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怕写”到“爱写”的距离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35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社会科技发展迅速,教学硬件也由此得益,从早期的书本、图片等实体道具,到如今的课件投影、一体机等多媒体的教学工具,大大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如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写作教学自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所以老师们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使用当下便利的教学条件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和文学素养。
  一、“怕写”作文难进步
  “怕写作文”是当前小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根据对某校学生的调查,发现怕写作文人数,占校内总人数的97%以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童心厌做文章——无意。叶圣陶先生说:“关于作文教学,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朱自清先生也说过:“无论是读是作,学生易感到实际的需要。”因此要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难题,最重要的是强调写作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写作应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是掌握语言的需要。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愿写作文,是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作文是一项作业任务,大多数人都是为写作而写作。这样的写作自然无法得到学生们的喜欢,也无法体会到用文字创造世界的乐趣。
  (2)常眼难看世界——无趣。除了思维限制外,眼界限制也是使当下小学生不愿意习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这种影响在农村小学尤其明显。很多小学生在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年龄等因素影响下,看待事物的眼界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在习作时感到无话可说。
  言为心声,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文章则是话语的记录。一篇作文,就是一段话语的记载。眼界受到限制,写来写去,依旧是那些内容,即便有再华丽的辞藻,依旧面临“无话”即无事可写,无情可抒。
  (3)贫语易失血肉——无韵。作文语言是一篇作文的血肉,少则骨瘦嶙峋,多则臃肿不堪,此外语言的流畅优美也尤为重要。然而,时下小学生作文语言不通畅不优美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一,作文的内容空洞无物不真实。据调查,当下小学生作文内容胡编乱造的较多,写真人真事的较少,缺乏真情实感,语言自然不够走心,如此当然写不出真挚流畅的感觉。第二,词汇量及优美词句积累不够。即阅读时没注意积累训练,没把一些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进行分类整理,每次阅读都是走马观花。真到用时,也是只能抓耳挠腮,语言空乏,所以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搜肠刮肚、苦思冥想,这样写出来的语言自然就不流畅、不优美了。第三,方言和网络语言的影响。当下社会信息传播迅速,庞杂,浮躁的网络世界带给学生们的往往是一些“奇形怪状”的语言词汇。再有各自的方言影响,导致学生作文语言缺乏规范,太过随意的语言如何组织的起优美的文字。
  (4)杂念不成体统——无序。当下许多小学生的作文往往呈现碎片化“流水账”式的逻辑,即在以时间顺序习作时,掺杂了许多与内容无关的描写。真正的主要内容一笔带过,如同流水账一般,而仔细描写的内容却是东一砖,西一瓦,完全没有逻辑联系。甚至会出现跳跃式的书写,前半句还在踢球,后半句就已经吃饭了。小学生思维活跃但又缺乏逻辑主线,导致作文受限,行文不能流畅,习作自然枯燥。
  二、“爱看”动画易入情
  传统习作教学中,看图写话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常用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多媒体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动画习作在解决学生“无意”“无趣”“无韵”“无序”等寫作难点上更具优势。动画主题鲜明,学生更容易把握其中情感,产生抒发情感,表达感想的欲望,让其写作思维从“要我写”向“我想写”转变。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的《鸟鸟鸟》一课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例证。其上课的流程并不复杂,主要是以下几步:
  (1)补充故事的对话描写。通过观察动画《鸟鸟鸟》的情节,完整展示一次对话修改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学生们认真观察,根据动画中的角色表情与动作和平时生活中的对话经验,推测可能发生的对话,并分角色补充对话。对此,学生的态度十分积极,参与度很高,整个课堂的气氛都被调动起来,而故事的大概对话内容也在讨论中迅速补充。
  (2)减缓故事的情节发展。如果只是简单的补充对话,虽然故事内容清楚了,但因为动画情节发展快,容易产生无话可写的尴尬。所以,在这一环节中,蒋老师先是完整地呈现了一次“让故事节奏慢下来”的修改过程,然后出示动画中“情节过快”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修改。修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动作、表情、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再搭配上合情合理、生动有趣的对话,大大丰富了故事内容,让整个故事饱满而有张力,而学生也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了观察与描写的能力,且充满趣味性。
  (3)改变故事的观点表达。蒋老师先是让学生们自由讨论《鸟鸟鸟》这一短片所要表达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因人而异,但要言之有理,有根有据。得到观点后,并不要着急直接写到故事里,而是要思考换种形式表达这一观点。蒋老师给出了不少提示,如“让里面的鸟说上一句话”,“用上一个反问”,“意味深长的幽默”等。这些提示无疑打破了学生原本直抒观点的写作常态,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产生了许许多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奇言妙句,不仅幽默有趣,而且意味深长。
  三、教学目标“众”里寻
  当然在动画的选择上,必须要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如无对话短片动画《鸟鸟鸟》,可以训练学生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能力;又如像《大闹天宫》,则可以训练学生的景物描写和故事叙述能力;再比如《黑猫警长》,可以训练学生对正义和情感的表达与把握,使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事实上“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的距离并不遥远,它们所差不过是“情”“趣”而已。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开创型人才。“历史”科目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学科一样,旨在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我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 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的时候心情也得自己调摄,务需起劲愉快。认为阅读好象在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这么一种心理状态,好象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审美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教者要遵循“意美,音美,形美”这三个原则。教师若能充分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深入地感受其中生动、丰富的美育内容和美感形式,无疑会使语文课堂本身充满愉悅、满足的美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课堂上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追寻语文的形象美、在诵读中追寻语文的语言美、在感悟中追寻语文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受到陶冶,享受到
期刊
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我们要建立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在世界上是最为深厚,也最具有包容性,所以我们对包括英语国家文化的所有外部文化,也是尊重并积极传播的。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一直不忘“帮助学生实现跨文化的意识”,其主要形式为:以文化浸润语言,实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
期刊
以等量异号(同号)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为载体,考察电场相关的知识,是常见的出題形式,题目往往涉及电场强度的合成,电势及电势差,静电力做功,电势能,电场线等知识点。学生应能够灵活使用各概念并且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才能把此类题做好。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目不难,但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清的学生往往易失分。
期刊
摘要:数学概念的建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学生在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要正确地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然而,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一味地强调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这样做势必将学生培养成模仿和解题机器。因此,概念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数学概念 引入 形成 理解 应用  要
期刊
“数学是自然科学王冠上璀璨的明珠”,古往今来,很多伟人给了数学很高的评价,可是我们的学生总觉得,数学是抽象的,是枯燥的,一句话:很没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味”呢?关键在于要设置一个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又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开头,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校马上要举行运动会了,我班的生活委员给报名参赛的运动员买了一些纪念品,他买了5支钢笔,
期刊
语文教育应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生命教育进行渗透呢?  一、改革语文课堂,改善师生关系,构造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关注生命,首先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认识,把学生看作一个个特殊的生命体,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他们,认识到他们都有极大的潜能,帮助其发展个性,使教学具有人性化;要坚持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多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主动思维、大胆探索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我从三年级就引导孩子根据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自主认读单词,两年来,大部分孩子就能见词会拼读,会读就会根据拼读会写单词了,单词解决了,英语学起来就越来越简单了,孩子们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一大批孩子英语成
期刊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思维缺乏,但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因此,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如何找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这就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一、生活化教育氛围的营造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至理名言:"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课堂教学好比生活在家庭里,生活在邻里间,好比运动在动动场".生活是教育的本源,生活就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期刊
一、乐舞的起源  关于乐舞的起源,乐舞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首先是劳动说或模仿说,它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它是远古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动物的声音或者是对动作的模仿来实现自身发展目的的这样一种行为方式;再者是宗教祭祀说,这是对超现实世界的感知。当时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足,没有足够能力去抵抗自然,于是就用鬼怪神灵来解释自然界的种种现象,通过祭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