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55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在分析试题的过程中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还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引领课堂走向高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试题分析;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一个有效的提问,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针对学生进行教学,还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像一把火,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本文结合笔者在信息技术试题分析中的一些教学实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与大家共勉。
  一、 探因处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教师定势于在其提出问题学生作答且正确后,一个教学回合即告完成。然而,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所作出的正确反应是否就等于其真正理解了问题呢?这正确的背后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懂得并且正确理解;二是一知半解或侥幸答对。
  【案例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某图片文件打开后未做任何操作时的图层界面如图所示,则该文件最有可能的是
  (A)图片.psd
  (B)图片.bmp
  (C)图片.gif
  (D)图片.jpg
  该题的得分率较低,故在分析试题时,老师提问一位回答正确的学生,“你为什么认为该文件最有可能是psd格式的图片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因为图中的面板是PHOTOSHOP软件中的,所以这个文件应为PSD格式。
  ……
  显然,该生虽然选对了答案,但应纯属偶然。为此,当学生已经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紧接问个“为什么?”,帮助同学们澄清认识误区,激发学生探究其原因,把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答“其所以然”,才能真正了解其对问题内容理解的把握程度。再换一个角度看,倘若该学生确实已牢固掌握了这一知识,这时对其他学生来说,教师对该生的提问,事实上也是对全班同学的提问。随着问题的产生,在场学生往往都会作出相应的积极思考反应,随着该生答问的进行,在场学生也更易“渐入佳境”。
  二、 一题多解处提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技术复习课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适时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对于同一个问题,应多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问,并通过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法设计出新的问题。其结果有助于学生纵穿横拓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2】还有别的方法吗?
  在EXCEL复习课中有这样一个数据分析题:求出金华“今年新批”的企业个数处于11个市的排序位次(由高到低)
  当同学们运用自己熟悉的一种方法求出结果后,教师补充: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软件,往往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对于该题,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呢?
  生1:我是“数”出来的。
  生2:排序法。
  老师肯定了两位学生的回答,作出简短的评价并指出了注意的问题后,问:还能用其它方法解决的吗?
  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教师又给出这样的提示: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出今年新批字段中比金华多的记录吗?这样很快有学生想到了,答道“用筛选法”。从学生的言语和表情看出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正在同学们兴奋之余,老师进一步提出:“回答得很好,筛选法是数据分析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假如老师再给出这样的提示信息:Rank函数的功能是返回一个数字在数字列表中的排位,如Rank(A1,A1:A10)就是求出A1单元格的值在A1:A10中的位次(从大到小)。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还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吗?”
  ……
  在进行试题分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向思考,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教学,加强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的训练。
  三、 错误处提问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识是从不全面、不深刻,甚至常出谬误的多次反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误区设问就是根据教学中学生易错易漏的知识内容、难以掌握的基本技能等地方预设陷阱,让学生预先体验错误,这样可以杜绝或少犯同样的错误。
  【案例3】49 1=50?
  用WinHex软件观察“IT行业”四个字符,显示的十六进制内码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推测出字符“J”的内码是( )
  ■
  (A)50D (B)49 55D (C)4AH (D)50H
  该题既要考虑到ASCII码中字母数字是按顺序排序的,同时进制的运算及表示形式。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最多的是十进制,所以很多的同学认为该想当然地应选择了D。此时老师将错就错,进一步提出:你是怎么分析的?请说说你的思路。
  其中一位学生答道:从图中看出“I”的内码是49,“J”是“I”的后面一个,所以“J”的内码就是49加1,当然是50了。
  师:这位同学的思路很清晰、分析得也基本正确,任何情况下的49 1都等于50吗?
  ……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最殷切想得到的是教师明确而及时的评价。学生的回答无非对与错,对于前者而言,即时评价与鼓励自不必说;而对于后者来说,特别是对由于缺少知识或理解不深、不透、不细造成的失误,教师既不应给予草率评价,也不应忙着明确指出其错误,更不能责怪学生。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采取提供线索、放大错误等方式进行提问,以便让学生自己发现疏漏、谬误,并自识其漏,自纠其错,巧妙地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 思维盲点处提问   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不能进一步地深层次思考问题,停留在表面现象,而不能发现本质。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盲点,教师应及时提出一个个看似简单却又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活动更有效。
  【案例4】如何从观察到的内码中区分是ASCII码还是GB2312?
  用UltraEdit软件观察字符内码,结果如图所示:
  ■
  该图中显示的ASCII字符数是
  (A)5 (B)7 (C)13 (D)14
  在分析该题时,老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以降低试题的难度。
  师:在计算机中,存储一个ASCII码需要占多少字节?
  生:一个ASCII码占一个字节。
  师:其实一个ASCII码占用一个字节中的7位,为了区分汉字编码,最高位用什么表示?
  生:最高位用0表示
  师:由此可以得出,用二进制数表示的最大值的ASCII字符内码是什么呢?
  生:01111111
  师:现在请大家把二进制数01111111转换成十六进制吗?
  通过转换后,大多数学生答道:7F
  师:既然ASCII字符的内码最大值是7FH,那么比7FH大的会中什么字符的内码呢?
  生:汉字(GB2312)
  师:显然,该题中哪些内码表示的是ASCII字符呢?
  生(齐声):32、30、31、32、36
  ……
  当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思维暂时受阻,无法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铺路架桥予以疏导。当有些问题因为难度太大,学生一时无法讲清时,教师要适时架梯子,在终结性问题的前面,补充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问得是否有效,是否能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引向“最近发展区”,是否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否“问得其所”。在进行试题分析时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引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大胆创新,努力学习和掌握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在睿智有效的提问过程中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参 考 文 献]
  [1]冯照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追问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4).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叶圣陶老先生要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教。然而,不少学生一听作文就头疼、心烦,小学生怕作文,写不好作文。为了应付,他们就随意地东拼西凑、东挪西借、胡编滥造,有个别敢于写真人真事的,至多也就是流水账似地记录下来,说大话,说空话,无病呻吟。因此,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从教多年,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方面重视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课堂教学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    一、案例背景分析    1.分层教学实施的背景  分层教学作为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一种模式,许多学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分层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是适应生源基础差距大的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目前我们的“分
摘 要:“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之中,学是内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个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大胆尝试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课堂模式,尽力改变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开放语文;生本理念;主动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三册第15课的教学内容,是继第二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之后的线条系列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学情分析  版画既是美术课程的内容,也是我校校本课程的内容。笔者利用“中国版画之乡——建瓯”的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让学生结合生活用单色版画把变化的线条给表现出来。由于平时的普及,学生们学习基础好,积极性很高,创作欲极强,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此,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理论,改革课堂教学成了一种自觉追求。教师“一言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以对话为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实质的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无效对话,形似对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剖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编排正体现这一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编排上的一次突破,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一个亮点。但是,在教学中能否切实吃透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编排的意图,对于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成效至关重要。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上册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的课堂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进发火花的过程,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闪耀着创造的光辉,教学成了一种教师艺术创造的历程,学生则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毋庸讳言,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创造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是新课标下
最近上了一堂研究课,课题为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领导们给予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回顾这节课的预设和生成过程,课堂中出乎意料的点滴片段,感触颇深。现择其一二,与大家交流。  一、静态预设过程  本节课的重点旨在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最终归纳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大量的课堂活动探究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从课堂的完整性考虑,我计划一课时完成。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几年,济宁市技师学院积极与济宁市科技局、济宁市知识产权局、济宁市中小企业管理局等部门合作,运用政、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有效利用创新资源和要素,充分释放人才、资源、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探索出了政、校、企协同创新发展之路,改变了技师学院只谈“工学结合”,不提应用研究、不搞技术输出的局面。笔者以济宁市科技局、济宁市知识产权局、
一、读出“奇”    《麋鹿》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文字清新、温雅、感人。特别是作者对麋鹿传奇经历的描叙虽没有渲染性的文字,但悲悯,愤慨,怜爱,振奋等感触侵染心灵。对于教材,教师应具有把文本读厚、读薄的“底力”。笔者沿着文字的脉络走近麋鹿。从外形到生活习性再到传奇经历,潜心品味,慢慢咀嚼,凝心体味,尽心提炼,最后把全文读成一个“奇”字。  首先是外形的奇特。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开宗明义,从整体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