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归纳为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课标组专家认为,其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必须具备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的认识,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通过理性思考、自我检核修缮,提高思维的批判能力。
本篇拟以《阅微草堂笔记》的导引阅读为范本,就新课标“语文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理解记奇事异闻、神鬼狐魅,实是藉此维系世道人心,劝善惩恶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借助奇事异闻丶神鬼狐魅故事,揭示社会的种种矛盾,显现不同阶级人物的善恶行迹。鲁迅评价说:“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这是中肯的不易之论。
《阅微》故事由来多元,奇事异闻丶神鬼狐魅,精粗杂陈,教者要指导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理性思考,作出批判性判断。如:
李汇川言:有严先生,忘其名与字。值乡试期近,学子散后,自灯下夜读。一馆童送茶入,忽失声仆地,碗碎琤然。严惊起视,则一鬼披发瞪目立灯前。严笑曰:“世安有鬼,尔必黠盗饰此状,欲我走避耳。我无长物,惟一枕一席。尔可别往。”鬼仍不动。严怒曰:“尚欲绐人耶?”举界尺击之,瞥然而灭。严周视无迹,沉吟曰:“竟有鬼邪?”既而曰:“魂升于天,魄降于地,此理甚明。世安有鬼,殆狐魅耳。”仍挑灯琅琅诵不辍。
此生崛强,可谓至极,然鬼亦竟避之。盖执拗之气,百折不回,亦足以胜之也。
故事说有位执拗的严先生,夜里在灯下读书,见一鬼披散了头发瞪着眼睛站在灯前。严先生笑道:“世上哪有鬼?你肯定是个狡猾的强盗伪装的,想把我吓跑,你还是到别处去吧。”鬼仍然不动。严先生怒道:“你还要骗人么?”举起戒尺便打,鬼转眼不见了。接着他说:“魂升上天,魄降入地下,这道理很清楚。世上哪有鬼,可能是狐精作怪吧?”他继续点着灯朗诵不停。这位先生的倔强,可说是到了极点了。然而鬼也竟然躲避他。原来执拗的气性,能百折不回,也可以战胜鬼怪的。
另有一故事说,纪晓岚的朋友陈竹吟曾在一位有钱人家里做家教。有一天这家的小丫鬟为救她快要饿死的乞丐母亲她偷了钱,被吊起来痛打。小丫鬟哀号求饶的时候,忽听到楼上众狐妖一起放声痛哭,哭声震天。主人忙问其故,众狐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虽然不是人,也知道什么叫可怜,可怜这孩子还不到十岁,为了母亲被这样毒打,所以忍不住失声痛哭。”主人听了扔掉了鞭子,不再追究此事。
这则故事写狐妖善良可爱的一面,以狐妖的善良与人的丑恶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社会黑暗,世态炎凉。鲁迅先生这样评价纪昀:“他生在乾隆年间法纪最严的年代,竟敢借文章以攻击社会上不通的礼法,荒谬的习俗,以当时的眼光看来,真称得上很有魄力的一个人。”
又如: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耳昵就,非复曩态矣。
这则故事讲有人养了一头猪,见一老翁就瞠目狂吼,欲要咬人。起初,老翁非常恼怒,想买了这头猪杀了吃肉。后来,幡然醒悟,这难道就是佛经里说的夙怨吗?于是花高价买了这头猪,送到佛寺里供奉为长生猪。后来再见到这头猪的时候,它“弭耳昵就”,不复凶态。
由上可知,第一则故事讲执拗的严先生不信有鬼且战胜鬼怪的故事,第二则讲狐妖善良可爱的故事,第三则讲老翁遇神猪的怪异故事。阅读过程中学生不禁要问,到底世界上有没有鬼?有没有神怪?如果有,鬼神到底是可憎还是可爱?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教者须做适当的导引。
早在东汉王充《订鬼》就有论述:“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这就说明,世上本无鬼神,如果有,那都是由人的精神所致的。
按新课标课题组组长巢宗祺先生的话说:“当学术标准和审美标准不一致的时候,我首先取审美标准,因为学术标准中可能会有我们尚未弄清的问题使我们解释不清,审美标準凭的是一种科学审美的直觉。我们必须考虑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心理学家Dan Kurland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培养人们看待和处理问题的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冷静理智的精神。
看来,在现代科学尚未能作出验证的情况下,我们要解决如此灵异的鬼怪问题,需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运用批判性思维来作出相对合理的解释,让学生明白纪昀笔下的微草堂就像个反光镜,他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借助洞察一切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鬼神引发道理:鬼和狐不是用来吓人的工具,鬼有鬼德,狐有狐道,鬼和人虽处在异次元空间,但一切均顺从阴与阳的规矩。鬼狐也会替天行道惩罚恶人,狐妖也是有有行规的。有时候,人反而是被教育的,人比鬼还恶毒比狐还无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批判新思维理解作品所宣扬的劝善惩恶的宗旨,才是我们学习《阅微草堂笔记》的真正目的。
二、明晓藉神道设教,宣扬因果轮回,其旨在要人心归于醇正。 “南皮疡医某,艺颇精,然好阴用毒药,勒索重资。不餍所欲,则必死。盖其术诡秘,他医不能解也。一日,其子雷震死。今其人尚在,亦无敢延之者矣。或谓其杀人至多,天何不殛其身而殛其子?有佚罚焉。夫罪不至极,刑不及孥。恶不至极,殃不及世。殛其子,所以明祸延后嗣也
这篇说南皮疡医某勒索重资,其子被雷震死,明祸延后嗣的故事,言及因果报应。
滦阳消夏录(五)载,褚寺一农家,婆媳同睡一室。某夜,大雨倾盆,墙壁行将坍塌,墙上泥土开始簌簌抖落。这时,儿媳闻声而起,以背负墙,同时大声呼喊让婆母醒来。婆母摔倒炕下,儿媳赶紧以自身覆在婆母身上,结果被塌墙压死。传说妇死之后,婆母痛哭不止。媳代婆死感天地的故事,同样言及因果报应。
另有“槐西杂志”(一)载,先太夫人说:“沧州有个人逼迫寡居的弟媳改嫁,并把两个侄女卖给妓院,乡里人都对此事愤愤不平。某日,他乘大船去天津贩卖绿豆。傍晚,船泊岸边,他坐在船舷上洗脚。这时河西岸有一艘盐船的缆绳断了,盐船突然横扫过来,两舷相切,把那人膝盖以下的骨肉撞得粉碎,他痛苦呼号了几天才死去。”先外祖父听后,不紧不慢地说:“我看这事也不怪,如果他不落得这个下场,那才是怪事呢。”此事发生在雍正二三年间。
阅读《阅微》,面对如此之多变幻诡奇的故事,学生一定会产生是否真有因果报应的诸多疑惑。我们的理解是,所谓因果报应其实是体现为一种“道”,体现为一种信念、一种善念。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在高山流水,也在屎尿。”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另外,如果我们能指导学生知晓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这些因果报应的思想也就不难理解了。纪昀说他作此书:“儒者著书,当存风化,虽齐谐志怪,亦不当收悖理之言”。“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可见《阅微》的核心思想乃是“醇正”,是“使人知所劝惩”。
心理学家恩尼斯(Ennis,R.H.)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動。它是跳出自我、反思自己思维的能力。文以载道,读书明理。
只要我们指导学生明晓藉神道设教,不过是想藉此宣扬因果轮回、维系世道人心、劝善惩恶,要人心归于醇正的道理,用批判性思维去芜取精,摒弃那些宣扬鬼神和因果轮回的封建糟粕,有扬弃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奉行众善、善良处世,如此,《阅微》的课外阅读才会真正对我们大有裨益。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归纳为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课标组专家认为,其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必须具备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的认识,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通过理性思考、自我检核修缮,提高思维的批判能力。
本篇拟以《阅微草堂笔记》的导引阅读为范本,就新课标“语文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理解记奇事异闻、神鬼狐魅,实是藉此维系世道人心,劝善惩恶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借助奇事异闻丶神鬼狐魅故事,揭示社会的种种矛盾,显现不同阶级人物的善恶行迹。鲁迅评价说:“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这是中肯的不易之论。
《阅微》故事由来多元,奇事异闻丶神鬼狐魅,精粗杂陈,教者要指导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理性思考,作出批判性判断。如:
李汇川言:有严先生,忘其名与字。值乡试期近,学子散后,自灯下夜读。一馆童送茶入,忽失声仆地,碗碎琤然。严惊起视,则一鬼披发瞪目立灯前。严笑曰:“世安有鬼,尔必黠盗饰此状,欲我走避耳。我无长物,惟一枕一席。尔可别往。”鬼仍不动。严怒曰:“尚欲绐人耶?”举界尺击之,瞥然而灭。严周视无迹,沉吟曰:“竟有鬼邪?”既而曰:“魂升于天,魄降于地,此理甚明。世安有鬼,殆狐魅耳。”仍挑灯琅琅诵不辍。
此生崛强,可谓至极,然鬼亦竟避之。盖执拗之气,百折不回,亦足以胜之也。
故事说有位执拗的严先生,夜里在灯下读书,见一鬼披散了头发瞪着眼睛站在灯前。严先生笑道:“世上哪有鬼?你肯定是个狡猾的强盗伪装的,想把我吓跑,你还是到别处去吧。”鬼仍然不动。严先生怒道:“你还要骗人么?”举起戒尺便打,鬼转眼不见了。接着他说:“魂升上天,魄降入地下,这道理很清楚。世上哪有鬼,可能是狐精作怪吧?”他继续点着灯朗诵不停。这位先生的倔强,可说是到了极点了。然而鬼也竟然躲避他。原来执拗的气性,能百折不回,也可以战胜鬼怪的。
另有一故事说,纪晓岚的朋友陈竹吟曾在一位有钱人家里做家教。有一天这家的小丫鬟为救她快要饿死的乞丐母亲她偷了钱,被吊起来痛打。小丫鬟哀号求饶的时候,忽听到楼上众狐妖一起放声痛哭,哭声震天。主人忙问其故,众狐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虽然不是人,也知道什么叫可怜,可怜这孩子还不到十岁,为了母亲被这样毒打,所以忍不住失声痛哭。”主人听了扔掉了鞭子,不再追究此事。
这则故事写狐妖善良可爱的一面,以狐妖的善良与人的丑恶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社会黑暗,世态炎凉。鲁迅先生这样评价纪昀:“他生在乾隆年间法纪最严的年代,竟敢借文章以攻击社会上不通的礼法,荒谬的习俗,以当时的眼光看来,真称得上很有魄力的一个人。”
又如: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耳昵就,非复曩态矣。
这则故事讲有人养了一头猪,见一老翁就瞠目狂吼,欲要咬人。起初,老翁非常恼怒,想买了这头猪杀了吃肉。后来,幡然醒悟,这难道就是佛经里说的夙怨吗?于是花高价买了这头猪,送到佛寺里供奉为长生猪。后来再见到这头猪的时候,它“弭耳昵就”,不复凶态。
由上可知,第一则故事讲执拗的严先生不信有鬼且战胜鬼怪的故事,第二则讲狐妖善良可爱的故事,第三则讲老翁遇神猪的怪异故事。阅读过程中学生不禁要问,到底世界上有没有鬼?有没有神怪?如果有,鬼神到底是可憎还是可爱?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教者须做适当的导引。
早在东汉王充《订鬼》就有论述:“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这就说明,世上本无鬼神,如果有,那都是由人的精神所致的。
按新课标课题组组长巢宗祺先生的话说:“当学术标准和审美标准不一致的时候,我首先取审美标准,因为学术标准中可能会有我们尚未弄清的问题使我们解释不清,审美标準凭的是一种科学审美的直觉。我们必须考虑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心理学家Dan Kurland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培养人们看待和处理问题的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冷静理智的精神。
看来,在现代科学尚未能作出验证的情况下,我们要解决如此灵异的鬼怪问题,需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运用批判性思维来作出相对合理的解释,让学生明白纪昀笔下的微草堂就像个反光镜,他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借助洞察一切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鬼神引发道理:鬼和狐不是用来吓人的工具,鬼有鬼德,狐有狐道,鬼和人虽处在异次元空间,但一切均顺从阴与阳的规矩。鬼狐也会替天行道惩罚恶人,狐妖也是有有行规的。有时候,人反而是被教育的,人比鬼还恶毒比狐还无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批判新思维理解作品所宣扬的劝善惩恶的宗旨,才是我们学习《阅微草堂笔记》的真正目的。
二、明晓藉神道设教,宣扬因果轮回,其旨在要人心归于醇正。 “南皮疡医某,艺颇精,然好阴用毒药,勒索重资。不餍所欲,则必死。盖其术诡秘,他医不能解也。一日,其子雷震死。今其人尚在,亦无敢延之者矣。或谓其杀人至多,天何不殛其身而殛其子?有佚罚焉。夫罪不至极,刑不及孥。恶不至极,殃不及世。殛其子,所以明祸延后嗣也
这篇说南皮疡医某勒索重资,其子被雷震死,明祸延后嗣的故事,言及因果报应。
滦阳消夏录(五)载,褚寺一农家,婆媳同睡一室。某夜,大雨倾盆,墙壁行将坍塌,墙上泥土开始簌簌抖落。这时,儿媳闻声而起,以背负墙,同时大声呼喊让婆母醒来。婆母摔倒炕下,儿媳赶紧以自身覆在婆母身上,结果被塌墙压死。传说妇死之后,婆母痛哭不止。媳代婆死感天地的故事,同样言及因果报应。
另有“槐西杂志”(一)载,先太夫人说:“沧州有个人逼迫寡居的弟媳改嫁,并把两个侄女卖给妓院,乡里人都对此事愤愤不平。某日,他乘大船去天津贩卖绿豆。傍晚,船泊岸边,他坐在船舷上洗脚。这时河西岸有一艘盐船的缆绳断了,盐船突然横扫过来,两舷相切,把那人膝盖以下的骨肉撞得粉碎,他痛苦呼号了几天才死去。”先外祖父听后,不紧不慢地说:“我看这事也不怪,如果他不落得这个下场,那才是怪事呢。”此事发生在雍正二三年间。
阅读《阅微》,面对如此之多变幻诡奇的故事,学生一定会产生是否真有因果报应的诸多疑惑。我们的理解是,所谓因果报应其实是体现为一种“道”,体现为一种信念、一种善念。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在高山流水,也在屎尿。”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另外,如果我们能指导学生知晓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这些因果报应的思想也就不难理解了。纪昀说他作此书:“儒者著书,当存风化,虽齐谐志怪,亦不当收悖理之言”。“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可见《阅微》的核心思想乃是“醇正”,是“使人知所劝惩”。
心理学家恩尼斯(Ennis,R.H.)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動。它是跳出自我、反思自己思维的能力。文以载道,读书明理。
只要我们指导学生明晓藉神道设教,不过是想藉此宣扬因果轮回、维系世道人心、劝善惩恶,要人心归于醇正的道理,用批判性思维去芜取精,摒弃那些宣扬鬼神和因果轮回的封建糟粕,有扬弃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奉行众善、善良处世,如此,《阅微》的课外阅读才会真正对我们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