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文本教材 探索教学新模式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对低年级写话的建议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加强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对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个人认为,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自信心,引导他们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感受创造性地表述出来,使他们对写话直至今后的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写话、阅读和习作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说写热情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学习课文《蚂蚁和蝈蝈》时,我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转眼间,夏天又到了,如果你是蝈蝈,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一听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用语言表达了他们的感受,有的还加上了动作、表情,绘声绘色地表现了蝈蝈的懊悔及勇于改错的决心,我也就顺理成章地帮他们写出来,形成一篇篇充满童心童趣的答卷。当学生看到自己说的话变成了文字,感到十分满足和自豪,很有成就感。随着多次的练习,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就爱上了说话,并饶有兴趣地尝试着写,真正变“要我说,不会写”为“我要说,我会写”。
   二、以读促写,树立读写信心
   众所周知,低年级儿童的书面表达明显落后于口头表达。在早期写话训练中,我们要善于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模仿性和利用范文的感染力,引领学生读写结合、模仿写话、从读学写。低年级教材中选入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的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口头和书面语言的极好范例。为此,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尝试着用语言把相关的事物表达出来。在学完《家》一文后,我出示了填空题:“竹林是()的家,草原是()的家, ()是()的家,()是()的家。”学生反复观察思考,说出了:竹林是熊猫的家,草原是骏马的家,沙漠是骆驼的家,南极是企鹅的家,等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渴望阅读,爱上阅读,逐步树立了写话的自信心。
  三、因文而宜,加强写话练习
  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颇有情趣,有的课文可让学生直接参与创造,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起时,可以趁势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如教学《雨点》一课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兴致高涨之时,我便趁势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愿意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送给爸爸、妈妈,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你们愿意这样做吗?”这个倡议得到孩子们的热情回应,由此拉开了他们学习写话的第一幕。
  在写话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因课设练,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练习。如可以仿照句式、段式写话,也可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进行补写、续写,引导学生找到读写的结合点。例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丹顶鹤逗人喜爱的句子,体会这段话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知道了这一段都是围绕“丹顶鹤很逗人喜爱”这句话来写的,从而让学生感知“总—分”的构段方式。然后出示:
  我家的小猫真逗人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夕阳落山的景象真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这样的句式指导学生进行说写练习。由仿到创,学生思路开阔,有章可循,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围绕中心进行写话,在词句段的训练中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迁移。
  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能力
  教学中,我寻找一切机会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在充分点燃学生的写话热情,激发学生的写话动机之外,还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写话基本功的训练。如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我都设计一两个小问题,让学生书面回答,这样既有助于巩固知识,又进行了书面语表达训练。教学《沉香救母》一课,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沉香为什么要救母亲?沉香为了救母亲又是如何刻苦练功的呢?”这样的问题难度不大,答案都能在课文中找到。再如,教学《狐假虎威》后,我指导学生想象:假如小动物们和老虎再次遇到狐狸会怎样呢?然后指导学生编写故事:“再次遇到狐狸”“我们不再上当”……虽然学生们写出的故事语言稚嫩,情节简单,但这是他们创作的起点,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实践证明,经常坚持这样的小练笔,不但能使学生能记牢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收到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奇效。尤其是对成绩中下的学生,收益更明显。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教材,为学生的写话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课文为模板,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减少对学生写话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写、爱写、乐写的好习惯。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学会自己在实践中去主动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对学生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便有意识地让学生动手去收集信息并学会及时处理信息。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粗浅的点滴感想。    一、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收集信息的兴趣    唤醒有时比方法更重要。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空
基于小课题研究的教师研训方式,旨在通过教师小课题研究这一载体探索教师研训的新方式,使教师在“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人际沟通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品质,让教师群体在研究状态下获得成长。  对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研训的方式与众不同,首先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植树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生活中的“间隔”现象  1.借助手,理解“间隔”的含义  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入“间隔”的含义。(间隔: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通过捉迷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间隔”的含义,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2.认识生活中的“间隔”现象,导入课题  ①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间隔”现象。  
在课堂上,教师为了更好地“教”,也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往往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过程中,却对学生的心理关注不够。实际上,学生的学习除了认知需要外,更多靠的是自己的情感、意志、态度来进行,他们有自己的心理需求。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关注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从关注学生的“想、说、问”做起。    一、关注学生的“想”    在平时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甚至与教师的想法背道而
“数学日记”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逐渐被广大数学教师认可。它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思想、交流数学情感的平台,赋予了学生更广阔、更自由的学习空间,使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智慧传递的桥梁。结合本人的理解和实践,我认为可以分四个阶段来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一、准备阶段,欣赏优秀数学日记——激发兴趣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学生
我校于近期对校本教研开展情况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共发给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该次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一、调查结果  1.38.8%的人认为教研活动开展有意义,55.3%的人认为一般。  2.参加教研的态度:愿意参加的只有28.5%,36.7%的人参不参加都行,20.5%的人没办法,不得不参加,其余人不愿意参加。  3.在校本教研中的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孝道的国家,孝亲精神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最大的不同所在。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本,优秀传统的瑰宝。  一个孝字,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总体特征。从一个孝字,也可以认识、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    一、孝观念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1)强调要孝敬父母  儒家认为单纯的“养”并不是“孝”,孝是对父母爱敬情感的表达,是做人的根本,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所在。所谓
一、沟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教育需要师生的沟通,体育教学更需要沟通。学生在体育课上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有个动作不会,游戏规则不明确,教师讲解没有听明白,在做动作的时候有点胆怯,等等。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不会求助于教师,而是求助于同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有的教师说,我和学生交流过,沟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只停留在表面是不行的,还要明确沟通是否取得实效。  有一次上课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和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这个生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他们在这个生活中组成一个共同体,他们一起生成和推进教育和课程的改革,实现经验的改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与学生和谐的双向交流中不断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学习情绪、学习行为、学习效率,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既有和谐的一面,也会发生冲突,而品德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想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必须提高他们课堂的参与度,为此我研究了以下几条策略。    一、教师语言儿童化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个趋于无限的宝藏,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语言的激发简单易行,无处不在。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你们猜一猜呀”就好像老师在跟他们玩猜谜游戏,一下子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