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广东欠发达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来源 :神州民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重大课题和现实任务。本文以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云浮市为例,就欠发达地区探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思考
  云浮作为广东经济欠发达的粤西地区,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解决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尽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重大课题和现实任务。
  一、云浮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和现状
  云浮,又被称为石城,位于广东省的西部,西江南岸,西面与广西交界。云浮市境古为百越地,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文化底蕴深厚,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出生地。近年来,云浮市文化部门坚持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多元化建设和发展路子,创新发展思路、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增强。云浮市委市政府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实施“以奖代补”等财政激励机制,凝聚社会力量、统合社会资源等手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了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文化三下乡、文化服务进基层等系列实际问题。2011年以来,我市实施竞争性“以奖代补”项目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市大部分镇(街)配有文化活动广场,目前已建成村级文体广场200个,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61间,覆盖率为98.4%;全市965个行政村(社区)建成文化室902间,覆盖率为 93.5%;建成农家书屋983家,基本实现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多厅(3厅以上)数字影院4间、单厅数字影院1间,全面实现县级现代数字影院全覆盖;已完成“户户通”工程建设16997户,实现全市户户通广播电视目标。市、县、镇、村四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现有国家级文化馆5个(一级1个,二级3个,三级1个),国家级博物馆3个(二级1个,三级2个),国家级公共图书馆5个(一级2个,二级2个,三级1个),省一级以上文化站13间。
  (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以广场活动“十个一”、文化“三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共享、“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流动图书馆进社区、进农村、流动演出网建设、农村电影放映、文化播种等工程为主要内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城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近三年来,全市开展大型广场文艺活动642场次,观众283.5万人次,其中,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的闹元宵大型广场舞会被文化部评为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共送图书下乡21万册;送戏上山下乡1522场,受惠群众824.8万人次;全市共7852条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受惠群众170多万人;农村电影放映21433场,服务群众550多万人次;举办各类书画展107场次,受惠群众85万人次;全市“三馆一站”实行全免费开放,受惠群众500多万人次;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在农村、学校、企业、机关、军营等建立公共文化培训基地,累计为80673人次提供免费的文艺学习培训;市、县两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心顺利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城乡镇、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84个,辐射服务近16万农村人口。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不断创新。市政府着力打造禅宗六祖文化、石艺文化、南江文化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对“三大文化”的宣传,大力推介云浮“三大文化”,通过传媒的力量让群众进一步感受云浮“三大文化”的魅力。2010年“六祖惠能”成功入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投入600万元创作了《六祖惠能》音乐剧,该剧被列为全省三大重点扶持舞台剧目之一,荣获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建设文化强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一部优秀作品。举行了《禅之韵》、《石之魂》、《南江情》——云浮“三大文化”文学丛书首发仪式。以三大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歌曲《六祖坛经》、《两个南瓜》获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金奖。成功拍摄了以六祖惠能为题材的30集大型连续剧《月明三更》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云城区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藝术(石雕)之乡”称号,“云浮石艺”被设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云浮)石文化节,将石文化节升格到国家级艺术盛会,搭建石艺创意产品国际交易平台,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助推了石材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到省在我市设立广东石文化创意产业园,成立了云浮市观赏石协会。南江文化的代表作《禾楼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中国兰寨”为代表的南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初见成效。罗定市、新兴县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县”,云安县被授予“广东省唢呐文化之乡”称号,郁南县连滩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郁南县连滩镇、都城镇,新兴县天堂镇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二、云浮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瓶颈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应当看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标准不高,部分镇、村两级和社区还不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仍未完成,且面临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文化活动档次、规模和水平有待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能力不够强,未能及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底子薄、数量少、规模小,文化市场的开放力度有待加大;文化与旅游业结合不够紧密,直接推动经济发展作用不够明显;文化队伍中高端人才匮乏等等。
  三、欠发达地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云浮实际,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构成要素应包括以下内容: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覆盖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规模合理的人才队伍、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围绕上述标准和要素,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公共文化建设驱动力。一是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大财政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二是以基层为重点,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倾斜和扶持,着力解决城乡文化建设的“剪刀差”问题,确保在我市在2015年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三是拓宽公共文化投入渠道,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定鼓励文化投资的政策及其相关细则,大力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兴办实体,提供设施,直接投资、公私合营、捐赠冠名、赞助承办等方式进入文化领域,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实行重大文化项目招标制,定期举办“云浮市重大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建立云浮市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信息公开平台,及时推介各地重大文化项目,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项目。
  (二)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强化公共文化建设的服务力。一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坚持以大众文化产品为主要生产和服务内容、通俗大众文化与高雅精品文化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创作、生产和提供各类适合基层群众生活特点、深受群众喜爱的公共大众文化产品,同时通过编印公共文化服务地图和指南等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能够方便地掌握公共文化建设情况,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成果,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监督,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手段。逐步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主阵地作用。要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的基础上,逐步把免费开放范围扩大到镇村一级公共文化设施等。同时,在原有报刊图书、广播影视、戏剧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基础上,积极运用现代化手段,发展数字报刊、移动数字电视、网络电台、QQ、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载体,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和供给能力。三是关注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群体。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类别、多层次提供文化产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各种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延伸,广泛利用全市各级文化阵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文化服务,使广大群众各取所需,各享所爱。
  (三)进一步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强化公共文化建设的保障力。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培训,采取“请上来、走下去”方式,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文化人才水平,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吸纳各类人才。积极吸收各类优秀文化人才充实专职文化队伍,开辟绿色通道引进文化专才建立文化人才高地,大力发展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鼓励民间成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发现和培养一批热爱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文化志愿者,构建市、县、镇、村四级文化志愿服务网络体系。
  (四)進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公共文化建设的活力。一是完善评估考核机制。制定云浮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评估考评细则,量化各级财政投入、设施规模、目标任务、服务质量指标,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评估考评,并将评估考评结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年度考评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将之作为衡量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标准。二是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领导,加强管理,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完善表彰奖励机制。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奖和项目奖,定期对工作突出的单位以及先进文化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特别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委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促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卢华东.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任务[J].社科纵横,2009(7);
  [2]齐勇锋,王家新.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索(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黄颖锋(1983—),男,馆员,现任云浮市文化馆副馆长。
其他文献
[摘 要]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雄厚基础。而植根于民间,在民间形成的工艺美术品,是民间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门类之一。作者通过对民俗,以及为之密不可分的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认为只有经常展开民俗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间工艺美术。  [关键词]民俗研究 保护传承 民间工艺美术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雄厚基础,并为中华文化中的精英文化提供存在的基础。故此,民间文化最能凝聚民族精神,它推动着中华民
期刊
[摘 要]连南瑶族长鼓舞是当地本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深深的扎根于瑶族人民生活沃土中代代相传衍变,每一个原生态的舞蹈动作都是其特有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反映着连南瑶族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及审美心理等历史文化内涵。  [关键词]耍歌堂 盘王 南岗长鼓舞 传承与教学  在广东清远连南的瑶族自治县有这样一种舞蹈,它阵容庞大,人数众多。动作翻腾辗转、轻盈灵活。并伴随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物质文明满足的情况下,人们需要追求更高层次文化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城乡群众文化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且城乡群众文化是党的十七大要全面落实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满足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带动全区文化向繁荣蓬勃方向迈进,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的内容,使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更
期刊
[摘 要]群众摄影是群众文化的生力军,关注度不断增加,但群众摄影的散乱值得我们文化部门思考,本文对如何培养群众摄影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创新 现状 出路 天地  群众摄影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部分,它是一支声势浩大的生力军,在当今“读图时代”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很多时候群众摄影显得无序、凌乱、参差不齐。创新是思维活动,体现在摄影作品上,它是作品的灵魂和生命力。山区群众摄影的特点是
期刊
[摘 要]本文将从艺术家的绘画语言、生长环境和艺术理念以及对作品的创作动机和社会的效果这三个层面分析艺术家的绘画艺术,从而更深入的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画家的努力对于当下的艺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高润喜 当代性 创新 绘画作品  看高润喜的绘画作品,你感觉到的是画面的宁静,这反映出画家的心态,这是艺术家创造的世界,一个理想的世界。作品所表现出的自由,流畅,当代性是独一无二的,在他的《美,
期刊
[摘 要]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多方位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发扬发掘民族文化,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清远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文
期刊
[摘 要]文化塑造怎样的人,人也塑造怎样的文化。“文化周末”品牌与现代市民双向塑造的基本模式既符合文化创造的一般逻辑,也带有东莞特殊的文化印记和人文色彩,譬如“文化周末”之所以能够培养多元受众,一方面是得益于东莞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则是由东莞缺乏主导性的传统型文化积淀,因而更容易在现有的文化氛围中形成新的文化样式和文化需求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文化品牌 现代市民 诚信 秩序 审美 反哺 
期刊
[摘 要]开平民歌是开平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艺术种类,它的本质是俗文化。地域性、乡土性、通俗性、多元性是它的特征。在对其实施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关键是传承主体的保护。  [关键词]开平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价值 传承主体 保护与发展  开平民歌是中国民歌海洋中的一颗明日之星,也是岭南广府文化的代表性民歌。20世纪50年代以来,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分三次采集开平民歌2000多首,分
期刊
[摘 要]群众书法培训与学院书法教育教学对象不同,学院书法教育对象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有宽松学习时间和环境,有专业教师队伍指导;群众书法培训对象年龄层次不一、专业知识缺乏,学习时间有限,但是他们有学习兴趣,有社会经验,能对书法保持恒久的热情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群文书法培训工作者应从二者差异中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为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贡献力量。  [
期刊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面向大众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它包括了先进的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1]作为一个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重要指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了城市精神文明的荣誉桂冠。本文从分析东莞文化的现状、困惑入手,论述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创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