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为摄影术的发明,人类的历史才有可能由抽象模糊的记录转为直观详实的影像记录,这样的历史也才是最可信的历史。有人说摄影的本质是记录,而本文认为记录的本质是留存历史的证据,其本质是在记录那个年代的历史,记录特属于那个年代的人和事--即便在拍摄时不曾有意而为。当历史的华美铅华退尽,有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多年前可能被视之为“废品”的那些影像,恰恰才是今天不可重复的历史。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摄影的记录功能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翻看过往的照片时,其间流露出的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在当时也许司空见惯,但在今天细细品来,那些影像中所记录和流露的点滴细节,总是让人不禁联想到属于那个特定时代那个岁月的人和事物,也许还有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也许就是摄影让人沉迷的地方。记录着这些历史瞬间的摄影师有些已经故去,但他们留下的影像资料却沉淀、流动、定格下来,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感谢这些不让历史轻易滑过镜头的摄影师,正是他们的敏锐、直觉、勇敢、坚毅和坚持才让我们有了今天宝贵的影像资料和精神财富,才让我们对过往和历史有了不一样的铭记和追忆。
匈牙利的战地摄影师卡帕,曾冒着激烈的战争场面拍摄了诺曼底登陆的激动人心的一刻,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又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用镜头深刻地记录和表现了中国人民所承受的深重苦难,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路径。照片是无声的,但他的照片,却让人可以嗅得到激烈的火药味,卡帕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出生入死给为历史留下了许多弥珍的证据。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师胡武功的照片,内容以乡村百姓生活为轴心,如婚丧嫁娶、衣食、谋生等等,其间充满真切的关怀。他以一定的历史跨度和历史的眼光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为普通百姓“写”下了一部生活的影像史,这是属于我们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史,也是标志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史。约翰·汤姆逊,可以说是第一个对中国的早期摄影术进行记录的摄影家,他于1870年末,从粤入闽,游华东,观华北,后抵京,继而南下长江流域进行拍摄,行程长达8000多英里。当时的中国处于晚清动荡的时代,大清帝国摇摇欲坠,政权腐朽没落。通过汤姆逊的影像,通过他对普通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关注,我们可以了解19世纪末在挣扎中的中国和当时普通人的生活……我们庆幸,因为有摄影为伍,有照片为证,历史不再留有遗憾。 只要镌刻着岁月痕迹的照片,无论是出自大师之手,抑或无名之辈,无论是精心安排有意而摄,或是毫无刻意而为的动机,当岁月流逝无情变迁时,它们却给了我们前行的证据、依据、借鉴、参考和动力。
摄影一直以其精確记录的功能从而成为历史留存可考可查的证据的手段之一,人们一直主要围绕着其精确记录的独特属性来利用它,进而张扬摄影的性格,发挥摄影的长处。然而,摄影师有时候难免不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设备所限、瞬间即逝、未能亲临现场等等。当现场事件我们没来得及拍摄,又太需要有一幅“现场记录的”、“可以信任的”、“可以留存历史的”影像资料来记录下这一重要事件时,补拍可以为历史留存证据吗?它的真实性如何衡量?在我国有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关于雷锋生前助人为乐 “做好事”的种种瞬间的纪实照片,雷锋每次做好事时,肯定不会有一位摄影师如影随形地跟着拍摄,照片的拍摄者张峻回忆,他每次拍摄时都拟有严格的拍摄内容和提纲,而且会根据雷锋本人的口述、日记等资料为依据,那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原则下事后补照的。但今天,几乎很少有人质疑这些照片的“拍摄”是否真实问题。观看西方的摄影史也会发现,从第一位公认的西方世界上战地摄影记者罗杰·芬顿那时开始,“制造现场”的便已可查见:由于条件所限,曝光时间长,机器笨重,不可能现场抓拍!而后,马修·布雷迪团队, 曾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制造现场,目的是为全面记录美国内战。为了有一幅既能说明事实,又能重现历史的照片,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照片都绝对精彩、完全出自现场抓拍,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决定了这种理想多少是有些脱离现实。我们坚决反对为寻求利益而伪造事实的现象发生,但一些历史上的重要摄影人物实际上大多并未严格遵循不干涉被摄对象的原则,同样是有客观可寻的道理的:真实与否,并不由抓拍或者摆拍来决定。
摄影是历史和记忆甚至是灵魂的再现。当一幅镌刻着时代记忆烙印的照片摆在我们的面前时,人们首先想到和感受到的是其带来的岁月磨灭消逝后的历史感。照片是现实的影子,这是它诞生一百多年来,直到今天依然会让你怦然心动的东西。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摄影也是盛载时空的容器,它让我们认知和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而这两个问题是人类最永远和最神秘的哲学命题。我们不妨尝试把摄影看作一种视觉的历史轮回吧,看到了,自然也就想到了;想到了,正好也就看到,影像也由此引领眼与心之间徘徊。
参考文献
[1] 《论摄影》苏珊·桑塔格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实验艺术丛书 1999年7月第1版
[2] 《飞向自由的一粒沙》王雁、刘丽丽著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9月第1版
[3] 《人间烟火》胡武功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8月第1版
[4] 《我将是你的镜子——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 顾铮编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10月第1版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摄影的记录功能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翻看过往的照片时,其间流露出的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在当时也许司空见惯,但在今天细细品来,那些影像中所记录和流露的点滴细节,总是让人不禁联想到属于那个特定时代那个岁月的人和事物,也许还有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也许就是摄影让人沉迷的地方。记录着这些历史瞬间的摄影师有些已经故去,但他们留下的影像资料却沉淀、流动、定格下来,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感谢这些不让历史轻易滑过镜头的摄影师,正是他们的敏锐、直觉、勇敢、坚毅和坚持才让我们有了今天宝贵的影像资料和精神财富,才让我们对过往和历史有了不一样的铭记和追忆。
匈牙利的战地摄影师卡帕,曾冒着激烈的战争场面拍摄了诺曼底登陆的激动人心的一刻,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又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用镜头深刻地记录和表现了中国人民所承受的深重苦难,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路径。照片是无声的,但他的照片,却让人可以嗅得到激烈的火药味,卡帕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出生入死给为历史留下了许多弥珍的证据。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师胡武功的照片,内容以乡村百姓生活为轴心,如婚丧嫁娶、衣食、谋生等等,其间充满真切的关怀。他以一定的历史跨度和历史的眼光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为普通百姓“写”下了一部生活的影像史,这是属于我们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史,也是标志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史。约翰·汤姆逊,可以说是第一个对中国的早期摄影术进行记录的摄影家,他于1870年末,从粤入闽,游华东,观华北,后抵京,继而南下长江流域进行拍摄,行程长达8000多英里。当时的中国处于晚清动荡的时代,大清帝国摇摇欲坠,政权腐朽没落。通过汤姆逊的影像,通过他对普通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关注,我们可以了解19世纪末在挣扎中的中国和当时普通人的生活……我们庆幸,因为有摄影为伍,有照片为证,历史不再留有遗憾。 只要镌刻着岁月痕迹的照片,无论是出自大师之手,抑或无名之辈,无论是精心安排有意而摄,或是毫无刻意而为的动机,当岁月流逝无情变迁时,它们却给了我们前行的证据、依据、借鉴、参考和动力。
摄影一直以其精確记录的功能从而成为历史留存可考可查的证据的手段之一,人们一直主要围绕着其精确记录的独特属性来利用它,进而张扬摄影的性格,发挥摄影的长处。然而,摄影师有时候难免不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设备所限、瞬间即逝、未能亲临现场等等。当现场事件我们没来得及拍摄,又太需要有一幅“现场记录的”、“可以信任的”、“可以留存历史的”影像资料来记录下这一重要事件时,补拍可以为历史留存证据吗?它的真实性如何衡量?在我国有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关于雷锋生前助人为乐 “做好事”的种种瞬间的纪实照片,雷锋每次做好事时,肯定不会有一位摄影师如影随形地跟着拍摄,照片的拍摄者张峻回忆,他每次拍摄时都拟有严格的拍摄内容和提纲,而且会根据雷锋本人的口述、日记等资料为依据,那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原则下事后补照的。但今天,几乎很少有人质疑这些照片的“拍摄”是否真实问题。观看西方的摄影史也会发现,从第一位公认的西方世界上战地摄影记者罗杰·芬顿那时开始,“制造现场”的便已可查见:由于条件所限,曝光时间长,机器笨重,不可能现场抓拍!而后,马修·布雷迪团队, 曾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制造现场,目的是为全面记录美国内战。为了有一幅既能说明事实,又能重现历史的照片,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照片都绝对精彩、完全出自现场抓拍,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决定了这种理想多少是有些脱离现实。我们坚决反对为寻求利益而伪造事实的现象发生,但一些历史上的重要摄影人物实际上大多并未严格遵循不干涉被摄对象的原则,同样是有客观可寻的道理的:真实与否,并不由抓拍或者摆拍来决定。
摄影是历史和记忆甚至是灵魂的再现。当一幅镌刻着时代记忆烙印的照片摆在我们的面前时,人们首先想到和感受到的是其带来的岁月磨灭消逝后的历史感。照片是现实的影子,这是它诞生一百多年来,直到今天依然会让你怦然心动的东西。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摄影也是盛载时空的容器,它让我们认知和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而这两个问题是人类最永远和最神秘的哲学命题。我们不妨尝试把摄影看作一种视觉的历史轮回吧,看到了,自然也就想到了;想到了,正好也就看到,影像也由此引领眼与心之间徘徊。
参考文献
[1] 《论摄影》苏珊·桑塔格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实验艺术丛书 1999年7月第1版
[2] 《飞向自由的一粒沙》王雁、刘丽丽著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9月第1版
[3] 《人间烟火》胡武功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8月第1版
[4] 《我将是你的镜子——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 顾铮编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