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正常后仍需服用降压药

来源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患者(成人血压达到140/90mmHg)如果不服药治疗或者治疗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动脉硬化、血管破裂等心血管疾病、中风、心力衰竭、以及肾功能损害而危及人体生命。但许多高血压患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没有明显的症状,是药三分毒,我可不可以不服药”“我都换了三四种药了,还中西药一起吃了很久了,怎么还没有效果”“我头痛头晕的时候再吃药,如果当天测出血压不高我就不吃了”“我已经服用很长一段时间降血压药了,现在血压正常了,可不可以不服药”。
  走出高血压用药的误区
  这些都是高血压用药的误区。高血压患者一经确诊,中重度患者应该及时给予药物治疗,长时间血压居高不下,可能会引起器官损害。有些高血压患者朋友刚开始服降压药后,一量血压没有正常或不理想就以为降压药无效,就很着急,频繁地调换药物。这样是不对的,事实上,降压药发挥最大效果一般是在3周以后。如果3周以后血压还不正常,也不应该停用在服用的药物,而是在此基础上加用一种降压药,如果效果还不好,再加服第三种药物。因为换另外一种降压药,单独应用一种降压的效果和原来开始用的那一种效果相差不大。而加用降压药,2种或3种降压药一起比一种加倍的效果要大,副作用要小,又不易产生耐药性。在选择了合适的药物后,要有规律的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有的患者只凭自己感觉,出现头痛、头晕症状后就服药,一旦见好就停药,如此用用停停,血压忽高忽低,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可能还会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人体血压水平的变化是有节律的,一般来说早上醒来较高,然后下降,到下午4到6点出现一个小幅的升高,然后下降。因此服降压药需要在每日的血压高峰值的前面。最好是在早上6点到7点之间,服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果因经济条件用的是每日两次的降压药,第二次用药一般在下午的3点左右服用。如果服降压药不定时,不在较合理的时间内用降压药,就不符合人体的生物节律,会导致人体自身的血压波动节律紊乱,这样不利于人体的血压稳定。可能有个体血压的节律和大部分不一样,这就需要根据个体遵从医嘱服药。
  服用降压药物,血压长期正常后是否还需要继续服药呢?
  对大部分人来说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情况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量减少降压药的用量,但是不能停药。总的来说,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需要长期服药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降压药物口服后,首先经过人体胃肠道吸收后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如果在血液循环中达到了有效浓度,便会产生降压效应。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药物会经过肝脏和肾脏的代谢,随大小便排出体外,其降压作用也随之消失。只有小部分年轻人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减药或者停药,但血压恢复正常以后还应该定期随访。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只要切除腺瘤,高血压就能根治。
  最后,高血压患者不能忽视非药物的治疗。生活中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如吸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心情不好难以稳定、失眠、缺乏锻炼,得不到控制,就影响降压药的效果,会导致血压难以恢复正常。在平时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减轻体重、限制钠盐、补钾补钙、运动锻炼、劳逸结合、保持乐观心态。
其他文献
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症状。如果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痰液。痰液中有成千上万的病菌,可传播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  痰是什么  痰的主要来源是气管、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可能为黏液、脓液,也可能为两者的混合物。在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腺体不断有小量分泌物排出,形成一层薄的黏液层,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期刊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感染是造成人类死亡最重要的因素,约占全球每年总体死亡率的25.5%(约1500 万人)。一个人是否受细菌感染,通常是测定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但存在着影响因素多、精密度差等缺点。  细菌感染诊断现状  由于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依靠血常规、胸部影像或者是微生物学检查无法客观的反映感染的真实情况,比如血常规检测
期刊
前不久,家住长沙市天心区75岁的刘安全住进了医院,右侧肢体已不能动弹,也无法正常说话,是一名急性脑梗塞患者。而就在1天前,他原本有机会让自己避开这次厄运。此前,他开始出现一侧肢体乏力、流口水、讲话不清的症状,可被家人送到医院时,这些症状又全部消失了。  生活中很多病人像刘安全一样,当发生突然头晕目眩,指头麻木,发音困难、失语、吐字不清等先兆脑中风症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很容易被患者或家人忽略,结果
期刊
临床合理用药不仅能够确保用药安全,提高药效,而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用药成本。在合理用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注意用药剂量。同一种药物因所治疗的疾病种类不同,用药剂量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时,一般每次0.3~0.6克,每日3次;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以用到每次0.6~1.0克,每日3~4次。此外,同一种药物,不同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剂型不同,所用
期刊
老年人患病多以慢性病为主,用药较多、且易养成一些不合理用药的不良习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明显增高。那么,老年患者都有哪些不良用药习惯?  频繁换药,盲目增减剂量  老年患者大都存在随意增减药物剂量的情况。只要出现病情波动,不查原因就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用量。当病情暂时稳定后,又立即减量或停止使用。殊不知有的药物起效慢,需服用一定疗程后才可达到理想的疗效。但有些老年患者刚服用几天没有
期刊
有十年高血压病史的张大妈,前一段时间因为尿中有蛋白,被诊断为高血压肾病,医生给她开了洛汀新,一方面降血压,一方面降蛋白尿。她服药一周后,就出现了轻微的咳嗽。她没有理会,可是最近这一段时间咳嗽得厉害,有一天,她咳的实在是难受,就破口大骂:“这个破肺,怎么吃了这么多的止咳嗽药和消炎抗菌药也止不住”。  体内被骂的肺,我们姑且称它为“肺先生”吧,听到了张大妈这样说。“肺先生”感到很委屈,因为“肺先生”知
期刊
大卫她最先在湖南开设风湿免疫专科,视患者如知己,心相连,梦与共;数十年与“狼”共舞,圆红斑狼疮女性患者怀孕生子梦。  她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内科副主任。  她是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学会常务委员,中华风湿病学学会湖南分会专业候任主任委员,中南六省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学学会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湖南省防治红斑狼疮
期刊
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启动实施“单独两孩”的政策,随后,各地纷纷启动了“单独两孩”的实施办法。2014年3月28日,湖南省“单独两孩”政策也正式落地。二胎政策的放开,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喜讯,很多原本对生育二胎不抱希望的高龄妇女也看到了曙光。众所周知,高龄育儿无论是对胎儿还是孕妇来说,都会增加危险,那么准备或正在怀孕的高龄女性要注意什么呢?  
期刊
药品是商品,具有商品的特性,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只有生病时才用得到它。那么,药品的价格越高疗效就会越好吗?我看未必。  影响药品价格的因素  1.进口药品价格普遍较高,除了国外物价高的因素外,还有运输、关税等因素,因此进口药品价格比国产同类药品高这是很自然的。  2.新开发的药品往往要将研究费用分摊在内,所以刚刚上市的药品价格相对较高。  3.不同厂家由于设备、工艺、产量大小不同等造成成本不同,
期刊
伴随着新药推出而进行的广告宣传往往容易误导广大市民认为新药比老药好,看病时,为了让病好得更快些,有些市民总会要求医师给自己开新药、好药;特别是家长,认为新药比老药好,副作用小、药效快,点名要进口药、新药;还有一些疑难杂症的患者,一见到广告宣传某种新药特药,就心动,想服用试试。那么新药就一定比老药好吗?  所谓新药、老药只是按药品上市时间的早晚而言,并没有好与次之分。总的来说,必须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