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茸,1981年出生于北京。上海同济大学工学学士,德国基尔大学理学硕士。现从事金融文案翻译工作,旅居麻州。
对于现在很多正在选择职业的年轻人来说,搞音乐或者美术,往往是一条多快好省的成名之路。以至于每年的艺校报考大军都铺天盖地,甚至连艺术类考试辅导学校都开得如火如荼,最近连五花八门原本与艺考都不相干的网站都开始参与。其实艺术类职业和很多普通的职业一样,大多数行业参与者都只是在明星的阴影里尽职工作而已。
小文出生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他有个大四岁的哥哥,根据属相,他俩凑足“龙马精神”。他们生于浙江中部丘陵区的一个县城,父母都在镇上的毛纺厂工作。
小文上小学的时候,父母承包了这个破产的纺织工厂,日以继夜地在工厂忙碌。当小文兄弟渐渐长大,父母的生意开始走上正轨。妈妈觉得对兄弟两个有所亏欠,什么都买最好的给他们,还给小文买了钢琴,想让他变得和城里孩子一样。
因为哥哥已经过了钢琴启蒙的年龄,而且更喜欢足球,于是还在上小学的小文就成了当地第一批琴童,每周都有老师来家里给他上两次课。这在1986年,还是很奢侈的事情。
钢琴练习了八年,这时候是1994年了,哥哥20岁,在上海一所非常好的大学读工商管理。家里的经济能力已经很殷实,父母为了继续在毛纺面料出口生意上保持领先水平,跟哥哥商量之后,决定送哥哥去美国读商学院。
一年之后,小文也面临选择:是和哥哥一样被作为家族企业接班人培养还是选择走上音乐道路?父母很开明,基本没给压力,因为接班人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解决了。小文很犹豫,他知道自己天赋并不高,勉强进入音乐院校是可以的,但又不一定可以真正出成绩。
在纽约的哥哥打电话给他,说: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音乐专业,就应该和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有一手资料之后,才能进行最后的决定。哥哥替小文在纽约报名参加了音乐夏令营,安排暑假做交换学生。显然,哥哥的这种思维模式来自于商学院的市场调查和决策课程。
在纽约的一个月里,哥哥和小文参加各种音乐会和相关展览。小文也参观了很多知名的艺术院校。回国之后,他跟父母表示要讀音乐学院,读作曲专业,要从事一份让心灵得到放松的职业。父母表示全力支持。一年之后,小文进入了本省一个二流学校的交响乐作曲专业。
这样的学校和专业,毕业后的出路基本就是在中学里做音乐老师。读到三年级,小文有点儿不甘心,他希望可以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当然,这已经是2000年,家里完全有这个实力让他读最好的音乐学院。
这时候哥哥已经是家族企业驻外的负责人,工作非常忙,小文也已经可以自己申请学校。面试的时候,老师跟他说,他的作曲专业水平不是很好,除非改读其他的专业才能获得录取,而且必须从一年级开始重新读。小文欣然接受,重新选读钢琴系。从头开始对他来说完全不算什么负担,知名的学校能够录取,他就很开心啦。
在美国读音乐专业的感觉和国内不同,这里就把这个专业当作一种很普通的职业。这个氛围和国内琴童那种“永远争第一”的竞赛式教育模式不一样,而且因为音乐作为一个产业更为发达,就业机会更多。每年毕业之前都会有各大交响乐团来校园招聘,即使成绩很一般的学生也有机会登台亮相。不过,坦率说,对于小文的成绩,他已经做好登台亮相之后打包回老家当音乐老师的准备。
小文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这种选秀和演出场次的安排是反过来的。但小文想不管怎么样,要给自己一个交待,要给自己一个圆满的表演,作为一个钢琴专业学生的毕业表演。他表演刚到一半的时候,乐团的负责人就出去接电话。小文演奏完,还没来得及失望和沮丧,她又奇迹般地回来了,而且看起来和小文一样失望和沮丧。
这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小文收拾好乐谱准备回去,之后就周游美国,然后回老家。但那位阿姨冲上台拉着他的手说:“你是中国来的学生,你会用来自中国的大锣么?”这让小文觉得有点无厘头,难道她连我演奏的到底是什么乐器都没听出来么?
但小文还是礼貌地回答说:“那个貌似不难。我以前是学交响乐作曲的,每种乐器都尝试过一点。”小文人生中最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阿姨跟他说:“如果你可以在明天下午的演出中出演大锣这个位置,那么我们就录用你,因为原来的演员突发心脏病住院无法参加明天的演出。”
虽然小文没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但录取这件事听明白了。当时他就说:“别说让我去打大锣,就是让我被人当大锣打,我都愿意。”就这样,小文意外地成为当年为数不多的进入大型交响乐团的学员。老师们知道之后,感觉不是非常意外。听说还有过指挥专业的学员因为会说西班牙语,最后被乐团招聘作为一名外籍钢琴家的翻译兼经纪人的先例。
在后来的几年中,小文一直跟随交响乐团四处演出。因为是按演出的场次计算佣金,在没有上台机会的时候,他也帮哥哥和父母做些生意上的事,也从家里拿到一些工资。虽然不像很多国内的明星级演员那样光鲜,但他已经非常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小文说他得到的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平淡无奇的职业生涯也许正适合他这种天赋不高的学生。
今天多少中国孩子在学琴,多少中国孩子去报艺考,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天赋平常的人,明星、名家永远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像小文这样只是从事一份艺术类的职业而已。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样的路是平淡无奇的,但在这平凡之中的心潮澎湃,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编辑 郑儒凤 [email protected])
对于现在很多正在选择职业的年轻人来说,搞音乐或者美术,往往是一条多快好省的成名之路。以至于每年的艺校报考大军都铺天盖地,甚至连艺术类考试辅导学校都开得如火如荼,最近连五花八门原本与艺考都不相干的网站都开始参与。其实艺术类职业和很多普通的职业一样,大多数行业参与者都只是在明星的阴影里尽职工作而已。
小文出生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他有个大四岁的哥哥,根据属相,他俩凑足“龙马精神”。他们生于浙江中部丘陵区的一个县城,父母都在镇上的毛纺厂工作。
小文上小学的时候,父母承包了这个破产的纺织工厂,日以继夜地在工厂忙碌。当小文兄弟渐渐长大,父母的生意开始走上正轨。妈妈觉得对兄弟两个有所亏欠,什么都买最好的给他们,还给小文买了钢琴,想让他变得和城里孩子一样。
因为哥哥已经过了钢琴启蒙的年龄,而且更喜欢足球,于是还在上小学的小文就成了当地第一批琴童,每周都有老师来家里给他上两次课。这在1986年,还是很奢侈的事情。
钢琴练习了八年,这时候是1994年了,哥哥20岁,在上海一所非常好的大学读工商管理。家里的经济能力已经很殷实,父母为了继续在毛纺面料出口生意上保持领先水平,跟哥哥商量之后,决定送哥哥去美国读商学院。
一年之后,小文也面临选择:是和哥哥一样被作为家族企业接班人培养还是选择走上音乐道路?父母很开明,基本没给压力,因为接班人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解决了。小文很犹豫,他知道自己天赋并不高,勉强进入音乐院校是可以的,但又不一定可以真正出成绩。
在纽约的哥哥打电话给他,说: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音乐专业,就应该和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有一手资料之后,才能进行最后的决定。哥哥替小文在纽约报名参加了音乐夏令营,安排暑假做交换学生。显然,哥哥的这种思维模式来自于商学院的市场调查和决策课程。
在纽约的一个月里,哥哥和小文参加各种音乐会和相关展览。小文也参观了很多知名的艺术院校。回国之后,他跟父母表示要讀音乐学院,读作曲专业,要从事一份让心灵得到放松的职业。父母表示全力支持。一年之后,小文进入了本省一个二流学校的交响乐作曲专业。
这样的学校和专业,毕业后的出路基本就是在中学里做音乐老师。读到三年级,小文有点儿不甘心,他希望可以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当然,这已经是2000年,家里完全有这个实力让他读最好的音乐学院。
这时候哥哥已经是家族企业驻外的负责人,工作非常忙,小文也已经可以自己申请学校。面试的时候,老师跟他说,他的作曲专业水平不是很好,除非改读其他的专业才能获得录取,而且必须从一年级开始重新读。小文欣然接受,重新选读钢琴系。从头开始对他来说完全不算什么负担,知名的学校能够录取,他就很开心啦。
在美国读音乐专业的感觉和国内不同,这里就把这个专业当作一种很普通的职业。这个氛围和国内琴童那种“永远争第一”的竞赛式教育模式不一样,而且因为音乐作为一个产业更为发达,就业机会更多。每年毕业之前都会有各大交响乐团来校园招聘,即使成绩很一般的学生也有机会登台亮相。不过,坦率说,对于小文的成绩,他已经做好登台亮相之后打包回老家当音乐老师的准备。
小文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这种选秀和演出场次的安排是反过来的。但小文想不管怎么样,要给自己一个交待,要给自己一个圆满的表演,作为一个钢琴专业学生的毕业表演。他表演刚到一半的时候,乐团的负责人就出去接电话。小文演奏完,还没来得及失望和沮丧,她又奇迹般地回来了,而且看起来和小文一样失望和沮丧。
这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小文收拾好乐谱准备回去,之后就周游美国,然后回老家。但那位阿姨冲上台拉着他的手说:“你是中国来的学生,你会用来自中国的大锣么?”这让小文觉得有点无厘头,难道她连我演奏的到底是什么乐器都没听出来么?
但小文还是礼貌地回答说:“那个貌似不难。我以前是学交响乐作曲的,每种乐器都尝试过一点。”小文人生中最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阿姨跟他说:“如果你可以在明天下午的演出中出演大锣这个位置,那么我们就录用你,因为原来的演员突发心脏病住院无法参加明天的演出。”
虽然小文没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但录取这件事听明白了。当时他就说:“别说让我去打大锣,就是让我被人当大锣打,我都愿意。”就这样,小文意外地成为当年为数不多的进入大型交响乐团的学员。老师们知道之后,感觉不是非常意外。听说还有过指挥专业的学员因为会说西班牙语,最后被乐团招聘作为一名外籍钢琴家的翻译兼经纪人的先例。
在后来的几年中,小文一直跟随交响乐团四处演出。因为是按演出的场次计算佣金,在没有上台机会的时候,他也帮哥哥和父母做些生意上的事,也从家里拿到一些工资。虽然不像很多国内的明星级演员那样光鲜,但他已经非常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小文说他得到的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平淡无奇的职业生涯也许正适合他这种天赋不高的学生。
今天多少中国孩子在学琴,多少中国孩子去报艺考,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天赋平常的人,明星、名家永远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像小文这样只是从事一份艺术类的职业而已。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样的路是平淡无奇的,但在这平凡之中的心潮澎湃,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编辑 郑儒凤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