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揭秘足球黑幕的《中国足球内幕》一书风靡全国,被业内外人士奉为“足坛打黑指南”。此书主力作者正是号称“打假斗士”的著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他本人的经历投射出中国足坛的“险恶”和说真话的代价。
李承鹏眼睛颇大,江湖上人称“李大眼”,博客上、谈话中,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姿势,骂人无数,树敌无数,朋友无数,李承鹏在新书中独家披露了许多重量级的赌球、假球黑幕,事件当事人大部分采用真名真姓,难道他不怕被打击报复吗?
对此,李承鹏笑道:“我从业20年,就打假揭黑了20年,先后18次被封杀,现在还怕多一次吗?”
第一次被封杀,边数电线杆边掉泪
李承鹏于1968年出生在新疆哈密市,父亲是下放到新疆的文艺兵,8岁时他随父母迁回四川成都。1990年,李承鹏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四川体委主办的一份体育类报纸工作。文艺青年的愤世嫉俗和对足球的热爱嫁接在一起,成就了他大胆泼辣的报道风格。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的足球记者生涯也因此充满了惊险和传奇。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体委确立了中国足球走职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全国11个城市相继成立24支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职业化带来的诸如赌球等问题随之浮出水面,李承鹏作为“站在船头的望者”,敏锐地捕捉到了不平事,郁闷于心,不得不发。
1996年,足坛假球黑哨初起,李承鹏与成都的一帮体育记者约好,一起写文章予以抨击。血气方刚的李承鹏,熬了一个通宵,写了两篇千字评论,一篇是《斩断黑手》,一篇是《改革改到哪里去》,矛头直指中国足协和黑心裁判。这两篇文章登在《四川体育报·足球风》头版头条。那天的报纸刚一上市,便在成都街头一抢而空。
时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张吉龙看到文章后很不高兴,找到四川省体委领导。几天后,有关部门对李承鹏做出了“停职反省,深刻检查,回家待命,以观后效”的处理决定。
李承鹏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在心里千万次地问:“难道那些人明目张胆地打假球就是对的?”更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当初那些同行都信誓旦旦地说要一起写批评文章,可到头来,只有他一人写了,其他人都识趣地退却了。
他不敢把自己被停职反省一事告诉疼爱他的母亲,每天早上照常准时出门,装出绝不能迟到的样子,然后在大街上溜达一天,到了下班时间再回到家里。实在难熬的时候,他就在街头数电线杆子,数着数着就开始掉眼泪……
这是李承鹏第一次被封杀,也是最让他刻骨铭心的一次。
最终,李承鹏选择辞职,转投《华西都市报》。一个月后,又跳槽到《成都商报》,一直做到体育部主任。在《成都商报》,李承鹏度过了一段快乐的记者时光,他潜心钻研报道业务,在足球报道上常常出彩出新,他写的评论以泼辣、诙谐、犀利、幽默著称,对待足坛假、赌、黑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受到不少球迷的拥趸。
1999年,李承鹏因为写了一篇关于舒畅、李蕾蕾要求退出国奥队的“揭丑新闻”,又一次被封杀。当时,正值奥运会预选赛期间,足协领导指责他写的是假新闻,并且向各地足协发了声明,明确规定所有中国足协主办的比赛,都不得让李承鹏采访。
好心人悄悄提醒他:带上诚意去跟足协领导赔礼道歉,民不与官斗,何必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呢?
一个足球记者被剥夺了采访权,怎么能正常工作呢?李承鹏迫于无奈,只好给足协新闻办写了好几份检讨书,还和报社分管业务的副总编飞到北京,找足协领导承认错误,请他们吃饭,表达对中国足球的热爱。半年后,李承鹏才被解禁。
屡遭封杀浑不怕,宁死不做“尚书房行走”
1999年底,广州《足球报》总编辑找到李承鹏,邀请他加入,并答应给他一笔不菲的“转会费”。当时,李承鹏的编制还在四川体委,要他放着国家干部不干去南方闯荡,这是需要勇气的。可是,李承鹏认为广州的舆论环境是最开放的,《足球报》能给他提供更好的平台。个性刚烈的他想都未想,一口应允了下来。
一进《足球报》,李承鹏就获得一次难得的采访机会——和刚刚就任足协专职副主席的阎世铎面对面。阎世铎主推足球改革,整肃足球风纪,对以写批评报道见长的李承鹏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足球是个垄断行业,足球报道必须依赖足协。足记们为了获得采访报道资格,不得不削尖脑袋,挤进足协官员的圈子中去,成为他们的座上宾,以求当一个“尚书房行走”的角色。有的记者甚至为了获得独家新闻,不惜给运动员当马仔,甚至帮着他们开房,为他们幽会女友提供便利。
专访阎世铎的报道出来后,很多人认为李承鹏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从此挤进了足协“尚书房”。可是,李承鹏却苦笑着说:“我的报道以揭露真相为第一要务,而不是看领导的脸色。”
就这样,不知好歹的李承鹏不断揭丑揭短,不但得罪了足球管理部门,还惹怒了许多操纵地下赌球的黑势力。
2004年,有个道上的老大叫人拎了50万元现金给李承鹏,让他在一场比赛当中封笔。李承鹏当场退了回去,颇有几分悲壮地说:“我这人也贪财,看见钱也动心,但为了区区50万,我不能玷污了我这支笔。”
对方的脸色立即变黑,骂骂咧咧地说李承鹏不识趣,让他“当心天上掉子弹”。李承鹏着实吓了一阵,他天生是个胆小的人,小时候和别人说话都细声细气,可是这样的事情碰得多了,他也练就了一身侠肝义胆和超强的抗干扰能力。
2005年4月,阎世铎卸任足协专职副主席,谢亚龙成为新的足协掌门人。此后,李承鹏因为仗义执言,多次被中国足协封杀。2006年,他选择淡出采访一线,成为专职足球评论员和业余作家。
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可是,中国足球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一系列“怪事”:临阵换掉高薪聘请的外籍主教练杜伊;小组赛以一平两负的战绩无缘16强;就连一向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女足也兵败家门口;网络上甚至爆出了讽刺谢亚龙的新名词“叉腰肌”……
看到这些,李承鹏在博文中写了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言论:“女足完败是幸事,谢亚龙何不代言泻立停”;“曾把穿衣比国格,应叫他谢奥运”;“谢亚龙如果高升,我就起诉他”……这些博文受到全国球迷的一致叫好,他的博客点击率稳居新浪博客排行榜前5位。
写了这些,李承鹏还不解气,他专程飞到广州,在广州花园酒店门外拦住谢亚龙,当街质问他“中国足球到底是不是一坨粪?”要他给全国球迷一个交代。谢亚龙无言以对,掩面离开。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李承鹏在博文中声明封笔,再也不写中国足球了。“我真的完全投降了”,“如果要加个期限,我愿意说一万年。”
可是,奥运会后,体育总局围绕谢亚龙的去留迟迟没有作出决定,甚至在11月底传出谢亚龙留任的消息。李承鹏立即在博文中表态:“龙王归来,我继续写中国足球。”大有与其对抗到底的意味。
2009年3月底,谢亚龙辞去足协专职副主席一职。李承鹏和谢亚龙的恩怨也由此落幕。
有朋友替李承鹏作了统计,他从事足球报道近二十年,和四任足协专职副主席“交恶”,其间18次被封杀。他的经历在怪事频出的中国足坛也可谓传奇。
20年坚持到底,绘出足球打假揭黑路线路
2009年8月25日,公安部成立足坛扫赌反黑“8·25”专案组,由辽宁省公安厅侦办。这次行动下药很猛,很快就取得了骄人的战果:10月19日,前广州市足协秘书长杨超落案;11月3日,球员、教练、裁判等数百人接受调查;11月6日,足协官员范广鸣在武汉落网;11月16日,武汉职业足球旗帜人物阎毅涉嫌赌球被拘留……
风暴愈刮愈烈,全国球迷为之一震,李承鹏为之欣喜的同时,也想为这次扫赌反黑贡献一己之力,自己从事足球报道20年,掌握了大量假球黑哨的线索和资料,以前迫于各方压力不敢抖出来,现在是揭露真相的时候了。
恰在这时,好几家出版社找他约稿,出价100万元请他写足坛扫赌反黑的书。李承鹏自忖力不能及,便拉上《足球报》总编辑刘晓新、记者吴策力两位同事一起干。
头十天,三个人都在为写作标准而争吵,刘晓新倾向于写得大义凛然一点,这样好卖。李承鹏觉得不行,说:“在这行混了这么多年,我深深地明白,球员很可怜、裁判很可怜、足协官员也很可怜,他们都不是罪魁祸首,他们犯罪的动机就一个字——钱。我们不要去当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也不想有人因此家破人亡,因为悲剧之源是足球体制。”
刘晓新听完大为惊叹,不敢相信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敢和谢亚龙当街对峙、经常守在足协大门口大骂的硬汉李承鹏。
重量级内幕的曝光顿时掀起层层巨浪,业界认为此书“是一本足坛打黑指南”,专写黑道小说的作家孔二狗看后给李承鹏打电话:“哥,你们这足坛怎么比我写的黑社会还黑啊!”
2010年4月10日,李承鹏在宁签售书时笑言:“我总是充当被推入鳄鱼池的那个倒霉鬼,被鳄鱼吓得次数多了,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最后鳄鱼也被我吓住了。”■
编辑:陈畅鸣[email protected]
李承鹏眼睛颇大,江湖上人称“李大眼”,博客上、谈话中,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姿势,骂人无数,树敌无数,朋友无数,李承鹏在新书中独家披露了许多重量级的赌球、假球黑幕,事件当事人大部分采用真名真姓,难道他不怕被打击报复吗?
对此,李承鹏笑道:“我从业20年,就打假揭黑了20年,先后18次被封杀,现在还怕多一次吗?”
第一次被封杀,边数电线杆边掉泪
李承鹏于1968年出生在新疆哈密市,父亲是下放到新疆的文艺兵,8岁时他随父母迁回四川成都。1990年,李承鹏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四川体委主办的一份体育类报纸工作。文艺青年的愤世嫉俗和对足球的热爱嫁接在一起,成就了他大胆泼辣的报道风格。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的足球记者生涯也因此充满了惊险和传奇。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体委确立了中国足球走职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全国11个城市相继成立24支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职业化带来的诸如赌球等问题随之浮出水面,李承鹏作为“站在船头的望者”,敏锐地捕捉到了不平事,郁闷于心,不得不发。
1996年,足坛假球黑哨初起,李承鹏与成都的一帮体育记者约好,一起写文章予以抨击。血气方刚的李承鹏,熬了一个通宵,写了两篇千字评论,一篇是《斩断黑手》,一篇是《改革改到哪里去》,矛头直指中国足协和黑心裁判。这两篇文章登在《四川体育报·足球风》头版头条。那天的报纸刚一上市,便在成都街头一抢而空。
时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张吉龙看到文章后很不高兴,找到四川省体委领导。几天后,有关部门对李承鹏做出了“停职反省,深刻检查,回家待命,以观后效”的处理决定。
李承鹏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在心里千万次地问:“难道那些人明目张胆地打假球就是对的?”更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当初那些同行都信誓旦旦地说要一起写批评文章,可到头来,只有他一人写了,其他人都识趣地退却了。
他不敢把自己被停职反省一事告诉疼爱他的母亲,每天早上照常准时出门,装出绝不能迟到的样子,然后在大街上溜达一天,到了下班时间再回到家里。实在难熬的时候,他就在街头数电线杆子,数着数着就开始掉眼泪……
这是李承鹏第一次被封杀,也是最让他刻骨铭心的一次。
最终,李承鹏选择辞职,转投《华西都市报》。一个月后,又跳槽到《成都商报》,一直做到体育部主任。在《成都商报》,李承鹏度过了一段快乐的记者时光,他潜心钻研报道业务,在足球报道上常常出彩出新,他写的评论以泼辣、诙谐、犀利、幽默著称,对待足坛假、赌、黑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受到不少球迷的拥趸。
1999年,李承鹏因为写了一篇关于舒畅、李蕾蕾要求退出国奥队的“揭丑新闻”,又一次被封杀。当时,正值奥运会预选赛期间,足协领导指责他写的是假新闻,并且向各地足协发了声明,明确规定所有中国足协主办的比赛,都不得让李承鹏采访。
好心人悄悄提醒他:带上诚意去跟足协领导赔礼道歉,民不与官斗,何必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呢?
一个足球记者被剥夺了采访权,怎么能正常工作呢?李承鹏迫于无奈,只好给足协新闻办写了好几份检讨书,还和报社分管业务的副总编飞到北京,找足协领导承认错误,请他们吃饭,表达对中国足球的热爱。半年后,李承鹏才被解禁。
屡遭封杀浑不怕,宁死不做“尚书房行走”
1999年底,广州《足球报》总编辑找到李承鹏,邀请他加入,并答应给他一笔不菲的“转会费”。当时,李承鹏的编制还在四川体委,要他放着国家干部不干去南方闯荡,这是需要勇气的。可是,李承鹏认为广州的舆论环境是最开放的,《足球报》能给他提供更好的平台。个性刚烈的他想都未想,一口应允了下来。
一进《足球报》,李承鹏就获得一次难得的采访机会——和刚刚就任足协专职副主席的阎世铎面对面。阎世铎主推足球改革,整肃足球风纪,对以写批评报道见长的李承鹏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足球是个垄断行业,足球报道必须依赖足协。足记们为了获得采访报道资格,不得不削尖脑袋,挤进足协官员的圈子中去,成为他们的座上宾,以求当一个“尚书房行走”的角色。有的记者甚至为了获得独家新闻,不惜给运动员当马仔,甚至帮着他们开房,为他们幽会女友提供便利。
专访阎世铎的报道出来后,很多人认为李承鹏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从此挤进了足协“尚书房”。可是,李承鹏却苦笑着说:“我的报道以揭露真相为第一要务,而不是看领导的脸色。”
就这样,不知好歹的李承鹏不断揭丑揭短,不但得罪了足球管理部门,还惹怒了许多操纵地下赌球的黑势力。
2004年,有个道上的老大叫人拎了50万元现金给李承鹏,让他在一场比赛当中封笔。李承鹏当场退了回去,颇有几分悲壮地说:“我这人也贪财,看见钱也动心,但为了区区50万,我不能玷污了我这支笔。”
对方的脸色立即变黑,骂骂咧咧地说李承鹏不识趣,让他“当心天上掉子弹”。李承鹏着实吓了一阵,他天生是个胆小的人,小时候和别人说话都细声细气,可是这样的事情碰得多了,他也练就了一身侠肝义胆和超强的抗干扰能力。
2005年4月,阎世铎卸任足协专职副主席,谢亚龙成为新的足协掌门人。此后,李承鹏因为仗义执言,多次被中国足协封杀。2006年,他选择淡出采访一线,成为专职足球评论员和业余作家。
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可是,中国足球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一系列“怪事”:临阵换掉高薪聘请的外籍主教练杜伊;小组赛以一平两负的战绩无缘16强;就连一向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女足也兵败家门口;网络上甚至爆出了讽刺谢亚龙的新名词“叉腰肌”……
看到这些,李承鹏在博文中写了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言论:“女足完败是幸事,谢亚龙何不代言泻立停”;“曾把穿衣比国格,应叫他谢奥运”;“谢亚龙如果高升,我就起诉他”……这些博文受到全国球迷的一致叫好,他的博客点击率稳居新浪博客排行榜前5位。
写了这些,李承鹏还不解气,他专程飞到广州,在广州花园酒店门外拦住谢亚龙,当街质问他“中国足球到底是不是一坨粪?”要他给全国球迷一个交代。谢亚龙无言以对,掩面离开。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李承鹏在博文中声明封笔,再也不写中国足球了。“我真的完全投降了”,“如果要加个期限,我愿意说一万年。”
可是,奥运会后,体育总局围绕谢亚龙的去留迟迟没有作出决定,甚至在11月底传出谢亚龙留任的消息。李承鹏立即在博文中表态:“龙王归来,我继续写中国足球。”大有与其对抗到底的意味。
2009年3月底,谢亚龙辞去足协专职副主席一职。李承鹏和谢亚龙的恩怨也由此落幕。
有朋友替李承鹏作了统计,他从事足球报道近二十年,和四任足协专职副主席“交恶”,其间18次被封杀。他的经历在怪事频出的中国足坛也可谓传奇。
20年坚持到底,绘出足球打假揭黑路线路
2009年8月25日,公安部成立足坛扫赌反黑“8·25”专案组,由辽宁省公安厅侦办。这次行动下药很猛,很快就取得了骄人的战果:10月19日,前广州市足协秘书长杨超落案;11月3日,球员、教练、裁判等数百人接受调查;11月6日,足协官员范广鸣在武汉落网;11月16日,武汉职业足球旗帜人物阎毅涉嫌赌球被拘留……
风暴愈刮愈烈,全国球迷为之一震,李承鹏为之欣喜的同时,也想为这次扫赌反黑贡献一己之力,自己从事足球报道20年,掌握了大量假球黑哨的线索和资料,以前迫于各方压力不敢抖出来,现在是揭露真相的时候了。
恰在这时,好几家出版社找他约稿,出价100万元请他写足坛扫赌反黑的书。李承鹏自忖力不能及,便拉上《足球报》总编辑刘晓新、记者吴策力两位同事一起干。
头十天,三个人都在为写作标准而争吵,刘晓新倾向于写得大义凛然一点,这样好卖。李承鹏觉得不行,说:“在这行混了这么多年,我深深地明白,球员很可怜、裁判很可怜、足协官员也很可怜,他们都不是罪魁祸首,他们犯罪的动机就一个字——钱。我们不要去当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也不想有人因此家破人亡,因为悲剧之源是足球体制。”
刘晓新听完大为惊叹,不敢相信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敢和谢亚龙当街对峙、经常守在足协大门口大骂的硬汉李承鹏。
重量级内幕的曝光顿时掀起层层巨浪,业界认为此书“是一本足坛打黑指南”,专写黑道小说的作家孔二狗看后给李承鹏打电话:“哥,你们这足坛怎么比我写的黑社会还黑啊!”
2010年4月10日,李承鹏在宁签售书时笑言:“我总是充当被推入鳄鱼池的那个倒霉鬼,被鳄鱼吓得次数多了,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最后鳄鱼也被我吓住了。”■
编辑:陈畅鸣[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