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华民族拥有许多传统美德包括礼仪美德,我园数年如一日地认真开展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不仅使我园教师在探索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迈开了坚实有力的一步,更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开展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使文明礼仪之花更长久、更娇艳。
关键词: 礼仪教育 日常生活 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中华民族拥有许多传统美德包括礼仪美德,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这些优秀传统我们必须传递给幼儿。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主,缺乏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礼仪修养,因此良好的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一、明确学习礼仪的好处
1.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2.有利于幼儿专注力、秩序感培养
安静、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如果每个孩子学习礼仪,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地征求别人意见,比如:“××,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那么,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地介入。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那么,当孩子专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学习质量是必然的。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
3.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情绪对孩子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学习礼仪的途径
礼仪教育不是单靠幼儿园教学就能成功的,还应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如何在入园、进餐、睡觉、游戏等活动中学习礼仪?
1.日常生活是基础
早上问早、问好,要求孩子们鞠躬问好,刚开始几乎没有鞠躬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也觉得有点尴尬。问题发生了,怎样让孩子们体会到鞠躬的礼仪呢?老师们的心里打起了小鼓。于是老师们将这个问题提到了年级例会上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提出如果孩子不愿意主动鞠躬,那么老师可以主动先向孩子鞠躬,老师本来就是孩子的榜样,这样可以消除孩子们的不好意思,还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老师实施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多数孩子能主动鞠躬敬礼了,有些家长会跟着孩子向老师鞠躬。
2.教学活动是关键
(1)巧用儿歌渗透礼仪
儿歌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通过孩子与家长和老师自编及收集的过程,使孩子们知道哪些是礼仪,礼仪都有哪些行为,了解礼仪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快乐。如儿歌《我的好妈妈》“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这首儿歌激发了孩子们尊敬长辈、关爱老人的情感,并能与大家交流自己在家所做的关心、帮助老人的事情。
(2)诵读经典感悟礼仪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练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材料。因此,可利用餐前餐后等零散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在诵读过程中感悟礼仪。如《弟子规》中“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教育孩子做事不能贪图小便宜。
(3)善用区角再现礼仪
充实区角材料,注重材料投放多元化。通过角色游戏等表演再现真实的情境,引导幼儿礼貌待人待事。
3.掌握方法是根本
(1)表扬鼓励法
乐意受到表扬是孩子的天性,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久而久之,良好的礼仪就会形成与巩固。
(2)随机教育法
户外活动时,看到地上有一个饮料瓶,本想拿起来放进垃圾桶,转念一想,何不趁机教育一下孩子们呢?于是,我伤心地说:“垃圾宝宝很调皮,跑出来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帮忙把他送回家。”孩子们很快就把饮料瓶收进了垃圾桶,随后我对幼儿进行了环保方面的教育。孩子们纷纷表示:在路上看见垃圾,一定会捡起来放进垃圾桶。
(3)环境感染法
在幼儿园的走廊、长廊、主题墙等处悬挂幼儿礼仪的图片和儿歌,并张贴礼仪明星的照片,时时提醒幼儿做一名有礼貌的好孩子。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因此我园数年如一日地认真开展着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使我园教师在探索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迈开坚实有力的一步,更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开展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使文明礼仪之花更长久、更娇艳。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指南.
关键词: 礼仪教育 日常生活 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中华民族拥有许多传统美德包括礼仪美德,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这些优秀传统我们必须传递给幼儿。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主,缺乏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礼仪修养,因此良好的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一、明确学习礼仪的好处
1.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2.有利于幼儿专注力、秩序感培养
安静、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如果每个孩子学习礼仪,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地征求别人意见,比如:“××,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那么,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地介入。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那么,当孩子专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学习质量是必然的。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
3.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情绪对孩子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学习礼仪的途径
礼仪教育不是单靠幼儿园教学就能成功的,还应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如何在入园、进餐、睡觉、游戏等活动中学习礼仪?
1.日常生活是基础
早上问早、问好,要求孩子们鞠躬问好,刚开始几乎没有鞠躬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也觉得有点尴尬。问题发生了,怎样让孩子们体会到鞠躬的礼仪呢?老师们的心里打起了小鼓。于是老师们将这个问题提到了年级例会上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提出如果孩子不愿意主动鞠躬,那么老师可以主动先向孩子鞠躬,老师本来就是孩子的榜样,这样可以消除孩子们的不好意思,还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老师实施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多数孩子能主动鞠躬敬礼了,有些家长会跟着孩子向老师鞠躬。
2.教学活动是关键
(1)巧用儿歌渗透礼仪
儿歌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通过孩子与家长和老师自编及收集的过程,使孩子们知道哪些是礼仪,礼仪都有哪些行为,了解礼仪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快乐。如儿歌《我的好妈妈》“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这首儿歌激发了孩子们尊敬长辈、关爱老人的情感,并能与大家交流自己在家所做的关心、帮助老人的事情。
(2)诵读经典感悟礼仪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练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材料。因此,可利用餐前餐后等零散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在诵读过程中感悟礼仪。如《弟子规》中“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教育孩子做事不能贪图小便宜。
(3)善用区角再现礼仪
充实区角材料,注重材料投放多元化。通过角色游戏等表演再现真实的情境,引导幼儿礼貌待人待事。
3.掌握方法是根本
(1)表扬鼓励法
乐意受到表扬是孩子的天性,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久而久之,良好的礼仪就会形成与巩固。
(2)随机教育法
户外活动时,看到地上有一个饮料瓶,本想拿起来放进垃圾桶,转念一想,何不趁机教育一下孩子们呢?于是,我伤心地说:“垃圾宝宝很调皮,跑出来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帮忙把他送回家。”孩子们很快就把饮料瓶收进了垃圾桶,随后我对幼儿进行了环保方面的教育。孩子们纷纷表示:在路上看见垃圾,一定会捡起来放进垃圾桶。
(3)环境感染法
在幼儿园的走廊、长廊、主题墙等处悬挂幼儿礼仪的图片和儿歌,并张贴礼仪明星的照片,时时提醒幼儿做一名有礼貌的好孩子。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因此我园数年如一日地认真开展着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使我园教师在探索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迈开坚实有力的一步,更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开展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使文明礼仪之花更长久、更娇艳。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