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巴节奏中的巴西人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and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们提到“桑巴”一词即会想到巴西,同时也会想到巴西这个南半球美洲大陆的国度是那样的遥远。大多数中国人很难轻易就能前往巴西。近些年,随着中国与巴西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升温,关于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的信息也开始传播到中国,国人对这个南美大国的认识也在逐步增加,中国和巴西的心理距离在缩小。
  每当人们提到“桑巴”时,自然就联想到在电视上看到的巴西嘉年华狂欢节桑巴舞的热烈节奏和绚丽多彩的画面。同时,在提到桑巴舞时,人们也会津津乐道,历数巴西的著名球星和他们疾驰在绿茵球场上梦幻般的球艺。无论桑巴舞,还是桑巴足球,都是通过肢体语言向世界展现了巴西。从狭义上讲,“桑巴”似乎只是与桑巴舞和桑巴足球有关联。但实际上“桑巴”文化是巴西历史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研究、了解巴西人、巴西社会人文状况的一个窗口。
  巴西一词源于巴西北部热带雨林中一种红木(Pau Brasil,Pau意为木,Brasil 据传为生长火红树材的地方)。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后,葡萄牙对这块南美大陆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开发和掠夺。殖民者将大量的红木运往欧洲做家具和颜料,逐渐地,巴西一词成为国名。
  16世纪,葡萄牙人开始在巴西进行殖民开发和建立殖民统治。18世纪,大肆开发采矿业,出现淘金热潮。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将大量非洲安哥拉土著人贩卖到巴西东北部地区从事矿业和种植园为奴。19世纪在巴西又出现了另一个移民高潮。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叙利亚、黎巴嫩、日本等国大量移民来到了巴西东南部地区。这样,在数百年的时间内,土著印第安人、欧罗巴白人、非洲黑人(尼格罗人种)、亚洲人逐步融入到南美洲大陆这片土地,使巴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种大熔炉。在这个850万平方公里的国度里,交融着东西方人种的血脉和多元文化。这在人类文明史上不能不说是非常神奇和独一无二的。
  巴西国土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地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巴西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阳光明媚。巴西白种人占60%,混血种人占30%,黑种人和其他人种占10%。巴西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明媚的阳光,美丽的热带自然风光和多种族人的文化交融,形成了巴西人独特的性格。在巴西东南部和南部,欧洲的生活和文化的色彩更多一些,巴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则更本土化一些(有着西方,非洲和土著文化及宗教色彩的混合特色)。
  “桑巴”节奏和巴西人的独特性格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土和人种背景下逐步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桑巴一词据说是起源于非洲黑人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森巴是土著人的舞蹈。在葡萄牙殖民者贩卖黑奴的几百年当中,“森巴”也漂洋过海来到了巴西,演变成巴西的桑巴舞。桑巴舞起初是黑奴沉重劳作之后取乐的方式,后来也逐步进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广为流行。其舞蹈也开始与其他舞蹈融合,包括欧洲的波希米亚的波尔卡舞,甚至古巴的哈巴涅拉舞,逐步形成了现代的巴西桑巴舞和桑巴节奏。桑巴舞和桑巴乐曲节奏都非常具有特色。舞者以其腹部和臀部摆动,两脚可以飞速移动和旋转。脚下可以做出各种灵活的动作。这样当身体上身、腹部、臀部的扭动和脚下灵活多样的动作结合在一起时,桑巴舞就呈现出极具动感和神奇的韵味。一些巴西朋友曾对我说过,练就桑巴舞的硬功夫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不少专业舞者都是从年幼就开始练习和训练。尤其是演技高超者的臀部功夫非同寻常,其臀部在旋转时似乎只看到一个圆圈在快速旋转,令人眼花缭乱。舞者随着音乐节奏的快速变化令人瞠目结舌。在每年一度的嘉年华狂欢节上,桑巴文化都会被淋漓尽致地演绎和升华。参演人们华丽的服饰和装扮得争奇夺艳的彩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谈到“桑巴”,人们自然也要说到巴西的桑巴足球。这里,我们当然要说说巴西足球的起源和趣事。19世纪末,当足球从欧洲流入巴西时,足球只是富人和贵族上层的运动。普通人和黑人是无缘涉足的。但当人们发现这项运动竟是这样的简单。只需要一个皮球,一群人就可以在一起热闹着踢。穷人没有钱买球,就使用布或麻线裹成圆球当作足球踢。到20世纪初,足球很快就风靡巴西,成为巴西大众的体育运动。在当时虽然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但社会上仍存在较强的种族歧视的影响和人种间隔阂,黑人和白人难以同场竞赛。后来情况大有改观,但黑人和混血种人害怕因肢体碰撞惹来麻烦,故将桑巴舞许多灵活的身体变化和脚下多边的技巧运用到足球的球技上,以避免与白人直接的身体接触和碰撞。这样“桑巴”足球就应运而生了。足球是巴西的国球,这已经是举世闻名。足球元素已经融入到巴西人的细胞和血液中,融合到巴西社会的每个角落。在球场,在海滩,在街边的小巷里都可以看到大人,小孩,甚至步入中年的人们在比赛或玩耍的身影。在巴西,几乎人人都有属于自己钟爱的足球俱乐部。一家人当中就可能从属于不同的俱乐部。在家中人们随时可能因为“政见”不同而引发“战争”。巴西在世界杯足球史上曾经五次登上世界杯冠军的宝座。在本届世界杯开赛时,巴西总统卢拉宣布凡巴西有国际足球赛事,除了社会安全和要害部门外,一律放假观赛,为巴西队助威;如巴西获得冠军,每个球员的奖金可达100万美元。总统在办公室布置了大屏幕,阁僚一律到场观赛。尽管近几届世界杯巴西队表现不佳,说运气不佳也好,说球技不比往昔也罢,但当桑巴军团出现在世界杯绿茵球场时,巴西球员精彩的桑巴球艺和表演还是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说实在的,巴西国球诸星在世界杯展示的桑巴球技,只是巴西国内每年无数场精彩赛事的一个缩影而已,真正精彩的“桑巴足球”只有在巴西的常规赛事更能领略到其精髓。我们期待巴西的桑巴足球2014年在巴西本土举办的世界杯上有更精彩的表现,能够圆巴西在本土第6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之梦。
  从“桑巴”舞和“桑巴”足球人们就可以感受到,在巴西这个国度,“桑巴”的节奏远远不是仅仅停留在舞蹈和足球的含义上。她的范畴远远延伸到巴西人性格和行为举止中。融入这个多种族,多种肤色国家的每个人的血液和这个国家的特征之中,成为一种强烈的国家烙印。
  数年前,联合国曾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巴西社会做了深入考察,我看过考察拍摄的影片,展示了“巴西人”平和、热情、好客的一面,以及极富同情心,好施助人的全民性。而在巴西几十年的生活让我对此也是深有体会。十几年前,我在圣保罗开车外出,突然发现车子的轮胎瘪了,刚下车打算换轮胎。突然有几个年轻人不期而至,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帮我换轮胎,并不让我插手。他们说:先生身着西服领带一定要去参加社交活动,弄脏了就麻烦了。我要给他们报酬,他们婉言谢绝了。我再三道谢,看着这几个小青年离去的身影,也真深思了良久⋯⋯这也算我在巴西几十年生活看到的巴西人的一个缩影吧!
  虽然巴西存在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大、社会暴力现象等社会弊病,但主流社会仍呈现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状态,经济发展走上了快速上行的通道。中国兔年春节之后,巴西一年一度的嘉年华狂欢节随即也要到来了,让我们也伴随着巴西“桑巴”节奏的快乐步点,在欢快绚丽多彩的狂欢里,为快乐,阳光的“巴西”人送上我们真诚的祝福吧!
其他文献
商业人像摄影是摄影领域中竞争激烈的一个地盘,因为它不同于风光和纪实摄影,前者“东西”就摆在那儿,就看你会不会拍。后者如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加之如今摄影的门槛又这么低,很难有所作为,甚至把自己养起来都不易。而商业人像摄影却不同于上两者,只要拍得好,拍得奇,拍得有创意,对路子,几乎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虽说不一定挣大钱,但活得潇洒,把自己供个小康什么的应该不成问题。  商业人像摄影的主要发挥领域是杂
期刊
武夷山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东部,三国时别名正平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地区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23处,中国第4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也是全国唯一一处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圣地。    对话谭明    记者:武夷山作为自然
期刊
《李少白画里有话》是在《摄影世界》上的一个连载专栏,每期仅占用厚厚一本杂志的三页,十分别致,透露出“小而美、小而精”的清新风格。美文加上如梦境般摄影作品的立体组合,这一方净土令人有种心灵的皈依之感,甚至会有亦真亦幻的错觉。  李少白是一位坚持从人本主义的审美角度去展现、诠释中国传统标志性建筑的摄影家,多年专攻故宫和长城的拍摄。他是一个善于学习、吸纳他人优点,且不乏悟性的人,他引用的名家语录与他的意
期刊
开篇阅读  Carl Warner使用肉和蔬菜拍摄的新奇手法被人们传为佳话。如今他的杰作已经结集出版,书名为《食物风景》(Food Landscapes)。Carl从事广告摄影长达25年,一直主攻静物拍摄,偶尔也拍拍食物。他想让食物不仅看上去美味,还要富有创意。在拍摄前绘制草图是Carl的习惯,他认为这样做可以帮助创作,而且有助于让客户了解和接受自己的创意。想看更多Carl Warner的作品可登
期刊
不久前,王身敦的个人摄影展《80年代的黑白中国》在北京徕卡画廊展出。照片的拍摄手法看似随意,却记录下许多国人熟悉而亲切的生活场景,让人看到80年代真实的中国。从80年代开始,还是路透社记者的他便展开了漫游摄影之旅,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大量的中国影像。时过境迁,王身敦现在的身份是独立摄影师,在20多年紧张忙碌的记者生涯后,他终于可以专心拍摄自己喜欢的主题,但是对于“真实”的追求没有改变,他仍然坚持不剪
期刊
试想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如果一个富二代喜欢玩摄影,那挣不挣钱就无所谓。可惜现在的富二代普遍喜欢开豪车,喜欢摄影的却少之又少。说高雅点了摄影师是文化艺术的实践者,至少半个世纪以前是这样,但也要遵循经济规律,供求平衡;如果只有文化,没有产业,尽管高雅,毕竟不能当饭吃;而只有产业却没有社会需求,其结果想当然是,甭管是什么样的杂志,曾经拥有过多么灿烂的辉煌,也逃不出关门走人的厄运。盛极一时的美国《生活》画报
期刊
肖恩·贾斯提斯(Sean Justice)是我在纽约大学访问时候认识的。在纽约大学获得艺术硕士之后,他做商业摄影,也从事艺术创作,并同时在纽约大学、ICP国际摄影中心等几所大学里兼职教摄影。他曾参与纽约大学的交换项目,来中国工作教书。  每次看到肖恩,他总是略显疲惫,我以为他是被繁忙的工作压弯了腰。后来,他送给我一本他自己做的小书《中国笔记》,描述的是他在中国工作和旅行的感受。我被这本书里的文字吸
期刊
在数码时代,很少有人用胶片去记录发生在身边的时光,而我却是个例外。我喜欢胶片,喜欢LOMO,喜欢一切跟生活相关的美好事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LOMO变成一种流行,一种随意自然生活的态度。悲喜、大笑、终点、纯真、旅行……这一切跟情绪有关的内容,这些镜头下的表情,在自己的导演下愈演愈真。  对我来说,拍摄时的光线很重要,我喜欢在清晨或者是夕阳西下时拍摄。清晨的光淡雅安静,黄昏的逆光活泼,让任何一个
期刊
或许对将图像抽象化的任何一种方式的思考和尝试,或多或少都要依赖于对影像产生的历史原境、文化意味的想象和重构。如果承认摄影媒介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并且也同样地影响到电影媒介,那么当数字技术来临的时候,这种想象和重构的力量将被进一步放大和拓展。埃拉德·拉斯瑞(Elad Lassry)1977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现在生活和工作于美国洛杉矶。他的创作不仅涉及照片,也包括电影艺术。他的电影用纽约现
期刊
2021年6月25日上午,“回眸百年”中国刺绣艺术红色主题展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长沙基地开幕。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承办,汇集了湘绣、苏绣、蜀绣、粤绣、台绣、潮绣等来自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9个绣种,共展出刺绣作品110件(套)。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肖凌之,湖南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