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从链接生活、提质减量、变通改形等方面入手,优化作业资源,增强数学作业趣味性,提升小学生数学作业幸福指数。
  [关键词]作业 幸福 实践 多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61
  数学作业一直是减负的重要对象,教师需要在数学作业设置上有所改进,既要确保学生训练的质量,还要尽量减轻学生数学作业的负担。只有优化作业资源,增强数学作业趣味性,才能提升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幸福指数。
  一、链接生活,提升作业实践性
  数学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有多维度联系,在作业设置时,要提升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通过认知接轨完成作业,这样可以降低作业难度,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教学完“三角形”后,我根据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高度契合,设计了这样几道课内作业题。
  1.填空:①用木条钉一个三角形,用手拉一下,没有松动,这说明三角形有( )性,而且可以看出它的任意两边之和都( )第三边。②我们戴的红领巾要是按照角分类应该属于( )三角形,要是按照边来分类则属于( )三角形。
  2.判断题:①看看直角三角板,它只有一条高。( )
  ②一个三角形有两个钝角。 ( )
  3.画三角形:找生活中三角形实际应用例子,画出三角形图形。
  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作业,并且都对这样的作业表示欢迎。
  这个案例中,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大多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对这些生活味道浓重的作业充满兴趣,做起来自然会感到轻松自若。数学作业设计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点,而不是随便找教辅资料随便复制,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二、提质减量,落实减负政策性
  教师要本着提质减量的原则设计数学作业。因此,教师要放弃机械作业、重复作业和惩罚性作业,优选典型作业,在减少数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规范学生作业行为,真正实现提质减量。
  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后,按照原先设计,我打算让学生完成六道填空题、十道判断题、四道作图题、四道简答题。当我把题目投放到大屏上时,学生都怨天载道。我仔细审查后发现,很多内容都是相似的,训练存在重复现象。于是,我对作业进行了精简,最后确定了三道题。
  1.填空题:①平行四边形两个邻角和是( ),四个内角和是( )。②梯形上底边和下底边( ),上下邻角和是( )。
  2.判断题:①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 )
  ②当梯形两腰相等时,这个梯形为等腰梯形。( )
  3.作图题:①画一个上底边长为3厘米,下底边长为5厘米,高为4厘米的梯形。②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高。
  学生看到作业量大幅度减少,个个欢欣鼓舞,作业积极性暴涨。
  虽然作业数量缩减六成以上,但训练重点一个也不少。抓住教材内容重点设计训练,训练针对性大大提升,效果自然也不打折。学生乐意,教师满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变通改形,增加作业多元性
  数学作业主要以书面为主要形式,这种单一的设计,不仅显得单调,还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不妨从多个角度改革作业形式,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选做作业、集体作业等形式都可以借鉴。学生乐意接受,作业价值才能呈现最大化。
  “因数和倍数”因为涉及内容太多,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训练,我在作业设置时,改变了作业形式。首先是口头作业设置,判断题:①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②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③个位上是0的数都是2和5的倍数。( )④5是因数,10是倍数。( )⑤任何一个自然数最少有两个因数。( )⑥15的倍数有15、30、45。然后布置必做题和选作题,主要是填空题和应用题。填空题:①一个数是3、5、7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②三个数相乘,积是70,这三个数是( )( )( )。③一个数的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商是( )。应用题:①三个班参与体育训练,人数分别为24人、36人、42人,要把它们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但各个班同学不能打乱,最多每组多少人,每班可以分几个小组?②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为72,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如果是连续三个偶数,这三个数又是多少?最后是集体作业:每一个小组编制一套检测题,各种题型都要涉及,题量为四十分钟可以完成。虽然作业量并不小,但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却很快,效率也很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反映良好,没有感觉疲惫。特别是集体作业,小组分工明确之后,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并在训练中获得认知提升。
  数学教师要在作业设置上进行大胆改革,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减少作业数量、改变作业形式等方法,努力改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不良看法,提升小学生数学作业幸福指数,这对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让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实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避免出现少数替代多数、个别替代整体、预设替代生成等现象,使合作学习不再流于形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不替换——尊重生成现实  例如,在教学“分米和毫米”一课的巩固练习环节中,我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一根黄瓜长2( )。”有的学生认为应当填“分米”,有的学生则认为应当填“厘米”。看着答案为后者的学生自信满满的表情,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要尽量让情节具有现实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那么,如何使数学教学既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不失数学本身应有的味道,使“生活味”与“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
一堂课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又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好的导入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入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那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导入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名师们的导入技艺吧!  一、引起注意,集中学习思维  黄爱华——教学“24时记时法”  师(放一段片头音乐):请同学们猜一猜,
“乘法分配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最后一个运算律,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内涵,而且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因此,“乘法分配律”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而以练促思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理智选择。下面结合“乘法分配律”一课两次试教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第一次试教:  一、观察猜想,引导探究  1.自主练习两组题目。  (1)8×(11 7),8×11 8×7;  (2)(7 12)
[摘 要]数学思考题旨在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苏教版 小学数学 图形 数的运用 情景设置 思考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29  数学教学中,思考题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分
“习惯成自然”,这句话告诉我们习惯的重要性。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此时对他们注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因为数学学习习惯的好坏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数学学习。那么,注重培养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眼——学会观察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观察能力有限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题目忽深忽浅,把握起来真不容易!”  “67页上思考题的答案我都做了半天才做出来,真不知道该如何和学生讲才好!”  “教材中很多例题的呈现是通过列表法解决的,但实际上很多题目通过列表不但繁杂,而且容易出错。”  ……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时,很多教师觉得教材把握不准,学生的解题错误百出。于是,一场关于如何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的讨论在五年级数学办公室开展起来了。  
[摘 要]复习课既有别于新授课,又有别于普通的练习课,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因此,数学复习课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立场,精心设计习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他们产生新的数学学习感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复习课 教学实践 策略 收获 习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33  复习课
[摘 要]通过探究“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教学,发现将操作运用到学生认识多边形的每一步,能使学生将多边形模型思想的建构逐步细化,逐层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关键词]多边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分层细化 模型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42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且在生活中也经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经过学生的“亲历”行为。因此,教学“认识方向”一课,教师从儿童视角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的实质和内涵,获得发展。  [关键词]方向 平面图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6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