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之余乘闲暇读书,被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一文所吸引。作家在文中讲述了一位真正懂得化妆的大师在多年的实践中品味出的智慧: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而最高境界是无妆!
妆!我不免由此想到当下某些语文课堂的盛妆出行:课堂上老师俨然一位总导演、总策划,把学生当道具,将教学视为演戏,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不该做的事情却在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着,隔靴抓痒,抓不到痛处,甚至南辕北辙。课堂上的妆容更是令人目不暇接:讨论多了,不管有无讨论的必要;表演多了,也不论表演能不能促进感悟;联系生活多了,也不问联系生活到底为了什么。一上课就只想着使用课件、投影仪,殊不知课件乃课堂的零部件,仅起辅助作用而已。这样,竟丧失了语文课该有的语文味。
曾听一教师执教《鹿和狼的故事》一课。课堂上老师一会儿播放狼被猎杀的惨状,一会儿播放鹿啃食植被致使大地裸露的景象,一会儿播放狼追逐鹿群的镜头,其中血腥的弱肉强食场景,让人惨不忍睹。而后学生的讨论仅限于:我不喜欢狼,狼是坏的;我喜欢鹿,鹿多漂亮……这样片面的争论忽略了课文中关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这一内涵的理解。一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不是一堂语文课,仅仅是观看了一期《动物世界》而已。这样化了妆的课堂,学生有何感悟与思考?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熏陶?获得何种思想启迪?享受了怎样的审美情趣?
如果说脸上的妆容只为了赶时髦,那么提倡精神化妆的课堂就是要用精神开启精神,用心灵敲打心灵,用激情渲染激情。平常我喜欢《读者》,不记得哪一期曾记述闻一多先生讲《九歌》的情景:教室里弥漫着像唱歌一样的声音,在昏暗的灯光下,人们几乎分辨不出讲台上是闻先生还是屈大人,一种伟岸慑人的气质散发出来。也讲到梁启超上课的情形:先生上课每讲到动情处,也是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有时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这是何等的师者风范!这种在文本情境的浸染下投注了师生澎湃激情的课堂,不就是课堂的精神之妆吗?
在静静地沉思中,耳边又回想起于永正老师平和的话语:“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语文要学好也难。”我突然顿悟: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本色、简单、质朴、厚重。
妆!我不免由此想到当下某些语文课堂的盛妆出行:课堂上老师俨然一位总导演、总策划,把学生当道具,将教学视为演戏,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不该做的事情却在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着,隔靴抓痒,抓不到痛处,甚至南辕北辙。课堂上的妆容更是令人目不暇接:讨论多了,不管有无讨论的必要;表演多了,也不论表演能不能促进感悟;联系生活多了,也不问联系生活到底为了什么。一上课就只想着使用课件、投影仪,殊不知课件乃课堂的零部件,仅起辅助作用而已。这样,竟丧失了语文课该有的语文味。
曾听一教师执教《鹿和狼的故事》一课。课堂上老师一会儿播放狼被猎杀的惨状,一会儿播放鹿啃食植被致使大地裸露的景象,一会儿播放狼追逐鹿群的镜头,其中血腥的弱肉强食场景,让人惨不忍睹。而后学生的讨论仅限于:我不喜欢狼,狼是坏的;我喜欢鹿,鹿多漂亮……这样片面的争论忽略了课文中关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这一内涵的理解。一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不是一堂语文课,仅仅是观看了一期《动物世界》而已。这样化了妆的课堂,学生有何感悟与思考?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熏陶?获得何种思想启迪?享受了怎样的审美情趣?
如果说脸上的妆容只为了赶时髦,那么提倡精神化妆的课堂就是要用精神开启精神,用心灵敲打心灵,用激情渲染激情。平常我喜欢《读者》,不记得哪一期曾记述闻一多先生讲《九歌》的情景:教室里弥漫着像唱歌一样的声音,在昏暗的灯光下,人们几乎分辨不出讲台上是闻先生还是屈大人,一种伟岸慑人的气质散发出来。也讲到梁启超上课的情形:先生上课每讲到动情处,也是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有时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这是何等的师者风范!这种在文本情境的浸染下投注了师生澎湃激情的课堂,不就是课堂的精神之妆吗?
在静静地沉思中,耳边又回想起于永正老师平和的话语:“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语文要学好也难。”我突然顿悟: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本色、简单、质朴、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