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几个方面论述:模仿是前提,一切设计都起源于模仿,要培养学生观察、仿照的能力;借鉴是通过对“形”的模仿,进而达到掌握其“神”的精髓,借鉴是从模仿进阶到创新的桥梁。创新是最终目的。让学生在开放的思维中进行创新,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关键词】设计 模仿 借鉴 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46-02
设计技能是电子商务学生所需掌握的核心技能,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成为教学研究的重头戏。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在设计课中以“模仿、借鉴、创新”为主进行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模仿是设计创新的起点
模仿是一种学习类型,是先进行观察,然后模仿他人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掌握、改进自己的技能的方式,即一般人家所说的照着样子做。
《模仿的法则》的作者——塔乐德,是一位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的创始人,在其作品中这样表述关于模仿的理念:从社会心里学的角度去研究,发现在人格和人的社会化形成过程中模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艾伯特·班杜拉也持相同的观点,即在社会学习情境中个体学习行为的基础是观察和模仿。对于侧重技能培养的中职生来说,学习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观察、模仿。先进行观察,在大脑存储观察的映像,形成自己的思维,在适当的时候再把这种映像以相同或相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通常所说的先“看”后“会”。
模仿是重复他人行为的有意识的过程。在设计中,就是照着原图画,尽可能作出与原图相同的效果出来。模仿水平是否高,主要看仿图与原图是否逼真。初学者通过模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基础的设计方法,进而使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对设计的规范认识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具体实践〗
教师布置任务:日韩风尚店铺主要经营韩版连衣裙、韩版雪衫、韩版时尚刺绣卡通美女T恤、休闲衬衫等韩版服饰,现新店开张,需要为店铺设计一个体现店铺风格的店标。
在模仿学习阶段,首先要求学生从网上查找和下载一定数量的店铺店标图片,并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模仿对像进行模仿制作。在模仿过程中,可以适当改变店标的具体文字与配色。文字与配色要求与自已的店铺文字与风格相适应。如图1所示。
二、 借鉴是模仿走向创新的桥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有关“借鉴”的定义为:对照其他的人、事,从中总结经验或吸取教训,并可加以借鉴。可以说借鉴是以他人及其事比对自己,取长补短,经过模仿之后进行提炼,形成自己的思想,而并非简单的模仿。借鉴相对模仿而言,前者更加侧重于思考。借鉴应该是一种更积极的学习,绝不仅是简简单单的依样画葫芦而已。正因如此,通过模仿之后的思考可以仿他人的神,并与自己的风格相结合,更上一层楼,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借鉴是借意不借形,是对某种风格或者设计元素的再次创作。通过参照,将别人的风格与自己的设计风格相融合,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创作。
设计的构思就是在头脑中选择某种样式的阶段。设计往往要通过借鉴他人作品而成。设计不是一种发明,而是创造。在设计中要想超越别人,就必须先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技巧。当然这些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就是所说的“借鉴”。
借鉴注重的不是模仿,而更重要的是参考,对他人的作品进行了解之后,总结、归纳,把其中好的东西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元素,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作品。它是一种重新设计、创作,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完全地抄袭别人。如果做出来的作品和参考的作品一模一样,则不叫借鉴,而是抄袭。借鉴的精髓是“仿其形而用其神”,故而搭起从形似走向神似的桥梁。借鉴是模拟与创新连接的桥梁,让创作者从此达到创新的彼岸。
〖具体实践〗
在模仿实践环节中,已经下载分析了大量的店鋪店招,对店招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借鉴中,要求同学们总结归纳出店标的组成要素,并对不同的店标进行巧妙地借鉴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店标,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的借鉴作品
三、追求创新是设计借鉴的目的
创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为创造,从无到有;二为革新,在原有的内容上加以改进、革新。
创新总是在不断的模仿借鉴过程中而产生,因为每个作品(尤其是优秀的作品)都是他人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因此模仿借鉴不能算是真正的创造。模仿借鉴不能以他人作品作为自己设计的宝典,只能当作学习、提高自己创造能力的阶段性过程。“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是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一句名言,生动地描述了模仿、借鉴、创新的内涵。“学我者”即可以模仿他的作品,学习他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如果自己再进行进一步地创新,则会更上一层楼;“似我者”是指如果只是抄袭他的作品,则你自己永远不会设计,你永远没有任何创造的能力。
要想有创新,就必须不断地借鉴,而要借鉴就要不停地模仿,从中吸收别人的经验,在模仿中学习,在借鉴中创新。当然如果想更加进一步提升,则应模仿、借鉴更多的作品,小的如影子、各式各样的图案、壁画,大到如江河湖海、地域风情、园林景观等,它们都是很好的模仿对象。
创新应该是将已经存在的东西,包括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生感悟,等等,这些因素提炼、挑选、组合,加入我们的情感因素,形成我们的作品。
〖具体实践〗
在借鉴环节中,通过对元素的分散、思考和组合,我们有了一点创作的思维。创新,重点是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在该实践环节中,首先要确定设计的题目、内容及要表达的信息,找出关键词。以关键词为中心,采用头脑风暴法展开联想,在开放的氛围中想象创作的元素,并用思维导图记录(如图3所示)。之后,对这些元素进行挑选与组合,构思采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形成设计方案,并在纸上画出草图。最后在电脑设计软件中实现这些构想,形成创新作品,如图4所示。
四、模仿、借鉴、创新的关系
模仿、借鉴与设计创新相铺相成,缺一不可,是辩证关系。三者中的起点、入门是模仿。通过第一阶段的模仿,然后提炼、鉴别,经过比较后进行借鉴、创新,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模仿是打基础,筑平台,练底功。由“仿其形”到“仿其神”具有创新的元素,这就比单纯的模仿要高明一步了(达到了借鉴的地步)。借鉴是吸取精华,是激发创作灵感的促进剂。模仿、借鉴的最终目的在于创新。模仿、借鉴要求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独立创新打基础,最终独树一帜。当然三者之间的进阶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经过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模仿是基础,借鉴是阶梯,创新是成果。模仿—借鉴—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设计的过程。
五、结束语
对中职学生,尤其是没有设计基础的商贸类的学生来说,特别害怕设计,谈“设计”色变。针对学生这个特点,我们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知道,智力技能很难通过简单重复的动作训练而习得,因此,我们提出了“模仿·借鉴·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模仿增强学生的审美观,通过借鉴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最后通过创新发散思维,完成设计。学生通过这三个阶梯式的训练过程,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建立“成功导向更加成功”的正反馈循环,最后可以进行创新性创作。
【参考文献】
[1]张润存.借鉴·化用·超越·创新[J].中学参考,2007(12)
[2]程灿.设计有效教学之我见[J].教学与研究,2009(6)
[3]雷光辉.创新是张扬个性的翅膀[J].计算机科学,2012(4)
[4]程义.浅谈设计中的模仿与创新[J].计算机科学,2010(7)
(责编 卢建龙)
【关键词】设计 模仿 借鉴 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46-02
设计技能是电子商务学生所需掌握的核心技能,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成为教学研究的重头戏。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在设计课中以“模仿、借鉴、创新”为主进行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模仿是设计创新的起点
模仿是一种学习类型,是先进行观察,然后模仿他人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掌握、改进自己的技能的方式,即一般人家所说的照着样子做。
《模仿的法则》的作者——塔乐德,是一位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的创始人,在其作品中这样表述关于模仿的理念:从社会心里学的角度去研究,发现在人格和人的社会化形成过程中模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艾伯特·班杜拉也持相同的观点,即在社会学习情境中个体学习行为的基础是观察和模仿。对于侧重技能培养的中职生来说,学习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观察、模仿。先进行观察,在大脑存储观察的映像,形成自己的思维,在适当的时候再把这种映像以相同或相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通常所说的先“看”后“会”。
模仿是重复他人行为的有意识的过程。在设计中,就是照着原图画,尽可能作出与原图相同的效果出来。模仿水平是否高,主要看仿图与原图是否逼真。初学者通过模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基础的设计方法,进而使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对设计的规范认识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具体实践〗
教师布置任务:日韩风尚店铺主要经营韩版连衣裙、韩版雪衫、韩版时尚刺绣卡通美女T恤、休闲衬衫等韩版服饰,现新店开张,需要为店铺设计一个体现店铺风格的店标。
在模仿学习阶段,首先要求学生从网上查找和下载一定数量的店铺店标图片,并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模仿对像进行模仿制作。在模仿过程中,可以适当改变店标的具体文字与配色。文字与配色要求与自已的店铺文字与风格相适应。如图1所示。
二、 借鉴是模仿走向创新的桥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有关“借鉴”的定义为:对照其他的人、事,从中总结经验或吸取教训,并可加以借鉴。可以说借鉴是以他人及其事比对自己,取长补短,经过模仿之后进行提炼,形成自己的思想,而并非简单的模仿。借鉴相对模仿而言,前者更加侧重于思考。借鉴应该是一种更积极的学习,绝不仅是简简单单的依样画葫芦而已。正因如此,通过模仿之后的思考可以仿他人的神,并与自己的风格相结合,更上一层楼,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借鉴是借意不借形,是对某种风格或者设计元素的再次创作。通过参照,将别人的风格与自己的设计风格相融合,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创作。
设计的构思就是在头脑中选择某种样式的阶段。设计往往要通过借鉴他人作品而成。设计不是一种发明,而是创造。在设计中要想超越别人,就必须先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技巧。当然这些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就是所说的“借鉴”。
借鉴注重的不是模仿,而更重要的是参考,对他人的作品进行了解之后,总结、归纳,把其中好的东西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元素,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作品。它是一种重新设计、创作,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完全地抄袭别人。如果做出来的作品和参考的作品一模一样,则不叫借鉴,而是抄袭。借鉴的精髓是“仿其形而用其神”,故而搭起从形似走向神似的桥梁。借鉴是模拟与创新连接的桥梁,让创作者从此达到创新的彼岸。
〖具体实践〗
在模仿实践环节中,已经下载分析了大量的店鋪店招,对店招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借鉴中,要求同学们总结归纳出店标的组成要素,并对不同的店标进行巧妙地借鉴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店标,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的借鉴作品
三、追求创新是设计借鉴的目的
创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为创造,从无到有;二为革新,在原有的内容上加以改进、革新。
创新总是在不断的模仿借鉴过程中而产生,因为每个作品(尤其是优秀的作品)都是他人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因此模仿借鉴不能算是真正的创造。模仿借鉴不能以他人作品作为自己设计的宝典,只能当作学习、提高自己创造能力的阶段性过程。“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是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一句名言,生动地描述了模仿、借鉴、创新的内涵。“学我者”即可以模仿他的作品,学习他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如果自己再进行进一步地创新,则会更上一层楼;“似我者”是指如果只是抄袭他的作品,则你自己永远不会设计,你永远没有任何创造的能力。
要想有创新,就必须不断地借鉴,而要借鉴就要不停地模仿,从中吸收别人的经验,在模仿中学习,在借鉴中创新。当然如果想更加进一步提升,则应模仿、借鉴更多的作品,小的如影子、各式各样的图案、壁画,大到如江河湖海、地域风情、园林景观等,它们都是很好的模仿对象。
创新应该是将已经存在的东西,包括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生感悟,等等,这些因素提炼、挑选、组合,加入我们的情感因素,形成我们的作品。
〖具体实践〗
在借鉴环节中,通过对元素的分散、思考和组合,我们有了一点创作的思维。创新,重点是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在该实践环节中,首先要确定设计的题目、内容及要表达的信息,找出关键词。以关键词为中心,采用头脑风暴法展开联想,在开放的氛围中想象创作的元素,并用思维导图记录(如图3所示)。之后,对这些元素进行挑选与组合,构思采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形成设计方案,并在纸上画出草图。最后在电脑设计软件中实现这些构想,形成创新作品,如图4所示。
四、模仿、借鉴、创新的关系
模仿、借鉴与设计创新相铺相成,缺一不可,是辩证关系。三者中的起点、入门是模仿。通过第一阶段的模仿,然后提炼、鉴别,经过比较后进行借鉴、创新,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模仿是打基础,筑平台,练底功。由“仿其形”到“仿其神”具有创新的元素,这就比单纯的模仿要高明一步了(达到了借鉴的地步)。借鉴是吸取精华,是激发创作灵感的促进剂。模仿、借鉴的最终目的在于创新。模仿、借鉴要求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独立创新打基础,最终独树一帜。当然三者之间的进阶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经过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模仿是基础,借鉴是阶梯,创新是成果。模仿—借鉴—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设计的过程。
五、结束语
对中职学生,尤其是没有设计基础的商贸类的学生来说,特别害怕设计,谈“设计”色变。针对学生这个特点,我们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知道,智力技能很难通过简单重复的动作训练而习得,因此,我们提出了“模仿·借鉴·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模仿增强学生的审美观,通过借鉴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最后通过创新发散思维,完成设计。学生通过这三个阶梯式的训练过程,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建立“成功导向更加成功”的正反馈循环,最后可以进行创新性创作。
【参考文献】
[1]张润存.借鉴·化用·超越·创新[J].中学参考,2007(12)
[2]程灿.设计有效教学之我见[J].教学与研究,2009(6)
[3]雷光辉.创新是张扬个性的翅膀[J].计算机科学,2012(4)
[4]程义.浅谈设计中的模仿与创新[J].计算机科学,2010(7)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