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掘港小学提出“让爱从墙上走下来”,确立了“爱的教育”办学理念,以爱亲人、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同心圆架构为爱的教育逻辑体系,以“大爱心 微行动”为德育工作路径,以“爱”为核心元素构建校园文化。为使我校爱的教育得以规范化、系统化地深入推进,让爱的教育理念成为全体师生自觉自主的行为,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扎根、开花、结果,学校以省规划课题为统领,理性推进“爱的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日常养成——让微爱成为优秀习惯
1.“小溪流”菜单课程
取名“小溪流”,象征着掘港小学的朵朵爱心浪花汇聚成爱的小溪,一路欢歌。根据年段和季节特点,逐月设计“微爱”主题和对象,由学生参考课程菜单,在父母的配合下自主开展微爱行动。设计《掘港小学爱心少年》电子评价表(附学生照片,具体到日常细节,规定活动次数和时间等),每月组织对课程实施情况评价一次。评价主体为学生自己、家长、亲戚朋友、社区邻居和同学,同时附事迹文字和图片,汇总至德育处。学期末借助掘港小学公众号,进行“爱心少年”网络投票,并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
2.“弯腰”专题课程
爱不是空洞的口号,爱是一个动作、爱是一个细节。每周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弯腰行动。弯一弯腰,弯出孝长之道;弯一弯腰,弯出环境之美;弯一弯腰,弯出互助之风。为使活动得到扎实推进,专门设计“弯腰行动”考评卡。全校学生人手一份,每月一次由老师、家长、同伴对每个学生的“弯腰”情况进行考评。各班涌现出的“弯腰小天使”,学校通过广播台、展板等渠道宣传他们的事迹。引导孩子在弯腰中学会表达爱、传播爱。
二、情景涵养——让微爱助推生命拔节
1.“感恩”仪式课程
每学年以“感恩”为主题举行“爱在成长时”十岁成长礼、“爱在仪式中闪亮”入学仪式、“与爱同行”毕业礼。通过直抵学生心灵深处的隆重而生动的仪式,激发学生内心对亲人、老师和成长中重要的人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学会铭记爱、报答爱、传递爱。如“爱在仪式中闪亮”入学仪式,程序设计:庄严的升旗之后,一年级新生在班主任的陪伴下,走过“智慧门”。幼儿园园长给孩子们送上爱的嘱托,校长表达对学生爱的期待。教师代表表态,一年级全体老师宣誓,表明他们以爱育爱的决心。爸妈赠送入学爱心卡,一年级家长深情告白。
2.“雅行”动漫课程
以“自爱、爱人”为价值追求,以爱为元素,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课程。将《弟子规礼仪动画》(共80集)作为音像校本教材。动画片将《弟子规》的某一点要求蕴含在一个生动的故事中,受到全校3000多名學生的欢迎。每天晨会、每周班队会,规定为学校的雅行动漫课程交流会。每周确定一个班级面向全校进行一次雅行动漫表演,如吃饭不咂嘴、说完再见再挂电话、游览时不触摸文物……让一颗颗礼的种子悄然在孩子的心田安家。学生在生动的动漫课程里,感受礼、内化礼,爱的教育主张在“礼”的实践中得以落细、落小。
三、活动洗礼——以“微爱”升华民族情感
1.“小记者”游学课程
开展“爱行天下”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游学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浸染。如赴上海科技馆参观“神舟”航天科技展、赴泰州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赴江阴登临“远望5号”测量船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赴连云港新四军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到古池居委会活动室聆听专题讲座《捍卫神圣领土——台湾》,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台湾历史问题的由来;倡议南通江海小记者总站通过《江海晚报》向全市江海小记者发出动员,开展“山海相依·牵手会宁”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小记者们纷纷慷慨解囊,拿出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为援建会宁县希望小学图书室、资助贫困山里娃筹集爱心款。
2.“中国风”节日课程
为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魅力,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传统节日系列课程。《红红火火中国年》春节大单元主题课程分为“新春习俗我探究”“新春美文我来诵”“新春教室我来扮”“新春美食动手DIY”“新春‘福’字我来写”“新春欢乐购”六大版块,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多学科联动,全面诠释和丰盈春节内涵,让学生了解传统中国年,继承传统礼俗,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追寻您的足迹》清明主题教育课程,全校师生诵读吟唱古诗《清明》,并集体朗读《长征》组诗。主题中队活动中,由队员们汇报展示寻访身边老红军的经历,畅谈感想;邀请抗日英雄白桐本的孙子白向阳到活动现场,给大家讲述白桐本勇敢斗敌的故事;通过表演《音诗画——民族魂》、歌唱《红领巾之歌》等形式,表达少先队员对革命英雄的缅怀与崇敬,对自己肩负使命的憧憬与向往。《欢欢喜喜闹元宵》体验课程,组织学生舞龙灯、制灯笼、猜灯谜、放哨火、做汤圆……让他们对元宵佳节有原汁原味的深刻体验。在自己亲手制作完成的灯笼上,孩子们写下美好祝愿,快乐在此刻成为永恒。
总之,我校将通过日常养成、情景涵养、活动洗礼三大策略,紧贴学生心理和品德最近发展区,建设深受学生喜爱的生动的多元的微爱课程,努力培育学生以“爱”为特质的核心素养。
编辑 乔彦鹏
一、日常养成——让微爱成为优秀习惯
1.“小溪流”菜单课程
取名“小溪流”,象征着掘港小学的朵朵爱心浪花汇聚成爱的小溪,一路欢歌。根据年段和季节特点,逐月设计“微爱”主题和对象,由学生参考课程菜单,在父母的配合下自主开展微爱行动。设计《掘港小学爱心少年》电子评价表(附学生照片,具体到日常细节,规定活动次数和时间等),每月组织对课程实施情况评价一次。评价主体为学生自己、家长、亲戚朋友、社区邻居和同学,同时附事迹文字和图片,汇总至德育处。学期末借助掘港小学公众号,进行“爱心少年”网络投票,并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
2.“弯腰”专题课程
爱不是空洞的口号,爱是一个动作、爱是一个细节。每周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弯腰行动。弯一弯腰,弯出孝长之道;弯一弯腰,弯出环境之美;弯一弯腰,弯出互助之风。为使活动得到扎实推进,专门设计“弯腰行动”考评卡。全校学生人手一份,每月一次由老师、家长、同伴对每个学生的“弯腰”情况进行考评。各班涌现出的“弯腰小天使”,学校通过广播台、展板等渠道宣传他们的事迹。引导孩子在弯腰中学会表达爱、传播爱。
二、情景涵养——让微爱助推生命拔节
1.“感恩”仪式课程
每学年以“感恩”为主题举行“爱在成长时”十岁成长礼、“爱在仪式中闪亮”入学仪式、“与爱同行”毕业礼。通过直抵学生心灵深处的隆重而生动的仪式,激发学生内心对亲人、老师和成长中重要的人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学会铭记爱、报答爱、传递爱。如“爱在仪式中闪亮”入学仪式,程序设计:庄严的升旗之后,一年级新生在班主任的陪伴下,走过“智慧门”。幼儿园园长给孩子们送上爱的嘱托,校长表达对学生爱的期待。教师代表表态,一年级全体老师宣誓,表明他们以爱育爱的决心。爸妈赠送入学爱心卡,一年级家长深情告白。
2.“雅行”动漫课程
以“自爱、爱人”为价值追求,以爱为元素,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课程。将《弟子规礼仪动画》(共80集)作为音像校本教材。动画片将《弟子规》的某一点要求蕴含在一个生动的故事中,受到全校3000多名學生的欢迎。每天晨会、每周班队会,规定为学校的雅行动漫课程交流会。每周确定一个班级面向全校进行一次雅行动漫表演,如吃饭不咂嘴、说完再见再挂电话、游览时不触摸文物……让一颗颗礼的种子悄然在孩子的心田安家。学生在生动的动漫课程里,感受礼、内化礼,爱的教育主张在“礼”的实践中得以落细、落小。
三、活动洗礼——以“微爱”升华民族情感
1.“小记者”游学课程
开展“爱行天下”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游学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浸染。如赴上海科技馆参观“神舟”航天科技展、赴泰州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赴江阴登临“远望5号”测量船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赴连云港新四军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到古池居委会活动室聆听专题讲座《捍卫神圣领土——台湾》,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台湾历史问题的由来;倡议南通江海小记者总站通过《江海晚报》向全市江海小记者发出动员,开展“山海相依·牵手会宁”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小记者们纷纷慷慨解囊,拿出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为援建会宁县希望小学图书室、资助贫困山里娃筹集爱心款。
2.“中国风”节日课程
为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魅力,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传统节日系列课程。《红红火火中国年》春节大单元主题课程分为“新春习俗我探究”“新春美文我来诵”“新春教室我来扮”“新春美食动手DIY”“新春‘福’字我来写”“新春欢乐购”六大版块,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多学科联动,全面诠释和丰盈春节内涵,让学生了解传统中国年,继承传统礼俗,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追寻您的足迹》清明主题教育课程,全校师生诵读吟唱古诗《清明》,并集体朗读《长征》组诗。主题中队活动中,由队员们汇报展示寻访身边老红军的经历,畅谈感想;邀请抗日英雄白桐本的孙子白向阳到活动现场,给大家讲述白桐本勇敢斗敌的故事;通过表演《音诗画——民族魂》、歌唱《红领巾之歌》等形式,表达少先队员对革命英雄的缅怀与崇敬,对自己肩负使命的憧憬与向往。《欢欢喜喜闹元宵》体验课程,组织学生舞龙灯、制灯笼、猜灯谜、放哨火、做汤圆……让他们对元宵佳节有原汁原味的深刻体验。在自己亲手制作完成的灯笼上,孩子们写下美好祝愿,快乐在此刻成为永恒。
总之,我校将通过日常养成、情景涵养、活动洗礼三大策略,紧贴学生心理和品德最近发展区,建设深受学生喜爱的生动的多元的微爱课程,努力培育学生以“爱”为特质的核心素养。
编辑 乔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