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北学堂生画课,以荷为题,各显其思而习之。少顷,一学生挥就,师悬而示之。但观其画:墨团遍布,难有空隙,充实不显其美。另一学生挥就,并举之示众,皆赞。其画经营得体,虚实相宜,空白留于对角,众学生无不叫绝。
“布白”是艺术的语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老师授课也应如此,在细针密线的讲授中,留给学生一方回味思考、自我展现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布白,布白的具体呈现方式如何,这的确是一门艺术。在新旧课文的连接点上,可以布白,让学生比较;在提出质疑之后可以布白,让学生思考;在学生认知模糊处可以布白,让学生辨析;在概括结论前可以布白,让学生梳理;在导读探究时可以布白,让学生探究;在出现错误后,可以布白,让学生归缪;为了解决文中重难点、精彩处,可以有意运用空白;当我们需要调节思维、情绪时,理应灵活设计使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走神,精神疲惫,思维跟不上时,要原地“定格”,变换节奏,插入一些轻松有趣的活动内容,也算布白。有时间上的布白,也有空间上的布白。组织教学时可以使用“静场”艺术以引起注意,实施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以调节节奏,具体呈现方式各不一样。
布白激疑,疑中引奇
古人云“读书需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无进”。质疑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学习。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巧用布白手法,创设悬念性问题情境,能激起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处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上《草船借箭》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这个环节的:
同学们,我看了这篇课文之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我,我很想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谁来猜猜什么问题困扰马老师,看谁最有水平,猜得准,最能干。学生开始带着问题读课文,积极性非常高,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能够猜中老师的想法,那可是非常能干了。孩子们脑筋真正动了起来……不一会儿纷纷举手了:
生:三天怎么造好十万支箭?
生:鲁肃为什么不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
生: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
通过创设猜问题的情境,学生对课文有了许多奇怪的问题,疑中引奇,激发了学生初读探究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这样的提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索、感觉、体会的空间,一个情感、思维自主感受和发挥的余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事物奥秘的兴趣。同时,这一初读探究环节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被后人誉为唐人的五绝之冠。在理解了诗的意思之后,我让学生提问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有一个学生说:天那么冷,老人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呢?
如果从常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个问题,那这个环节非砸锅不可。但是,如果能从反面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感悟,那么,这堂课就会呈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局面。当班里孩子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反问孩子:“你觉得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
一问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都在静静地感悟:
一个孩子说:“老人在锻炼自己的意志。”
另一个孩子说:“我觉得这个老人不是在钓鱼,而是非常孤独。因为老师说诗人是被贬到永州的,所以应该是非常孤独的。”
还有一个孩子说:“我觉得老人在钓一个春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呀!当时诗人的确怀抱着一个希望,始终相信自己政治上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
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能够在体验文本中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质疑,并和同学一起合作讨论,解决问题,这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布白猜想,激活想象
给学生留下一个“空白”,创造的是一个自我想象的空间和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它能激人思考、促人发展,使学生逐步学会面对每个问题都能进行冷静的分析,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让学生在“方法与过程”中更多地获得知识以外的东西。
例如上说话训练《小兔运南瓜》,本册教材中留了一个空白图,把“运”的过程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这“运”的行为中去,他们就会从实际出发,想出许多办法来。这时,有些力气大的高个子学生说:我把南瓜扛回去;骑车来上学的同学说:我把南瓜绑在后架上带回去;有的同学说:我用小板车把南瓜拉回去;有的同学说:我请好朋友帮我抬回去;也有的同学想到把南瓜滚回去……
尽管学生们想出的办法未必是最好的办法,但每个办法都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体验,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从中品尝到成功的欢乐。
从以上的对话教学中,我们看到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是带有创造性的,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已有胜境出”。尽管这种机会不多,但还是让我们少些“匠气”,多点艺术之气,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时间,适时捕捉利用每个瞬间、每次“间歇”,使之变为“布白”,让学生的心与老师的情、课文的意紧紧贴在一起,放飞思维,达到最佳效果,让阅读教学焕发其艺术的魅力。
“布白”是艺术的语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老师授课也应如此,在细针密线的讲授中,留给学生一方回味思考、自我展现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布白,布白的具体呈现方式如何,这的确是一门艺术。在新旧课文的连接点上,可以布白,让学生比较;在提出质疑之后可以布白,让学生思考;在学生认知模糊处可以布白,让学生辨析;在概括结论前可以布白,让学生梳理;在导读探究时可以布白,让学生探究;在出现错误后,可以布白,让学生归缪;为了解决文中重难点、精彩处,可以有意运用空白;当我们需要调节思维、情绪时,理应灵活设计使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走神,精神疲惫,思维跟不上时,要原地“定格”,变换节奏,插入一些轻松有趣的活动内容,也算布白。有时间上的布白,也有空间上的布白。组织教学时可以使用“静场”艺术以引起注意,实施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以调节节奏,具体呈现方式各不一样。
布白激疑,疑中引奇
古人云“读书需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无进”。质疑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学习。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巧用布白手法,创设悬念性问题情境,能激起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处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上《草船借箭》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这个环节的:
同学们,我看了这篇课文之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我,我很想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谁来猜猜什么问题困扰马老师,看谁最有水平,猜得准,最能干。学生开始带着问题读课文,积极性非常高,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能够猜中老师的想法,那可是非常能干了。孩子们脑筋真正动了起来……不一会儿纷纷举手了:
生:三天怎么造好十万支箭?
生:鲁肃为什么不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
生: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
通过创设猜问题的情境,学生对课文有了许多奇怪的问题,疑中引奇,激发了学生初读探究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这样的提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索、感觉、体会的空间,一个情感、思维自主感受和发挥的余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事物奥秘的兴趣。同时,这一初读探究环节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被后人誉为唐人的五绝之冠。在理解了诗的意思之后,我让学生提问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有一个学生说:天那么冷,老人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呢?
如果从常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个问题,那这个环节非砸锅不可。但是,如果能从反面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感悟,那么,这堂课就会呈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局面。当班里孩子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反问孩子:“你觉得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
一问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都在静静地感悟:
一个孩子说:“老人在锻炼自己的意志。”
另一个孩子说:“我觉得这个老人不是在钓鱼,而是非常孤独。因为老师说诗人是被贬到永州的,所以应该是非常孤独的。”
还有一个孩子说:“我觉得老人在钓一个春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呀!当时诗人的确怀抱着一个希望,始终相信自己政治上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
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能够在体验文本中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质疑,并和同学一起合作讨论,解决问题,这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布白猜想,激活想象
给学生留下一个“空白”,创造的是一个自我想象的空间和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它能激人思考、促人发展,使学生逐步学会面对每个问题都能进行冷静的分析,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让学生在“方法与过程”中更多地获得知识以外的东西。
例如上说话训练《小兔运南瓜》,本册教材中留了一个空白图,把“运”的过程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这“运”的行为中去,他们就会从实际出发,想出许多办法来。这时,有些力气大的高个子学生说:我把南瓜扛回去;骑车来上学的同学说:我把南瓜绑在后架上带回去;有的同学说:我用小板车把南瓜拉回去;有的同学说:我请好朋友帮我抬回去;也有的同学想到把南瓜滚回去……
尽管学生们想出的办法未必是最好的办法,但每个办法都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体验,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从中品尝到成功的欢乐。
从以上的对话教学中,我们看到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是带有创造性的,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已有胜境出”。尽管这种机会不多,但还是让我们少些“匠气”,多点艺术之气,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时间,适时捕捉利用每个瞬间、每次“间歇”,使之变为“布白”,让学生的心与老师的情、课文的意紧紧贴在一起,放飞思维,达到最佳效果,让阅读教学焕发其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