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青年报》(2018年11月8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今年(2018年)8月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機构发展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在收费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然而3个月过去了,国务院出台的此意见在北京的培训市场上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据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九成机构仍违反禁令乱收费、高收费。一次性交纳高达数万元的费用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坦然承受的,但为了孩子,许多家长还是选择相信校外培训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从而义无反顾地投入大量财力、精力。笔者认为,这种观念难免有本末倒置之嫌。
第一,我们从家庭角度考虑。
校外培训不属于学校教育,没有义务教育之说,其存在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才应运而生的,校外培训机构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因此,其收费较高也情有可原。能够长期坚持参加校外培训的家庭绝大多数有余财,家庭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影响。普通家庭则不一定要勒紧裤腰带参加校外培训。一般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结果充其量只是提前学习了高年级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也很难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甚至有的学生变得更加懒惰。因为有些学生会认为,反正有辅导班的老师帮助归纳、整理知识;有不懂的问题也懒得自己钻研,反正辅导班的老师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如果必须依赖于课外辅导班才能提高成绩,那何时才能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参加校外培训的学生应该是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尝试更全面的提升,否则,盲目上校外培训可能适得其反。还有,家长在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过程中,其角色不能只是一个“提款机”,还必须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孩子,不能让孩子因专注成绩而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特别是在基本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世方面,不能成为次品、废品。
第二,要考虑校外培训办学水平。
在利益的驱使下,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懂教育的人也办起了培训班,造成培训市场素质、教学质量良莠不齐,误人子弟,甚至各种纠纷和安全事故都在所难免。还有部分辅导机构为拉生源,恶意诋毁在校教师,误导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影响学校教育的声誉。许多家长大呼难以看懂校外培训的教学质量,有关部门目前也很难对校外培训的教学质量进行量化管理。其实,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让孩子立足学校教育才是正道,多向学校老师请教,多下工夫主动学习才是王道。校外培训只能是临时救急或作为提升素养的一剂调味品,只能是义务教育的补充,多学特长的备选之一。
第三,我们再审视一下校外培训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是否能无缝对接。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新时期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不单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普遍意义。《南方都市报》曾指出:“一切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走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人才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只为追逐眼前的升学,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只能离教育的初衷越来越远。”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根据国家意志编写的大纲、课程标准、教材,都需要具有专业能力和资质的教师去研读和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和建设者方面自然是比较规范的,各类分层教育和考试选拔无不渗透了国家意志。而校外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以商业利益为目的,主要着眼于如何让学生学习成绩快速提高,从而诱使家长心甘情愿继续交纳高额费用,至于学生的长远规划和将来是否能够与现实的需要相结合,则不属于他们考虑的范畴。因此,尽管校外培训有一定作用,但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存在天然的短板。
那么,该如何规避校外培训对家长的误导和带来的压力,引导校外培训市场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妥善处理好校外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这需要齐头并进解决。对于校外培训重在加强管理,以法制精神规范校外培训市场,以人文关怀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政府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中应扮演起“引导者”“监管者”“托底者”的角色。如陕西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教育部相关通知以及陕西省专项治理行动的部署要求,为确保年底前完成全省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改工作,制定了至2018年年底前攻坚集中整治方案,对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工作按照“审批一批,整改一批,关停一批”的思路,依法依规处置违法违规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规范了办学手续,净化了培训内容,并在年底前公布无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和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有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则可借新一轮课改和高考改革的契机,从供给侧改革到需求侧改革双管齐下,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与国家、社会和世界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优化学校梯次教育建设,优化课程建设,特别注意解决好学校内部学生减负与校外增负的悖论关系。具体来讲,对小学要加强解决“三点半难题”;对初中要加强研究人才分流和义务教育影响学生个性发展难题;对高中要研究高考与人生职业规划设计与落实难题。学校的法制化、制度化、民主化建设步伐不能停滞不前,要建立一个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社会支持、家庭分担、国家托底的有机整体,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学校教育中充分而健康地成长,最终成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组织者。
总而言之,校外培训只是对学校教育的锦上添花。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不能唯成绩是从,不能简单认为不补课就会输在起跑线上。有关部门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市场的同时更需要深化改革学校教育,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
第一,我们从家庭角度考虑。
校外培训不属于学校教育,没有义务教育之说,其存在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才应运而生的,校外培训机构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因此,其收费较高也情有可原。能够长期坚持参加校外培训的家庭绝大多数有余财,家庭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影响。普通家庭则不一定要勒紧裤腰带参加校外培训。一般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结果充其量只是提前学习了高年级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也很难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甚至有的学生变得更加懒惰。因为有些学生会认为,反正有辅导班的老师帮助归纳、整理知识;有不懂的问题也懒得自己钻研,反正辅导班的老师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如果必须依赖于课外辅导班才能提高成绩,那何时才能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参加校外培训的学生应该是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尝试更全面的提升,否则,盲目上校外培训可能适得其反。还有,家长在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过程中,其角色不能只是一个“提款机”,还必须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孩子,不能让孩子因专注成绩而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特别是在基本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世方面,不能成为次品、废品。
第二,要考虑校外培训办学水平。
在利益的驱使下,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懂教育的人也办起了培训班,造成培训市场素质、教学质量良莠不齐,误人子弟,甚至各种纠纷和安全事故都在所难免。还有部分辅导机构为拉生源,恶意诋毁在校教师,误导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影响学校教育的声誉。许多家长大呼难以看懂校外培训的教学质量,有关部门目前也很难对校外培训的教学质量进行量化管理。其实,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让孩子立足学校教育才是正道,多向学校老师请教,多下工夫主动学习才是王道。校外培训只能是临时救急或作为提升素养的一剂调味品,只能是义务教育的补充,多学特长的备选之一。
第三,我们再审视一下校外培训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是否能无缝对接。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新时期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不单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普遍意义。《南方都市报》曾指出:“一切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走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人才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只为追逐眼前的升学,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只能离教育的初衷越来越远。”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根据国家意志编写的大纲、课程标准、教材,都需要具有专业能力和资质的教师去研读和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和建设者方面自然是比较规范的,各类分层教育和考试选拔无不渗透了国家意志。而校外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以商业利益为目的,主要着眼于如何让学生学习成绩快速提高,从而诱使家长心甘情愿继续交纳高额费用,至于学生的长远规划和将来是否能够与现实的需要相结合,则不属于他们考虑的范畴。因此,尽管校外培训有一定作用,但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存在天然的短板。
那么,该如何规避校外培训对家长的误导和带来的压力,引导校外培训市场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妥善处理好校外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这需要齐头并进解决。对于校外培训重在加强管理,以法制精神规范校外培训市场,以人文关怀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政府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中应扮演起“引导者”“监管者”“托底者”的角色。如陕西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教育部相关通知以及陕西省专项治理行动的部署要求,为确保年底前完成全省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改工作,制定了至2018年年底前攻坚集中整治方案,对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工作按照“审批一批,整改一批,关停一批”的思路,依法依规处置违法违规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规范了办学手续,净化了培训内容,并在年底前公布无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和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有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则可借新一轮课改和高考改革的契机,从供给侧改革到需求侧改革双管齐下,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与国家、社会和世界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优化学校梯次教育建设,优化课程建设,特别注意解决好学校内部学生减负与校外增负的悖论关系。具体来讲,对小学要加强解决“三点半难题”;对初中要加强研究人才分流和义务教育影响学生个性发展难题;对高中要研究高考与人生职业规划设计与落实难题。学校的法制化、制度化、民主化建设步伐不能停滞不前,要建立一个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社会支持、家庭分担、国家托底的有机整体,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学校教育中充分而健康地成长,最终成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组织者。
总而言之,校外培训只是对学校教育的锦上添花。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不能唯成绩是从,不能简单认为不补课就会输在起跑线上。有关部门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市场的同时更需要深化改革学校教育,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