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景描述]
《皇帝的新装》作为童话,学生一般都耳熟能详。但它所含的意蕴却让人常读常新。整个事件以“骗”字开展,其中骗子是行骗者,皇帝是受骗者,两个老大臣和其他官员既是受骗者又是助骗者,百姓的言行又无形之中在“传骗”,而小孩子最后“揭”了骗。接着又言简意赅地提示了这种行为表象之后的原因:皇帝为了面子,大臣们这样做是为了“帽子”,百姓们又是为性命,孩子最后说出真话是因为他天真无邪,无私无畏……
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多人中,我们最应该学习谁?”这个问题在我的教学设想中,只是顺势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应该不会产生太大的分歧。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话音刚落,就传来一片嘈杂,“孩子!”“骗子!”,“骗子!”“孩子!”大有“怒目相视”、“声嘶力竭”之态。我请双方各派代表分述理由。坚持“孩子”一方的论据充分而显著:因为他纯洁、无私、敢说真话。而支持选“骗子”一方的学生,其理由则是令人啧啧称奇:骗子敢向皇帝行骗,说明他们勇敢;他们用巧妙的计谋几乎骗倒了所有人,说明他们是何等聪明i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惟妙惟肖的表演能力……如此这般,学生们不觉为自身的发现滋生了很大的成就感,得意之形溢于言表,持反方观点的学生也点头称是,不知不觉中他们的立场动摇了。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起。
一、问题讨论
课堂上发生的这一幕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翻滚,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我们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但是学生的思想有偏差时,难道我们为了“尊重”或是“鼓励”孩子的发现就要“委曲求全”吗?难道我就该在尊重孩子们“个性思维”的旗帜下,让学生们在应该向骗子学习的呼声中结束这一课?尽管他们的理由是如此的“充分”,但骗子的身份仍是不光彩的,他们设骗谋财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理应受到正义的谴责。这种关乎学生情感道德取向的问题,其实又何止我今天碰到了呢?由此我想到了相关的案例;
二、案例链接
一位教师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
师:故事读完了,你有什么启发?
生:老师如果天帝不帮助愚公,那他世世代代不是要一直挖山?
生,总不能为了愚公的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付出家族的幸福为代价。
生:对呀,我觉得愚公很自私。
师,哦,这样看来愚公挖山不对啦?!
(其他学生对此说法颇感新奇)
师:(一愣,片刻后露出笑容)真会动脑筋,认识与众不同!
像这样的问题,虽然学生解读的角度颇具现代意识,看上去有个性。但它对文本的解读却是颠覆性的。从文章的质上否定了文本所要传达的人文价值观。该教师只注意了设置问题情境,仅局限于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把眼光放在“多元”理解和所谓的“独特”感受,却缺失了让学生从质的方面理解“愚公移山”一词的褒贬意义。
三、教学反思
1 把握住正确的文本价值取向 “大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将要被点燃的火把”。今天我们提倡师生在课堂中能彼此敞开心灵,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学生在课堂上有权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质疑、对教师发问、向权威挑战。而我们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影响下,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意保持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想说、能说,我们都用激励性的话语去评价他们。在这样的课堂关系下,学生的精神主体得到了保证,他们拥有了话语权。
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认识水平是不一样的,对于学生,我们不能苛求他们的见解都正确,但对学生不那么正确的“独特体验”,仍然要给予纠正,引导他们获得正确的结论。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主要是着眼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项目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见解,并不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教师们在谨防不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的屠宰场”的同时,也要谨防成了学生“思想的尾巴”,在一些关乎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问题上绝不能含糊其词,不置可否。
2 树立正确的教师价值取向
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上的主宰者,但也决不意味着放弃自己教育的责任。一个真正“游刃有余”的教师,应该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的道义上的责任,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的引导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价值引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能创设和谐情境,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教师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来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也同样拥有的发言权,以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宽广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第一条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也,必须真正实现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不至于让学生的是非善恶观念发生偏差或被扭曲,“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得以形成。
《皇帝的新装》作为童话,学生一般都耳熟能详。但它所含的意蕴却让人常读常新。整个事件以“骗”字开展,其中骗子是行骗者,皇帝是受骗者,两个老大臣和其他官员既是受骗者又是助骗者,百姓的言行又无形之中在“传骗”,而小孩子最后“揭”了骗。接着又言简意赅地提示了这种行为表象之后的原因:皇帝为了面子,大臣们这样做是为了“帽子”,百姓们又是为性命,孩子最后说出真话是因为他天真无邪,无私无畏……
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多人中,我们最应该学习谁?”这个问题在我的教学设想中,只是顺势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应该不会产生太大的分歧。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话音刚落,就传来一片嘈杂,“孩子!”“骗子!”,“骗子!”“孩子!”大有“怒目相视”、“声嘶力竭”之态。我请双方各派代表分述理由。坚持“孩子”一方的论据充分而显著:因为他纯洁、无私、敢说真话。而支持选“骗子”一方的学生,其理由则是令人啧啧称奇:骗子敢向皇帝行骗,说明他们勇敢;他们用巧妙的计谋几乎骗倒了所有人,说明他们是何等聪明i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惟妙惟肖的表演能力……如此这般,学生们不觉为自身的发现滋生了很大的成就感,得意之形溢于言表,持反方观点的学生也点头称是,不知不觉中他们的立场动摇了。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起。
一、问题讨论
课堂上发生的这一幕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翻滚,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我们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但是学生的思想有偏差时,难道我们为了“尊重”或是“鼓励”孩子的发现就要“委曲求全”吗?难道我就该在尊重孩子们“个性思维”的旗帜下,让学生们在应该向骗子学习的呼声中结束这一课?尽管他们的理由是如此的“充分”,但骗子的身份仍是不光彩的,他们设骗谋财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理应受到正义的谴责。这种关乎学生情感道德取向的问题,其实又何止我今天碰到了呢?由此我想到了相关的案例;
二、案例链接
一位教师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
师:故事读完了,你有什么启发?
生:老师如果天帝不帮助愚公,那他世世代代不是要一直挖山?
生,总不能为了愚公的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付出家族的幸福为代价。
生:对呀,我觉得愚公很自私。
师,哦,这样看来愚公挖山不对啦?!
(其他学生对此说法颇感新奇)
师:(一愣,片刻后露出笑容)真会动脑筋,认识与众不同!
像这样的问题,虽然学生解读的角度颇具现代意识,看上去有个性。但它对文本的解读却是颠覆性的。从文章的质上否定了文本所要传达的人文价值观。该教师只注意了设置问题情境,仅局限于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把眼光放在“多元”理解和所谓的“独特”感受,却缺失了让学生从质的方面理解“愚公移山”一词的褒贬意义。
三、教学反思
1 把握住正确的文本价值取向 “大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将要被点燃的火把”。今天我们提倡师生在课堂中能彼此敞开心灵,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学生在课堂上有权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质疑、对教师发问、向权威挑战。而我们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影响下,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意保持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想说、能说,我们都用激励性的话语去评价他们。在这样的课堂关系下,学生的精神主体得到了保证,他们拥有了话语权。
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认识水平是不一样的,对于学生,我们不能苛求他们的见解都正确,但对学生不那么正确的“独特体验”,仍然要给予纠正,引导他们获得正确的结论。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主要是着眼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项目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见解,并不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教师们在谨防不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的屠宰场”的同时,也要谨防成了学生“思想的尾巴”,在一些关乎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问题上绝不能含糊其词,不置可否。
2 树立正确的教师价值取向
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上的主宰者,但也决不意味着放弃自己教育的责任。一个真正“游刃有余”的教师,应该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的道义上的责任,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的引导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价值引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能创设和谐情境,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教师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来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也同样拥有的发言权,以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宽广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第一条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也,必须真正实现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不至于让学生的是非善恶观念发生偏差或被扭曲,“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