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对播音员的要求不再光是吐字发音准确、清晰,语言规范化之类的标准,同时还要求播音员个人感情色彩的流露,如何恰当的做到情感掌握,是一件不很容易的事情,这篇文章结合播音主持的情感掌握之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其情感掌握的几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播音主持;情感掌握;切实有效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17-01
1播音主持情感掌握的重要性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我们播音员把文稿内容播送一下,而且还要求播音主持人控制播音现场的气氛和情感体现的尺寸,因为它往往衡量着着节目的好坏,要想使节目做到预想的效果,播音员必须能够自如地做到情感的掌握,恰当的情感流露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当我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时,有位中央播音员播着这一大灾难时声音哽咽了几秒钟,这不仅没有影响到播报的效果,而且还调动了观众的感情,观众看到这一幕都情同身受,潸然泪下,觉得她很人性化,不缺少人文关怀,所以说播音主持没有感情,吸引不了观众,创不下高的收视率,那么这个节目做得就不成功。由此可见,播音主持情感掌握具有重大作用,作为一名播音主持应当高度重视。
2实现播音主持的情感掌握的重要途径
2.1 脑里有事物有情景。这就是所谓的对稿件情形的再现,播音员所播的稿件一般都是记者和编辑所撰写的,稿件中所述的事件情形是 记者曾经亲眼目睹的,或是听别人说的,而作为播音员只能算是个读者,没有亲眼见过稿件中所写的事物与情景,而稿件中所写的东西,与我们过去耳闻过的或是亲身经历的有类似之处,这就需要播音主持吃透文稿,结合平时对生活的体验和知识的积累对稿件中的情形进行再现,深切感受,这样播得才形象、逼真、传神,这样才能吸引观众,把都仿佛观众带入所播的意境之中,例如赵忠祥在〈动物世界〉的播音,虹云在〈午间半小时〉的播音都仿佛是在把亲眼目睹的一切讲给我们听,把我们带入一个真实的世界。因此通过脑里有事物有情景这一策略,播音主持才能引导受众的情感,以此来达到播音主持情感掌握的目的。
2.2将文字稿件变为有声语言。科学求真,艺术求美。艺术语言既有实用价值,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播音的实质就是将文字还原成语言。根据文字表述的意思,画面给予的启示,并且在由此而引发的感受、体会、联想的基础上,将可视的文字复归为可听的融实用性、教育性、审美性于一体的特殊语言。还原不单单是视听形式的变换,而是一种再创作,或称二度创作,播音主持应依据不同的稿件内容,不同的节目类型,把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艺术的再现节目风格。播音就是把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的一次艺术创造,这个重要任务要通过播音员来实现,所以播音员通过有声语言把所讲述的情和景都展现在受众面前,让他们联想现实活中的实物和实景,使抽象东西具体化,这样才能调动受众的想象力,让受众不自觉地把听觉转化成视觉,从而来调动受众的互动能力,才能想你所想,感你所感,这样节目才有收视率,才会办得成功。受众的情感才会跟随着我们的情感走。
同样有声语言 作为艺术语言,这还不是它的全部。因为声音的本身还有丰富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播音更靠近音乐。按照作品存在的形态来说,音乐和播音同属时间艺术。从审美主体的感受和反映的途径来看它们又都属于听觉艺术。播音、解说和音乐一样,既讲究音高、音低、音长、音短,也讲究节奏感。成功的播音语言,同样具有韵律美,形象美和音色之美。
2.3突出感情色彩。感情色彩的强调在节目的制作的过程中不可缺少,有了感情色彩就有了灵气、有了活力,有了立场。如果一个节目没有流露感情色彩,那这个节目就显着呆板、僵化,冷漠,没有人性化,这样的节目就算不上是一个好节目,首先打动不了人心,其次引不起受众的共鸣。新闻媒体不仅具有信息传播功能,而且还具有其他社会功能,它不但是国家形象、官方口径,而且对于树立国家形象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前年BBC的一个主持人利用新闻节目侮辱中国,遭到了我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不满,最后以他向中国道歉而告终;还有,温家宝总理去汶川视察灾情,看到人民受难的情形,不禁伤心落泪,新闻媒体细心地抓住了这一情感瞬间进行了报道,就连看过此报道的外国人都特别敬慕他,认为他是一位好总理,是人民的总理。这些很好地证明了新闻报道中感情色彩的重要性。因此,播音主持恰当地流露情感、掌握感情是非常必要的。
2.4灵活多变。播音主持是节目的灵魂,起着掌控话题、引导受众的作用,使节目既要充满气氛,又要节奏鲜明,从而一步一步地实现节目每个环节的预期目的和要求。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平时多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也不会惊慌,可以处变不惊,既不失礼节又灵活自如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唯有如此,才能很好切实有效地做到情感掌握。
结论
以上所述是实现播音主持情感掌握的主要策略,但不是全面的、全部的。播音主持的情感掌握还需要在实践中多多体验、慢慢积累,同时还要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身,增强语言驾驭能力和话题掌控能力。总之,播音主持的情感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通过科学的策略、生活的实践慢慢练就。
参考文献
[1]华音.广播电视播音如何贴近观众 [J]. 现代传播, 2001(05)
[2]刘作庚.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的语言驾驭特点 [J]. 新闻与写作, 1997(05)
[3]邢质斌. 播音──有声语言的艺术再创造[J]. 现代传播,1988(05)
【关键词】播音主持;情感掌握;切实有效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17-01
1播音主持情感掌握的重要性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我们播音员把文稿内容播送一下,而且还要求播音主持人控制播音现场的气氛和情感体现的尺寸,因为它往往衡量着着节目的好坏,要想使节目做到预想的效果,播音员必须能够自如地做到情感的掌握,恰当的情感流露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当我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时,有位中央播音员播着这一大灾难时声音哽咽了几秒钟,这不仅没有影响到播报的效果,而且还调动了观众的感情,观众看到这一幕都情同身受,潸然泪下,觉得她很人性化,不缺少人文关怀,所以说播音主持没有感情,吸引不了观众,创不下高的收视率,那么这个节目做得就不成功。由此可见,播音主持情感掌握具有重大作用,作为一名播音主持应当高度重视。
2实现播音主持的情感掌握的重要途径
2.1 脑里有事物有情景。这就是所谓的对稿件情形的再现,播音员所播的稿件一般都是记者和编辑所撰写的,稿件中所述的事件情形是 记者曾经亲眼目睹的,或是听别人说的,而作为播音员只能算是个读者,没有亲眼见过稿件中所写的事物与情景,而稿件中所写的东西,与我们过去耳闻过的或是亲身经历的有类似之处,这就需要播音主持吃透文稿,结合平时对生活的体验和知识的积累对稿件中的情形进行再现,深切感受,这样播得才形象、逼真、传神,这样才能吸引观众,把都仿佛观众带入所播的意境之中,例如赵忠祥在〈动物世界〉的播音,虹云在〈午间半小时〉的播音都仿佛是在把亲眼目睹的一切讲给我们听,把我们带入一个真实的世界。因此通过脑里有事物有情景这一策略,播音主持才能引导受众的情感,以此来达到播音主持情感掌握的目的。
2.2将文字稿件变为有声语言。科学求真,艺术求美。艺术语言既有实用价值,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播音的实质就是将文字还原成语言。根据文字表述的意思,画面给予的启示,并且在由此而引发的感受、体会、联想的基础上,将可视的文字复归为可听的融实用性、教育性、审美性于一体的特殊语言。还原不单单是视听形式的变换,而是一种再创作,或称二度创作,播音主持应依据不同的稿件内容,不同的节目类型,把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艺术的再现节目风格。播音就是把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的一次艺术创造,这个重要任务要通过播音员来实现,所以播音员通过有声语言把所讲述的情和景都展现在受众面前,让他们联想现实活中的实物和实景,使抽象东西具体化,这样才能调动受众的想象力,让受众不自觉地把听觉转化成视觉,从而来调动受众的互动能力,才能想你所想,感你所感,这样节目才有收视率,才会办得成功。受众的情感才会跟随着我们的情感走。
同样有声语言 作为艺术语言,这还不是它的全部。因为声音的本身还有丰富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播音更靠近音乐。按照作品存在的形态来说,音乐和播音同属时间艺术。从审美主体的感受和反映的途径来看它们又都属于听觉艺术。播音、解说和音乐一样,既讲究音高、音低、音长、音短,也讲究节奏感。成功的播音语言,同样具有韵律美,形象美和音色之美。
2.3突出感情色彩。感情色彩的强调在节目的制作的过程中不可缺少,有了感情色彩就有了灵气、有了活力,有了立场。如果一个节目没有流露感情色彩,那这个节目就显着呆板、僵化,冷漠,没有人性化,这样的节目就算不上是一个好节目,首先打动不了人心,其次引不起受众的共鸣。新闻媒体不仅具有信息传播功能,而且还具有其他社会功能,它不但是国家形象、官方口径,而且对于树立国家形象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前年BBC的一个主持人利用新闻节目侮辱中国,遭到了我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不满,最后以他向中国道歉而告终;还有,温家宝总理去汶川视察灾情,看到人民受难的情形,不禁伤心落泪,新闻媒体细心地抓住了这一情感瞬间进行了报道,就连看过此报道的外国人都特别敬慕他,认为他是一位好总理,是人民的总理。这些很好地证明了新闻报道中感情色彩的重要性。因此,播音主持恰当地流露情感、掌握感情是非常必要的。
2.4灵活多变。播音主持是节目的灵魂,起着掌控话题、引导受众的作用,使节目既要充满气氛,又要节奏鲜明,从而一步一步地实现节目每个环节的预期目的和要求。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平时多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也不会惊慌,可以处变不惊,既不失礼节又灵活自如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唯有如此,才能很好切实有效地做到情感掌握。
结论
以上所述是实现播音主持情感掌握的主要策略,但不是全面的、全部的。播音主持的情感掌握还需要在实践中多多体验、慢慢积累,同时还要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身,增强语言驾驭能力和话题掌控能力。总之,播音主持的情感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通过科学的策略、生活的实践慢慢练就。
参考文献
[1]华音.广播电视播音如何贴近观众 [J]. 现代传播, 2001(05)
[2]刘作庚.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的语言驾驭特点 [J]. 新闻与写作, 1997(05)
[3]邢质斌. 播音──有声语言的艺术再创造[J]. 现代传播,19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