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的诗人长岛先生在新浪微博给我留言,说苏州的胡笑梅老师写了一本陪伴女儿中考的书,很特别,他们都希望我能够写一个序言。长岛先生说,胡老师的教育理念与新教育实验非常契合,她也特别赞赏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以及“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实践。
我曾在苏州工作多年,最早推行新教育实践也是在苏州。对苏州这个“第二故乡”的人和事,总有着特别的感情。向苏州的朋友刘放兄等人了解笑梅老师的情况后,我打开了书稿,利用两个周末的时间翻阅了这本书。看了以后,觉得还是值得推荐的。在全社会普遍为教育孩子焦虑的大背景下,这本书也许能够帮助一部分父母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尤其是那些有孩子在备考的父母,也许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胡笑梅是一位洋溢著青春活力的中学老师。她身上有很多身份标识:作家、评论家、教育文学双硕士、旅游达人等等。在这本书中,胡笑梅有三个身份:班主任、语文老师和母亲。因此,她能腾挪换位,眼观360度,对学生、对女儿的心思体察入微,与孩子们融合无间。字里行间,我读到了许多有效、高质量陪伴的建议。关于不同群体的“三大焦虑”——升学焦虑、沟通焦虑、青春期焦虑,关于家庭教育常见的“三种矛盾”——两代矛盾、家校矛盾、职场女性的家庭与事业矛盾,书中都有涉及。
这里,重点说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平等对话。笑梅老师对学生和女儿的尊重,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理解和宽容,还是自然地把学生和女儿看作平等的伙伴。她总是很自然地融入他们,润物无声地化解掉他们的忧愁与烦恼。
比如书中写到女儿乐乐到奶奶家去,本想有个清静的环境做作业,结果“奶奶每天进我的房间900次,500次问我‘饿不饿’,300次问我‘喝不喝水’,100次问我‘上不上厕所’”。面对这一让人哭笑不得的场景,笑梅老师分析说:“初三的孩子……相比美食与饮料,他们更需要独立的空间,能让他们自由地思考、学习或休息。”虽然身为母亲和教师,可是对于女儿和学生来说,她更像是一个朋友、一个大姐姐、一个坚强的后援、一个年龄偏大的死党。面对他们犯下的那些低级可笑的错误,他们心里的委屈和不满,她总能迅速调换方向,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第二个关键词是快乐学习。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任何快乐的事情都不可能成为负担。孔老夫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有一句名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就是说,学校如同水,师生都是鱼,教与学相当于是作为大鱼的教师带着一群作为小鱼的学生游泳,时间久了,学生自然就能掌握了。这种共同游泳的状态,是孩子与父母、教师一起学习的状态,无论是知识的获得、未知的探索、心智的成长、技能的获得,显然都是非常愉悦的体验。作为父母和教师,要学会把这种快乐和愉悦传导给孩子。笑梅老师是深谙此道的。
比如哪怕只有一天时间,笑梅老师也要找一个环境幽静、风物清嘉的地方,让女儿可以放松身心,调整心态,然后迅速投入学习。比如她和学生之间那些调皮、有趣的对话,相互的逗趣,及时的开导,作为一种学习的调节剂,无疑也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丝快乐的亮色。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敏感,而与教师之间的这种轻松、亲近的关系,一句笑话、一个微笑所带来的快乐,往往就能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第三个关键词是静待花开。许多父母为孩子进步慢着急,为孩子成绩不如其他人着急,在这些焦虑的背后就是一个字——“急”。作为父母和教师,这种“急”不仅会使他们产生负面情绪,也会让孩子变得着急浮躁。
比如书中讲到一次事先就知道要输的篮球赛,笑梅老师说:“凡事尽力了便不后悔,哪怕是一场体育赛事,或是一场决定前途命运的考试。重要的是经历,是体验,是参与,是超越。”无论孩子还是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逐渐变得平和,人生也就多了韧性。
我一直认为,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成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笑梅老师能平衡好教学和家庭,坚持阅读和写作,已经出版了《楼梯上的三重奏》和《梅花怒放的盛宴》两部文学评论集,这是难能可贵的。她本身就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自发起新教育实验以来,从最初的“新父母学校”,到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的“家校合作共育”的理念,推进家庭教育始终是我们新教育人的重大命题之一。我的一个身份是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倡导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也是应该做的事情。
配合着社会转型的推进,我们只有家庭教育中这一类最简单、最根本的教育常识和理念,但这一旦普及成为社会共识,从父母个体到社会群体,就不会那么焦虑。期待这本书,以及更多此类的作品,能够帮助父母,帮助孩子,让更多父母悦纳孩子,享受生命,与孩子一起成长。
(责任编辑:林彦 黄晓夏)
我曾在苏州工作多年,最早推行新教育实践也是在苏州。对苏州这个“第二故乡”的人和事,总有着特别的感情。向苏州的朋友刘放兄等人了解笑梅老师的情况后,我打开了书稿,利用两个周末的时间翻阅了这本书。看了以后,觉得还是值得推荐的。在全社会普遍为教育孩子焦虑的大背景下,这本书也许能够帮助一部分父母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尤其是那些有孩子在备考的父母,也许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胡笑梅是一位洋溢著青春活力的中学老师。她身上有很多身份标识:作家、评论家、教育文学双硕士、旅游达人等等。在这本书中,胡笑梅有三个身份:班主任、语文老师和母亲。因此,她能腾挪换位,眼观360度,对学生、对女儿的心思体察入微,与孩子们融合无间。字里行间,我读到了许多有效、高质量陪伴的建议。关于不同群体的“三大焦虑”——升学焦虑、沟通焦虑、青春期焦虑,关于家庭教育常见的“三种矛盾”——两代矛盾、家校矛盾、职场女性的家庭与事业矛盾,书中都有涉及。
这里,重点说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平等对话。笑梅老师对学生和女儿的尊重,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理解和宽容,还是自然地把学生和女儿看作平等的伙伴。她总是很自然地融入他们,润物无声地化解掉他们的忧愁与烦恼。
比如书中写到女儿乐乐到奶奶家去,本想有个清静的环境做作业,结果“奶奶每天进我的房间900次,500次问我‘饿不饿’,300次问我‘喝不喝水’,100次问我‘上不上厕所’”。面对这一让人哭笑不得的场景,笑梅老师分析说:“初三的孩子……相比美食与饮料,他们更需要独立的空间,能让他们自由地思考、学习或休息。”虽然身为母亲和教师,可是对于女儿和学生来说,她更像是一个朋友、一个大姐姐、一个坚强的后援、一个年龄偏大的死党。面对他们犯下的那些低级可笑的错误,他们心里的委屈和不满,她总能迅速调换方向,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第二个关键词是快乐学习。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任何快乐的事情都不可能成为负担。孔老夫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有一句名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就是说,学校如同水,师生都是鱼,教与学相当于是作为大鱼的教师带着一群作为小鱼的学生游泳,时间久了,学生自然就能掌握了。这种共同游泳的状态,是孩子与父母、教师一起学习的状态,无论是知识的获得、未知的探索、心智的成长、技能的获得,显然都是非常愉悦的体验。作为父母和教师,要学会把这种快乐和愉悦传导给孩子。笑梅老师是深谙此道的。
比如哪怕只有一天时间,笑梅老师也要找一个环境幽静、风物清嘉的地方,让女儿可以放松身心,调整心态,然后迅速投入学习。比如她和学生之间那些调皮、有趣的对话,相互的逗趣,及时的开导,作为一种学习的调节剂,无疑也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丝快乐的亮色。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敏感,而与教师之间的这种轻松、亲近的关系,一句笑话、一个微笑所带来的快乐,往往就能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第三个关键词是静待花开。许多父母为孩子进步慢着急,为孩子成绩不如其他人着急,在这些焦虑的背后就是一个字——“急”。作为父母和教师,这种“急”不仅会使他们产生负面情绪,也会让孩子变得着急浮躁。
比如书中讲到一次事先就知道要输的篮球赛,笑梅老师说:“凡事尽力了便不后悔,哪怕是一场体育赛事,或是一场决定前途命运的考试。重要的是经历,是体验,是参与,是超越。”无论孩子还是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逐渐变得平和,人生也就多了韧性。
我一直认为,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成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笑梅老师能平衡好教学和家庭,坚持阅读和写作,已经出版了《楼梯上的三重奏》和《梅花怒放的盛宴》两部文学评论集,这是难能可贵的。她本身就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自发起新教育实验以来,从最初的“新父母学校”,到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的“家校合作共育”的理念,推进家庭教育始终是我们新教育人的重大命题之一。我的一个身份是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倡导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也是应该做的事情。
配合着社会转型的推进,我们只有家庭教育中这一类最简单、最根本的教育常识和理念,但这一旦普及成为社会共识,从父母个体到社会群体,就不会那么焦虑。期待这本书,以及更多此类的作品,能够帮助父母,帮助孩子,让更多父母悦纳孩子,享受生命,与孩子一起成长。
(责任编辑:林彦 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