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贵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g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重在培养能力。如何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掌握驾驭祖国语言的本领呢?我认为这需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入手。
  习惯,是人们长时期养成的、比较稳定的、经常性的行为倾向。好的习惯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影响很大,能使人受益终生。这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已有明确指示。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习惯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因而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的同时,他的某阶段的学习能力也便得到了培养。为师者如果指导得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这方面得到了一些经验,结合基层教学工作,我以为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开展写字活动,培养写规范字的习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我在教学中着手从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开始,开展了一系列的写字活动,如:为了规范汉字的写法,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到街头巷尾清理繁体字,清除街头简化字的活动,宣传写好汉字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养成了认真写字的好习惯;在写字课上,我围绕“如何不断提高写字质量”这一中心目标来辅导学生,并力争让每个学生逐渐做到铅笔字、钢笔字,笔顺正确、间架结构合理,开展看谁描红、仿影、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以及看谁进步快,看谁有恒心的写字活动比赛。通过写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提高了小学生写字的兴趣。
  
  二、常备字典很重要,能使学生从小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
  
  为了加强字词教学,从二年级起我就要求学生每人一册《新华字典》,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把字典上的字意与课文中的结合起来理解,以培养学生识字和全面自学的能力。同时,我还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用字典的故事,像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李修平工作二十多年,兜里常装着字典的故事。大文豪郭沫若与字典的故事。这样就逐渐减少了学生读书时“秀才不识字,见字读声旁”问题的出现。从此使学生养成了学语文必须从点滴做起、从词汇累起的好习惯,避免了语文学习中好高骛远的不良做法。
  
  三、加强说写结合的训练,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
  
  从说到写,既包含着从低年级的“说”向高年级的“写”的发展,也包含着作文时的“先口述再笔写”。现在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还是高年级的“听话说话”训练,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未能引起重视,“说”、“写”隔开的人为现象仍在大多数农村小学存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是先有“说”而后才有“写”,我认为,要正确认识语言发展的自身规律,多给学生创造“说”的环境,多给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动笔写的时间。我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除了上好现行教材的“口语交际”课外,我还经常安排一些像“班会发言”、“讲故事”、“小辩论”、“新闻发布会”以及“谈天说地”等形式小的且又切实可行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结果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写”的方面,我让学生对一些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日记、场面即兴记录等方式记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要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将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时代将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攻关技巧”、“广告大战”、“巧舌谈判”等等,越来越呼唤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人才。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既要培养孩子们“写”的能力,更要从小培养他们关于“说”的好习惯。
  在语文的课内外学习时,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语文课内外接触到的生动的语句、名人名言、精要语段摘抄下来,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语言宝库,以便于写作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
  另外,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听课时圈、点、批、画,阅读时做到粗读、细读、精读、读后作结,写出心得,这些看起来琐碎的小细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根据课文题材不同的特点,分别指导学生朗读,养成诵读的习惯
  
  这种习惯的培养,从低年级开始就逐步要求,到高年级注意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读书能力,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便有目的地进行读的指导,坚持少讲多读、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韵味来。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那些让人回肠荡气、充满美的意境的选文,我总要让学生多读、熟读,达到背诵成章的程度,并指导全体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进一进”,使他们品其情;有些感情奔放的课文,我就让学生分组来读;感情婉约的,我就安排学生跟着录音读;而那些情景交融的,则可以配乐朗读。这样,因题材多样,选择的形式多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更有助于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诵读的习惯也在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
  
  五、树立大语文思想,综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由于语文科的社会性极强,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除了搞好课堂练习外,还应该让学生走出校外,投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透过语文这个窗口认识社会,以便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为此,我们曾制订了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训练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为主旨的语文综合能力考查活动计划,并付诸于教学当中,我们除完成这些之外,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增加活动次数,充实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使学生在每次活动中都满载而归。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细致的工作。但汗水和收获成正比,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标准》
  2、高等教育教材《学校教育学、心理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效课堂,教学高效是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主体仍然是学生.《课标》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表明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可替代.数学教学是师生思维的交往和对话,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交往和对话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整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的信息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
期刊
“差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有些“差生”也成为了家庭的主要负担。他们若纠集在一起,还会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能不能做好“差生”的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和社会的风气。可见,转化“差生”工作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普及九
期刊
这节班会课,原准备和学生一起讨论怎样注意安全,可到了教室,学生却嚷着听讲故事。给学生讲故事,本不是什么坏事,但达不到预期目的。面对学生渴望的目光,心里不停地琢磨:故事、故事、……事故,灵活一闪,计上心来。于是:  师:“讲故事可以,但要回答两个问题,答上了,就给你们讲故事。”   生:“好!好!”(很高兴)  师:“先说‘故事’这个词的大概含义?”  生:“是过去的事”;“是以前有意义的事”;……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然而应该看到,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造成教师使命的缺失;过分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造成教学过程的形式主义化。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使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变味、变形、变僵。  那么,语文课堂魅力从何而来?    一、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应有适合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能力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为合理、科学地训练学生的作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佳作,广大语文教师进行了多种探索和研究。初中作文写作应随堂进行,这一观点越来越被广大语文教师所理解与接受,坚持这种做法,循序渐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益处。    一、初中生作文的现状分析    据我校初中三个年级各一个班级的抽样调查:5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作文、厌烦写作文
期刊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先导。”有了兴趣才会有强大的内驱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还必须让学生乐学,乐学与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高低的集中表现。所以对“差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一点粗浅意见和教学中的做法。    一、尊重和接纳“差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般来说,“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
期刊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可以说,在每一所学校里,都有一些在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方面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有的学习上不努力、不用心,学习成绩不佳;有的不遵守学校纪律和课堂秩序,不尊敬教师和长辈,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部分教师称这些学生为“差生”、“双差生”,这种认识因衡量标准有定性意味,忽视了客观性。客观分析不难看出,这些学生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发
期刊
在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高、初中学生,对文学的骄子、语言的精华——诗歌,越来越不感兴趣了,教学也越来越费力,学生不爱读、不爱背,其原因在哪里呢?经过多次琢磨,反复思量,认识到: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给文学艺术带来了勃勃生机,特别是电影、电视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电影、电视中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细腻生动的叙述,鲜活形象的人物描写……无不吸引着观众及青少年学生,特别是高、初中学生,看
期刊
思想品德课要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自然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服务生活、指导生活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融入生活  在思想品德课上,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适时地抓住时机,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诱发学生的真实
期刊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多年来,这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理念指导着我们的教学。老师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遵循着这一理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下面笔者浅谈几点认识。     一、精心设计教案,充分开放课堂     教师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体验,努力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