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传统 究其法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课程一直以来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就小学阶段而言,优秀古诗文所占选篇的比例约有30%,相较之前的教材,增幅达80%。因此,通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增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那么,如何将统编版教材的学习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做了如下探讨。
  一、明确目标,探寻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呈現形式众多,涵盖了自然和人文等内容。教学前的备课环节,正是教师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过程。教师应认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固有的使命。只有具备这样的认识,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把握明确的教学目的,品味作品,解读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与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基于课堂,运用学习
  语文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主体仍是教师与学生,最主要的教学环境是课堂。传统文化篇目的习得,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留存在学生的记忆中,并在不断地运用与实践中转化为思想的一部分。
  1. 读中悟,悟中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训练的方式,内化文本的知识。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为例,教师先通过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再让学生运用连词“先……再……然后……最后……”进行语言训练。在不断的语言训练中,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完整、有条理的重要性,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曹冲这个小主人公的聪慧。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改写的,语言直白富有趣味,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融入情景读、换位读,这是学生内化文本的过程,也是明晰文本中心思想的过程。
  2. 借插画,趣味读。
  低年级学生很显著的特点便是好奇心强,一开始接触文本时,如果文字量过大,往往会让他们有畏难情绪。统编版教材很吸引人的处理是在教材中加入了美感十足、民族特色显著的插画。这些插画与教材内容相契合。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语部分的插图,孩子们环绕在那个红彤彤的中国结四周,示意这个单元与我们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有关。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的《羿射九日》,那侧身拉弓的神射手羿身着皮毛、赤着足,身后的九个烈日在炙烤大地……教材中的插画不仅是装饰,更是协助教学的好帮手。学生在学习《羿射九日》这篇课文时,虽然文字较多,但可以通过插图来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仔细观察,还能进一步挖掘细节,比如,神话故事里那夸张大胆的想象和神话人物的奇异。因此,借助插图,不仅能够促进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还能输出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3. 多手段,促提升。
  虽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语言基础知识教育所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如果能够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或知识库摘抄本,将看似零散的传统文化知识串联在一起,温故知新、触类旁通,往往更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摘抄本的前页可以是每个学期教材中所学和课外阅读的传统文化篇目的思维导图,如:古诗背了几首,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读了几篇,等等。这既是自己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摘抄本的后页则可以是积累的词语、句子,以及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写的读书心得,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既是知识的主宰者,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4. 巧运用,融贯通。
  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只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是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的。学以致用,这并不是一句空话。那么,该怎么用?可以从活动入手,在竞赛、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统编版一二年级教材中的《剪窗花》《猜字谜》《姓氏歌》《妞妞赶牛》《孙悟空打妖怪》《春节童谣》《二十四节气歌》等,内容有趣,易于背诵,渗透着中国传统风俗文化、字谜文化、姓氏文化、节日文化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材料,举行猜字谜比赛、剪窗花比赛、春节习俗介绍会、姓氏大展览、讲故事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进一步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归纳资源,形成合力
  课堂虽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但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更能让学生切身体验那些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
  班级中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传统风俗习惯,在教学《中国美食》时,这种习俗的碰撞声越发明显。如闽南的“封肉”、四川的“火锅”、东北的“锅包肉”和广东的“蜜汁叉烧”,各地名吃是历经岁月的变迁,传承至今的。这种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传统文化,不需多言已经化于学生心中。教师还可带领学生探访名人志士的故居或他们曾去过的地方,让学生能够真实感知文人先哲的气息。如可以开展户外教学活动,到同安区梵天寺这座千年古刹,感受朱熹等文人的气息;还可以到苏颂科技馆,实地感受苏颂这位北宋科学家的伟大造诣。踏入文人志士曾走过的地方,他们的身影仿佛跃然眼前,难以忘怀。名人事迹,先哲遗志,都是珍贵的精神财富。
  科技的发展也助力教育教学,我国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一直以来都彰显着悠悠大国的文化品格。《汉字五千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国脉》等一系列优秀纪录片,都可以作为强有力的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相互结合,为学生提供别样的学习视角,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品质。
  总之,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明确目标、立足课堂、形式多样、生活实践。教师要采取积极而又有策略的引导方法,让文化基因自然而然地流入学生的体内,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感知、去实践、去总结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成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又强而有力的中华少年。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洪塘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苦于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类型的文章:写父爱母爱,就写自己生病了父母如何悉心照顾,或者写下雨天父亲给自己送伞;写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就写扶老奶奶过马路,或者车上让座;写件开心的事,就写获奖了,或者过“六一节”;等等。似乎只有非常态的生活事件才会有浓烈的情感表达。那么,写作文一定就要感人肺腑,神奇无比吗?怎么才能写出非比寻常的常态生活作文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常
期刊
我校是厦门市唯一以“民族”命名的学校,还是一所多民族学校,生源来自汉族和1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以畲族为主,还有布依族、傣族、蒙古族、苗族、水族、土家族、仡佬族、壮族。多彩民族、多元文化的校情,决定着我校实施多元教育的办学思路,而多元教育的根本,就是持续、自主、发展传统文化。为了克服教育途径狭窄和教育方式单一的问题,我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与方式上,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因篇幅所限,本
期刊
最近重读冯骥才的《炼狱·天堂——韩美林口述史》,感慨颇多。  这是一本读了两年的书。2017年初,我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拜访冯先生。他送了我这本书,回到北京不久就是春节。记得我是在除夕夜一口气读完的。合上书,灿烂的阳光已经透过窗户照在了我的床头。  这是一本作者和传主都分别送我的书。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与韩美林先生同时列席会议,他说:永新,给我一个地
期刊
想象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巨大动力,而孩子们天生爱想象,为师者应让学生释放天性,舒展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启迪心智,激发灵感和创造力,让思维得到发展。现笔者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快乐的想象之旅”为例,谈谈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激活思维的点滴做法。  一、静心冥想,悟想象之奇  冥想是
期刊
抽象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概念学习中,学生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过程,逐步达到对概念的真正理解。也就是说,数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抽象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在数学概念感知与建构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抽象思维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借助“表征”,为抽象提供直观支持  抽象离不开直观的支持,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直观材料。这个材料可以由教师自己提供,也可以由学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下“数学广角——搭配(二)”例2和对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寻找稍复杂事物排列数的过程,掌握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能用比较简洁、抽象的方式进行表达,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及符号化思想。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与他人合
期刊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正式接触小数。在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现实意义,教师应力求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借助数形结合思想,以具体形象作为支撑,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简单化、形象化,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感受到数学之趣。  一、唤起经验,引出小数的教学  小数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小数概念的教学,应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的交
期刊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生活、工作、学习都变得更便捷。那么如何让这些便捷的信息服务成为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助力,让学生具有正确分辨信息的能力,用正能量充实学生,是小学思想教育的关键。为此,品德课的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来,让课堂更高效;应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巧用信息技术
期刊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历史、精神、特色、成果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校园视觉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从视觉的层面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载体把精神的隐性文化表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体现着师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  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创办于1961年,前身为原福州军区干部子弟学校,1966年移交地方后改为现名,学校周边有丰富的部队资源及深厚的军地共建历史积淀。本文拟从校园视觉
期刊
《北京青年报》(2018年11月8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今年(2018年)8月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機构发展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在收费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然而3个月过去了,国务院出台的此意见在北京的培训市场上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据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九成机构仍违反禁令乱收费、高收费。一次性交纳高达数万元的费用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