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做好《纲要》的实施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613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阐明了国家战略意图,明确了政府工作重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对发展改革部门来讲,实施好《纲要》是今后5年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工作。
  “十一五”规划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又不够完善的体制背景下编制和实施的。《纲要》的实施,主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具体讲,分为五种情况: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规划实施的主体是企业,实施机制就是市场机制;重点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实施;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各级政府要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要求和任务,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加以落实;深化改革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改革任务的实施主体是政府。
  从上述原则出发,我们研究起草了《关于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的若干意见》。总的原则:一是体现政府与市场在《纲要》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的职责,将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的领域,不作目标和任务的分解。二是明晰责任主体,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落实《纲要》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的责任分解到相关部门;同时,将耕地保有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三个约束性指标的责任直接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三是突出重点,紧扣《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从规划、指标、法律、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明确责任主体,并不对《纲要》的所有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
  
  一、以规划落实《纲要》
  
  《纲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有些具体任务,要通过编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加以落实。要围绕《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组织编制或修编相应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为《纲要》实施搭建完备的规划平台。《若干意见》提出了有关部门需要编制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但如何编制好这些规划,使之真正成为实施《纲要》的支撑,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对于专项规划而言,要改变编制领域过宽、重点不突出、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做深做实,使之达到作为项目审批或安排投资依据的深度。对于区域规划而言,需要更新编制理念,特别是要树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均衡的理念,增强规划的空间约束性,使区域内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而不应将其编制成缩小了范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规划”,更不应编制成汇总了各地区重点产业的“产业规划”。
  
  二、以指标落实《纲要》
  
  《纲要》对指标属性进行了功能区分,确定了8个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这些约束性指标是中央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是需要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的指标。耕地保有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指标要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相应的监测、评估和考核制度,是落实《纲要》的一大举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一种新尝试,是促使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新机制。我们会同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对“十一五”期间各地区耕地保有量指标和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进行了分解,会同能源办对“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进行了初步分解。
  各地区耕地保有量指标的分解,是在确保实现全国耕地保有量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按照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落实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原则,在对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害毁损等耕地数量减少的四个因素,以及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农业结构调整等耕地数量增加的四个因素进行测算和平衡的基础上,再参考各地区上报的耕地保有量数据确定的。
  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分解的总体考虑是:对各地区《纲要》中已经提出降耗20%或以上指标的20个省(区、市),不再对其指标进行调整;对低于20%的地区,按照国家统计局核准的各地区2005年能耗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对其“十一五”期间能耗下降指标进行分解。在模型的设计中,综合考虑了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能源自给水平等因素。高耗能产业比重高、目前单位能耗高、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比重高、能源自给率低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节能降耗的力度或权重要大一些。
  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分解,是按照以下原则确定的:
  一是在确保实现全国削减目标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地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2005年排放基数、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能力,对东、中、西地区实行区别对待。
  二是原则上都要削减,但削减比例有所不同。东部地区一般要大于10%,中部地区一般在10%左右,西部地区一般小于10%,个别排放基数小、环境容量大的地区,排放量可以适当增加。
  三是重点地域、流域和城市,应按相应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上述三个约束性指标,是各省(区、市)政府在“十一五”时期必须完成的硬指标。各地区要据此落实到市县和有关单位,切实做到两个“不能突破”:即使一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出预期目标,三个主要约束性指标也不能突破;即使一些地区因约束性指标的限制使得经济增长速度达不到预期目标,三个主要约束性指标也不能突破。也就是说,相对于耕地保有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这三个“硬指标”,经济增长速度只能算“软指标”,是预期性指标,各地区要以完成约束性指标为前提来确定本地区“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完成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增长速度能快则快;如果完成不了约束性指标,则要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这几个指标的提出和分解落实,完全符合邓小平理论,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请同志们会后要向本地区的主要领导汇报好,取得认识上的统一。
  
  三、以法律落实《纲要》
  
  《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管理、保护知识产权、调节收入分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主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律手段,并辅之以经济手段加以落实。这些方面的任务,实施主体是全社会,实施机制是法律手段并配合适当的经济手段。这些领域的任务,不是靠增加投资、加强建设能落实的,需要以法律为准绳,划定一系列“不可为”的边界,以此约束市场主体、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行为。为此,要通过修订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为《纲要》实施搭建法制平台。
  
  四、以政策落实《纲要》
  
  《纲要》提出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点任务,实施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主要是企业、农户等市场主体;同时,全社会各类组织和个人、各级政府都负有一定责任。由于重点任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单纯依靠企业或政府都不可能完成,必须依靠企业、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使市场主体按国家的战略意图行事,并得到相应的利益。为此,必须围绕《纲要》的重点任务,调整和完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外资外贸政策,以及其他相应的经济政策,促使企业、消费者等市场主体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方向与国家战略意图相一致,为《纲要》实施搭建政策平台。
  
  五、以项目落实《纲要》
  
  重大项目是《纲要》的支撑,也是实施《纲要》的具体抓手。在《纲要》编制过程中,我们对重大工程和项目,提出了三条选择原则:
  一是从重要程度看,选择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大工程,如对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有重大推动作用,对破解瓶颈制约有重大突破作用,对某一领域或产业的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有利于破解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十二五”时期及以后的发展有奠定基础作用的等。
  二是从执行主体看,优先选择需要由中央政府在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特别是需要中央政府安排投资数额较大的,虽然主要应该靠市场调节和企业实施但需要国家统筹布局的等。
  三是从工作基础看,优先选择前期工作比较扎实或有相当基础的,确保“十一五”期间能够启动的。这些工程和项目,是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在“十一五”期间必须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必须落实到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投资主体要根据项目性质加以区分,有些可能要以中央投资为主,有些可能要以地方投资为主,有些可能要以企业投资为主,但抓好组织实施则是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若干意见》根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提出了组织实施重大工程和项目的责任部门,各地政府要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六、以改革落实《纲要》
  
  “十一五”规划是发展的规划,也是改革的规划,“十一五”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能否深入和切实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改革能否真正推进并取得成效,与政府自身的改革紧密相连,国有企业、医疗、教育、投资、金融等改革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能否深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自身的改革能否深入。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围绕《纲要》确定的改革任务,强化改革责任,细化改革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进度安排,不失时机地加以推进,为《纲要》实施搭建制度平台。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指导和协调部门,要加强对改革方案制定和配套措施落实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改革的规范化推进,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用制度和法律确立下来。
  (摘自在全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座谈会上的讲话)
其他文献
日前,烟台市出台三大举措,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一、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    按照烟台市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2006年重点推进16项工作,其中《烟台市住宅建设节约用地管理规定》、《烟台市关于住宅建设领域推广使用太阳能成套技术的实施意见》、《烟台市新建住宅小区中水、雨水搜集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广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意见》、《烟台市推广使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建筑材料实施意见》等一系
期刊
最近,江苏省南京市明确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要立足新的资源形势,坚定节约型城市的发展取向。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南京的资源形势面临着几道“坎”:一是资源保障压力加大的坎,二是产业结构偏重的坎,三是发展成本上升的坎,四是环境压力加大的坎,五是刚性政策约束的坎。南京在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进程中,要过好这几道坎,就必须把发展与节约辩证地统一起来,毫不动摇抓发展,理直气壮促节约,把资源瓶
期刊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主体功能区的首要前提是科学确定划分依据。目前,学术界对如何确定划分依据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力图从区域发展的现状和统筹发展的要求出发,厘清资源环境承载能
期刊
一、2006年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投入显著增加,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工作快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经济出现超周期高速稳定增长,宏观
期刊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2007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和重点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发展改革工作,安排部署2007年发展改革工作。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对这次会议作了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一、2006年的发展改革工作    2006年是
期刊
上海“社保案”:  在反腐败中贯彻“民本”精神的范例    任何人论及2006年查办的腐败案件,都不会遗漏“上海社保资金案”。原因有二:一是此案致使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下台,陈良宇成为继陈希同之后第二个因腐败被查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透射出高层“反腐败不设禁区”的强烈信号;二是由“上海社保资金案”,引发了高层对社会保障战略储备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而在反腐败工作中切实体现了新一
期刊
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使我国云南省昆明由过去的边陲省会城市,成为国内9+2泛珠江三角区域联盟和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汇点,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大通道的主枢纽。如何围绕枢纽、创新、孵化和领航四大功能,将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城市,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十一五”
期刊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涵盖范围广泛、目标多元化的综合性工程。加大财政“三农”投入力度,扩大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变农业和农村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是新农村建设中各项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由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建国以
期刊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把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促进就业增长。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去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编制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中突出就业目标,努力增加就业规模。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确定了5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
期刊
近几年来,崂山区抓住政府投资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创新体制机制,规范全程管理,真正把有限的财力资金用在了“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节约财政资金与提高项目效益效率的“双赢”。    一、把好“入口关”,提升财力项目质量    崂山区从去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政府财力投资项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制定了《财力投资项目库实施意见》,筹建完成了项目备选库、项目计划库、项目建设库、项目完成库等四个项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