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茶经》开创了茶文化先河,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其英译本是中国茶文化在英语世界传播的重要载体。文章基于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将中外译者两部最具代表性的译本作对比,分析翻译效果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期推动《茶经》乃至其他茶学典籍的翻译研究工作,助力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茶经》;英译本;翻译标准
【作者简介】袁梦成(1999-),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本科在读。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364028);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8A0138);安徽农业大学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20aujyxm95)。
一、前言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饮茶不仅体现出中国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与热爱,也渗透着中国人推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全球化浪潮的高涨以及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需求使得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日趋紧迫,作为茶文化对外输出的文本载体,《茶经》英译研究的重要性更显突出。
《茶经》是中国古代典籍,其英译需要经过语内翻译(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和语际翻译(现代汉语到现代英语)两段进程,语言的高度浓缩和术语的专业表述使得准确传递原文本信息的难度较高。清代翻译家严复就翻译原则与要求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最早提出“信达雅”三个标准,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如实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传递原文信息;达是指译文既要符合译入语语法及表达习惯,又能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句式通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生动形象,富有美感,完美地呈现原文的写作风格(p155)。
长期以来,“信达雅”翻译标准被认为是翻译的准则以及评价翻译质量的重要准绳,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以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为参考,对比分析美国学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以下简称卡朋特)所译The Classic of Tea(以下称卡译本)和中国译者姜欣、姜怡的《茶经续茶经》(以下称姜译本)的翻译效果,旨在为其他茶学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信”之解读
忠实于原文就是翻译三标准中的“信”,译者必须精准把握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并以另一种语言将其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如果译者误解或更改原文表达的意思,那么译文传达的信息与原文存在差异,就不能称之为“信”(p155)。《茶经》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英译工作中,译者需掌握有关茶的知识,忠实再现原作内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对比卡译本和姜译本,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与原作意义不相符的表达,不符合“信”标准。
在第三章《茶之造》中,作者对茶饼的各种形态用形容词“蹙缩然、廉襜然、轮囷然、涵澹然”等来描写,句式整齐且生动形象。“襜”是“古代马车上的帘子或系在身上的围裙”,“犎牛臆者,廉襜然(p14)”是指“像起伏褶皱的野牛胸脯”,而卡朋特把“襜”误认为“屋檐”,翻译成the eaves of a house,姜译本将此句译为curl like buffalo’s dewlap。“浮云出山者,轮囷然(p14)”中的“囷”指“回旋、积聚”,“轮囷”指“盘曲、聚拢”,而卡朋特把“囷”误解为“菌(蘑菇)”,翻译成a mushroom,姜译本将此句译为a cluster of floating clouds from behind mountains。“轻飚拂水者,涵澹然(p14)”意为“像轻风拂过水面激起的涟漪”,卡朋特则认为茶叶膨胀和跳跃,译为swell and leap,姜译本则译为ripple almost audibly like a river being fondled by a breeze。由于文化差异,卡朋特在词语意思理解上有偏差,故而对描写茶饼的形容词的翻译出了问题。因此,卡译本对这一段茶叶形态描写的翻译违背了原文的意思,严重失“信”。相较之下,姜欣、姜怡深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对词语的字形及含义都能有较好的理解,译文更能准确贴切表达原文之意。
典籍英译时,忠实是翻译工作的基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字形和表达上不尽相同,可能有一词多义,也可能出现形近字干扰译者的理解与翻译。如果没有准确把握词语含义,错误理解原作表达的内容,译文与原作就会大相径庭,不能称为一篇合格的译文。因此,在《茶经》英译时,译者需查找相关资料充分理解原文之意,坚持“信”标准,奠定翻译的基础。
三、“达”之传递
翻译三标准中的“达”即“达意”,采用符合译入语语法及习惯的形式表达原文的主旨和思想内容(p155)。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需遵守这个原则,汉语英译亦如此。古文简约精炼,长短不一,有时一字或一词即可成句,这是汉语的“竹形”结构特点。而英语句子是“树形”结构,由一根主干向外扩散至细小的分杈,注重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典籍英译时,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需将各个散句整合,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便于读者理解。同样,英译《茶经》也需重视“达”的传递。
第四章《茶之器》中描述了茶的加工器皿風炉,在风炉的三足上有三句话,即“坎上巽下离于中(p14)”“体均五行去百疾(p14)”和“盛唐灭胡明年铸(p14)”。其中“坎、巽、离”是八卦中的三卦,分别代表水、风和火,对应了煮茶时必不可少的三元素,即煮茶的水、烧水的火、助火的风。在卡译本中,译者将“坎、巽、离”以拼音形式呈现出来,并在文后标明注释,解释其对应含义,既准确表现中国元素,又帮助英语读者清楚理解其中含义。而姜译本中,译者将“坎、巽、离”三卦意译成water,wind和fire,缺少原汁原味的八卦文化的表现,如能和卡译本一样将其处理成拼音加注释会呈现更好的效果。在句式处理上,姜译本更胜一筹。原文是排比句式,卡译本译成三个分散的句子,虽然每句结构都完整,但重复使用says,三个句子有三个动词,明显不太符合英语替换或省略的习惯。而姜译本则把三个排比句用分号处理成三个小句,整合成一个长句且共用一个动词read,体现出译者遵循了英语语言习惯。两译本的译文各有所长,若能结合二者的优点翻译原文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英语和汉语句式结构、语言习惯不同,在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文本翻译时,要做到通顺达意,既需体现汉语内在的含义又要以英语读者为中心,作出符合英语表达方式、便于读者接受的译文。《茶经》是古代典籍,表达多以句式整齐的排比为主,在英译时若遇到同谓语排比句可考虑只保留第一个句子的谓语,遵循英语“省略”的习惯。若遇到相同意义的不同谓语,可使用同义词以避免重复。同时,对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如八卦文化,译者应避免意译,这样会导致文化输出中断。反之,以拼音形式将其保留在译文中,再加以注释表明意义是很好的借鉴方法。
四、“雅”之呈现
“信达雅”翻译标准中“信”和“达”是翻译的基本要求,“雅”则是对翻译境界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项标准。对“雅”的解释,有人认为是文雅,有人认为是古雅,有人认为是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也有人认为是表现出原文写作风格(p156)。《茶经》是中国茶典籍文库的精华,在其英译过程中可结合以上说法,集文雅、古雅、修辞手法和写作风格于一体,从“雅”的角度去呈现独具一格的茶事活动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卡译本和姜译本在这方面的处理也各有千秋。
第五章《茶之煮》中“沫饽汤之华也,……皤皤然若积雪耳(p38)”对煮茶时形成的泡沫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原文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三种厚度形状不同的泡沫,给读者如见其形的感觉。修辞手法的运用为煮茶这一茶事活动增添了些许活力,因此英译本也需体现出修辞手法带来的效果。原文使用的比喻词单调,只有“如”和“若”两个,姜译本把这两个比喻词巧妙处理成多个不同的表达形式,如resemble、be described as、metaphor to...和display,解决了句型单调的问题。原文使用一些动词呈现出煮茶时的动态美,姜译本同样使用drift、nestle、curl、float、perch和shine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煮茶时泡沫飘动的动态美,引发读者的想象,留下深刻印象。遗憾的是,由于对原文比喻的本体、喻体以及句中动词的理解出现偏差,卡译本没有准确描绘出泡沫的动态美,且句式为统一的They should suggest/be like,单调没有新意。因此,该例句的英译可借鉴姜译本的处理方式。
《茶经》融不朽的茶学专著与经典的文学作品于一身,语言洗炼质朴,文情并茂。在英译过程中,如何把原文的古朴典雅及文学雅韵准确地用英文呈现出来,很考验译者的翻译功底和文学底蕴。对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式英译也需重视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看能否在英文中找到相应的表达,尽可能体现原文所要表现的美感和雅韵。
五、结语
翻译是一个逐渐探索学习的过程。《茶经》作为重要的文本载体,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学界关注并深究。要将这部高品位高难度的作品翻译得准确适当,起到文化传播的典范作用,译者需在文化背景、历史知识、翻译技巧、文学赏析等多方面下功夫。以汉语为母语的本土译者有着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天然优势,须承担更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命。《茶经》英译工作者可将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作为参考标准,以期创造出更高质量的英译本,为茶文化传播提供更具价值的载体。
参考文献:
[1]赵文源.关于典籍英译过程中的考辨——兼与卓振英和杨秋菊两位先生商榷[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04-108.
[2]周锰珍.“目的论”与“信达雅”——中西方两种译论的比较[J].学术论坛,2007(8):154-158.
[3]刘云虹,许钧.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支点——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实践再审视[J].中国翻译,2010,31(5):13-18,94.
[4]姜欣,姜怡.大中华文库《茶经》《续茶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5]何琼.《茶经》英译的几个问题——以FrancisRossCarpenter和姜欣等英译本为例[J].农业考古,2013(5):201-205.
[6]罗选民.解构“信、达、雅”:翻译理论后起的生命——评叶维廉《破〈信、达、雅〉:翻译后起的生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1):90-93.
[7]刘晓萍.他者的镜像:英语世界对《茶经》的首次译介——兼评All About Tea by William Ukers[J].农业考古,2018(5):179-182.
[8]吕博.也谈翻译的标准和原则[J].中國翻译,1998(3):7-9.
【关键词】《茶经》;英译本;翻译标准
【作者简介】袁梦成(1999-),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本科在读。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364028);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8A0138);安徽农业大学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20aujyxm95)。
一、前言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饮茶不仅体现出中国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与热爱,也渗透着中国人推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全球化浪潮的高涨以及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需求使得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日趋紧迫,作为茶文化对外输出的文本载体,《茶经》英译研究的重要性更显突出。
《茶经》是中国古代典籍,其英译需要经过语内翻译(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和语际翻译(现代汉语到现代英语)两段进程,语言的高度浓缩和术语的专业表述使得准确传递原文本信息的难度较高。清代翻译家严复就翻译原则与要求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最早提出“信达雅”三个标准,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如实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传递原文信息;达是指译文既要符合译入语语法及表达习惯,又能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句式通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生动形象,富有美感,完美地呈现原文的写作风格(p155)。
长期以来,“信达雅”翻译标准被认为是翻译的准则以及评价翻译质量的重要准绳,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以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为参考,对比分析美国学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以下简称卡朋特)所译The Classic of Tea(以下称卡译本)和中国译者姜欣、姜怡的《茶经续茶经》(以下称姜译本)的翻译效果,旨在为其他茶学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信”之解读
忠实于原文就是翻译三标准中的“信”,译者必须精准把握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并以另一种语言将其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如果译者误解或更改原文表达的意思,那么译文传达的信息与原文存在差异,就不能称之为“信”(p155)。《茶经》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英译工作中,译者需掌握有关茶的知识,忠实再现原作内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对比卡译本和姜译本,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与原作意义不相符的表达,不符合“信”标准。
在第三章《茶之造》中,作者对茶饼的各种形态用形容词“蹙缩然、廉襜然、轮囷然、涵澹然”等来描写,句式整齐且生动形象。“襜”是“古代马车上的帘子或系在身上的围裙”,“犎牛臆者,廉襜然(p14)”是指“像起伏褶皱的野牛胸脯”,而卡朋特把“襜”误认为“屋檐”,翻译成the eaves of a house,姜译本将此句译为curl like buffalo’s dewlap。“浮云出山者,轮囷然(p14)”中的“囷”指“回旋、积聚”,“轮囷”指“盘曲、聚拢”,而卡朋特把“囷”误解为“菌(蘑菇)”,翻译成a mushroom,姜译本将此句译为a cluster of floating clouds from behind mountains。“轻飚拂水者,涵澹然(p14)”意为“像轻风拂过水面激起的涟漪”,卡朋特则认为茶叶膨胀和跳跃,译为swell and leap,姜译本则译为ripple almost audibly like a river being fondled by a breeze。由于文化差异,卡朋特在词语意思理解上有偏差,故而对描写茶饼的形容词的翻译出了问题。因此,卡译本对这一段茶叶形态描写的翻译违背了原文的意思,严重失“信”。相较之下,姜欣、姜怡深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对词语的字形及含义都能有较好的理解,译文更能准确贴切表达原文之意。
典籍英译时,忠实是翻译工作的基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字形和表达上不尽相同,可能有一词多义,也可能出现形近字干扰译者的理解与翻译。如果没有准确把握词语含义,错误理解原作表达的内容,译文与原作就会大相径庭,不能称为一篇合格的译文。因此,在《茶经》英译时,译者需查找相关资料充分理解原文之意,坚持“信”标准,奠定翻译的基础。
三、“达”之传递
翻译三标准中的“达”即“达意”,采用符合译入语语法及习惯的形式表达原文的主旨和思想内容(p155)。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需遵守这个原则,汉语英译亦如此。古文简约精炼,长短不一,有时一字或一词即可成句,这是汉语的“竹形”结构特点。而英语句子是“树形”结构,由一根主干向外扩散至细小的分杈,注重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典籍英译时,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需将各个散句整合,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便于读者理解。同样,英译《茶经》也需重视“达”的传递。
第四章《茶之器》中描述了茶的加工器皿風炉,在风炉的三足上有三句话,即“坎上巽下离于中(p14)”“体均五行去百疾(p14)”和“盛唐灭胡明年铸(p14)”。其中“坎、巽、离”是八卦中的三卦,分别代表水、风和火,对应了煮茶时必不可少的三元素,即煮茶的水、烧水的火、助火的风。在卡译本中,译者将“坎、巽、离”以拼音形式呈现出来,并在文后标明注释,解释其对应含义,既准确表现中国元素,又帮助英语读者清楚理解其中含义。而姜译本中,译者将“坎、巽、离”三卦意译成water,wind和fire,缺少原汁原味的八卦文化的表现,如能和卡译本一样将其处理成拼音加注释会呈现更好的效果。在句式处理上,姜译本更胜一筹。原文是排比句式,卡译本译成三个分散的句子,虽然每句结构都完整,但重复使用says,三个句子有三个动词,明显不太符合英语替换或省略的习惯。而姜译本则把三个排比句用分号处理成三个小句,整合成一个长句且共用一个动词read,体现出译者遵循了英语语言习惯。两译本的译文各有所长,若能结合二者的优点翻译原文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英语和汉语句式结构、语言习惯不同,在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文本翻译时,要做到通顺达意,既需体现汉语内在的含义又要以英语读者为中心,作出符合英语表达方式、便于读者接受的译文。《茶经》是古代典籍,表达多以句式整齐的排比为主,在英译时若遇到同谓语排比句可考虑只保留第一个句子的谓语,遵循英语“省略”的习惯。若遇到相同意义的不同谓语,可使用同义词以避免重复。同时,对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如八卦文化,译者应避免意译,这样会导致文化输出中断。反之,以拼音形式将其保留在译文中,再加以注释表明意义是很好的借鉴方法。
四、“雅”之呈现
“信达雅”翻译标准中“信”和“达”是翻译的基本要求,“雅”则是对翻译境界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项标准。对“雅”的解释,有人认为是文雅,有人认为是古雅,有人认为是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也有人认为是表现出原文写作风格(p156)。《茶经》是中国茶典籍文库的精华,在其英译过程中可结合以上说法,集文雅、古雅、修辞手法和写作风格于一体,从“雅”的角度去呈现独具一格的茶事活动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卡译本和姜译本在这方面的处理也各有千秋。
第五章《茶之煮》中“沫饽汤之华也,……皤皤然若积雪耳(p38)”对煮茶时形成的泡沫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原文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三种厚度形状不同的泡沫,给读者如见其形的感觉。修辞手法的运用为煮茶这一茶事活动增添了些许活力,因此英译本也需体现出修辞手法带来的效果。原文使用的比喻词单调,只有“如”和“若”两个,姜译本把这两个比喻词巧妙处理成多个不同的表达形式,如resemble、be described as、metaphor to...和display,解决了句型单调的问题。原文使用一些动词呈现出煮茶时的动态美,姜译本同样使用drift、nestle、curl、float、perch和shine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煮茶时泡沫飘动的动态美,引发读者的想象,留下深刻印象。遗憾的是,由于对原文比喻的本体、喻体以及句中动词的理解出现偏差,卡译本没有准确描绘出泡沫的动态美,且句式为统一的They should suggest/be like,单调没有新意。因此,该例句的英译可借鉴姜译本的处理方式。
《茶经》融不朽的茶学专著与经典的文学作品于一身,语言洗炼质朴,文情并茂。在英译过程中,如何把原文的古朴典雅及文学雅韵准确地用英文呈现出来,很考验译者的翻译功底和文学底蕴。对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式英译也需重视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看能否在英文中找到相应的表达,尽可能体现原文所要表现的美感和雅韵。
五、结语
翻译是一个逐渐探索学习的过程。《茶经》作为重要的文本载体,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学界关注并深究。要将这部高品位高难度的作品翻译得准确适当,起到文化传播的典范作用,译者需在文化背景、历史知识、翻译技巧、文学赏析等多方面下功夫。以汉语为母语的本土译者有着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天然优势,须承担更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命。《茶经》英译工作者可将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作为参考标准,以期创造出更高质量的英译本,为茶文化传播提供更具价值的载体。
参考文献:
[1]赵文源.关于典籍英译过程中的考辨——兼与卓振英和杨秋菊两位先生商榷[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04-108.
[2]周锰珍.“目的论”与“信达雅”——中西方两种译论的比较[J].学术论坛,2007(8):154-158.
[3]刘云虹,许钧.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支点——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实践再审视[J].中国翻译,2010,31(5):13-18,94.
[4]姜欣,姜怡.大中华文库《茶经》《续茶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5]何琼.《茶经》英译的几个问题——以FrancisRossCarpenter和姜欣等英译本为例[J].农业考古,2013(5):201-205.
[6]罗选民.解构“信、达、雅”:翻译理论后起的生命——评叶维廉《破〈信、达、雅〉:翻译后起的生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1):90-93.
[7]刘晓萍.他者的镜像:英语世界对《茶经》的首次译介——兼评All About Tea by William Ukers[J].农业考古,2018(5):179-182.
[8]吕博.也谈翻译的标准和原则[J].中國翻译,199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