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然而应该看到,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造成教师使命的缺失;过分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造成教学过程的形式主义化。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使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变味、变形、变僵。
那么,语文课堂魅力从何而来?
一、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应有适合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能力发展目标,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不要把答案定得过死,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在学生整体感知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个性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打造魅力课堂奠定基础。
二、语文课堂最大的魅力所在:情感教学
许多语文课经过精心设计、打造,思路清晰、分析深入,但内心深处的感觉是“冷”,缺少最重要的东西:情感。教师是局外人,没有被打动,所以学生自然不会感动。没有感情的课不是语文课,没有感情的课是没有魅力的课。
三、语文课又一大魅力所在:美感的浸润
长期以来,语文课多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课文,而很少从美感的角度鉴赏作品。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将“审美”、“鉴赏”作为教学的重点,这个导向使我们看到了文化教育的希望。如《海滨仲夏夜》的教学,我们可以摆脱条分缕析的分析方法,从美感入手进行设计:海滨仲夏夜“美”在哪里?哪些语言最能突出这种美?从这种美中你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感情?这样来个“美点寻踪”。
课外文中的美感浸透可用“美点追踪”的方式来进行。课文中的思想意义仍是“美”的源泉。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课堂,用审美的眼光设计课堂,用审美的眼光服务课堂,这样才能使课堂弥漫着浓浓的“美感”,使语文课堂具有美感魅力。
四、优化主体性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与特殊的实践辩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尽量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计划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
五、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古代文论提出:“言不尽意,立象尽意。”文学作品的一切意义来源于“象”,因此,理解的前提是“再现”,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意象积累调动起来,投入到作品鉴赏中去。
在语文课中,我们过多关注的是抽象思维,始终站在作品的外面,对段意、文意、写作特点进行理性层面的分析,而很少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深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去想象。如教学《背影》一课,如果学生不设身处地地体会父亲丧母失业的隐痛,又怎能理解那四次流泪中丰富的内涵?怎能理解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样一个平常的举动何以让作者泪流满面,又何以会打动成千上万的读者。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情感的共鸣才成为可能。
六、指导自主性的学习方法
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就是接受性学习,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教学时目中无人,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同时还要对正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教师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感悟,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学习活动愈是自主,那么探究的过程也就愈能反映学生的个性,也就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七、课堂上应有感悟式的语言品味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这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许多课改课把着眼点放在了内容理解和扩展上。如教学《孔乙己》时,在整体理解课文之后,我抛出了讨论题:“你怎样看待孔乙己?”学生分成了几派争论得不亦乐乎,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而热闹背后却隐藏着肤浅,讨论几乎成了打嘴仗。而且,整堂课远离了文本,远离了作品精妙的语言。这样的语文课已被异化,失去了语文课的根本,丧失了文学的滋味。语文课的人文熏陶离不开具体、直观、形象的语言,否则就变了味道。这是我在上这节课之后感悟的。
同时,语言品味又离不开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品味语言的重点在于作者如何用传神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这种语言品味和以往的零敲碎打式的分析有着本质的区别。
八、寻找沟通作品与学生生活的桥梁
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对文学的解读使学生感到文学所描写的世界是远离生命的“他者”。《孔乙己》是反映科举制度罪恶的,《我的叔叔于勒》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等等,课文与学生心灵之间隔着漫长的时代,与学生的生活毫不相干,学生如何能产生共鸣?
寻找沟通作品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是文学深入人心的关键。任何作品都带有特定的“语境”,打下了时代的烙印,而真正的经典却包含了许多超越时空的多重意义,这些意义穿透了漫漫的时空间隔,在当代语境中仍闪烁着光芒,与当代人形成对话,给人以启迪。在跨语境的“视界融合”中,学生情感与文学作品血脉相通、水乳交融。
九、布置发展性的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的布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魅力语文课堂的延伸,然而有些教师却忽视了它,常常存在布置作业目的不明确、量不适当、缺乏指导、要求不严格、没有个性化等问题。布置作业要符合大纲、教材要求;要面向全体、分层要求;形式多样、量要适当、要求明确。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课外作业必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作业的命令性、强制性,让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有收获。如教学《愚公移山》后,我分三个层次布置作业:(1)消化字词,力求字字落实;(2)熟读课文,力求背诵;(3)思考愚公和智叟的愚智;(4)假如你是愚公,你会怎么办?(5)现代社会中有无这样的愚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的几题来完成。
没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通过具有魅力的语文课堂来打造。我们应该力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那么,语文课堂魅力从何而来?
一、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应有适合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能力发展目标,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不要把答案定得过死,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在学生整体感知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个性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打造魅力课堂奠定基础。
二、语文课堂最大的魅力所在:情感教学
许多语文课经过精心设计、打造,思路清晰、分析深入,但内心深处的感觉是“冷”,缺少最重要的东西:情感。教师是局外人,没有被打动,所以学生自然不会感动。没有感情的课不是语文课,没有感情的课是没有魅力的课。
三、语文课又一大魅力所在:美感的浸润
长期以来,语文课多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课文,而很少从美感的角度鉴赏作品。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将“审美”、“鉴赏”作为教学的重点,这个导向使我们看到了文化教育的希望。如《海滨仲夏夜》的教学,我们可以摆脱条分缕析的分析方法,从美感入手进行设计:海滨仲夏夜“美”在哪里?哪些语言最能突出这种美?从这种美中你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感情?这样来个“美点寻踪”。
课外文中的美感浸透可用“美点追踪”的方式来进行。课文中的思想意义仍是“美”的源泉。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课堂,用审美的眼光设计课堂,用审美的眼光服务课堂,这样才能使课堂弥漫着浓浓的“美感”,使语文课堂具有美感魅力。
四、优化主体性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与特殊的实践辩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尽量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计划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
五、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古代文论提出:“言不尽意,立象尽意。”文学作品的一切意义来源于“象”,因此,理解的前提是“再现”,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意象积累调动起来,投入到作品鉴赏中去。
在语文课中,我们过多关注的是抽象思维,始终站在作品的外面,对段意、文意、写作特点进行理性层面的分析,而很少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深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去想象。如教学《背影》一课,如果学生不设身处地地体会父亲丧母失业的隐痛,又怎能理解那四次流泪中丰富的内涵?怎能理解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样一个平常的举动何以让作者泪流满面,又何以会打动成千上万的读者。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情感的共鸣才成为可能。
六、指导自主性的学习方法
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就是接受性学习,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教学时目中无人,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同时还要对正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教师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感悟,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学习活动愈是自主,那么探究的过程也就愈能反映学生的个性,也就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七、课堂上应有感悟式的语言品味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这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许多课改课把着眼点放在了内容理解和扩展上。如教学《孔乙己》时,在整体理解课文之后,我抛出了讨论题:“你怎样看待孔乙己?”学生分成了几派争论得不亦乐乎,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而热闹背后却隐藏着肤浅,讨论几乎成了打嘴仗。而且,整堂课远离了文本,远离了作品精妙的语言。这样的语文课已被异化,失去了语文课的根本,丧失了文学的滋味。语文课的人文熏陶离不开具体、直观、形象的语言,否则就变了味道。这是我在上这节课之后感悟的。
同时,语言品味又离不开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品味语言的重点在于作者如何用传神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这种语言品味和以往的零敲碎打式的分析有着本质的区别。
八、寻找沟通作品与学生生活的桥梁
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对文学的解读使学生感到文学所描写的世界是远离生命的“他者”。《孔乙己》是反映科举制度罪恶的,《我的叔叔于勒》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等等,课文与学生心灵之间隔着漫长的时代,与学生的生活毫不相干,学生如何能产生共鸣?
寻找沟通作品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是文学深入人心的关键。任何作品都带有特定的“语境”,打下了时代的烙印,而真正的经典却包含了许多超越时空的多重意义,这些意义穿透了漫漫的时空间隔,在当代语境中仍闪烁着光芒,与当代人形成对话,给人以启迪。在跨语境的“视界融合”中,学生情感与文学作品血脉相通、水乳交融。
九、布置发展性的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的布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魅力语文课堂的延伸,然而有些教师却忽视了它,常常存在布置作业目的不明确、量不适当、缺乏指导、要求不严格、没有个性化等问题。布置作业要符合大纲、教材要求;要面向全体、分层要求;形式多样、量要适当、要求明确。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课外作业必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作业的命令性、强制性,让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有收获。如教学《愚公移山》后,我分三个层次布置作业:(1)消化字词,力求字字落实;(2)熟读课文,力求背诵;(3)思考愚公和智叟的愚智;(4)假如你是愚公,你会怎么办?(5)现代社会中有无这样的愚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的几题来完成。
没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通过具有魅力的语文课堂来打造。我们应该力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