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人读书很讲究背诵。我记得郭沫若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大意是: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增长,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所以大学者都是从小背下四书五经。鲁迅说,他15岁时,差不多读完了十三经。那时的“读”,也就是背。小孩子,能读懂?不能。可是请想,一部十三经烂在肚里,做什么学问都方便得多。“五四”一代人,都是如此。怪老人辜鸿铭说,学外国文也要背。他说,要真懂外文,精通外文,最好选几篇或几部外国经典,背会。会背,自然也就会写,而且写得典雅漂亮。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冰心,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等卓有成就的人都有很好的背功。可见,“背诵”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语文的必要途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是强调了背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许多学生畏“背”如虎,怎样才能实现高效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背诵效果呢?我认为教师从课堂教学中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背诵,做到当堂背诵,把学生从繁琐的课外背诵中解放出来,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如何提高课堂背诵效率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指导正确的朗读,熟读成诵
朗读是背诵的准备阶段,因而背诵前,指导学生进行认真准确的朗读很重要。一是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意,读出韵味。书读得越熟,理解就会越深透。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朗读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入读物,这就大大增强了读物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感。通过反复诵读,既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为背诵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胆尝试背诵
在进行背诵的过程中, 如果只是不停地朗读是很难记住的。因为这是一种较浅水平的信息处理, 在指导学生读准读熟的情况下,我鼓励学生在还没有完全记住内容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尝试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背诵的自信心。从“我要背”到“我能背”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成功的暗示。它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良好的背书心理。
三、教师与学生一起背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先背会,无形中会增强学生要背会的欲望。所以,对于要求背诵的篇目,我在课堂上总是以示范背来代替范读,讲的时候也尽量不看书。每次学生眼中都放出神奇的光彩,注意力也格外集中,效果很好。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要学好,要背会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何乐而不为呢?
四、借助板书,指导背诵
板书往往概括地再现了一篇文章,我经常利用板书上的只言片字,带动学生的随意回忆,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翠鸟》这篇课文要求背诵1至3自然段。我设计这样的板书:翠鸟的外形特点
爪子:红色
羽毛:鲜艳
眼睛: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学生看了简单的几个提示语后,脑中就很容易再现文章的句子。
五、拆散背
对于短小内容直接背诵就行了,对于大容量内容需要拆散开来背诵。每一处根据容量限定好时间,背诵完一处接着背诵下一处。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要求全文背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稍有难度。我们可以将文章分为春、夏、秋、冬几个部分来背诵,实验证明了效果要好于整体背诵。
六、抓住重点词语背诵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背诵《桂林山水》的第二自然段时,抓住重点词语,如“波澜壮阔”“水平如镜”“从没看见过”以及“真静”“真清”“真绿”等词语背诵。学生很快就背下来了。
七、默写式背诵法
在背诵的同时加强默写。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调动大脑的记忆力。写错了或者没有写全应该怎么办呢?我也想了一个办法,没有默写出来的学生要给其他学生批改默写作业,把错字改正,把漏写的句子填写上。通过反复批改,他们加深了视觉印象。而且批改别人的作业本时,学生们态度都特别认真,很快就把背诵的内容掌握了。教师也从批改作业的苦海中挣脱出来了,真是一举两得啊!
八、直观辅助式背诵法
教师在指导背诵时结合幻灯、挂图、录音等手段,通过有顺序的指点,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种感官参与背诵,提高背诵效果。
九、在反复中背-——加强记忆
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说,背诵的内容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遗忘的。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背会后,还必须反复加强记忆。对此,我在每堂课开始的时候先让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课文,有时集体背诵,有时个别背诵,不断地检查落实,学生在这些反复背诵中不会背也会了,并且还记得特别牢。
十、培养兴趣,增强效果
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可开展背诵课文的接龙比赛。具体做法如下: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是参赛选手,同选一篇课文,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一人一句,依次进行,先背诵完而且正确的小组获胜。下次比赛,以此小组为“擂主”,其他小组课“攻擂”,擂主可争取“卫冕”。这样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背诵效果,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使每个人都努力背诵课文。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信息的组块或重新组织的过程,直接影响到长时记忆的保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文的体裁,教学的要求,不断探索学生记忆课文的有效方法。这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根本出路。
一、指导正确的朗读,熟读成诵
朗读是背诵的准备阶段,因而背诵前,指导学生进行认真准确的朗读很重要。一是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意,读出韵味。书读得越熟,理解就会越深透。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朗读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入读物,这就大大增强了读物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感。通过反复诵读,既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为背诵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胆尝试背诵
在进行背诵的过程中, 如果只是不停地朗读是很难记住的。因为这是一种较浅水平的信息处理, 在指导学生读准读熟的情况下,我鼓励学生在还没有完全记住内容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尝试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背诵的自信心。从“我要背”到“我能背”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成功的暗示。它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良好的背书心理。
三、教师与学生一起背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先背会,无形中会增强学生要背会的欲望。所以,对于要求背诵的篇目,我在课堂上总是以示范背来代替范读,讲的时候也尽量不看书。每次学生眼中都放出神奇的光彩,注意力也格外集中,效果很好。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要学好,要背会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何乐而不为呢?
四、借助板书,指导背诵
板书往往概括地再现了一篇文章,我经常利用板书上的只言片字,带动学生的随意回忆,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翠鸟》这篇课文要求背诵1至3自然段。我设计这样的板书:翠鸟的外形特点
爪子:红色
羽毛:鲜艳
眼睛: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学生看了简单的几个提示语后,脑中就很容易再现文章的句子。
五、拆散背
对于短小内容直接背诵就行了,对于大容量内容需要拆散开来背诵。每一处根据容量限定好时间,背诵完一处接着背诵下一处。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要求全文背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稍有难度。我们可以将文章分为春、夏、秋、冬几个部分来背诵,实验证明了效果要好于整体背诵。
六、抓住重点词语背诵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背诵《桂林山水》的第二自然段时,抓住重点词语,如“波澜壮阔”“水平如镜”“从没看见过”以及“真静”“真清”“真绿”等词语背诵。学生很快就背下来了。
七、默写式背诵法
在背诵的同时加强默写。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调动大脑的记忆力。写错了或者没有写全应该怎么办呢?我也想了一个办法,没有默写出来的学生要给其他学生批改默写作业,把错字改正,把漏写的句子填写上。通过反复批改,他们加深了视觉印象。而且批改别人的作业本时,学生们态度都特别认真,很快就把背诵的内容掌握了。教师也从批改作业的苦海中挣脱出来了,真是一举两得啊!
八、直观辅助式背诵法
教师在指导背诵时结合幻灯、挂图、录音等手段,通过有顺序的指点,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种感官参与背诵,提高背诵效果。
九、在反复中背-——加强记忆
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说,背诵的内容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遗忘的。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背会后,还必须反复加强记忆。对此,我在每堂课开始的时候先让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课文,有时集体背诵,有时个别背诵,不断地检查落实,学生在这些反复背诵中不会背也会了,并且还记得特别牢。
十、培养兴趣,增强效果
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可开展背诵课文的接龙比赛。具体做法如下: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是参赛选手,同选一篇课文,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一人一句,依次进行,先背诵完而且正确的小组获胜。下次比赛,以此小组为“擂主”,其他小组课“攻擂”,擂主可争取“卫冕”。这样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背诵效果,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使每个人都努力背诵课文。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信息的组块或重新组织的过程,直接影响到长时记忆的保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文的体裁,教学的要求,不断探索学生记忆课文的有效方法。这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