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各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群文阅读策略对增加学生阅读量、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点带面、开发学生阅读思维及丰富阅读形式等方式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以阅读多篇拥有共通点的文章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顺应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新方向,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小学群文阅读的重要价值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一直都是小学生在语文各部分学习过程中最难提升的板块,而群文阅读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很多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价值包括三大方面:(1)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传统教学中多以教材中文章为主,导致学生阅读量小,所以在后续的做题、写作构思中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但是群文阅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为学生在课堂中同时呈现出多个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快速学习,寻找相似文章中的共通之处。(2)提升了小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往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一节课通常只能解析一篇文章甚至更少,这种低效率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无聊并失去了阅读兴趣。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堂课的有效时间内迅速掌握500字以上的阅读材料,通过训练略读、精读、浏览、默读等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文章中抓住关键词,快速提取有效信息,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群文阅读材料都会包含很多课外知识内容,这些拓展性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由问答、主动思考,有助于开发思维,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一)抓住关联点,实现以点带面
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放在主要地位,作为进行教学活动的肥沃土壤,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通过课内延伸到课外、一篇带动多篇的方式为学生整合阅读材料,再通过各种有效策略将其带给学生。如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将古诗所表达的感情作为连接点,为学生寻找类似的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诗人如何通过简单的字词、意境的刻画来表达相同的思想感情;又可以将作者作为连接点,罗列作者在不同心境下写出的各种诗词,对比感受人在经历不同事件时所产生的丰富感情。与此类似,教师还可以将相同体裁的文章、相同写作手法的文章片段进行整合。总而言之,教师应根据教材中语篇的具体特征,灵活抓取关键点,最终实现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二)寻求不同点,开发阅读思维
在尋找不同阅读语篇共同点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语篇的不同点作为群文阅读设计的主要依据,重要的是教师要重视课堂阅读的过程,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以小组合作为载体,在与组员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并质疑教师的观点,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更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开发。在阅读、讨论的过程中做到求同存异,教师可以从点中求异,也要从面中求异,分析多个阅读材料在局部的不同之处,探访文章整体给人的不同感悟、体会。在课堂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阅读与书写能力同时进行培养,激发学生通过有效阅读有感而发,将自己的想法、疑问记录在阅读语篇旁,长此以往,养成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的好习惯。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中《传统节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描写传统节日的文章作为群文阅读的素材,将年兽的传说、屈原的故事和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故事作为学生的课堂拓展性阅读材料,在小组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进行记录,将传统节日故事作为阅读记录,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阐述,最终达到阅读与写作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的良好效果。
(三)创新多种阅读形式,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
除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教师还要跳出传统阅读的圈子,扩大学生阅读的空间。阅读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学校和家里,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校园生活时,可以带着大家在校园的操场中、长凳上进行阅读,将阅读的文章搬上舞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小小课本剧,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阅读交流会,比比谁读的书最多,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以自己制作阅读推荐会等形式开展;开展校园文化读书节,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形式描绘出心目中的好书……通过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开设多样的读书活动,更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总之,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语文教师需要通过选择与组合最终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这是需要不断进行实践的。在实践中,教师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班学生的群文阅读策略,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阅读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灵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融合[J].华夏教师,2020(14):43-44.
[2]杨淑玲.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251.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以阅读多篇拥有共通点的文章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顺应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新方向,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小学群文阅读的重要价值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一直都是小学生在语文各部分学习过程中最难提升的板块,而群文阅读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很多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价值包括三大方面:(1)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传统教学中多以教材中文章为主,导致学生阅读量小,所以在后续的做题、写作构思中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但是群文阅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为学生在课堂中同时呈现出多个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快速学习,寻找相似文章中的共通之处。(2)提升了小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往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一节课通常只能解析一篇文章甚至更少,这种低效率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无聊并失去了阅读兴趣。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堂课的有效时间内迅速掌握500字以上的阅读材料,通过训练略读、精读、浏览、默读等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文章中抓住关键词,快速提取有效信息,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群文阅读材料都会包含很多课外知识内容,这些拓展性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由问答、主动思考,有助于开发思维,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一)抓住关联点,实现以点带面
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放在主要地位,作为进行教学活动的肥沃土壤,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通过课内延伸到课外、一篇带动多篇的方式为学生整合阅读材料,再通过各种有效策略将其带给学生。如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将古诗所表达的感情作为连接点,为学生寻找类似的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诗人如何通过简单的字词、意境的刻画来表达相同的思想感情;又可以将作者作为连接点,罗列作者在不同心境下写出的各种诗词,对比感受人在经历不同事件时所产生的丰富感情。与此类似,教师还可以将相同体裁的文章、相同写作手法的文章片段进行整合。总而言之,教师应根据教材中语篇的具体特征,灵活抓取关键点,最终实现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二)寻求不同点,开发阅读思维
在尋找不同阅读语篇共同点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语篇的不同点作为群文阅读设计的主要依据,重要的是教师要重视课堂阅读的过程,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以小组合作为载体,在与组员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并质疑教师的观点,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更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开发。在阅读、讨论的过程中做到求同存异,教师可以从点中求异,也要从面中求异,分析多个阅读材料在局部的不同之处,探访文章整体给人的不同感悟、体会。在课堂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阅读与书写能力同时进行培养,激发学生通过有效阅读有感而发,将自己的想法、疑问记录在阅读语篇旁,长此以往,养成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的好习惯。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中《传统节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描写传统节日的文章作为群文阅读的素材,将年兽的传说、屈原的故事和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故事作为学生的课堂拓展性阅读材料,在小组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进行记录,将传统节日故事作为阅读记录,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阐述,最终达到阅读与写作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的良好效果。
(三)创新多种阅读形式,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
除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教师还要跳出传统阅读的圈子,扩大学生阅读的空间。阅读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学校和家里,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校园生活时,可以带着大家在校园的操场中、长凳上进行阅读,将阅读的文章搬上舞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小小课本剧,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阅读交流会,比比谁读的书最多,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以自己制作阅读推荐会等形式开展;开展校园文化读书节,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形式描绘出心目中的好书……通过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开设多样的读书活动,更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总之,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语文教师需要通过选择与组合最终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这是需要不断进行实践的。在实践中,教师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班学生的群文阅读策略,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阅读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灵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融合[J].华夏教师,2020(14):43-44.
[2]杨淑玲.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