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班角色游戏高结构材料的创造性使用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8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发现
  1.百宝箱成摆设
  在小班的材料仓库中亦有百宝箱,类似废旧物品之类的玩具摆了几个箱子,可每次游戏,未见幼儿有取用现象。
  2.游戏讲评成替代物专场
  幼儿园游戏专项考核时很多班级老师在角色游戏讨论中都围绕着说“你用什么做成或者当成了什么?”为了和幼儿园教研组专题研究结合起来,讲评内容单一,且都是说替代品的使用,过程内容就是“表扬谁用伊伊当成了伊伊,真聪明真爱动脑筋”。
  二、问题的分析
  (一)教师观念的偏差
  随着对《游戏》的解读和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日益清晰。众说纷纭的是低结构半成品材料的使用和替代物在游戏中的创造性使用,对于高结构材料讳莫至深,好像谁还在说用高结构就是落伍了,就是观念偏差了,真的如此吗?教师参考用书(试用本)《游戏活动》上明确指出:小中班幼儿表征思维有所发展,用与实物原型相似的替代物也能够较好地表现装扮行为,但前提是先保证能体现某游戏主题的形象性玩具,然后添加部分非结构材料作为替代物。可见,高结构材料是引发小班幼儿游戏兴趣的必要保障。现在出现的问题是百宝箱是摆设,是教师要求幼儿使用替代物,而非幼儿的游戏意愿。如果一味追求替代材料,反而会在小班初期阻碍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创造性。
  (二)幼儿选择材料的年龄特点所致
  小班幼儿喜欢颜色鲜艳坚固耐用的玩具,这个年龄的特点是游戏时不会提前想好怎么玩,而是在丰富形象材料的诱导下引发情节,离开形象的材料游戏也就停止,因此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的首选材料是高结构材料,而非“百变通”的难看、易坏的低结构材料。
  三、问题的对策
  (一)对小班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解读
  《游戏活动》教师参考书上指出,小班初期幼儿行为的有意性差,对材料玩法的自主意识不强,易受环境材料的诱导,因此小班的结构化材料应当多于非结构化材料,在有意行为增强,对材料玩法的自主意识增强后,表征思维有所发展了,可降低材料的结构化,用与实物原型相似的替代物能够较好的表现装扮行为,但前提是先保证能体现某游戏主题的形象性玩具,这里的形象性玩具就是高结构材料。
  (二)对高结构材料的认识
  那么,什么是高结构材料?一般“高结构”材料是指有固有的形状、结构,操作单一,现成购买的制作精美的成品玩具。有的老师认为高结构的材料会框架了幼儿的创造性想象,不能丰富推动游戏情节。但是这样的逼真玩具的提供常常能够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欲望,诱发其原有经验,满足其模仿的需要。
  (三)高结构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
  运用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对高结构材料的首选性,合理大胆投放高比例的高结构材料,使小班幼儿在创造性使用材料、推动游戏情节时有无限空间。高结构材料的替代使用,是小班阶段替代物使用的前奏,即前期发展准备阶段。
  1.数量适当,依据生活经验投放高结构材料
  我园的游戏材料除了一些大型的高结构材料如“灶台”“小床”“桌椅”等是相对稳定在某一个区域内,其余的材料都是集中在一个“游戏仓库”,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行选择材料,进行搭配使用。可以这样认为:开放的游戏环境,给了幼儿无限的想象。刚入园,孩子们热衷于娃娃家,但班级内不可能配置大量的灶台锅碗,再说小班的孩子刚开始游戏都喜欢拿得多、反复拿,并不会根据游戏需要来拿,由物引发的游戏,往往是随意性的。可见,再多的材料都是不够孩子摆弄的,但是却也促进了有些孩子自发地使用替代材料。只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喜欢颜色鲜艳、牢固的材料,选取材料亦会首选高结构材料。例如:开学第二周,当一个孩子在材料库中拿取卷发筒时,我自然地认为孩子是给娃娃家的娃娃、妈妈打扮的,却见孩子将卷发器放到了锅里,盛在碗里,我忍不住上前问:“宝贝,这是什么呀?”“这是海参呀!老师,你吃。”我讶然,看似唯一功能的小小卷发筒在孩子眼中因形似海参而作替代品使用了。高结构材料的替代情况屡见不鲜,还有孩子将蛋糕餐盘翻个身放在柜子上当作了灶台。
  2.热点跟进,依据幼儿的即兴热点投放高结构材料
  高结构材料的投放必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不需要一步到位,是根据孩子的游戏需求及时补充的,甚至只是根据一个和游戏无关的信号。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时,规定幼儿园教师带班时必须佩戴口罩。9月我园新小班幼儿入园时,家长们不进入园区,把孩子送到门口后,由教师带领进班,第一天入园时好几个幼儿哭闹着说:“我不要打针,不要进去。”幼儿竟然将戴着口罩的老师认成了医生。于是小班老师就在游戏材料区投放了数个一次性的幼儿口罩。角色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马上发现了口罩,一开始幼儿操作摆弄着,后来发现有好几个幼儿就自己戴上口罩,老师了解后知道有些小朋友是在做医生,给娃娃打针。因为疫情就发生在身边,所以幼儿有外出戴口罩的经验,有的幼儿振振有词地说现在外出就要带口罩;有的幼儿说老师戴口罩,我也要戴口罩,防病毒。一个口罩,唤醒了孩子对医生的认识,相继跟上了现在外出戴口罩的社会要求,激发幼儿对游戏材料使用的兴趣后,我们惊奇地发现幼儿缩短了无为摆弄材料的时间。
  3.形似多变,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投放高结构材料
  大多数的高结构材料形状固定,不易改变,但是在孩子的眼中未必是单一性的,他们在使用中更是花样百出。教室里的一个区域里放了一些小乐器,集体教学活动“小手拍拍”时,老师让幼儿尝试学习使用圆舞板随着音乐跟着老师拍打节奏,活动结束后老师就把圆舞板收归到固定地方。接下来角色游戏开始了,一个娃娃家的门口响起了“啪啪啪”的圆舞板声音,见其他朋友没反应,孩子忍不住叫起来“开门!开门!门铃响了”,原来孩子将圆舞板当做了娃娃家的门铃。更有趣的事是,有的孩子一边将圆舞板放在锅里,一边在做烧菜的动作,老师上前询问:“烧的什么菜?”孩子认真地说:“我在烧蛤蜊菜。”不一会儿,“蛤蜊”上了餐桌。圆舞板这样一个高结构材料乐器,却被孩子们富有想象地多样性使用,不难发现,孩子对圆舞板的使用有兴趣后,才引发了替代物使用行为。由此,教室内所有物品皆为角色游戏材料的大门打开了。
  四、材料投放的思考
  小班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其角色游戏主题的产生、情节的展开更多地受眼前可接触的物品左右,物品形象的逼真性会诱导幼儿对已有生活经验的联想,产生与之相应的装扮性行为,因此多投放各种形象玩具,有利于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
  (一)所有物品皆游戏材料的认识
  教师需要有这样的认识,才能引领孩子打开“百宝箱”的大门,避免游戏成为教师想要的游戏,将游戏真正还给孩子,其实孩子对材料的选择就是游戏开展的需求。来园活动结构游戏时,小朋友用四块插塑拼接成了一个圈圈,圈圈就陈列在作品展示区,角色游戏时孩子就将圈圈当做了“甜甜圈”在娃娃家招待客人,不久“甜甜圈”店就开张了,孩子们不断地运用建构材料等制作蛋糕、饼干。一个新主题就在孩子对材料的自主选择中产生了。
  (二)高低结构材料投放比的思考
  诸如豪华灶台、形象的烤箱等较大型玩具,不能组合变化的,无法被其他形似材料替代的或转换的,只能是绝对唯一功能的高结构材料,在小班也应该根据每个阶段的游戏情况发展,逐步更替或减少。而诸如适合组装的结构材料、餐盘等称之为半成品的可以提高至材料总量的80%,这样的材料可在小班初期大大推动游戏情节,既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智慧,又能鼓励幼儿产生大量的因情节诱发而建构的替代性玩具。因为小班的年龄特点是拿到了玩具怎么玩,才想这个玩具可以做什么。如若一开始就提供“破旧”的废旧材料,幼儿没有想象力,尽管是教师的引导,孩子也会因为玩具难看而不开心,还怎么玩游戏呢?什么年龄段的幼儿适合什么材料的玩具,老师需要作出思考实践,而不是一味地跟风。
其他文献
在教育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课堂的使命。在语文课堂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担负起应尽的家国责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与社会和自然联系紧密,本文以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为例,我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切入点,渗透热爱祖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空
期刊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因此,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教育在专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规定,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可以送入专门学校,他们在之前的生活和学习中没有形
期刊
“蒲公英抱着微风轻旋,飘落在我身边,池塘里蛙聲唱着夏天……”不知不觉中,火红的夏天打着滚儿、撒着欢儿就来了,于是大家热火朝天地准备着和暑气作斗争。空调、冰镇西瓜、酸梅汤、雪糕……这些成为人们消暑最佳的选择。  一天中午,我站在窗前向外望去,柏油路上连个人影也没有,火辣辣的阳光直射在地上。一滴水洒在地上,“嘶啦”一声,便销声匿迹了。我突然萌发了好奇心:咦,这么热的夏天,爸爸妈妈的童年没有空调,他们是
期刊
【课例主题】呈现上海市关景双攻关基地“课例研修提升教学素养”主题课例教学,以《两小儿辩日》为例探究“文言文寓言的理与趣”,探索“文言文寓言的教读课堂”的有效方法。  【观察要点】  依据“师之蕴”有观察要点观课的做法,建议从1.课时目标适切性;2.师生互动有效性;3.教学环节对应性;4.方法提炼启发性等四点观评。  【文本解读】  《两小儿辩日》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篇富有哲理性的文言文短
期刊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珍珠鸟》一文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信任,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从教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力量。  临危受命,责任感与使命感并存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举国危机之时,我步入北新实验的大门,成为抗疫战队中的一分子。作为一名班主任和数学任课教师,我得知接手的这个班情况后,我更觉责任之大:往次考试显示大部分学生数学成绩不达标;任课教师反映班级纪律涣散,几乎无法正常上课;班主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学生主体发展出发,不仅强调阅读理解和体验,更强调学生对阅读的思维发散以及拓展迁移,进而实现深度阅读。在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表达放射性的图形思维工具,应用价值十分明显。一、体验与探究  深度阅读不是简单地向学生讲解深层知识,或者利用深奥的阅读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其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通过自己的体验产生探究的动力,进而在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把握阅读内容,同
微阅读,指借手机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容越来越广。因此,以此为契机,训练学生的微阅读能力,引导其微阅读行为就变得尤为关键。一、引入微阅读体系  微阅读之所以存在负面性,是因为其阅读内容的碎片化导致学习的不连贯性和思考的无深度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入情境式的微阅读体系,采用新兴媒体工具,也可以采用传统的媒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
午餐时间,小朋友们在安静地进餐,忽然教室里传来了熟悉的哭声:“哇……,我想奶奶,我要回家,我不要睡觉.”这是我们班的大志,他很不愿意在幼儿园午睡,每到吃完午餐便会哭起来.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汲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活动能够带给学生深刻的体验,让学生置身情境中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印象。所以,教师应当主动地利用生活元素、趣味元素等创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境,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一、打造沉浸情境  相较于抽象的文本内容来说,沉浸式的情境更能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研学路上处处都有风景。  大巴车上,每张面孔都溢满了兴奋之情。  几个孩子举着俏皮可爱的“剪刀手”,露出灿烂的笑脸,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我走在他们中间,被他们的热情点燃,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咔”的一声将这一瞬间定格。  一个颇为腼腆的小男孩儿,走在他们的最后面,扭头悄悄跟我说:“老师,我知道这个‘咔’的故事哦!”说完,还调皮地冲我眨了眨眼睛,我心领神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