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实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分层教学
兰西四中面对较多中下基础学生,正实现“低进高出”的教育目标模式。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面对客观实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顾及不同层面的学生。为贯彻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力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使差生不差,优生更优。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符合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别差异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所著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等。他认为多元智力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对待个别差异,如果考虑这些差异,如果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的话,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教育界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
2、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特点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分层教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在面向多数前提下照顾少数,对学生的差异赋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这正是分层教学的目的所在。
3、符合目标教学理论
布鲁姆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学习帮助,95%以上的学生都能够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分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是要适应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更加注重“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目标导向下主动学习,达到成功,得到激励。
二、实施策略
现状
1、近几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与相应高中学校入校进分线差距进一步拉大。
2、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的区分度导致学习成绩差距进一步拉大。学校全力投入,全校教师、职工心齐劲足,对转制高中学生的教育与教学已经初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际意义
1、体现学校“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办学思想。
2、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最近发展区。针对性更强了,重基础、重提高、重能力。
学生分层
高一年级:全面开展培优和补缺工作,同时培养发现学生兴趣特长以学生社团、研究性学习、拓展型学习为有效载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打好基础。
高二年级:以普通班、音乐特长班、美术特长班、舞蹈特长班为大框架,对入学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开学进行初步分班分层。
高三年级:
1、按学习情况分四层:文理培优班-文理基础班-艺术加强班-艺术普通班。
2、实行“大专班制度”。对于部分基础较差学生作出针对性较强的培养策略。
三、教学教育工作计划与目标
教学工作
1、教学计划
以备课组为单位,根据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习惯和潜力,讨论制定各学科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
A.学科教学责任制,责任到人。
B.明确各层次相对应的目标。
目标分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
内容分层----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对低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原则;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概念、慢变化、多练习、注激励”的教学原则,而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的教学方法。
过程分层----根据分层对象细化过程,关注各自状态,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了发展。
班主任工作
1、分層后继续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开学第一周对第一层即分班的同学,第二层次的部分同学进行逐一家校联系,通过情感沟通,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立目标。
2、密切配合任课教师,了解、反馈教学及管理情况,分析、掌握本班学生的思想情绪及学习状况。
四、工作的侧重点
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环节:
1、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每周有教学研究,大家共献智慧,轮流出卷,材料共用,经验共享,难题共解,互相帮助。
2、课堂观察
依托今年我校参与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创建工作,利用年级视导机制,备课组老师研讨分层教学要求,深入课堂观察分层教学现状,指导分层检测和反馈。
处理好几个问题:
1、真正落实分层,一要计划制定,二要具体落实,还要定时检查和督促分层教学,需要形成一个机制,用制度来保证。
2、学生的分层以什么标准分层,才是更科学和更合理,时间多长调整层次,才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调整层次后让学生如何更快地适应教师的不同授课方式和方法。
五、管理工作
1、及时检查,注重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实。例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评价分层教学。
2、多渠道获得学生反馈,掌握一线现实资料与信息及效果,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调整方案及时调整相关策略;
3、年级组、教导处及时沟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美国)洛林·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关键词:课堂教学、分层教学
兰西四中面对较多中下基础学生,正实现“低进高出”的教育目标模式。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面对客观实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顾及不同层面的学生。为贯彻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力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使差生不差,优生更优。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符合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别差异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所著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等。他认为多元智力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对待个别差异,如果考虑这些差异,如果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的话,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教育界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
2、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特点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分层教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在面向多数前提下照顾少数,对学生的差异赋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这正是分层教学的目的所在。
3、符合目标教学理论
布鲁姆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学习帮助,95%以上的学生都能够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分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是要适应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更加注重“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目标导向下主动学习,达到成功,得到激励。
二、实施策略
现状
1、近几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与相应高中学校入校进分线差距进一步拉大。
2、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的区分度导致学习成绩差距进一步拉大。学校全力投入,全校教师、职工心齐劲足,对转制高中学生的教育与教学已经初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际意义
1、体现学校“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办学思想。
2、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最近发展区。针对性更强了,重基础、重提高、重能力。
学生分层
高一年级:全面开展培优和补缺工作,同时培养发现学生兴趣特长以学生社团、研究性学习、拓展型学习为有效载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打好基础。
高二年级:以普通班、音乐特长班、美术特长班、舞蹈特长班为大框架,对入学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开学进行初步分班分层。
高三年级:
1、按学习情况分四层:文理培优班-文理基础班-艺术加强班-艺术普通班。
2、实行“大专班制度”。对于部分基础较差学生作出针对性较强的培养策略。
三、教学教育工作计划与目标
教学工作
1、教学计划
以备课组为单位,根据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习惯和潜力,讨论制定各学科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
A.学科教学责任制,责任到人。
B.明确各层次相对应的目标。
目标分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
内容分层----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对低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原则;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概念、慢变化、多练习、注激励”的教学原则,而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的教学方法。
过程分层----根据分层对象细化过程,关注各自状态,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了发展。
班主任工作
1、分層后继续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开学第一周对第一层即分班的同学,第二层次的部分同学进行逐一家校联系,通过情感沟通,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立目标。
2、密切配合任课教师,了解、反馈教学及管理情况,分析、掌握本班学生的思想情绪及学习状况。
四、工作的侧重点
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环节:
1、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每周有教学研究,大家共献智慧,轮流出卷,材料共用,经验共享,难题共解,互相帮助。
2、课堂观察
依托今年我校参与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创建工作,利用年级视导机制,备课组老师研讨分层教学要求,深入课堂观察分层教学现状,指导分层检测和反馈。
处理好几个问题:
1、真正落实分层,一要计划制定,二要具体落实,还要定时检查和督促分层教学,需要形成一个机制,用制度来保证。
2、学生的分层以什么标准分层,才是更科学和更合理,时间多长调整层次,才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调整层次后让学生如何更快地适应教师的不同授课方式和方法。
五、管理工作
1、及时检查,注重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实。例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评价分层教学。
2、多渠道获得学生反馈,掌握一线现实资料与信息及效果,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调整方案及时调整相关策略;
3、年级组、教导处及时沟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美国)洛林·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