较少,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卫生检验专业的技术人员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得相应的科研活动开展也得到了严重的影响。
2.2儀器设备状况
在应急监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准确性以及快速性,仪器设备作为应急检测最基本的技术保障,也是我国卫生检验学科的必备武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与需求,使得卫检实验室中的气相色谱、原子吸收以及生化分析仪等常规设备也得到了较为完善的配置,但是仍缺乏高、精、尖、快、准且容易携带的仪器设备,设备利用率较低,也就直接导致了一些危险因子无法得到及时的检测以及检出,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突发事故以及病人抢救的速度。
2.3质量监督以及管理
目前有许多疾控机构的实验室都通过了国家资质认证和计量认可。但是在其质量管理以及体系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内审以及管理评审工作无法按期举行,其具体开展也多是流于形式;很多县级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依旧处于无专人管理的情况,并导致质量监督工作以及控制工作未能够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还存在着重仪器档案收集、轻采样检测过程等诸多问题,也导致了有许多不安全事故难以找到适当的检测方法以及标准依据。在这一情况下,也就无法准确的发出相应的检测信息,并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正常发展需求。
3.食品安全应急环境中的卫生检验的相关方法
3.1感官检验
感官检验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检验形式,对于食物的形态、色泽以及组织等相关的信息进行发现,就能够较好的对于食品的安全情况进行观察,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帮助在对于食品安全应急环境中的卫生检验能够较为有效的进行,目前国际化组织农产食品技术委员会的感观分析技术委员会已经开始制定出了数十项关于感观分析的相关标准,同时在目前也和各国进行了联系。
3.2理化检验
理化检验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检验方法,通过对于食品的化学成分以及化学成分的物理性能进行相应的检验,就能够较为完善的对于食品的理化性能进行相应的观察并进行分析,因此能够在一种更加完善的情况之下对于食品在应急环境之中,进行相应的检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我国而言,在进行理化检验的过程中也开始制定出了相关的标准,并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更好的对于食品在应急环境之中的卫生情况,在微观的环境之下实施检验。
3.3微生物检验
对于食品在应急环境之下,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微生物的因素,目前较多的食物均含有极高的水分,可以说是滋生微生物的温床。但研究显示,几乎所有食物滋生的微生物,均会对于人体造成危害,实施微生物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于食物的微生物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相应的测定,测定完成后,能够分析出每克或是每毫升的食物中含有的菌落数,也能够对于食物中的粪便污染指标进行确定。同时在进行了测定完成后,对于一些致病菌也可以明确的指出,对于食品安全应急环境中的卫生检验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4.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对策
4.1高效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应急检测检验中心
按照“全域覆盖,科学布局,共建共享,高效便捷”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检验检测资源,检验检测工作从单打独斗到共建共享。一是突出机构区域,合理设点检验检测中心。二是突出资源共享,合理调配检验资源。对全市涉及检验检测机构的设备、人员、经费和资产进行划转,统一管理,解决不同检测机构的各类问题,实现全市应急检验工作集中调配、经费集中使用、资产集中管理的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共用。三是突出技术互补,消除技术服务短板。以检验检测中心为核心,划分多个领域性检验检测,检验检测项目各有侧重,技术力量相对集中又各有差异,实现技术互补。
4.2加大对卫生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食品安全应急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卫生检验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认证,并需要积极培养具备高效处理突发事件核心能力的人才,增强应急机动队队伍中检验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提升自身的应急检验水平。此外疾控机构还需要要求所有的卫检人员能够对现有的应急检验前沿知识以及发展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完善培训机制,让卫生检验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构建一个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卫生应急检测队伍,才能够充分满足我国的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相关需求。
4.3加强宣传力度,增加舆论监督
政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通过新闻媒体曝光或揭露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电视、报纸、网络等公共媒体利用,推广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对安全方面的信息加以宣传,设立食物安全等级信息查询的免费网站,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食物的安全性。多给予校方鼓励,让其能够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积极参与,当遇到食品问题时可以及时举报、投诉,从而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尽最大可能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让学生能够吃得放心,确保买到的食品都是健康的。提高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诚信守法,不仅能有效提高食品企业和销售人员或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的质量和水平。
结束语:
卫生检验部门需要担负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检测任务,但是在现有的卫生检测应急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并直接影响到整个卫生检测应急工作的检测速度以及检测准确度。这也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对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工作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能够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发展,从而有效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秉刚,马旭. 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安全检验[J]. 黑龙江科学,2019,10(014):88-89.
[2]高洪喜. 浅论粮油食品安全检验监测的必要性和创新策略[J]. 文渊(中学版),2019,000(007):788.
[3]孔军,谭琳琳. 浅谈食品安全应急环境中的卫生检验[J]. 中国卫生产业,2019,016(008):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