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像是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的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主导作用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和老师如同陌生人不理不睬。一个学期结束时,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顺利通过了考试,各有所获,两不耽搁。在市场大潮此起彼伏的今天,在研究生习惯称呼导师为老板的时日,不管是否身处校园内,每个人似乎都能强烈的感觉到“师生关系渐行渐远”。师生之间,到底是谁抛弃了谁呢?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同时也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长辈与晚辈等多重角色的关系。而军队自身纪律严格,上下级关系严明的特点,又使军校教员与学员的关系处理较为复杂,其分寸的把握也更具技巧和难度。百年大计,人才为本;科技强军,教育为先。军队院校作为为军队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干部管理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要求培养平等、关爱、纯洁的师生情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员与学员的平等关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员平等对待每一名学员,也就是说,每一名学员在教员心目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根据不同个性、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涵养的学员个体,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不能因为学员个体的表现好差、成绩优劣、出生贵贱而有等级之分。二是教员与学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员要充分尊重学员的人格,只有懂得尊重人格,才会时时想到维护学员的合法权益,对学员的一些貌似错误行为,实为合理举动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二)建立关爱的师生关系
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员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员年龄虽小,但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三)建立纯洁的师生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军队建设注人了强大活力,它激发了官兵的竞争意识,营造了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使军队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大江东去难免泥沙俱下,社会庸俗关系对部队的侵蚀也日趋明显,军队不是世外桃源,三尺讲台不是一方净土。纯洁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超功利性的关系,来自于教员崇高的人格的力量,来自于学生对于真善美的尊重和追求。
二、教员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应起主导作用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员同样应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实践中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在信息时代,知识迅速更新的今天,教师仅仅满足于原有的一桶“陈年老水”,而不及时把自己原有的“一桶水”更换成“优质矿泉水”和“活水”是行不通的。当今世界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成长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青年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有极其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而且还要不断吸取新知识,了解各种新现象,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所讲授的内容具有新颖性、趣味性、思想性以及吸引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活动中,教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员的关注。所以,教员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自身人格修养,以实际行动向学员展示出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格,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原则为军校学员树立起鲜活的学习榜样。
(二)以人为本,更新教育观念
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员为基础,爱护和培养学员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员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在这样的学习(下转第14页)(上接第9页)环境中,教员作为一个协调人,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为学员提供丰富的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让学员自己健康、和谐地发展。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淡化教员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身份,变惟我独尊的“一言堂”为教学相长的“群言堂”,使学员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心境状态,从而使学员的创新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师生之间没有人格高低,应鼓励敢持批评意见的“反对派”的出现,从“吾爱师,吾更爱真理”的基本准则出发,消除学员对教员的神秘感,缩短和减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教学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平等参与课堂双边活动的健康心态和活跃心境。它不仅会引起学员对教员的信任与尊重,还会使学员把对教员的爱迁移到其所授的学科上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三)因材施教,把握学员特点
教员关爱学员,要善于把握不同阶段学员的心理特征,关注学员的心理健康,使师生关系在动态发展中不断深化。对于刚入校的新学员,由于对环境生疏,远离亲人和朋友,加上高强度的新生军训以及在学习上由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心理上常常产生孤独无助的失落感;二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人适应状态,表现积极活跃,注意在各种活动中表现自我,力图展示自己的才华;毕业学员面临考研或下基层参加工作,在思想上基本成熟,能够自我评估,注重设计提高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学员在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给予正确的引导,积极为学员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于不同的学员要有不同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爱”。尤其是对性格内向、不爱言语的学员,要善于主动和他们接近,加强交流,加以关爱,唤起他们活泼的天性。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员尤其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找准问题的症结,放开思想包袱,树立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找回自信,迎难而上。
(四)方法得当,掌握分寸尺度
教师对学员的爱是具体的。教员对学员的爱,要做到恰如其分,要爱之得法,既不要偏爱,也不能宠爱,尤其要防止将爱庸俗化。对学员的爱是兄长似的爱,是老师给予的爱,因此这种爱又是严格的,是坦诚无私的爱,并不是无原则的。当你发现一个学员在思想、学习、品德等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护短”,你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在不打击学员人格的前提下,敢于指出他的错误与不足,尤其是涉及到原则性问题,教员决不能姑息迁就学员。他们如同一颗正在成长的树苗,需要园丁不停的整枝打叉,学员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只要我们本着对学员负责的态度去批评帮助他们,同样会赢得学员拥护。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主导作用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和老师如同陌生人不理不睬。一个学期结束时,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顺利通过了考试,各有所获,两不耽搁。在市场大潮此起彼伏的今天,在研究生习惯称呼导师为老板的时日,不管是否身处校园内,每个人似乎都能强烈的感觉到“师生关系渐行渐远”。师生之间,到底是谁抛弃了谁呢?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同时也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长辈与晚辈等多重角色的关系。而军队自身纪律严格,上下级关系严明的特点,又使军校教员与学员的关系处理较为复杂,其分寸的把握也更具技巧和难度。百年大计,人才为本;科技强军,教育为先。军队院校作为为军队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干部管理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要求培养平等、关爱、纯洁的师生情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员与学员的平等关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员平等对待每一名学员,也就是说,每一名学员在教员心目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根据不同个性、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涵养的学员个体,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不能因为学员个体的表现好差、成绩优劣、出生贵贱而有等级之分。二是教员与学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员要充分尊重学员的人格,只有懂得尊重人格,才会时时想到维护学员的合法权益,对学员的一些貌似错误行为,实为合理举动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二)建立关爱的师生关系
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员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员年龄虽小,但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三)建立纯洁的师生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军队建设注人了强大活力,它激发了官兵的竞争意识,营造了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使军队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大江东去难免泥沙俱下,社会庸俗关系对部队的侵蚀也日趋明显,军队不是世外桃源,三尺讲台不是一方净土。纯洁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超功利性的关系,来自于教员崇高的人格的力量,来自于学生对于真善美的尊重和追求。
二、教员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应起主导作用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员同样应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实践中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在信息时代,知识迅速更新的今天,教师仅仅满足于原有的一桶“陈年老水”,而不及时把自己原有的“一桶水”更换成“优质矿泉水”和“活水”是行不通的。当今世界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成长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青年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有极其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而且还要不断吸取新知识,了解各种新现象,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所讲授的内容具有新颖性、趣味性、思想性以及吸引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活动中,教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员的关注。所以,教员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自身人格修养,以实际行动向学员展示出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格,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原则为军校学员树立起鲜活的学习榜样。
(二)以人为本,更新教育观念
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员为基础,爱护和培养学员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员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在这样的学习(下转第14页)(上接第9页)环境中,教员作为一个协调人,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为学员提供丰富的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让学员自己健康、和谐地发展。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淡化教员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身份,变惟我独尊的“一言堂”为教学相长的“群言堂”,使学员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心境状态,从而使学员的创新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师生之间没有人格高低,应鼓励敢持批评意见的“反对派”的出现,从“吾爱师,吾更爱真理”的基本准则出发,消除学员对教员的神秘感,缩短和减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教学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平等参与课堂双边活动的健康心态和活跃心境。它不仅会引起学员对教员的信任与尊重,还会使学员把对教员的爱迁移到其所授的学科上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三)因材施教,把握学员特点
教员关爱学员,要善于把握不同阶段学员的心理特征,关注学员的心理健康,使师生关系在动态发展中不断深化。对于刚入校的新学员,由于对环境生疏,远离亲人和朋友,加上高强度的新生军训以及在学习上由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心理上常常产生孤独无助的失落感;二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人适应状态,表现积极活跃,注意在各种活动中表现自我,力图展示自己的才华;毕业学员面临考研或下基层参加工作,在思想上基本成熟,能够自我评估,注重设计提高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学员在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给予正确的引导,积极为学员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于不同的学员要有不同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爱”。尤其是对性格内向、不爱言语的学员,要善于主动和他们接近,加强交流,加以关爱,唤起他们活泼的天性。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员尤其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找准问题的症结,放开思想包袱,树立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找回自信,迎难而上。
(四)方法得当,掌握分寸尺度
教师对学员的爱是具体的。教员对学员的爱,要做到恰如其分,要爱之得法,既不要偏爱,也不能宠爱,尤其要防止将爱庸俗化。对学员的爱是兄长似的爱,是老师给予的爱,因此这种爱又是严格的,是坦诚无私的爱,并不是无原则的。当你发现一个学员在思想、学习、品德等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护短”,你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在不打击学员人格的前提下,敢于指出他的错误与不足,尤其是涉及到原则性问题,教员决不能姑息迁就学员。他们如同一颗正在成长的树苗,需要园丁不停的整枝打叉,学员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只要我们本着对学员负责的态度去批评帮助他们,同样会赢得学员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