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学校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就必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步引导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自觉的道德品行。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它具有多种教育功能,除具有科学功能外,还有德育、美育等人文功能。那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等人文渗透呢?
一、诉之于言?摇蓄之以情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所做的事情产生情感,其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无感情而为之,其全部才能只能发挥20%,语文教学活动更是如此。
现代教育论认为,语文教学中存在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这两条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其中情感主线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师生的情感状态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效果。
我们知道,语文是中学各学科中最具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应利用作品的情感因素熏陶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实践中大多数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美的感染力不是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情感,情感往往是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的。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流露出种种不同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品位优美的语言,关照优美语言所创造的意象,净化自己心灵,陶冶自己的性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淡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哀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惆怅;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飘逸之美,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深沉之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清新之美……这些感情,其中隐涵的情思往往是教师语言无法传达和穷尽的。而学生却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最美的意境,品味人生的真、善、美,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得到审美的愉悦与享受。
语文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语文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语文是挥洒感情的乐土。语文与生俱来,语文与时俱进。每接一届学生,在第一节课,我都会动情的为学生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娓娓道说语文之美、语文之功,为今后教学作好铺垫。
二、缘情入理?摇润之以德
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从哪一点上,总会给学生一定的启迪。他们对家庭、社会、人生的态度,都会感动学生,影响学生。有人认为德育渗透是基础年级的事,高三还哪有闲情讲德育。笔者以为,在高三日常教学中我抓住古代和现代阅读题的文本,甚至是语用题的材料,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废墟》是余秋雨的一篇文化散文。我带领学生初读这篇文章时,学生的反应是淡漠的,更别说情感共鸣。针对这种情况,教学设计时,我放弃阅读题关于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要求,而确立感悟“废墟文化”的教学目标。我把学生引领到文本之中,引领进广阔的自然与文化的空间,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进行思考。首先对废墟表象进行思考:废墟是历史的见证,是古代文化的表征,展现出一种沧桑之美。再次是对废墟的态度进行思考:是刷新?是修缮?是重建?还是其他。继而结合文本,启发学生更深的思考:如何对待废墟文化,如何看待具有悲剧意味的历史事件,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悲剧事件。这种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广阔的社会生活是立体的课本,同时,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我们的生活。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老师自然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使者,向学生传递知识、道德、修养等精神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道德品位,完善他们的思想修养。
我还让学生读毕淑敏的《我很重要》,莫怀戚的《散步》,从中体会自身的责任;读宗璞的《报秋》,托尔斯泰的《牛蒡花》和史铁生《我与地坛》,从中体会生命的顽强,领悟人生的坚强之美。语文教学就是应该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给他们一个向导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人物所体现出的人性之美。从《陈情表》中的李密,宁可辞去高官厚禄,也要报答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体会人生的至孝;从《〈指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九死一生,“要留丹心照汗青”,体会人生的刚正忠诚之美。《离骚》中的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人生的高洁之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舒婷,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赞颂祖国,这是一种高尚的爱国之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之与焦仲卿为爱而殉情,这是对爱情的一种坚贞之美。渐渐地学生从《荷塘月色》的蛙声中,悟出了几许淡淡的哀愁;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既读出马克思为世界做出贡献的高尚之举,也领悟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深厚友谊;因余光中《乡愁》的那一张邮票,油然而生思乡之情……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他们诠释着丰富的人性之美。这些人性美,都可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最耀眼的灯塔。引导我们的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真、善、美中,他们可以积淀下思想与道德最深厚的精髓。
语文是厚重的文化沉淀,是生活的美丽呈现,是人生的智慧结晶。在语文日常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德育美育等人文渗透,带领学生用寻找美的眼光去审视语文,发现语文之美丽的,用感悟的眼光去品读语文,发现生活是美丽的,用闪烁着智慧的眼光去鉴赏语文,发现思想,走向高尚。
一、诉之于言?摇蓄之以情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所做的事情产生情感,其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无感情而为之,其全部才能只能发挥20%,语文教学活动更是如此。
现代教育论认为,语文教学中存在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这两条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其中情感主线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师生的情感状态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效果。
我们知道,语文是中学各学科中最具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应利用作品的情感因素熏陶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实践中大多数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美的感染力不是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情感,情感往往是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的。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流露出种种不同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品位优美的语言,关照优美语言所创造的意象,净化自己心灵,陶冶自己的性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淡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哀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惆怅;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飘逸之美,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深沉之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清新之美……这些感情,其中隐涵的情思往往是教师语言无法传达和穷尽的。而学生却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最美的意境,品味人生的真、善、美,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得到审美的愉悦与享受。
语文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语文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语文是挥洒感情的乐土。语文与生俱来,语文与时俱进。每接一届学生,在第一节课,我都会动情的为学生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娓娓道说语文之美、语文之功,为今后教学作好铺垫。
二、缘情入理?摇润之以德
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从哪一点上,总会给学生一定的启迪。他们对家庭、社会、人生的态度,都会感动学生,影响学生。有人认为德育渗透是基础年级的事,高三还哪有闲情讲德育。笔者以为,在高三日常教学中我抓住古代和现代阅读题的文本,甚至是语用题的材料,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废墟》是余秋雨的一篇文化散文。我带领学生初读这篇文章时,学生的反应是淡漠的,更别说情感共鸣。针对这种情况,教学设计时,我放弃阅读题关于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要求,而确立感悟“废墟文化”的教学目标。我把学生引领到文本之中,引领进广阔的自然与文化的空间,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进行思考。首先对废墟表象进行思考:废墟是历史的见证,是古代文化的表征,展现出一种沧桑之美。再次是对废墟的态度进行思考:是刷新?是修缮?是重建?还是其他。继而结合文本,启发学生更深的思考:如何对待废墟文化,如何看待具有悲剧意味的历史事件,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悲剧事件。这种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广阔的社会生活是立体的课本,同时,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我们的生活。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老师自然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使者,向学生传递知识、道德、修养等精神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道德品位,完善他们的思想修养。
我还让学生读毕淑敏的《我很重要》,莫怀戚的《散步》,从中体会自身的责任;读宗璞的《报秋》,托尔斯泰的《牛蒡花》和史铁生《我与地坛》,从中体会生命的顽强,领悟人生的坚强之美。语文教学就是应该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给他们一个向导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人物所体现出的人性之美。从《陈情表》中的李密,宁可辞去高官厚禄,也要报答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体会人生的至孝;从《〈指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九死一生,“要留丹心照汗青”,体会人生的刚正忠诚之美。《离骚》中的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人生的高洁之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舒婷,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赞颂祖国,这是一种高尚的爱国之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之与焦仲卿为爱而殉情,这是对爱情的一种坚贞之美。渐渐地学生从《荷塘月色》的蛙声中,悟出了几许淡淡的哀愁;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既读出马克思为世界做出贡献的高尚之举,也领悟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深厚友谊;因余光中《乡愁》的那一张邮票,油然而生思乡之情……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他们诠释着丰富的人性之美。这些人性美,都可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最耀眼的灯塔。引导我们的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真、善、美中,他们可以积淀下思想与道德最深厚的精髓。
语文是厚重的文化沉淀,是生活的美丽呈现,是人生的智慧结晶。在语文日常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德育美育等人文渗透,带领学生用寻找美的眼光去审视语文,发现语文之美丽的,用感悟的眼光去品读语文,发现生活是美丽的,用闪烁着智慧的眼光去鉴赏语文,发现思想,走向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