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模式单一、少慢差费、枯燥乏味的状态,缺乏整体感。过多强调语言难度,忽视思想深度;过多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式的割裂分析,缺乏师生互动;过多强调教师的主导,串讲翻译一讲到底,忽视学生的自主,没有充分利用学生手头的参考资料,没有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没有培养学生的品味、欣赏、快乐,尤其是对祖国传统语言的欣赏,使文言文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为文言文教学走出“山重水复”之困境,步入“柳暗花明”之胜境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文言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文言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为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边学习,边借鉴,边摸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这就是“读”“诵”“说”“背”“用”文言文五环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读
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再到注释,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合作下进行研读品味。
1.1 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特别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异读 与破读。
1.2 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断句正确,理解文意才不会出错。
1.3 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师要范读,必要时还要领读;学生要有集体朗读,还要有个别朗读;可读全篇,亦可读某几段、某一段,还可读某几句、某一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学生就会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品味文言文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背诵奠定了基石。
2.诵
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升华,也是理解课文、体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前奏。朱熹说:“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强调的也是通过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调和文气。要朗诵好文言关键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抓住如下环节指导。首先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根据注释读懂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作个记号,在小组内提出解决。解决不了的查资料,资料都无法解决的,在班上提出,师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同学共同分析解决,老师点拨。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面”广,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老师认为学生忽略而又重要的地方,再由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学生带进作者所营造的意境里,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如散文描述法,配图激情法,配乐法等,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中,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品味深藏其中的浓郁情怀,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使读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事实上,诵读在整个语文学习中都很重要,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一方面要守住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强化“读诵悟情”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把诵读活动延伸到课外,留诵读作业,开诵读会等。
3.说
大多数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仍采用通篇逐句串讲法,这种教学法早已陈旧过时,它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学习者想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体现不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很难抓住重点。为适应《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者应改变这种教学法,实施重点提示法,让学习者借助文下注释自觉主动学习,充分让学生说,单个说、小组内说,互相探讨,交流体会,教者只需对重点语句进行提示或辅导。如何引导重点呢?重点要根据文体来确定;根据句式来确定;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来确定……。
4.背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文言文的背诵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文言文很少用于口语,说起来拗口,要达到用文言文流利而又准确地表情达意,就必须强化文言文的背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背诵指导,让他们熟读精背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达到情感熏陶。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一定要背诵,并且要当堂练习背诵。学习者要掌握文言文的背诵技巧及方法,背诵的常见方法有抓关键词背诵法、画面背诵法、写作顺序法、线索背诵法等。重要的名言警句要消融在脑海里,达到“烂记于心、熟念于口、常写于手”的境界。背诵要按时完成,在落实方面,可设置三道关卡确保背诵的顺利进行。一,家长关。每次背诵的内容可由家长督促检查,背熟后家长检查签字。二,组长关。早自习由组长复查,进一步落实,组长检查后,报课代表,由课代表在“背诵”一览表上积分,进行公示,形成竞争。三,老师关。上课前五分钟,抽签检查两三个同学,当堂背诵,这既是督促,又是展示。对不合格的同学,督促其按时补上。这样就可保证背诵要求的落实,促使学生将文言内化为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5.用
学习文言文除了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遗产外,还要把所学知识用在文章里,使文章精悍凝练。在现代文里引用具有哲理的古诗文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妙笔生花;用文言文练习写作,还可巩固所学文言文知识。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鉴赏文言文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始终是我们文言文教与学的目标,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创造力,获得思想的启迪。实践证明,惟有如此方能使文言文教学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收稿日期:2013-04-12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为文言文教学走出“山重水复”之困境,步入“柳暗花明”之胜境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文言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文言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为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边学习,边借鉴,边摸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这就是“读”“诵”“说”“背”“用”文言文五环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读
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再到注释,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合作下进行研读品味。
1.1 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特别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异读 与破读。
1.2 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断句正确,理解文意才不会出错。
1.3 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师要范读,必要时还要领读;学生要有集体朗读,还要有个别朗读;可读全篇,亦可读某几段、某一段,还可读某几句、某一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学生就会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品味文言文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背诵奠定了基石。
2.诵
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升华,也是理解课文、体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前奏。朱熹说:“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强调的也是通过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调和文气。要朗诵好文言关键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抓住如下环节指导。首先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根据注释读懂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作个记号,在小组内提出解决。解决不了的查资料,资料都无法解决的,在班上提出,师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同学共同分析解决,老师点拨。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面”广,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老师认为学生忽略而又重要的地方,再由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学生带进作者所营造的意境里,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如散文描述法,配图激情法,配乐法等,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中,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品味深藏其中的浓郁情怀,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使读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事实上,诵读在整个语文学习中都很重要,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一方面要守住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强化“读诵悟情”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把诵读活动延伸到课外,留诵读作业,开诵读会等。
3.说
大多数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仍采用通篇逐句串讲法,这种教学法早已陈旧过时,它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学习者想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体现不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很难抓住重点。为适应《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者应改变这种教学法,实施重点提示法,让学习者借助文下注释自觉主动学习,充分让学生说,单个说、小组内说,互相探讨,交流体会,教者只需对重点语句进行提示或辅导。如何引导重点呢?重点要根据文体来确定;根据句式来确定;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来确定……。
4.背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文言文的背诵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文言文很少用于口语,说起来拗口,要达到用文言文流利而又准确地表情达意,就必须强化文言文的背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背诵指导,让他们熟读精背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达到情感熏陶。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一定要背诵,并且要当堂练习背诵。学习者要掌握文言文的背诵技巧及方法,背诵的常见方法有抓关键词背诵法、画面背诵法、写作顺序法、线索背诵法等。重要的名言警句要消融在脑海里,达到“烂记于心、熟念于口、常写于手”的境界。背诵要按时完成,在落实方面,可设置三道关卡确保背诵的顺利进行。一,家长关。每次背诵的内容可由家长督促检查,背熟后家长检查签字。二,组长关。早自习由组长复查,进一步落实,组长检查后,报课代表,由课代表在“背诵”一览表上积分,进行公示,形成竞争。三,老师关。上课前五分钟,抽签检查两三个同学,当堂背诵,这既是督促,又是展示。对不合格的同学,督促其按时补上。这样就可保证背诵要求的落实,促使学生将文言内化为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5.用
学习文言文除了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遗产外,还要把所学知识用在文章里,使文章精悍凝练。在现代文里引用具有哲理的古诗文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妙笔生花;用文言文练习写作,还可巩固所学文言文知识。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鉴赏文言文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始终是我们文言文教与学的目标,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创造力,获得思想的启迪。实践证明,惟有如此方能使文言文教学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收稿日期:201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