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灰塑的源流、形成与发展

来源 :神州民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u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灰塑工艺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就已经流传,在明、清两代盛行,民国灰塑需求呈下降趋势,新中国成立以后,制作灰塑的艺人寥寥无几,面临绝境,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灰塑行业有了发展态势。广州灰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岭南建筑的兴盛和特有的文化内涵运用而生,薪火相傳。
  [关键词]灰塑 流源 形成 发展
  广州灰塑,民间称之为灰批,是岭南建筑传统的装饰艺术。灰塑工艺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就已经流传,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发展到清代末期达到了顶峰,表现为制作工艺纯熟精湛以及广泛运用于各类建筑物以及建筑物的各个部位中,尤以祠堂、庙宇、寺观和毫门大宅用之最多,(主要用在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等处,同陶塑、泥塑并称为广州“三塑”),因此,逐渐形成了这门独特的民间手工艺行业。
  清末以民国至新中国成立,灰塑工艺还有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灰塑技艺传承受到一些负面影响,虽有一些灰塑艺人开使重操旧业,但因社会需求、收入低微等问题,灰塑的存在和传承都已处于濒危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灰塑受到岭南绘画和雕塑艺术的影响,经过不断探索和积累,得到了传承和提高。灰塑工艺遍布广州(从化、增城)、佛山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灰塑艺人。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灰塑纳入了国家、省、市和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灰塑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一、 广州灰塑的流源
  灰塑装饰,早在史前文明中已出现。从考古发掘的原始文化遗址来看,我们发现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在草泥上面用石灰质做成坚硬光滑的居住面。东汉时期的武梁祠石刻屋顶上的鸟形装饰;四川成都画像砖屋脊上的凤凰造型;广州出土的曲尺陶屋阴刻的几何花纹等等,这些原始的建筑文化意识,极大刺激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发展。佛教传入中国后,雕饰艺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建筑装饰题材,到唐代,开始在建筑上出现了画与雕塑相结合的装饰工艺即灰塑的雏形。
  1、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的灰塑主要制作于地下墓室,其次为屋脊。根据《宋高僧传》卷十八的有关记载,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中和四年,刺史刘让厥父中丞忽梦一紫衣僧云:‘吾有弟子木叉,葬寺之西,为日久矣,君能出之,仍示其葬所’…… 遂启之,于骨上有舍利放光,命焚之收舍利八百余颗。表进上僖宗皇帝,敕以其焚之灰塑像,仍赐谥曰真相大师。于今侍立于左,若配飨焉。” 这表明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我国已经存在灰塑工艺。据《广州市志》第三章“文物建筑”的记载,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的增城证果寺就有灰塑龙船脊。唐宋时期的灰塑制作,工艺比较粗糙、简单,题材单调,用的是矿物质颜料。墓室灰塑只用简单的人物造型,屋脊灰塑的造型主要用于通风和压住屋顶瓦面不被大风吹开。
  2、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灰塑的发展达到鼎盛。灰塑制作以建筑为主,主要表现在寺庙、祠堂。如广州市中山七路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1890~1894年)的陈氏书院,顺德乐从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奠基、耗时六年才建成的陈氏大宗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山祖庙、光孝寺、六榕寺塔、广裕祠、余阴山房,省文物保护单位镇海楼、清晖园、梁园、锦纶会馆、大佛寺大殿,花都资政大夫祠、塱头古村落建筑群、花东高溪村古村落建筑群、沙滘南村牧伯里古民居建筑群等,在这些建筑中灰塑突显,也是最多姿多彩和引人入胜的装饰之一。与唐宋时期的灰塑相比,制作工艺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题材更丰富,工艺更精美,表现形式多样化,人物精雕细刻,多以民间故事、戏剧人物、花鸟瑞兽为题材,用色保留了唐宋时期的风格。
  北方也有一种类似灰塑的泥塑即砖雕。在北方称砖雕为“硬花活”,而将窑前工艺的制品和用灰做成模仿砖雕的花饰称为“软花活”。 也有人认为,北方的泥塑传入南方后,为了适应南方多雨潮湿的环境,故把原料从泥土改为南方常见的石灰,既耐高温又能抵受雨水的侵袭,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广东潮汕地区由于地处临海,建筑常年受海风的吹拂,海风带来的盐分对木雕、灰塑等建筑装饰有腐蚀作用,因此当地的灰塑往往在表面加贴一层瓷片以抵抗盐分的侵袭。也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广东沿海地区有大批渔业民工出洋谋生,这些华侨在外务工积攒下钱后,回乡修建碉楼、民居、祠堂,将西方或欧洲大陆的建筑装饰工艺借鉴过来,采用到这些建筑上面,经过时空的隧道,逐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乃至岭南地区的一种灰塑工艺。
  3、民国时期
  晚清至民国,灰塑需求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民国以后,传统建筑逐步萎缩,市场需求进一步下降。一方面作为传统工艺,灰塑的施工缓慢,人工成本高,天然材料渐涨。另一方面,社会对灰塑工艺的认识不够,灰塑的价值得不到真正体现,大批工匠流失。在一定的时期,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灰塑装饰质量明显下降,导致整个行业恶性发展,停滞不前。
  4、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处于恢复期,人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考虑传统文化的建设,去关心民间艺术的传承。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灰塑作品当作“四旧”被打倒,更没有人敢去问津、敢去从事这门艺术。制作灰塑的艺人寥寥无几,面临绝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中期。
  5、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复苏,修缮寺庙、祠堂和民宅的单位及个人日益增多,灰塑的制作和维修迫切需要。特别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政府也加大了对广州灰塑的扶持力度,如评选市级以上传承人,发放一定的补助,提高他们的地位,从事灰塑制作的艺人逐年增加,制作工艺有了明显进步,屋脊灰塑的题材更为广阔,更讲究灰塑的吉祥寓意。其制作工艺及题材保持和发扬了明清时期的风格特点,部分工艺有了创新。但在颜料使用上基本没有继承明清时期的矿物质颜料,而是采用不易保存化工炳稀颜料,主要原因是国内矿物质颜料缺乏(依赖进口)造成价格昂贵,增加了灰塑的制作成本。整个灰塑行业有了发展态势。如广州灰塑队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几人发展为30多人,不仅广东人做灰塑,广西、湖南人也在学做灰塑,并且把灰塑制作工艺带回本地进行传播。当然,他们对灰塑材料和工艺制作过程并不是很了解,大部分外地工匠采用水泥作为灰塑制作原料,炳稀作为颜料,使传统工艺受到严峻挑战。在广府地区,还有一些有文化的生意人,发家致富后,用上等材料兴建仿古民宅,其中灰塑的制作十分精美,引人注目。使广州灰塑的传播更加广泛。   二、 广州灰塑的形成与发展
  广州灰塑随着岭南建筑的发展运用而生。明清时期,广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社会的繁荣,使得宗族势力在强大的经济支持下,纷纷建祠立庙,光宗耀祖,激励后人奋发向上,并且不惜重金,延请民间能工巧匠,将各种民间工艺装饰于古建筑上。从此,灰塑工艺跟随其它民间工艺一起发展形成。据《广州市志》第三章“文物建筑”的記载,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的增城证果寺就有灰塑龙船脊。这是目前在岭南发现最早的灰塑装饰,证明从那时起就有了做灰塑的工匠。到了明清两代,广府地区均修建了大量华丽的祠堂、寺庙和私人大宅,如修建佛山祖庙、广州陈家祠、番禺沙湾何氏大宗祠、三善村古庙和一些宗祠民居,让许多泥水匠学会了做灰塑,尤其是在佛山、番禺沙湾一带,几乎每个泥水匠都会制作灰塑,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完整的灰塑工艺流程体系。在抗日战争时期,很多灰塑遭到破坏,灰塑艺人仍然坚持这一传统工艺。在1958-1983年期间,广州陈家祠进行了多次建筑维修工程,邀请了佛山、南海、番禺、高要、广州的灰塑工匠能手修复灰塑,邵成村也是在这个时候跟随父亲学做灰塑的。使灰塑工艺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提高。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祠堂文化的兴盛,广州灰塑的产生必然受益于广府地区特有的祠堂建筑及文化内涵,灰塑装饰行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广州灰塑正是依托当地的地理环境,雄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历史文化作底蕴,以及其他民间工艺(木雕、砖雕、石雕等)的带动下生产、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独特、完整的体系。
  1、适合广东潮湿的气候
  灰塑能够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存在上百千年,通过对传承人邵成村的采访以及从现有百年的灰塑中研究发现,广东潮湿的气候,是广州灰塑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在考究灰塑工艺时,强调“古人创造灰塑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房屋,更看重的是它的实用功能”。广东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潮湿时节长达数月,夏季受海洋气候影响,总体呈现高温高湿的天气特点。为了增强屋顶防水和抵御台风的能力,岭南地区房屋的屋脊通常都造得非常厚实,但在大量降水、紫外光、日夜温差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屋脊与瓦面的接驳处容易受外部侵袭而漏水。在接驳处装饰灰塑,既能掩饰屋脊的笨重又能进一步保护接驳处,避免雨水渗漏对屋顶造成破坏。台风登陆时对屋顶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抬举力,如果屋脊太轻,房顶很容易就会被台风整个掀走。装饰于屋脊、山墙、垂脊上的灰塑进一步增加了房屋顶部的重量,抵抗了一部分台风造成的向上作用力,防止房屋被台风吹翻。为了进一步增强房屋的抗风能力,在建造房屋时工匠会预先在屋脊上留出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的“窗口”,这些窗口能增加通风量,以减轻屋脊的受压程度,对屋脊起到保护作用。灰塑工匠会在这些窗口塑造一些透雕来进行装饰,题材多选取岭南佳果、花鸟图案进行搭配。
  灰塑又很适应广东的潮湿多雨天气。灰塑的原材料石灰具有碱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杀菌和防菌作用。“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是必由之。” 灰塑外部的纸筋灰密度很高,不容易让水分进入,调节灰塑的水份吸收性,使灰塑的硬度加强。而内部草筋灰由于含有沙子、禾杆草等体积较大的成分,相当于灰塑内部有许多的“管道”,即通风透气, 又能很快的把水分从细密的缝隙中排除出去,控制温度的热胀冷缩,加强了灰塑的粘合,加上草筋灰的禾杆草和纸筋灰的玉扣纸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两者配合使得灰塑很少因吸水而发胀爆裂,让灰塑得到很好的保护。可见,广东潮湿的气候的确是灰塑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有了充裕的经济条件
  灰塑属于传统手工艺范畴。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发达的对外贸易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商业财富,培育了灰塑民间工艺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从汉代开始,番禺(广州)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开元二年(714年),政府在广州设置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外贸和外交的机构——广州市舶使院,也称“广州结好使”。 唐代著名政治家、地理学家贾耽所著《皇华四达记》 详细记载了“广州通海夷道”,即从广州经越南、马来半岛、苏门答腊、跨越印度洋,至印度、斯里兰卡、直到波斯湾沿岸各国的航线、航程,可见当时广州外贸通达之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市舶司在广州设立,负责对进出口的货物进行“抽分”,即收取实物形式的市舶税。 对北宋、南宋和元朝的统治者而言,丰厚的市舶收入都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明洪武年间曾三申五令实行海禁,但至永乐元年(1403年)已经恢复外贸通商的政策,并在广州设置“怀远驿”专门接待外国商使。600年前的《广州歌》 生动描绘了当时广州的繁荣景象:“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语声咿哑。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据《广东十三行考》 可知,时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皇帝下旨宣布取消海禁,清朝政府于广州设立了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十三行”,并由此诞生了富可敌国的潘、伍、卢、叶四大行商,广州的商业经济在近代达到巅峰。
  繁华的海外贸易给人们带来了富足的生活,殷实的物质基础让人有了追求精神享受的依靠,灰塑民间工艺的主要消费人群也逐渐成长起来。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华的社会生活为灰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刺激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上至富商豪门,下到两餐无忧的小康之家,都开始追求生活中的美,注重生活环境的装饰。灰塑装饰工艺的市场空间因此得以日益扩大,以至漫延到粤东、粤北的民居。
  清末以后,灰塑装饰工艺日趋衰竭。随着清朝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而灰塑手工艺在这段时期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甚至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灰塑技艺失传,灰塑艺人流失。直至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一路上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多元化,灰塑传统装饰工艺呼之欲出,广州灰塑艺人从原来的几人增至30多人。由此可见,广东经济增长,给广州灰塑带来了又一次生机。
  3、日益增长的文化理念
  广府地区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远在4000多年前,古百越族的先民们就在这水网纵横、虎豹虫蛇出没的蛮荒之地开荒种植了。由南徒的秦人、汉人和原住居民中的陆梁人、驼越人、南越人以及少部分异族等所融合组成。广府民系的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正如司徒尚纪先生所述:“岭南文化主要是以当地南越文化为底蕴,同时对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国外舶来的各种文化长期交流,整合而成的一种区域文化或者地方文化。”可以说岭南文化是一种原生态、多元性、感性化、非正流的世俗文化。广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核心文化,理所当然的会表现出世俗文化的倾向,这种世俗化的倾向,也深深影响到广州灰塑的装饰工艺上,使得灰塑的装饰题材十分广泛,风格十分明快。灰塑造型中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传说、花鸟瑞兽等图案,都非常形象的表达了广府地区人们炽热追求吉祥吉利的这种文化理念,日益增长的文化理念,又极大地丰富了灰塑题材的延伸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代)赞宁撰.宋高僧传.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卷第十八;
  [2]政协广州市花都区委员会编.花都文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辑(上),2010(12):第二十八辑.
  [3]李继光.奢华的装饰-广州陈氏书院灰塑维修(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文集).海风出版社,2004(8);
  [4]黎珏瑶.关于灰塑工艺传承保护的研究.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11(6);
  [5]广佛都市网.邵成村:对接灰塑前世今生.
  http://www.citygf.com/FSNews/080/29/05/201010/t20101009_796709.html,2010年10月9日。
  作者简介:刘兆江(1958—),男,副研究馆员,现任职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
其他文献
[摘 要]连南瑶族长鼓舞是当地本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深深的扎根于瑶族人民生活沃土中代代相传衍变,每一个原生态的舞蹈动作都是其特有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反映着连南瑶族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及审美心理等历史文化内涵。  [关键词]耍歌堂 盘王 南岗长鼓舞 传承与教学  在广东清远连南的瑶族自治县有这样一种舞蹈,它阵容庞大,人数众多。动作翻腾辗转、轻盈灵活。并伴随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物质文明满足的情况下,人们需要追求更高层次文化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城乡群众文化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且城乡群众文化是党的十七大要全面落实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满足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带动全区文化向繁荣蓬勃方向迈进,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的内容,使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更
期刊
[摘 要]群众摄影是群众文化的生力军,关注度不断增加,但群众摄影的散乱值得我们文化部门思考,本文对如何培养群众摄影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创新 现状 出路 天地  群众摄影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部分,它是一支声势浩大的生力军,在当今“读图时代”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很多时候群众摄影显得无序、凌乱、参差不齐。创新是思维活动,体现在摄影作品上,它是作品的灵魂和生命力。山区群众摄影的特点是
期刊
[摘 要]本文将从艺术家的绘画语言、生长环境和艺术理念以及对作品的创作动机和社会的效果这三个层面分析艺术家的绘画艺术,从而更深入的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画家的努力对于当下的艺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高润喜 当代性 创新 绘画作品  看高润喜的绘画作品,你感觉到的是画面的宁静,这反映出画家的心态,这是艺术家创造的世界,一个理想的世界。作品所表现出的自由,流畅,当代性是独一无二的,在他的《美,
期刊
[摘 要]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多方位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发扬发掘民族文化,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清远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文
期刊
[摘 要]文化塑造怎样的人,人也塑造怎样的文化。“文化周末”品牌与现代市民双向塑造的基本模式既符合文化创造的一般逻辑,也带有东莞特殊的文化印记和人文色彩,譬如“文化周末”之所以能够培养多元受众,一方面是得益于东莞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则是由东莞缺乏主导性的传统型文化积淀,因而更容易在现有的文化氛围中形成新的文化样式和文化需求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文化品牌 现代市民 诚信 秩序 审美 反哺 
期刊
[摘 要]开平民歌是开平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艺术种类,它的本质是俗文化。地域性、乡土性、通俗性、多元性是它的特征。在对其实施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关键是传承主体的保护。  [关键词]开平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价值 传承主体 保护与发展  开平民歌是中国民歌海洋中的一颗明日之星,也是岭南广府文化的代表性民歌。20世纪50年代以来,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分三次采集开平民歌2000多首,分
期刊
[摘 要]群众书法培训与学院书法教育教学对象不同,学院书法教育对象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有宽松学习时间和环境,有专业教师队伍指导;群众书法培训对象年龄层次不一、专业知识缺乏,学习时间有限,但是他们有学习兴趣,有社会经验,能对书法保持恒久的热情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群文书法培训工作者应从二者差异中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为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贡献力量。  [
期刊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面向大众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它包括了先进的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1]作为一个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重要指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了城市精神文明的荣誉桂冠。本文从分析东莞文化的现状、困惑入手,论述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创建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重大课题和现实任务。本文以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云浮市为例,就欠发达地区探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