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我周旋久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z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枝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小叶的存在。虽然爸爸妈妈告诉小枝,小叶只是梦里的小枝。
  小叶是随着小枝的记忆出现的。小枝的记忆像电影画面逐渐淡入,从深黑,到三岁左右模糊的几张照片,再到一张异常清晰的定格,是暮色降临时分,蓝幽幽的色调里,两个大大的红色灯笼安静地悬在幼儿园铁门上,红色是被经年雨水冲洗后的黯淡,和铁迹一样斑驳,没有风,流穗垂直地吊着。后来小枝回老家上小学了,再也没见过那幕场景,但小叶却见过好几次,都是在离奇经历的某个静止点。
  小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事,断续的,碎片的,比如老屋墙上贴着的年画里,滚出一条通体鲜红的大鲤鱼,大概是由于贴年画时用的饭粒糨糊,年深日久,墙壁石灰脱落,鲤鱼也就落下来了。小叶试着抱起沉甸甸的大胖鲤鱼,想找个有水的地方救救它。但到处都没有足够深的水,脑海里闪过的大西洋、太平洋都只是地图上遥远的名字,只是概念,没有实物感。终于在群山围绕间寻到一片池塘,池面对照着青苍苍的山影,凉丝丝的,晚霞和风一起吹到池塘,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来,水中的红鲤鱼微微探出了头,悠然摇曳着柔软的尾巴。小叶却止不住地担心,这片池塘对于大鲤鱼还是太小了,而且是农家养鱼的地方,大鲤鱼不能在这里待太久,会被做成烧烤的,但别的水深的地方又那么远,该怎么办呢?只是后来,小叶再也没见过那条大红鲤鱼,也没见过那片山里的池塘。还有好不容易央求着妈妈陪自己外出玩,却在路过高铁架线时,巨响传来,眼睁睁看着高铁被撞得飞到了半空,遮住了白太阳,投下一道深重的黑影,再一声巨响,地上尘烟弥漫。
  小叶遇到的都是各种不期而至的意外,由不得自己的,小枝的生活却很少有这些波澜起伏,偶尔有,那也是小枝自己作的。小学放学了,本来该懒懒地倒在沙发上看电视,新闻主持人正襟危坐,换个台,湖南卫视的娱乐新闻又是谁谁发了新专辑,开了演唱会,看得差不多了,就赶赶简单到无聊的作业,吃饭,睡觉。可小枝心血来潮,想去粮站看看,那个地方,她时常经过,却从来没进去过,隐秘的兴奋忽闪忽闪地,她穿起拖鞋就跑了出去。小枝也不知道粮站里是否还有粮食,可它荒凉的样子实在像一个废弃的地方,一块又一块的地坝高高低低,边角长着绿得深浅不一的野草,有低成一片的,婉转纠缠着点染开来,有的纤长一枝直直立着,潮湿的角落自然悄无声息地栖落着深绿青苔,西南小镇总是这样的。粮站静得让小枝忍不住屏住了呼吸,可粮站外分明就是喧嚣的皮鞋厂。这里像打了一个结界,只有寂静,没有制作皮鞋时刺耳的机器声,不知名的小鸟声声鸣叫分外清晰,像水滴落在池塘的声音。空蕩荡的,无人,无物,阳光在这时也老去了。小枝走走停停,从高处瞥见围墙围着一片小池塘,池塘里长着各式各样的水生植物,还有浅绿的浮萍参差漂着。小枝想进围墙去看看,下青石阶梯,绕着白墙走,墙壁被雨水扎染得有些模糊,浮着蝉蜕似的薄皮,刚走近门,就看见门上倒挂着一块镜子,是小镇最常见的梳头镜子,圆形,边缘镶着一圈湛红。四周静得没有了声音,诡异的恐惧袭上空白脑海,两三秒后,小枝哇哇大叫着跑出了粮站。很久以后,小枝从网页偶尔瞄到风水八卦,上面写,镜子挂门前是用来辟邪的,小枝还是止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还有那次小枝想体验一下火车从面前开过是什么感觉,总觉得在电视上看过,火车经过身旁,轻风拂着脸,还有蝴蝶一样翩翩欲飞的裙摆,是诗意的画面。于是她就沿着曲曲折折的菜地走到铁轨旁,野草细细密密铺开,向着铁轨伸展,小枝知道隔一段时间会有一辆火车开过,她安静地等待着,就像考场上,等待开始答题的指令,一秒一秒地数着拍子。四周望去都是一袭苍意的高山,火车会从一座高山穿过一座孤悬的桥到另一座高山,铁轨发出银色光亮,小石子衬着,天空还是铅笔涂得雾蒙蒙的阴天,凉意逐渐从衣衫渗透到皮肤。火车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快到了,小枝欣喜地站好,微微扬着头,准备迎接火车,她好像是看到了火车头,然后是越来越长的车身,她期待着,却莫名感到一种压迫感,喘不过气来,她想这是火车越来越近了。那种窒息的压迫感越来越重,好像深水淹过了头顶,手脚尽一切力量挣扎,水面的亮光明明就在眼前,却怎么也到不了水面,冷水不断地朝口鼻涌来……再坚持一会儿,马上就是火车了,她好像已经感受到车底的热浪,听到震耳的汽笛轰鸣,那种铺天盖地的窒息越发逼近,小枝害怕了,第一次感到庞然大物的力量,她本能地吓得赶紧逃跑,直到那种压迫感消失。站台是空的,很久之后火车才终于露面,小枝在站台上看着火车开走,长长的一段,火车太快,快得看不清车厢窗口的旅人。是在小枝中学物理课上,头顶硕大的扇叶呼啦啦地摇啊摇,应和着老师慢悠悠的声音,这节课讲的是气压,提到火车开过,会掀起巨浪,把路边的人卷进车底。所以火车站会设置警戒线,不准行人距离火车过近。小枝想,如果她非要看到火车近距离开过,也许自己也已变成某个社会新闻了,其实只是因为一个浪漫的想法。
  就算遇到意外,小枝也都是赶紧跑,上学路上和小伙伴前后走在狭长的乡间小路上,像踏着音乐拍子一步一点地,前面的小伙伴突然停住了脚步,节奏顿了一拍,小枝疑惑地偏了一下头,是黑绿黑绿的蛇在小路中间缓缓游动着,尖叫声四起,后来听到爷爷拿着锄头把蛇头砍掉了,才放了心。小伙伴说是两条蛇交缠在一起,小枝被吓得没看清就逃跑了。可能在交配,小伙伴神秘兮兮地说。还有那次,背着竹篓的姑婆停在路中间,竹篓边缘露出几片青翠的草叶,周围零零散散几个人围着她,原来是姑婆在坟山上割猪草时,一拨开草,就看见一条红蛇。小枝看了看那个不远处的坟山,碧绿的草叶郁郁葱葱,交叠掩映着,红蛇还在里面吗,那种神秘的恐怖,就像村里各家堂屋常摆着一副空棺材。小枝赶紧跑回家,关好门窗,别留下缝让蛇进来,只有卧室窗子有一个碎洞,很多年了,从没修过,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洞,小枝总觉得红蛇可能从窗子的洞里游进来,她能想象到那种场景,就一心一意地守着那个洞,直到盯得眼睛疲惫,睡着了。再然后就是偶尔会在石头墙缝隙、角落发现褪落的苍白蛇皮,单薄的,精致的纹路走向,有裂痕。还有外婆说夜里别在地坝睡觉,蛇可能钻进嘴里,钻进肚子里,吃人的五脏六腑。小枝怕蛇就直接跑回家,小叶却躲不掉,因为她是在家里发现蛇的,年久的土墙,家里到处都是蛇,打开被子床上是一条蛇盘着,出卧室,门旁边的农具下,也是几条蛇纠缠着,挑衅似的滋滋吐着信子。   小叶常常不想小枝看各种恐怖故事,因为会给小叶的生活带来各种麻烦。连小枝看个名著《神曲》,小叶都遇到自己小时候常走的那段河岸小路变成了黄泉路,路旁是纵深的河谷,深谷另一边是高山,香烟缭绕的地府。清浅的小溪流过山下细沙,仿佛一根藤蔓缠绕着山脉,小叶走过破落的吊桥,有几块木板已经腐烂成深黑色了,颤颤巍巍,好像稍不留意,就可能从木板较大的缝隙间跌下,坠落深谷。山是墨绿色的,石壁布满湿绿的植被,随处可见燃断的香烛,香烛燃尽后的灰烬,灰烬铺了一层又一层,沉甸甸的。风吹起四野灰烬,犹如漫天的大雪卷过大地,落在人们谦卑低垂着的眼角眉梢。因为小叶这段诡异的经历,小枝更想去鬼城丰都看看了。
  小枝觉得小叶的生活比自己精彩,小学暗恋某个男生,小枝从来不敢表白,小叶却直接穿着婚纱和他结婚了。小叶白了小枝一眼。在高楼的铁栏杆旁,小枝注视远处的地面,五层楼高,有种冲动,想把手机直直地摔到地面,迅速地下坠,风的声音,落地那一刻的碎裂,四分五裂的残片,但因为心疼钱,愣是生生忍住了。但小叶敢,并做了。小叶还曾坐在硕大的荷叶上,在湖面疾行般漂来荡去,那是南美洲丛林深处的湖,淡紫小花零零落落点缀着,映在森林的巨大背影里,偶尔落在鳄鱼的鼻尖上,随着鳄鱼缓缓而行。荷叶突然变更了方向,出湖,走上了一条湍急的河流,小叶使劲移动身体躲过了一块又一块奇峻的岩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在前面没看见河了,只有一方清远的苍穹,原来是瀑布,凌空而下。当时小枝正在烈日下学车,担心撞到人,在练车场小心翼翼地缓慢开着。练车场像一个小公园,古木苍翠,树中间是所有小公园惯常出现的圆乎乎年轮,假得可爱,成排树木的缺口处,一道陈旧的滑滑梯放在湿润沙坑上,滑滑梯的颜料褪色了,露出里面的木质材料,雨后的积水还未散尽,沙坑里还陷着几处大小不一的水凼,上面偶尔还有一个透明水泡。秋千停滞着,铁索上水珠欲滴未滴,已经有铁锈出现在显眼的地方,幸好秋千未动,小枝觉得铁索吱吱的声音实在闹心,有些凄厉。再开到一边,是一群老人围着下棋,车开过穿着连衣裙散步的长发女子,还有人家露天摆着锅碗瓢盆,里面应该有剩菜剩饭吧。小枝一边慢慢开着,一边悠悠地胡思乱想着,可一旁的教练不耐烦了,只要看到路边有人,就命令小枝“撞!”以前总觉得有人把油门当刹车是天大的笑话,回到车库,教练喊收车,小枝照做了,但车速竟然猛地加快,笔直朝看车库门的中年大叔冲去,教练一把停车,“你大爷!”
  但小叶并非永远都是小枝的后续,有一次小叶也是小枝的预言。
  是2019年的春天,小叶看到电视播放附近丧尸横行的消息,立马决定跑。高铁门刚一关上,站台上丧尸病毒就传开了,追逐,撕咬,感染,血迹溅在了玻璃窗上,缓缓地向下流动,随着高铁加速在风中散开。当时只顾着逃,没顾上这是去哪里的高铁,一瞧是南下的车,她松了口气,越炎热的地方,病毒越少吧。小叶看着窗外匆匆掠过的风景,想着逃生计划,高铁经过一道深谷,深谷之下是小叶永远忘不了的画面,几辆撞毁的火车,破旧,惨烈,烧焦的痕迹,小叶能想象到火车坠落那一刻,乘客绝望的惊叫声。同车厢的乘客说,是丧尸进了火车,火车失事从桥上掉下去了。到了南边也不安全,还是跑得没病毒快,田螺里检测出了病毒,这里的水也被感染了,不能喝了。继续逃吧,所以逃到哪里去啊。没到一年,小枝的世界也病毒肆虐了。
  小叶的名字是小枝取的。是在荒草般漫无边际的夏季午后,蝉鸣一声声把时间拉得更加延长了,爷爷奶奶在隔壁房间睡午觉,小枝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那堆过期的泛黄杂志,突然想到,既然现实中的自己都有一个名字小枝,那梦里的自己应该也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小枝觉得一定要比自己的名字好听,还要有点寓意。小枝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名字,硬生生的,像男生的名字,她想要电视剧里、小说里那些诗情画意的可爱名字,什么衣樱子、白水笙、悠然、紫菱、灵儿,一听就是江南水乡,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女孩子,可小枝的家不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水鄉,也没有小言情调的名字,小枝越长大,决定喜欢的一切,越与自己已经拥有的无关。阳光透在磨砂玻璃窗上毛茸茸的,嫩黄本子边角卷起细小的褶皱,小枝拿着铅笔写下一个又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安、馨、诺、瑶、宁等,再一个一个地比较排除,非常耐心,没有一点厌烦。长大后的小枝回忆起自己曾经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取名字,痛心疾首,童年的自己怎么这么爱浪费时间,似乎童年的时间总是慢悠悠的,手里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挥霍,越长大,时间越是变快、加速,一晃眼就是三年五载,好多事来不及做,所以长大后的小枝总想着能不能把童年小枝的时间挪过来用一部分,比如大学期末考试复习时间不够啦,考证时间不够用啦,项目时间不够用啦,反正童年小枝的时间总是太多了,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度过这些漫长的时间,只能无所事事地发呆、幻想、四处走走、看电视、看杂志,总之都是长大后的小枝觉得浪费时间的事。
  在奶奶叫小枝吃晚饭之前,小枝终于想好梦里自己的名字,小叶。小枝非常喜欢叶这个字,觉得姓叶的人是很幸运的,取什么名字都好听,而且小枝和小叶,小枝探出生活的梦想,不就是小叶吗?小枝不禁沾沾自喜,难怪语文老师总把她的作文当成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念,念作文时,小枝有点不好意思,微微低着头,不敢露出太多欣喜,但心底的快乐已经踮起脚尖,转起了圈圈,这次在家里,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开心了。每次黄昏时,她都喜欢在地坝上跳舞,嘴里唱着儿歌,跳着自己编的舞蹈。屋前竹林如海,稻田还是一片绿意,延伸到远方,远方的山,屏风一样接天连地展开,屋后是一湾安宁的小山谷,等待着每天的夕阳,夕阳把她跳舞的影子拉得格外长,是长得高高的,细长的小枝。晚风拂来,融合着暖和的草叶树木的气息。梦里的小叶是小枝的样子,那生活里的小叶也许就是这条长长的影子吧。小枝向着影子打招呼:“小叶,你好,我刚刚给你取了名字,好听吗?”小枝换了个声调回答:“很好听,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谢谢小枝!”当然,小枝和影子说话的事,不能被奶奶发现,之前被奶奶发现这幕时,奶奶教训了小枝:“你在发梦冲吗!”似乎和影子说话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是在水雾迷蒙的湖中,寒意凝结。
  小叶笑意盈盈地对小枝说:“我们换一下吧!”
  小枝有些不自在:“为什么啊,你的生活这么有趣,不像我每天两点一线。”
  小叶叹了口气:“我累了,早就想停下来了,很羡慕你安稳的人生。”
  不会说话的小枝笨拙地找着理由:“我的人生并不安稳,新冠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随时可能在危险中,而你的生活再离奇,也永远有惊无险。”
  小叶眼睛微微一弯,笑了。
  些许初夏晨光流到玻璃窗,淡绿色窗帘像树叶一样随风泛起清清浅浅的涟漪,小枝忽地睁开眼,挺起身子,看着屋子里的一切,木质家具放置在大理石地板上,坚固的,有规律的,再也不会突然冒出千奇百怪的意外。她眼睛微微一弯,笑了。
其他文献
午后突然一阵手机铃声响起,我和孩子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快递员打来的,说有一箱快递放在了门卫室要抓紧去拿,貌似有什么东西坏了,一股味儿,箱子也因小雨潮湿了。我一听就知道,是母亲又寄蔬菜来跟我分享丰产的成果了,于是思绪飘向了远方的家乡和那一年四季生机勃勃丰收满满的小院。  我从幼年到上高中之前一直和父母住在小镇医院的家属区内,我家有一个红砖墙围起来的小院子,这院子就像我家的小型农场和田地,种花种菜养猫
期刊
“我的影片是我终身漫长而连续不断的一场演出。”  ——费德里科·费里尼第一场  对于这件事,镇上的人已经说什么的都有了……董夫人告诉我们,牌坊建起来的彼时,天气略有阴晦。她不想再多说什么。就在这平常的一天,北方溽热的夏季,一个史料研究员躲在第三资料室一张缺角的桌上做着日常的研究工作。  我想象着他翻动书页的动作和神态——  这个人慢慢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看向四周。  房间静谧而幽深。他不知道同事何时
期刊
火车  陈燃坐过很多次火车。她去过的地方不多,也不远,从南京到景山,从景山到南京。五六小时车程,总能在抵达疲乏边界之前到站。每每钻进车厢,总有一团浓郁的烟气扑面而来,将她包裹,空气凝滞不动,异常沉闷。在车厢连接处站着吸烟的人,他们彻夜未眠,吞吐着浊味和倦怠。落座后,面对陌生的人群,她总觉得这里与记忆中遗落的世界更近些。  邻座叔嫂延续着陆上的规矩,各尽地主之谊,热络招待,帮她把行李箱塞进座下,背包
期刊
《卡斯特桥市市长》  【英】托马斯·哈代 张玲 张扬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3月,定价:17.00元  刘心武导读:  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受家庭影响喜欢阅读,喜欢读文学书,喜欢读小说,喜欢读长篇小说,喜欢读翻译过来的外国长篇小说。有天我得到一本英国小说,小说开头写一对夫妻在田野上行走,丈夫是个打草工人,背着打草工具,他的妻子与他并肩行走,怀里抱着一个女婴,他们走啊走啊,走到一个露天集市。在
期刊
在七月的一个下午,我邀请复旦大学的张怡微老师来学校给我们的本科生做了一场关于散文写作的讲座。在讲座中她提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她认为散文是不能虚构的,散文的创作过程,“是接受生活给你的答案”。她还提到作家王安忆曾经写过的一篇关于散文的长文,其中有一段我也非常喜欢:“散文在语言上没有虚构的权利,它必须实话实说。看起来它是没有限制的,然而,所有的限制其实都是形式,一旦失去限制,也就失去了形式。失去了形式
期刊
十兄弟  我还没有坐上酒席,  人已经少了很多个,他们散落各地。  那桌告别的酒席  每个人的生命中只出现一次——  在出门娶亲的前夜,  一桌特设的酒席像轮渡码头,  新郎端起酒杯敬向在座的九位未婚兄弟,  九位兄弟随即斟满他的杯子。  烟火爬满墙壁,熏黑了房梁,  酒融入血,而沸腾的情感  最终冷却成墙脚的残雪。  这桌酒席消失多年,  离乡的人们搭上天际的航班。  酒瓶空空,风吹过院子空旷的
期刊
主持人点评  瑠歌是年青一代的诗人,具有对语言的超常敏感,但所写绝不“清新可爱”。就写作资源论,瑠歌的来源复杂,却能为一己所用,整合成某种特异的、多触角和触点的风格。同时,瑠歌的写作也不失力度和野心,气象不凡;其叛逆之姿和青春能量能够有效地转化成某种建设性,这和瑠歌的际遇及努力都不无关系。  ——韩东  无 题  一种淡淡的恶心感  不断从人流  和人流的声音里  涌出  我是否  成为  好的诗
期刊
王菲菲想着无论如何也要见医生一面,不是以看病的形式,而是能在医院之外见。她最初问我该如何约医生出来的时候,我还以为她的意思是要约他,但又不让他误会是有别的意思。我给建议时,措辞尽力避免表露出这事还可以有别的意思,以免显得我对人家的事有过分八卦的关心,再有她之前找我倾诉,多是人家追她她避之不及这类的事。  她两个月前体检查出自己生病,紧急做了个手术。她一开始只对我说过她出院那天加了医生的微信,经常线
期刊
今天又到了艾迪莎来家里打扫卫生的日子了,今天是她来打扫的最后一天。差五分钟十点,门铃响起来。我匆忙照了照镜子,小跑着拿起门口的话筒。像往常一样,话筒里传来略微嘶哑的声音:“艾迪莎。”我按下开门键,放下话筒,打开房门。艾迪莎常常来得早,她的这个习惯让W忍无可忍。W向来有这怪癖,对待时间守时得不得了,早一分钟到他都觉得没准备好——我也不知道他要准备什么,或许是得准备好被打扰吧。艾迪莎的提前按门铃,让W
期刊
斗地主  国庆去了一趟西藏,不是坐飞机去的,也不是乘火车,而是驱车走川藏线。据说这条线最为险阻,但风景也是最美的。按丁总的话说,走川藏线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对我来说更如此,第一次进藏就摊上了这样的机会,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兴奋之余也有点担心。组织者王总说,这条线已不比当年,好走多了,一概水泥路面。况且开车的小黄在西藏当了十三年的运输兵,专跑这条线。有了这些保证我也就放心了。准备好药品、氧气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