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素材来源及创造性运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学习夯实“四基”,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的要求。以“周长与面积问题”为载体,在实践与反思中探讨如何才能使数学教学为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四基”目标,尤其是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以期厘清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客观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基本流程。
  [关键词]活动;经验;操作;观察;动;周长;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3-0021-02
  为了让学生经历活动本身,认识到“周长相等,面积有大小”以及“周长恒定时,所围的图形中正方形面积最大”等本质问题,在进行了两轮试教后,我们对“周长与面积问题”这一课进行了第三次教研活动。
  一、教学示例
  【第一个环节】
  师(边说边演示课件:如图1①,用5条线段围成图形,随即让学生指出周长与面积;如图1②,将上端两线段向内凹,让学生再次指出周长和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齐):周长不变,面积缩小了。
  师:为什么?
  生1:原来饱满的图形凹陷了。
  生2:原来的图形中有两条邻边发生了相对位移,整个图形变形了。
  生3:整个图形由舒张变成收缩,但是由于每条边的长度没有变,因此周长不变。
  师:请通过观察,结合对周长和面积概念的理解,判断这两个量的变化情况。(板书(主标题):周长不变,面积有变)
  师(板书探究提示语:变大还是变小?什么情况下变大?什么情况下变小?……):今天就来学习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板书总课题:周长与面积)
  【第二个环节】
  师(质疑):我们的猜测对吗?
  (学生掏出12根小棒在方格纸上拼搭:先围一个正方形,分别测算出周长和面积。不少学生用12根小棒围成一个正方形,如圖 2 所示)
  (让学生以图2为原型,移动2根小棒将图2中的9个小方格变为8格。 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图 3①,并经过旋转位移得到其余三个图形,如图3②③④所示)
  师:能不能变成7格?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展示后,教师出示对应图形)
  师:能否将其变成6格、5 格,并且画出来?
  师(学生在展示台上交流后,教师依次贴出相应模型(图略),并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一定相等吗?
  生1:周长一样的图形,有时面积会更小。
  师:理由是什么?
  生1:凹进去了一部分。
  生2:周长相等,有时面积也相等。
  师:理由是什么?
  生2:凹进去的格数相同。
  师:概括起来应该怎么说?
  生(齐):面积未必相等。(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检验出猜想的部分正确)
  师:还有无其他发现?
  生3:凹进越多,面积越小,反之越大;没有凹的就是正方形,此时面积最大……
  【第三个环节】
  师:周长相等,要使面积最大化,图形一定要饱满,像长方形、正方形。(引导学生用16根小棒拼接成矩形,然后绘制到方格纸上,再观察分析)
  (学生用小棒围成了如图4所示 的四个矩形,并得出:周长相等的矩形中,长与宽差距越小,面积就越大;当长与宽差距为0,即围成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二、数学综合实践的素材来源
  小学数学活动以“综合实践”为主。“综合与实践”的素材来源有如下两方面:
  (1)源于教材。“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一般在单元总结后面,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内容没有配套练习,因此需要教师到网络上或者优质教辅上寻找相关的习题素材,进行适当改编改造,增加趣味性和科学性,变成可操作的游戏题或活动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用实践验证知识,寻求答案。
  (2)源于教师原创。如教学了“统计与概率”后,教师要求学生调查各自家庭的家电信息,如各种电器的价格、技术参数、功率、外观设计数据等,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展示的过程。此类作业,能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统计的方法步骤以及指导思想。不仅如此,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后,也能评估各种家电的性能,学会保养、爱护、维修,还会考虑如何节能。
  综合实践课有别于具体知识的传授灌输。 因此,教学综合实践课时,不妨采用杜威的“五步教学法”(情境→设问→猜想→方式→检验)。因为综合实践课的宗旨就是要在实践中出真知,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结果说话,但是实验不是片面地追求好玩,操作要有科学性和教育理论的支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实验模型有时远远比实验过程本身更重要。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情境→设问→猜想→方式→检验”这个过程,前三步可以合并,方式与检验也可以交替开展。因此,可将综合实践课的基本流程改编为“情境/设问/猜想→方式/检验(结论)”,可以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三大环节进行整合,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所有的质疑与推理活动都紧密围绕在中心问题周围,让后续的探究活动扎根于深厚的理论土壤中。
  三、创造性运用的关键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如果原原本本照抄“五步教学法”,时间不够,也难以保障收效。因此,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运用。
  1.选择问题应恰当
  在本课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情境: 用课件演示5条线段拼接成的形形色色的图形,学生观察分析得知“调整一些线段后,周长相等,面积缩小;两条线段变成拱形后,面积变大;周长相等,面积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就会产生疑虑“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怎么会不等?”并顺着这个疑虑一路探索下去。
  2.设计好活动过程
  本课中,活动的前两个环节,让学生重点经历“情境/问题/假设→检验”的数学活动,并感悟设想与检验的重要性,得出“周长相等,面积未必相等”的结论。
  为了使学生的检验过程得到有序推进,教师分三步导引:先展示8格图(如图 2、图3),示范;然后移动小棒得到7格图;最后画出6 格图和5格图。围小棒、移小棒、画小棒,在有限的时间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能大幅缩减活动时间。
  操作完毕后,教师要求学生多角度观察,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到“周长相等,面积未必相等”的观点。这样一来,一方面,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真理的感知不一,在解读上难免有差异,而交流和分享有助于达成共识。
  另外,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需要在具体操作、实际考察和认真思考后才能形成,这些经验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对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要加以重视。
  (责 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是“开窗”,不是“围墙”。如何让教学能为学生的学习打开一扇扇窗户,其根本还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演绎。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谈一谈如何基于教材从“文本之中”学,延拓教材到“文本之外”寻,超越教材向“文本之上”引。  [关键词]数学学习 文本之中 文本之外 开窗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0
[摘 要]教学素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也是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媒介。不同的素材,或是相同素材呈现方式不同,都会得出不同的教学效果。重新解读教材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素材选择和处理过于简单、素材利用率低等问题,结合对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学素材的分析,探索有效选择和应用教学素材的方法和对策,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
让我们先看一则“射线”教学片断。  一、案例点击:冗长的教学语言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一条水渠的一部分,我们看到的是它的一个切面,它有两个闸门,把水蓄在中间。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水渠的两个闸门就像是线段的两个端点,蓄在中间的水就像是线段中间的那条直直的线。那么,两个闸门间的距离,我们可以看成是线段的什么呢?  生:线段的长。(课件演示:抽象出一条线段,并闪烁)  师:现在如果我们把线段的
[摘 要]对学生来说,体积单位的换算比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换算更为抽象和难懂。通过三次教学,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操作活动中,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推测,找到体积单位间的数量关系,在直观感知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体积单位;换算;操作;想象;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18-02  【教学思考】  单位换算的学习
[摘 要]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创造。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创造的有力支撑点。  [关键词]问题 创造 提问 点燃火花 点化方法 点亮欲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32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
[摘 要]作为一年级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主要活动是让学生剪莫比乌斯圈,通过其意想不到的结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好玩,从而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课、爱上数学。  [关键词]莫比乌斯圈;拓扑;完整的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09-03  我在提出“全景式数学教育”后,尝试突破
[摘 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复习存在内容多、跨度大、综合性强的特点,致使学生整体复习效率低、接受度差,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通过阐述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及具体应用,指出思维导图在实现学生课堂复习主动参与化、效率提高化、主动运用化的教学目的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源于建构主义理论,由师生根据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熟悉的事物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取探究、合作、讨论等一系列的学习方式,进一步解决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该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的灌输式、讲授式教学。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对“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基本教学程序进行探讨。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摘 要]理解性学习基于理解力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其主要运用“逆向设计(简称 UbD)”实践模式来组织教学。在研究理解性学习的过程中,先构建了理解性学习的理论框架,而后探索了其实作模式。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理解性学习;逆向设计;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操作 情境 体验 反思 思维能力 总结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2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