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我们要建立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在世界上是最为深厚,也最具有包容性,所以我们对包括英语国家文化的所有外部文化,也是尊重并积极传播的。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一直不忘“帮助学生实现跨文化的意识”,其主要形式为:以文化浸润语言,实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受其赖以生存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的性格的制约和影响。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语言的学习不可能离开文化,外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文化教学。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的科学的方法》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我们学语言,不只是学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更主要的是用英语来进行交际。要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必须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对象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自如得体地使用语言,避免误解和错误。
二、以文化意识为基础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学习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程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和敏感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了解文化特征,分析文化冲突,深入体验各种文化,学会能设身处地从目标语文化的视角看问题,达到视其所视、感其所感的理解。(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它要求交际双方必须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流。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是人们储存在大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知识。如果讲话者头脑中有交际所需的文化图式,并且在输入信息时被成功地激活,就会加快交际的理解和表达,否则交际的理解和表达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失败。
学生在英语学习如果不能很好的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就会造成交际中的不得体甚至误解造成令人捧腹或尴尬的场面。因为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对方往往对发音或语法等错误比较容忍,但是对由于文化差异或冲突所造成的失误比较在乎,这类错误主要由于说话方式不妥,或不符合该语言本族人的习惯,误用该语言的表达方式或不符合失控等造成的。(托马斯)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加强文化教育,不仅仅要教授语言知识,同时还应教会学生理解、尊重、认同和宽容异族文化,培养对异族文化的情感,理解语言中文化的表现和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开展中外文化对比,激发学生文化探究兴趣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说过:“幫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中西文化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增强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世界文化的态度,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世界文化的热情。
例如汉语中的“银河”在英语中是the milky way,据说是来自希腊神话,是女神用力过猛,奶汁喷到天上,便成了牛奶路(the milky way),而在中国却流传着“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再比如西方的情人节现在越来越得到中国青年人的青睐,实际上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传统节日,如七夕-也叫做中国的情人节(Chinese Valentine’s Day);又如,在中国尊敬老人是一种传统美德,表现在称谓上,称呼“老大爷,老同志”等,是一种尊重,对方觉得你很有礼貌,很有修养,但是在西方,如在其称呼前加上“old”则会使对方很不高兴,因为在西方,“老”被认为“没有用的”;英国的气候一年四季变化多端。所以人们长期养成见面就谈天气的习惯,而且他们不善于同生人谈个人私事,谈论天气就是一种很好的回避方式。而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了吗?”而且喜欢谈论一些私事以显示彼此间的友好。
以上这些,都是有着鲜明对比的文化和传统资源。教师应利用类似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加深对这种文化差异的理解,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探究的兴趣,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树立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受其赖以生存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的性格的制约和影响。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语言的学习不可能离开文化,外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文化教学。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的科学的方法》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我们学语言,不只是学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更主要的是用英语来进行交际。要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必须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对象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自如得体地使用语言,避免误解和错误。
二、以文化意识为基础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学习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程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和敏感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了解文化特征,分析文化冲突,深入体验各种文化,学会能设身处地从目标语文化的视角看问题,达到视其所视、感其所感的理解。(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它要求交际双方必须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流。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是人们储存在大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知识。如果讲话者头脑中有交际所需的文化图式,并且在输入信息时被成功地激活,就会加快交际的理解和表达,否则交际的理解和表达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失败。
学生在英语学习如果不能很好的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就会造成交际中的不得体甚至误解造成令人捧腹或尴尬的场面。因为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对方往往对发音或语法等错误比较容忍,但是对由于文化差异或冲突所造成的失误比较在乎,这类错误主要由于说话方式不妥,或不符合该语言本族人的习惯,误用该语言的表达方式或不符合失控等造成的。(托马斯)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加强文化教育,不仅仅要教授语言知识,同时还应教会学生理解、尊重、认同和宽容异族文化,培养对异族文化的情感,理解语言中文化的表现和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开展中外文化对比,激发学生文化探究兴趣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说过:“幫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中西文化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增强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世界文化的态度,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世界文化的热情。
例如汉语中的“银河”在英语中是the milky way,据说是来自希腊神话,是女神用力过猛,奶汁喷到天上,便成了牛奶路(the milky way),而在中国却流传着“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再比如西方的情人节现在越来越得到中国青年人的青睐,实际上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传统节日,如七夕-也叫做中国的情人节(Chinese Valentine’s Day);又如,在中国尊敬老人是一种传统美德,表现在称谓上,称呼“老大爷,老同志”等,是一种尊重,对方觉得你很有礼貌,很有修养,但是在西方,如在其称呼前加上“old”则会使对方很不高兴,因为在西方,“老”被认为“没有用的”;英国的气候一年四季变化多端。所以人们长期养成见面就谈天气的习惯,而且他们不善于同生人谈个人私事,谈论天气就是一种很好的回避方式。而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了吗?”而且喜欢谈论一些私事以显示彼此间的友好。
以上这些,都是有着鲜明对比的文化和传统资源。教师应利用类似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加深对这种文化差异的理解,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探究的兴趣,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树立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