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当属诗歌。从上古的民歌总集《诗经》,到唐宋诗词,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论诗人,名家如云,灿若群星;论诗作,佳作如山,光彩夺目。而这些名家佳作,正是我们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的重点。虽然,高中生也学习甚至背诵了许多名篇佳作,但在高考考查中仍无从下手,即使读懂了诗歌也很难品读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诗歌鉴赏的一些有效的鉴赏、分析的方法,提出来,为学生参加高考作为鉴赏的依据。
关键词:古代诗歌;高考;鉴赏技巧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题在全国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分值不断提升,而现在的很多高中生却对古代诗歌的鉴赏一头雾水,甚至有很多的学生无从下手,于是在高考中干脆放弃。我根据自己多年高考复习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步入手,鉴赏中国古代诗歌将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一、 抓住诗眼,披文入情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源波讨缘,虽幽必显。”要鉴赏中国古代诗歌,先要读懂诗歌。通过读题目、读作者、读注释,以意逆志,揣摩诗歌的思想内容、思想情感。同时一首诗往往有一个最传神最精炼的字眼,如果抓住了这个字眼,就能抓住全诗的主旨。
如张祜的《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愁”就是全诗的诗眼,“愁”当是“乡愁”。“小山楼”既是诗人羁旅夜宿之所,又是诗人客愁发端之地。“一宿行人自可愁”,“一宿”,一夜,即整个夜晚。“行人”,指羁旅于“小山楼”的诗人自己。再者“斜月”,点明了“潮落”的时间,在这夜深月斜的沉寂的静夜里,诗人由江水的潮起潮落,由远处“瓜州”的“两三星火”,自然引发了心中绵绵不尽的乡愁。
而如果说第三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当然是“斜”字。漆黑的夜晚的江面之上,本来什么东西也看不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水退落的景色。用一“斜”字,既点明了景物,又点明了时间(即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夜难以成寐的信息。所以,此“斜”字用得可谓绝妙。诗人用笔轻灵而又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雕凿之痕,显得浑然天成。
因此,只要抓住诗中最凝练、最精神、最准确地传达主旨的字句,就能理清诗词脉络的盘节,就能掌握诗歌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二、 把握形象,析形入境
一首诗,尤其是叙事诗,往往塑造刻画一个抒情的主人公。而抒情的主人公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诗人塑造的艺术形象。只有把握住了这个“形象”,我们才能理解诗歌的内涵。因此我们在鉴赏时要抓住诗歌的关键字词,进入诗歌的意境,概括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进而理解诗歌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比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在鉴赏时,我们先要弄清楚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或者简单的说:抒情主人公是男是女?通过“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以及“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我们可以得知抒情的主人公是“思妇”,而抓住“玉门关”就能得出这首诗要表现的主题是妻子对戍边丈夫的思念。
鉴赏诗歌,要从诗歌的有机整体出发,通过对诗歌艺术形象和意境的整体观照,“析形入境”,去认识它的审美意义,去领略诗歌的思想情感。
三、 分析写法,出境悟道
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现思想感情时往往会采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現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要与古代诗歌拉开一定的距离,冷静客观的思考,弄清楚诗中所运用的手法,以便悟出诗歌所要创设的意境或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比如唐代许浑的《途经秦始皇墓》“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在山光水色的映照下,在空旷的平地上托起的这座山一样的巨大坟墓,这就正如首句形容的那样,给人以“龙盘虎踞”之感。而第二句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始皇已经死了,秦王朝已经灭亡了,似乎言尽意绝,下文难以为继了。这样一来,问题也就来了:本诗以“途经秦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宕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为什么?其实这就是在考查诗歌运用的手法。很显然三四句使用的是对比的手法:用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作对比;用路人对汉文帝的怀念同始皇在人民心中地位的崩塌作对比,反衬出秦始皇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批判之情。也在进一步说明“崩”字的含义,秦王朝在人们的心目中彻底的崩塌了。
四、 评述结合,言之有物
高考毕竟是一场笔试,考生“入情”“入境”把握了诗歌的形象,又“出境”分析了诗歌的写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胸中有丘壑”,接下来就要做到言之有物:作答要结合文本,要有具体内容,答案做到有理有据。
比如陆游的《南定楼遇急雨》一诗以“愁”字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愁。
参考答案: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连用梁、益、泸三地地名,写出诗人久居蜀地,不断变换行程的羁旅之苦。②客居他乡之愁。诗人客居他乡,“人语朱离”,难免思乡。③前路茫然之愁。诗人登高望远,仰对茫茫云天,欲向谁语;俯视迢迢原野,不辨去路,怎不生愁?④去留两难之愁。诗人“住稳”蜀地,使他依恋难舍,留也难安,去也难安。
作答,把自己对诗歌的鉴赏结果形成书面的文字,是鉴赏诗歌的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没有作答好,不能扣紧原诗,所有的鉴赏都是徒劳。因此作答时要紧扣诗歌,先概括观点看法,再结合诗歌作品做具体分析。让答案做到“评述结合,言之有物”自然就能在高考中拿到高分。
高考中对古代诗歌的考查其目的是为了传承诗歌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评价能力。只要做到以上这四步,从沉浸诗歌中的“入情”“入境”到与诗作保持距离的“出境”,由“入”到“出”;再到“入”与“出”有机结合的“评述结合,言之有物”,就能提升自己诗歌鉴赏能力、作答能力,从容应对高考诗歌鉴赏题。
关键词:古代诗歌;高考;鉴赏技巧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题在全国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分值不断提升,而现在的很多高中生却对古代诗歌的鉴赏一头雾水,甚至有很多的学生无从下手,于是在高考中干脆放弃。我根据自己多年高考复习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步入手,鉴赏中国古代诗歌将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一、 抓住诗眼,披文入情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源波讨缘,虽幽必显。”要鉴赏中国古代诗歌,先要读懂诗歌。通过读题目、读作者、读注释,以意逆志,揣摩诗歌的思想内容、思想情感。同时一首诗往往有一个最传神最精炼的字眼,如果抓住了这个字眼,就能抓住全诗的主旨。
如张祜的《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愁”就是全诗的诗眼,“愁”当是“乡愁”。“小山楼”既是诗人羁旅夜宿之所,又是诗人客愁发端之地。“一宿行人自可愁”,“一宿”,一夜,即整个夜晚。“行人”,指羁旅于“小山楼”的诗人自己。再者“斜月”,点明了“潮落”的时间,在这夜深月斜的沉寂的静夜里,诗人由江水的潮起潮落,由远处“瓜州”的“两三星火”,自然引发了心中绵绵不尽的乡愁。
而如果说第三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当然是“斜”字。漆黑的夜晚的江面之上,本来什么东西也看不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水退落的景色。用一“斜”字,既点明了景物,又点明了时间(即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夜难以成寐的信息。所以,此“斜”字用得可谓绝妙。诗人用笔轻灵而又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雕凿之痕,显得浑然天成。
因此,只要抓住诗中最凝练、最精神、最准确地传达主旨的字句,就能理清诗词脉络的盘节,就能掌握诗歌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二、 把握形象,析形入境
一首诗,尤其是叙事诗,往往塑造刻画一个抒情的主人公。而抒情的主人公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诗人塑造的艺术形象。只有把握住了这个“形象”,我们才能理解诗歌的内涵。因此我们在鉴赏时要抓住诗歌的关键字词,进入诗歌的意境,概括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进而理解诗歌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比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在鉴赏时,我们先要弄清楚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或者简单的说:抒情主人公是男是女?通过“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以及“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我们可以得知抒情的主人公是“思妇”,而抓住“玉门关”就能得出这首诗要表现的主题是妻子对戍边丈夫的思念。
鉴赏诗歌,要从诗歌的有机整体出发,通过对诗歌艺术形象和意境的整体观照,“析形入境”,去认识它的审美意义,去领略诗歌的思想情感。
三、 分析写法,出境悟道
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现思想感情时往往会采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現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要与古代诗歌拉开一定的距离,冷静客观的思考,弄清楚诗中所运用的手法,以便悟出诗歌所要创设的意境或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比如唐代许浑的《途经秦始皇墓》“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在山光水色的映照下,在空旷的平地上托起的这座山一样的巨大坟墓,这就正如首句形容的那样,给人以“龙盘虎踞”之感。而第二句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始皇已经死了,秦王朝已经灭亡了,似乎言尽意绝,下文难以为继了。这样一来,问题也就来了:本诗以“途经秦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宕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为什么?其实这就是在考查诗歌运用的手法。很显然三四句使用的是对比的手法:用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作对比;用路人对汉文帝的怀念同始皇在人民心中地位的崩塌作对比,反衬出秦始皇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批判之情。也在进一步说明“崩”字的含义,秦王朝在人们的心目中彻底的崩塌了。
四、 评述结合,言之有物
高考毕竟是一场笔试,考生“入情”“入境”把握了诗歌的形象,又“出境”分析了诗歌的写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胸中有丘壑”,接下来就要做到言之有物:作答要结合文本,要有具体内容,答案做到有理有据。
比如陆游的《南定楼遇急雨》一诗以“愁”字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愁。
参考答案: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连用梁、益、泸三地地名,写出诗人久居蜀地,不断变换行程的羁旅之苦。②客居他乡之愁。诗人客居他乡,“人语朱离”,难免思乡。③前路茫然之愁。诗人登高望远,仰对茫茫云天,欲向谁语;俯视迢迢原野,不辨去路,怎不生愁?④去留两难之愁。诗人“住稳”蜀地,使他依恋难舍,留也难安,去也难安。
作答,把自己对诗歌的鉴赏结果形成书面的文字,是鉴赏诗歌的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没有作答好,不能扣紧原诗,所有的鉴赏都是徒劳。因此作答时要紧扣诗歌,先概括观点看法,再结合诗歌作品做具体分析。让答案做到“评述结合,言之有物”自然就能在高考中拿到高分。
高考中对古代诗歌的考查其目的是为了传承诗歌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评价能力。只要做到以上这四步,从沉浸诗歌中的“入情”“入境”到与诗作保持距离的“出境”,由“入”到“出”;再到“入”与“出”有机结合的“评述结合,言之有物”,就能提升自己诗歌鉴赏能力、作答能力,从容应对高考诗歌鉴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