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和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聋校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作为一名聋校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有效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在语言训练环节中激发语言兴趣
对低年级的聋生来说,直观形象的实物、图片,生动有趣的演示,激烈竞争的氛围都能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因此,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应注意运用教具、学具和多媒体等手段,给聋生提供说的内容,创设爱说、竞说的气氛,激发他们说的兴趣。
1.实物演示增兴趣。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可让聋生观察实物演示:这是几本书?用数字几来表示?再拿来6本,一共有多少本书?通过聋生说一说,加强了他们对应用题算理、算法的理解。
2.直观图形引兴趣。聋校低年级数学教材中设置了不少图画应用题,这样可以给聋生提供多个信息,有利于聋生创造性的发挥,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或多媒体制作的画面,让聋生仔细观察,合理地表达出来。
如学习第一册第94页的图画应用题时, 教师引导聋生观察画面后,有同学说:“花架上先开了6朵牵牛花,又开了3朵,一共有几朵?”我表扬他说的很好,同时继续引导聋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来表达同一种图意:“你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于是又有聋生说:“左面有6朵牵牛花,右面有3朵牵牛花,一共有几朵?”等等。通过观察和思考,让聋生对同一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样有助于培养聋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多种维度增兴趣。从内容出发设计多角度表达。如学习第一册第90页熊猫图时,我训练聋生做到三说。①说图意。左边有5只熊猫,右边有4只熊猫,一共几只熊猫?②说算理。要求一共几只熊猫就是5只和4只合起来是多少只,用加法计算。③说意义。5+4=9中“5”表示左边的5只熊猫,“4”表示右边的4只熊猫,“9”表示一共有9只熊猫。同时还训练聋生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叙述。第一种:左边有5只熊猫,右边有4只熊猫,一共有几只熊猫?第二种:一共9只熊猫,左边有5只熊猫,右边有几只熊猫?第三种:一共9只熊猫,右边4只熊猫,左边有几只熊猫?这样训练聋生口头表达能力,能为聋生应用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手语练习提兴趣。有一个很好的手语环境如同有一个良好的口语环境一样,可以较快地发展聋人的语言。因此手语在聋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具有正迁移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聋生学习汉语的初始时期。
二、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中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我校在运用双语实现聋校课堂有效沟通的大前提下,推行和实践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在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培养聋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求聋生认真读题、审题,弄懂题目中每句话的含义,鼓励聋生讲讲题目中每句话的意思,在分析数量的关系时,让聋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例如,教学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第84页例2:有白兔12只,黑兔7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先让聋生摆12幅画有白兔的图片,再摆出7幅画有黑兔的图片。然后提问:从已知我们得出白兔是多少只?黑兔是多少只?白兔多还是黑兔多?如果黑兔站成一排,白兔也站成一排,我们看到白兔能分成哪两部分?通过摆放,学生看到白兔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白兔,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白兔。从12只白兔里把和黑兔同样多的白兔去掉,剩下的白兔的数目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数目。
2.在计算题教学中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
在计算题教学中们也能够激发聋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如果运用恰当,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教师出示两组计算题:
(1)19×8×5 35×5×2 13×12×5
(2)19×(8×5) 35×(5×2) 13×(12×5)
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做两组题,谁先做完就站起来。比赛结果显而易见:一组站起的同学寥寥无几,心存疑惑;而另一组却齐刷刷的都站起来,得意洋洋。这时教师说:其实这场比赛是不公平的。此时,学生急切地等待教师的解答,激起了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学效果都将大大提高。
一、在语言训练环节中激发语言兴趣
对低年级的聋生来说,直观形象的实物、图片,生动有趣的演示,激烈竞争的氛围都能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因此,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应注意运用教具、学具和多媒体等手段,给聋生提供说的内容,创设爱说、竞说的气氛,激发他们说的兴趣。
1.实物演示增兴趣。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可让聋生观察实物演示:这是几本书?用数字几来表示?再拿来6本,一共有多少本书?通过聋生说一说,加强了他们对应用题算理、算法的理解。
2.直观图形引兴趣。聋校低年级数学教材中设置了不少图画应用题,这样可以给聋生提供多个信息,有利于聋生创造性的发挥,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或多媒体制作的画面,让聋生仔细观察,合理地表达出来。
如学习第一册第94页的图画应用题时, 教师引导聋生观察画面后,有同学说:“花架上先开了6朵牵牛花,又开了3朵,一共有几朵?”我表扬他说的很好,同时继续引导聋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来表达同一种图意:“你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于是又有聋生说:“左面有6朵牵牛花,右面有3朵牵牛花,一共有几朵?”等等。通过观察和思考,让聋生对同一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样有助于培养聋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多种维度增兴趣。从内容出发设计多角度表达。如学习第一册第90页熊猫图时,我训练聋生做到三说。①说图意。左边有5只熊猫,右边有4只熊猫,一共几只熊猫?②说算理。要求一共几只熊猫就是5只和4只合起来是多少只,用加法计算。③说意义。5+4=9中“5”表示左边的5只熊猫,“4”表示右边的4只熊猫,“9”表示一共有9只熊猫。同时还训练聋生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叙述。第一种:左边有5只熊猫,右边有4只熊猫,一共有几只熊猫?第二种:一共9只熊猫,左边有5只熊猫,右边有几只熊猫?第三种:一共9只熊猫,右边4只熊猫,左边有几只熊猫?这样训练聋生口头表达能力,能为聋生应用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手语练习提兴趣。有一个很好的手语环境如同有一个良好的口语环境一样,可以较快地发展聋人的语言。因此手语在聋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具有正迁移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聋生学习汉语的初始时期。
二、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中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我校在运用双语实现聋校课堂有效沟通的大前提下,推行和实践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在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培养聋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求聋生认真读题、审题,弄懂题目中每句话的含义,鼓励聋生讲讲题目中每句话的意思,在分析数量的关系时,让聋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例如,教学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第84页例2:有白兔12只,黑兔7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先让聋生摆12幅画有白兔的图片,再摆出7幅画有黑兔的图片。然后提问:从已知我们得出白兔是多少只?黑兔是多少只?白兔多还是黑兔多?如果黑兔站成一排,白兔也站成一排,我们看到白兔能分成哪两部分?通过摆放,学生看到白兔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白兔,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白兔。从12只白兔里把和黑兔同样多的白兔去掉,剩下的白兔的数目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数目。
2.在计算题教学中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
在计算题教学中们也能够激发聋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如果运用恰当,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教师出示两组计算题:
(1)19×8×5 35×5×2 13×12×5
(2)19×(8×5) 35×(5×2) 13×(12×5)
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做两组题,谁先做完就站起来。比赛结果显而易见:一组站起的同学寥寥无几,心存疑惑;而另一组却齐刷刷的都站起来,得意洋洋。这时教师说:其实这场比赛是不公平的。此时,学生急切地等待教师的解答,激起了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学效果都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