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低门槛的核查资格进行贷款,越来越多的暴露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和危害性。国家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陆续出台了相关措施,要求各高校進行校园贷的监管和治理,为不良校园贷进入校园筑好一道“防火墙”。
关键词:校园贷;规范管理;高校
近些年来,随着“校园贷”事件的频繁发生,其风险性和危害性逐步暴露,一些网贷机构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让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带来了严重损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规范校园贷管理,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范,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政策整改。2016年,中国银监会等六部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6〕47号),加大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校园网贷业务的清理整顿,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26号),进一步加大了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风险。
通过对广西几所高校的调研结果显示,使用过校园网贷的比例是17.23%,约占1/6,主要是购物分期平台和传统电商分期付(京东、淘宝等),通过P2P贷款平台借贷的人数占13%。在使用过校园贷款的对象中,有28.74%的人曾因超额消费而无力偿还贷款,所以对于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整治工作迫在眉睫。根据26号文精神,结合广西高校实际,我们对高校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整治的做以下措施。
一、落实高校各部门工作分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建立学校党委负总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管控体系。学工部门统一制定工作内容,包括对各院系开展校园贷的警示、教育、排查、处置工作,并对工作进行定期跟踪和检查,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相关部门和个人要进行追究。学工处连同保卫部门建立校园不良贷款应对处理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校园贷机构或一些暴力追债行为要进行及时阻止和处理,避免学校和学生收到不法侵害。如发现学生参与不良校园贷事件要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对发现的重大事件要及时报告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各院系严格按照学工部门的工作内容分配到各辅导员负责。做到层层铺开,步步落实。学校党委要对校内有关部门和院系开展的校园贷教育、警示、排查、处理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部门、院系和相关人员责任。
二、建立校园排查整治机制
开展校园贷集中排查,加强校园秩序管理。及时清理校园内各类借贷广告,未经校方批准,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在校园内进行各种校园贷业务宣传和推介。要求各院系开展校园贷款摸底工作,辅导员要利用各种渠道详细了解并记录学生参加校园贷情况,包括贷款平台、贷款数额、欠款情况、贷款方式、贷款用途等,并形成上报机制,定期追踪学生还款情况,一旦发现有不良贷款行为,要与家长联系,当下解决贷款事宜。还要严查利用他人身份账号借款行为,找到当事人,面对面了解事情经过,一旦发现有欺诈、利用他人身份等行为必须严加处理。教育引导学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不相信他人推荐的刷单、借用身份证、代借款要求,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防范能力。
三、做好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
(一)做好常态化教育,动员全体教职工,参与到校园网贷教育工作中,学校学工部门做好校园贷专项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海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校园贷的相关信息;(二)思政课老师以及安全教育课老师通过详细课程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积极消费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勤俭节约、自我保护等意识,将观念内化于心,才有更大的定力抵制物质的欲望;(三)各院系通过设计校园贷风险防范海报、开展校园贷主题班会、宣讲会、座谈会的形式普及法律法规常识以及金融理财知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校园贷的危害,并通过引用身边或者其他学校的校园贷案例进行宣讲,让学生认清校园贷的本质;(四)现在大学中,辅导员需要同时管理几个班级,真正跟学生进行深入沟通的时间比较少,有的大学生一个学期跟辅导员见面的时间都很少,更不说深入沟通了。辅导员要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朋友圈、QQ空间,班群聊天等线上平台密切关注学生的消费行为,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特别关注未缴学费、奢侈消费、情绪起伏大的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谈心来教育学生,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让学生知道当有困难的时候应该及时向家人或老师进行求助。同时要加强跟家长的联系,一旦发现学生有异常消费的情况,要跟家长反映,并从家长处了解学生一贯的生活作风,通过家校联合管理来引导学生管理好在校的生活。
四、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的有力保障。每年9月份学生入学开始,就做好学生家庭情况摸底调查,特别针对农村家庭建档立卡户学生、低保户学生、家庭遭遇突发变故的学生,要向他们宣传好国家、政府、学校的资助政策,使那些需要资助,特别是在学费、生活费等方面有保障性需求的学生,都能够了解政策,清楚办理流程。不能让任何一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更不能发生因为筹集学费、生活费而陷入不良校园贷的事件。开展建档立卡学生定期关爱和教育,安排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工作缓解生活压力,鼓励他们刻苦学习,积极参加校园活动,靠实力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为高校如何综合整治不良“校园贷”作出了指导,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做好部署,协同各相关部门做好风险防范、教育引导、校园管理等工作,为不良校园贷进入校园筑好一道“防火墙”。
参考文献:
[1]陈卫东.“互联网+”视城下高校校园网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3)
[2]杨阳.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校园贷款[J].广西教育.2016(4)
[3]王诗薇.“校园网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税金融.2017
关键词:校园贷;规范管理;高校
近些年来,随着“校园贷”事件的频繁发生,其风险性和危害性逐步暴露,一些网贷机构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让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带来了严重损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规范校园贷管理,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范,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政策整改。2016年,中国银监会等六部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6〕47号),加大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校园网贷业务的清理整顿,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26号),进一步加大了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风险。
通过对广西几所高校的调研结果显示,使用过校园网贷的比例是17.23%,约占1/6,主要是购物分期平台和传统电商分期付(京东、淘宝等),通过P2P贷款平台借贷的人数占13%。在使用过校园贷款的对象中,有28.74%的人曾因超额消费而无力偿还贷款,所以对于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整治工作迫在眉睫。根据26号文精神,结合广西高校实际,我们对高校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整治的做以下措施。
一、落实高校各部门工作分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建立学校党委负总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管控体系。学工部门统一制定工作内容,包括对各院系开展校园贷的警示、教育、排查、处置工作,并对工作进行定期跟踪和检查,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相关部门和个人要进行追究。学工处连同保卫部门建立校园不良贷款应对处理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校园贷机构或一些暴力追债行为要进行及时阻止和处理,避免学校和学生收到不法侵害。如发现学生参与不良校园贷事件要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对发现的重大事件要及时报告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各院系严格按照学工部门的工作内容分配到各辅导员负责。做到层层铺开,步步落实。学校党委要对校内有关部门和院系开展的校园贷教育、警示、排查、处理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部门、院系和相关人员责任。
二、建立校园排查整治机制
开展校园贷集中排查,加强校园秩序管理。及时清理校园内各类借贷广告,未经校方批准,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在校园内进行各种校园贷业务宣传和推介。要求各院系开展校园贷款摸底工作,辅导员要利用各种渠道详细了解并记录学生参加校园贷情况,包括贷款平台、贷款数额、欠款情况、贷款方式、贷款用途等,并形成上报机制,定期追踪学生还款情况,一旦发现有不良贷款行为,要与家长联系,当下解决贷款事宜。还要严查利用他人身份账号借款行为,找到当事人,面对面了解事情经过,一旦发现有欺诈、利用他人身份等行为必须严加处理。教育引导学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不相信他人推荐的刷单、借用身份证、代借款要求,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防范能力。
三、做好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
(一)做好常态化教育,动员全体教职工,参与到校园网贷教育工作中,学校学工部门做好校园贷专项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海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校园贷的相关信息;(二)思政课老师以及安全教育课老师通过详细课程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积极消费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勤俭节约、自我保护等意识,将观念内化于心,才有更大的定力抵制物质的欲望;(三)各院系通过设计校园贷风险防范海报、开展校园贷主题班会、宣讲会、座谈会的形式普及法律法规常识以及金融理财知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校园贷的危害,并通过引用身边或者其他学校的校园贷案例进行宣讲,让学生认清校园贷的本质;(四)现在大学中,辅导员需要同时管理几个班级,真正跟学生进行深入沟通的时间比较少,有的大学生一个学期跟辅导员见面的时间都很少,更不说深入沟通了。辅导员要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朋友圈、QQ空间,班群聊天等线上平台密切关注学生的消费行为,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特别关注未缴学费、奢侈消费、情绪起伏大的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谈心来教育学生,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让学生知道当有困难的时候应该及时向家人或老师进行求助。同时要加强跟家长的联系,一旦发现学生有异常消费的情况,要跟家长反映,并从家长处了解学生一贯的生活作风,通过家校联合管理来引导学生管理好在校的生活。
四、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的有力保障。每年9月份学生入学开始,就做好学生家庭情况摸底调查,特别针对农村家庭建档立卡户学生、低保户学生、家庭遭遇突发变故的学生,要向他们宣传好国家、政府、学校的资助政策,使那些需要资助,特别是在学费、生活费等方面有保障性需求的学生,都能够了解政策,清楚办理流程。不能让任何一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更不能发生因为筹集学费、生活费而陷入不良校园贷的事件。开展建档立卡学生定期关爱和教育,安排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工作缓解生活压力,鼓励他们刻苦学习,积极参加校园活动,靠实力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为高校如何综合整治不良“校园贷”作出了指导,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做好部署,协同各相关部门做好风险防范、教育引导、校园管理等工作,为不良校园贷进入校园筑好一道“防火墙”。
参考文献:
[1]陈卫东.“互联网+”视城下高校校园网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3)
[2]杨阳.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校园贷款[J].广西教育.2016(4)
[3]王诗薇.“校园网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税金融.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