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律行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自律即自觉遵守纪律,是一种发自内心要求的纪律,而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纪律,是在学生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律行为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成长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6-7岁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陶行知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我国南北朝时的教育家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指出:“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抓住人格、道德品质成长的关键期进行科学教育将事倍功半。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家长或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或认为树大自然直,或不能科学教育,从而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实践也证明:通过科学教育与管理,小学低年级阶段更容易形成自律行为,且好习惯有利于以后学习成长。心理学研究发现:行为习惯的心理机制是强化后的条件反射链接系统。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比获得这个反射要困难得多。“禀性难移”、“积习难改”就是很好的说明。所以,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自律行为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理论依据
1.低年级学生大脑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培养自律行为的生理前提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以脑的发育为物质基础的。发育正常的成人脑重平均为1400克,3岁儿童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而7岁儿童脑重约1280克,9岁儿童为1350克。小学低年级6---9岁儿童脑重增加非常显著,而脑重量的增加是和脑神经细胞的增大、脑细胞纤维的增长相联系的,这就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同时,在皮质抑制机能方面,儿童约从4岁以后内抑制就蓬勃发展起来。在学习、生活条件的要求下,特别是言语的不断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内抑制机能也发展起来,表现在儿童能更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且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大脑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
2.低年级学生年龄阶段特点有利于自律行为的形成
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自律行为的形成也必然具一定的阶段性。只有当学生心理发展到特定的年龄阶段,具备了形成的基础与条件时,这种习惯的形成才具有可能性,或者是更容易形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张梅玲研究员谈到习惯形成的阶段性时说:“低年级孩子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可塑性,尤其6岁-12岁期更是这样,因为他正处于发展当中。这时您可以给他做很多规定,他虽然不懂为什么,但因为是在形成中,所以就不费劲。另一个模仿性,小孩子的习惯、形为有很多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比如多数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比较喜欢买书看,其实父母未必有意培养孩子这个习惯,而是因为他的父母平时爱看书、买书、这样孩子渐渐地模仿而形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教师、家长抓住有利时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律行为将事倍功半。
3.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是形成自律行为的非常有利的心理条件
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和公正阶段(11-12岁)。低年级儿童(6-8岁)品德发展正处在“权威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儿童尊重道德的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是正确的。这样,他们把学校、教师、家长规定的规则看作固定的、不可变的,因而能顺利地接受并努力执行,这是形成儿童自律行为的非常有利的心理条件。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认识到,教师、班集体、家长的要求、规则等是共同约定的,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外部要求规则的控制作用降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会阻碍儿童自律行为形成的速度与质量,成为形成自律行为的不利条件。
4.从学习生活条件的变化上,低年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有利时期
儿童进入小学后,学习逐步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儿童的意志行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学习不但是比游戏更具远大目的、更加复杂的活动,而且是一种社会的义务。儿童不但要学习一些有兴趣的东西,而且还要学习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学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儿童必须有计划地按时完成任务,必须克服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各种困难,必须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这一切都要求儿童作意志的努力,否则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其次,入学后,儿童生活方式的变化如按时上学、起床、睡眠、完成家庭作业等,不像学前那么随意,也要求儿童学会自我调节控制,以符合学校、家庭的要求。再次,儿童入学以后,开始真正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如上课、班集体活动、值日劳动等,开始自觉地服从和执行集体的行为规范,开始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三、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有遵守纪律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们还不善于记住和运用规则,有好模仿的特点且容易疲劳,以致常常产生违犯纪律的行为。所以,教师要根据儿童已有的认识、行为习惯、心理发展水平来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
1.进行科学的日常教育训练是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前提
教师要在讲清楚遵守纪律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全面、明了、朗朗上口的规定、规范与规则,切实搞好课堂纪律和常规训练,让规定、规范与规则体现在课内课外的活动中。同时,要注意规定、规范与规则一旦提出,执行要及时,及时检查及时强化,强化手段要多样化(“代币”与精神相结合),奖惩要一视同仁,切忌朝令夕改,对学生亲疏不同。
2.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根本途径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在教学中,学生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学内容和手段只要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如果教学内容没有兴趣,教师又不能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那么课堂上就会出现“开小差”、摆弄玩具、做小动作等现象。此时,他们的学习活动往往需要教师或家长的督促,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所以,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无意识注意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是维持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根本途径。
3.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自律行为的形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来完成的,习惯、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由于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做老师喜欢的学生。同时具有模仿性,很容易模仿老师表扬、喜欢的学生的言行。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守秩序的学生,并使他们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这样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能力。
4.妥善处理课上个别不守纪律的学生对自律行为的形成也很重要
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要讲究艺术性,如采用暗示或提醒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稳定集中在敎学内容与活动中,不要因为一些小事或个别学生的问题而分散了全班的注意力,如有的老师因为个别学生而罚站全班学生。另外,对待不守纪律的学生不能感情用事,如教师因为学生不守纪律、说话不讲分寸甚至以不上课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如再不听老师讲,我就不上课了,就不管你了等等。更不能因为学生不遵守纪律而体罚甚至打骂学生,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
5.家校有机配合、教育要求一致是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必要保证
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与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向家长说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及其重要意义,以得到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与教学的认同、理解与支持,目的是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热爱劳动与勤俭节约等习惯,这是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必要条件。
从小学低年级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行为,无论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上,还是儿童的个性发展上,都是极为重要的。在这个时期,教师的任何疏忽大意,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自律即自觉遵守纪律,是一种发自内心要求的纪律,而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纪律,是在学生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律行为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成长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6-7岁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陶行知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我国南北朝时的教育家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指出:“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抓住人格、道德品质成长的关键期进行科学教育将事倍功半。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家长或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或认为树大自然直,或不能科学教育,从而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实践也证明:通过科学教育与管理,小学低年级阶段更容易形成自律行为,且好习惯有利于以后学习成长。心理学研究发现:行为习惯的心理机制是强化后的条件反射链接系统。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比获得这个反射要困难得多。“禀性难移”、“积习难改”就是很好的说明。所以,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自律行为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理论依据
1.低年级学生大脑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培养自律行为的生理前提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以脑的发育为物质基础的。发育正常的成人脑重平均为1400克,3岁儿童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而7岁儿童脑重约1280克,9岁儿童为1350克。小学低年级6---9岁儿童脑重增加非常显著,而脑重量的增加是和脑神经细胞的增大、脑细胞纤维的增长相联系的,这就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同时,在皮质抑制机能方面,儿童约从4岁以后内抑制就蓬勃发展起来。在学习、生活条件的要求下,特别是言语的不断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内抑制机能也发展起来,表现在儿童能更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且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大脑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
2.低年级学生年龄阶段特点有利于自律行为的形成
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自律行为的形成也必然具一定的阶段性。只有当学生心理发展到特定的年龄阶段,具备了形成的基础与条件时,这种习惯的形成才具有可能性,或者是更容易形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张梅玲研究员谈到习惯形成的阶段性时说:“低年级孩子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可塑性,尤其6岁-12岁期更是这样,因为他正处于发展当中。这时您可以给他做很多规定,他虽然不懂为什么,但因为是在形成中,所以就不费劲。另一个模仿性,小孩子的习惯、形为有很多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比如多数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比较喜欢买书看,其实父母未必有意培养孩子这个习惯,而是因为他的父母平时爱看书、买书、这样孩子渐渐地模仿而形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教师、家长抓住有利时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律行为将事倍功半。
3.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是形成自律行为的非常有利的心理条件
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和公正阶段(11-12岁)。低年级儿童(6-8岁)品德发展正处在“权威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儿童尊重道德的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是正确的。这样,他们把学校、教师、家长规定的规则看作固定的、不可变的,因而能顺利地接受并努力执行,这是形成儿童自律行为的非常有利的心理条件。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认识到,教师、班集体、家长的要求、规则等是共同约定的,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外部要求规则的控制作用降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会阻碍儿童自律行为形成的速度与质量,成为形成自律行为的不利条件。
4.从学习生活条件的变化上,低年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有利时期
儿童进入小学后,学习逐步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儿童的意志行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学习不但是比游戏更具远大目的、更加复杂的活动,而且是一种社会的义务。儿童不但要学习一些有兴趣的东西,而且还要学习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学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儿童必须有计划地按时完成任务,必须克服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各种困难,必须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这一切都要求儿童作意志的努力,否则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其次,入学后,儿童生活方式的变化如按时上学、起床、睡眠、完成家庭作业等,不像学前那么随意,也要求儿童学会自我调节控制,以符合学校、家庭的要求。再次,儿童入学以后,开始真正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如上课、班集体活动、值日劳动等,开始自觉地服从和执行集体的行为规范,开始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三、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有遵守纪律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们还不善于记住和运用规则,有好模仿的特点且容易疲劳,以致常常产生违犯纪律的行为。所以,教师要根据儿童已有的认识、行为习惯、心理发展水平来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
1.进行科学的日常教育训练是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前提
教师要在讲清楚遵守纪律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全面、明了、朗朗上口的规定、规范与规则,切实搞好课堂纪律和常规训练,让规定、规范与规则体现在课内课外的活动中。同时,要注意规定、规范与规则一旦提出,执行要及时,及时检查及时强化,强化手段要多样化(“代币”与精神相结合),奖惩要一视同仁,切忌朝令夕改,对学生亲疏不同。
2.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根本途径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在教学中,学生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学内容和手段只要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如果教学内容没有兴趣,教师又不能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那么课堂上就会出现“开小差”、摆弄玩具、做小动作等现象。此时,他们的学习活动往往需要教师或家长的督促,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所以,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无意识注意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是维持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根本途径。
3.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自律行为的形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来完成的,习惯、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由于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做老师喜欢的学生。同时具有模仿性,很容易模仿老师表扬、喜欢的学生的言行。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守秩序的学生,并使他们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这样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能力。
4.妥善处理课上个别不守纪律的学生对自律行为的形成也很重要
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要讲究艺术性,如采用暗示或提醒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稳定集中在敎学内容与活动中,不要因为一些小事或个别学生的问题而分散了全班的注意力,如有的老师因为个别学生而罚站全班学生。另外,对待不守纪律的学生不能感情用事,如教师因为学生不守纪律、说话不讲分寸甚至以不上课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如再不听老师讲,我就不上课了,就不管你了等等。更不能因为学生不遵守纪律而体罚甚至打骂学生,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
5.家校有机配合、教育要求一致是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必要保证
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与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向家长说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及其重要意义,以得到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与教学的认同、理解与支持,目的是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热爱劳动与勤俭节约等习惯,这是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必要条件。
从小学低年级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行为,无论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上,还是儿童的个性发展上,都是极为重要的。在这个时期,教师的任何疏忽大意,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