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智慧的教师 让你我从思考开始

来源 :名校·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教育演示:一位老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入若干鸡蛋大的鹅卵石,直到高出瓶口为止,然后问学生:“瓶子满了吗?”学生答道:“满了”。接着,教师往瓶里装碎石,摇了摇又问:“现在满了吗?”有学生答:“可能还没有”。随后,教师又拿出沙子往里装,使劲拍了拍,又问:“现在满了吗?”学生们大声应道:“没满!”最后,教师拿起一壶水往里倒,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这个观象说明什么,结论当然不止一个。而这位教师想告诉学生的是:如果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也许你就永远也没有机会把它们放进去了。
  这个演示对于教育的思考点在于:什么是学生生命瓶中的大石块?
  “大石块”的喻义究竟是什么?众说不一,归纳起来就是人文精神。是崇真、向善、尚美的美德;自尊、自律、自立的品格;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理智处世、宽容别人、追求和谐的风貌;志存高远、报效祖国、胸怀天下的志向。而这些就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装进学生生命之中的“大石块”,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夯实基础,逐渐树立的精神支柱。
  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将“大石块”放入学生的生命之瓶中。
  有一次,陶先生看到一个叫王友的男生,拿起泥块要砸另一个同学,就急忙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他。陶先生回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经到了。那天,陶先生身上有几块糖。他掏出一块给王友,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我的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说:“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住手,说明你尊重我。”王友迟疑地接过这第二块糖。陶先生又接着说:“据了解,你要打那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是吗?”原来陶先生已先调查了情况。先生说:“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说着,给了他第三块糖。要知道,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糖对小孩来说还是很诱人的。王友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情景,他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即使不对,我也不能打他。”陶先生高兴地拿出第四块糖,说:“你能知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没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行之先生的这四块糖,第一块是奖励给“诚信”的人;第二块是奖励给“尊重别人”的人;第三块是奖励给“有正义感”的人;第四块是奖励给“知错而改”的人。我们实在应该像陶先生那样视学生为“学做人,求发展”的未成年人。像他那样,用赏识,唤回学生的信任;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用时代的人文精神和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案例]小邑嘲笑小成的肤色,并说了有辱小成尊严的话,小成气不过动手打了小邑,“战争”就此爆发。小邑的鼻子被打出血,小成的嘴角也青肿起一包,教室的桌凳更是一片狼迹。有同学前去拉架,好不容易才将俩人分开,但两人的手都还攥紧着拳头,各自用仇恨的目光死盯着对方。班主任知道这件事后,分析:小成平时话不多,学习也好,小邑则不同,学习差,还时不时惹老师生气,这次事件也是小邑引起的。学生们纷纷议论:“小邑这次死定了”。班主任张老师没有公开批评小邑、小成,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甲先打乙,乙就打甲,然后甲、乙就相互打。
  接着张老师逐个提出以下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问题1:在这个事件中,你对甲、乙两人的行为有何看法?
  问题2: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问题3: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化解矛盾?
  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小成,小邑一直低头不语,班主任有意点小邑、小成起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双方都说应主动向对方认错,和好如初。在同学们的撮合声和欢笑声中,小邑、小成红着脸,互相握着手,相互道歉。班主任及时在黑板上重新画了一幅甲乙和好的简笔画,这时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评析:世界上什么最难?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最难。如果对孩子的认识,研究不够,特别是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研究不深不细,就会造成形式主义。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往往是围追堵截,批评得多,引导得少,缺乏人文的关怀。要提高道德实效性,单凭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的自治,因为只有能够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张老师利用提出三个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是为了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最后达到自我教育的氛围,使每一个同学都从中受到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教训式的,也不是命令式的,而是在平等、真诚、尊重的前提下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这样的教育又怎能不印象深刻呢?
  [案例]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小飞家里很困难,父母没有工作,靠做一点小生意维持一家的生活,还供小飞和小飞的弟弟上学。班上成立篮球队,队员们合计着要统一队服,小飞也是篮球队员,但他没钱买球服,同学们就想凑钱买给小飞一套。但大家都知道,小飞自尊心很强,不能让他知道这是大家凑钱给他买的,否则,小飞不但不会接受,还会离开球队,还会伤心。同学们一时半会儿拿不出主意,就找到了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被同学们的“爱心”所感动,不但也凑了一份子钱,还跟他们热火朝天地“编谎话”:我们买得多,要求老板赠送一套,不然就到别的店买,结果老板同意了。过后,学生告诉李老师,他们跟老板讲了要求“赠送”的真正原因后,老板还夸他们懂事,有爱心。结果“赠送”的这一套,老板只收了进货价,还把零头的8元钱也给免了,说是他也献一份爱心。
  评析:有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双向交流活动过程,真挚的师生情意是教与学的亲和力与趋动力,也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
  自尊心是自我意识中最敏感的部分,是肯定自我形象,维护自我尊严的心理需要。人有自尊,才会不甘落后,奋发进取。特困生身上的自尊心就象幼芽那样稚嫩,如果不引起重视,疏远、冷落或嫌弃他们,就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无形的伤害,从而产生自卑感,丧失上进心。所以,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应沉着、冷静,采用“润物细无声”的人性化的方式,处处从爱护学生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也就是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要助贫,更要保护贫困生的自尊。   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每天对别人关爱多一点,帮助多一点,自己会获得双倍的快乐。所以案例中,教师和同学们精心编制的理由,既便是谎言,它也是美丽的。它让同学们从中体会到献爱心的快乐,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也使贫困生感到生活在集体的温暖。
  让我们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
  [案例]这是一个沉重的例子:小刚来自农村,家里生活很困难,父亲常生病,主要靠母亲种地维持生计,小刚是中途转学来的,学习很用功,成绩名列前茅。有一天,老师把包放在讲台上,后来发现钱夹中的钱少了一些。老师怀疑是学生偷的,但不知道是谁所为,想弄清楚。于是老师不动声色,再次故意将包放在讲台上,结果逮了个正着,是小刚。老师耐心地批评小刚:偷东西是可耻的行为,如果让同学们知道了,大家都会看不起你、远离你……后来小刚离开了学校,没有再读书。
  评析: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非常聪明,不过有一个小毛病,喜欢小偷小摸,为了帮助小男孩改正这个坏毛病,有一天,班主任让他把一个鼓鼓的包送到某个地方,他欣然答应,途中他抵挡不住好奇心,偷偷地打开包,他惊呆了,原来包里装着整叠的钞票!他想不到老师对自己竟然这么信任!他震憾了!从此彻底改掉坏毛病。他就是吴作栋,后来他成了新加坡的总理。
  小偷和总理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是在堕落为小偷和成长为总理的关键却是一步一遥。这就靠教育的“魔杖”来点拨。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错误和挫折,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和提高。每个人都一样,很多时候,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自己一时头脑发热,犯下了错,而事后,自己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假如此时,我们不考虑犯错人的想法、感受和心理承受能力而加以指责、训斥或一棍子打死,对犯错人而言,此时会更加灰心,更加悲观,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与其如此,不如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则给予关怀,给以宽容,让他自己从自己的错误中找到出口,加以改正。要相信,每个人都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天平,让他自己去衡量对与错,而我们所做的只是给对方提供一次机会而已。
  针对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教育,我不得不提出以下的问题:我们的教师是否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过“清盘”?是否发现自己对教育有着原罪感?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不是对学生的自我觉悟力充满怀疑?是不是根本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因为我们太相信教育的力量了,太喜欢好为人师了。正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教育观念葬送了许多孩子的前途,从这点上说,我们是有罪的,我们对教育,对社会埋下罪恶的种子,一旦萌芽,我们罪不可恕!
  如果我们不怀疑“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我们还相信孩子是可塑的,那么我们就用自己最大的耐心和诚心去信赖孩子!
  [案例]小军初一是某校某班出名的“四大金钢”之一,初三换了班主任,小军想改好,但新班主任上任第一天就说要掐掉“道德败坏”的“四大金钢”。小军心灰意冷,就常弄出些事情来惹老师生气,老师也是盯着小军不放。就这样,小军与班主任成了冤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升级,终于有一天小军要约人“砍”了班主任,小军被学校开除了。小军在家和父亲也是死对头,话不过三,就吵,父亲就顺手抄起院子里的木柴棍打他,他就跑,跑得无影无踪,几天不回家,父亲找到小军,问他到底想干什么?小军说:我想读书,但不在原来的学校。于是父亲就托人,七弯八拐,小军来到了张老师班上,小军来的那一天,张老师说:“我不在乎你的过去,我只在乎现在的你,好好学,别让我失望”。也许是经历了过去的挫折,小军长大了,也懂事了,他没有再惹事生非,而是很用心很努力地学习。其实小军很聪明,期中考试竟考了班上第四名。张老师在班上表扬了他,作为鼓励,张老师把小军的座位从最后一排调到了中间。后来小军说被老师表扬的感觉真好,那一天,他是一路唱着歌回家的。还说,张老师在班会课上讲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回家要主动帮助父母干活,他就回去帮父亲干活了,还跟父亲讲他在学校的事情,父子关系也改善了。小军一直很努力,初三参加全国物理竞赛还拿了个二等奖,中考考了那一年学校的第二名!
  评析:作为教师,总希望自己的教育是立竿见影,但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发现自己苦口婆心的教育收效甚微时,便痛心疾首,大声斥责,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朝老师预料的方向行进,甚至离教师追求的教育价值越走越远,最后教师成了学生心头的最恨。
  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给行为过失的学生注上“道德败坏”的标鉴,从而心生厌烦,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行为过失在所难免。但青少年向善向上的本质,是需要保护的。学生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小军的经历、表现有他的特殊性,张老师面对小军的这些“往事”,没有丝毫的挖苦、指责、排斥,而是以足够的耐心、善意地点拨、帮助,期待着他的感悟。一旦他有所行,有所悟,便不失时机地给予帮助、表扬和鼓励,努力地保护他的自信和自尊,从而使小军不断进步。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人们常说,教育要“目中有人”,我们在了解、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学生时,既要注意他们的“共同点”,更要关注他们的“特殊性”,要把学生的“共同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起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固然不对,可能陷入经验主义的泥塘。但是,在教师的视野里,如果总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也就不可能首先将学生生命中的“大石块”放入他们的生命之瓶中。
  一个常见的现象,一番深入地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路径,下次再碰到时,你的策略一定是充盈智慧的,做一名智慧的教师,让你我从思考开始吧!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有了爱心、责任心,便会一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深刻、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修正自己的低效或无效行为,努力营造师生和谐和温馨的课堂氛围。《英语课程标准》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也强调:“要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思考了如何进行小学英语兴趣教学,使小学生对英语充满浓厚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后,我
期刊
随着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基本知识的日益普及,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孩子逐渐被家长们广泛认同。家庭教育搞好了会促进学校教育,使学校教育成效得到巩固和强化。反之,会影响学校教育,降低学校教育的效果。为此,我校开办了家长学校,以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拓展了育人环境,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培养祖国的花朵和提高家长的素质及家庭教育的质量,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  由于我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
期刊
【摘 要】师幼之间如春夜喜雨润物无声,而不是生硬的搬与套、灌与输,而是自主释放,自在吸纳。幼儿教育的乐趣,就是师幼情态的互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命如胶似漆,融会贯通。  【关键词】润物无声 职业倦怠 师幼情态  幼儿教师的快乐是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之快乐,幼儿教师的快乐必须建立在自己的精神生命快乐之上,幼儿教师的生命意义体现在育人的成功,创造事业的成功,这种成功是人类的,是精神层面所特有的。我们能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身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义是以知识为本,目标是结果性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以育人为根本培养目标的教学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促使教学大纲转变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教学大纲原有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把“双基”扩展为“四基”。课程标准在教学大纲对能力的要求即“
期刊
【摘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物化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一是教师多方面的专业素养,二是对上课内容要有足够的准备,三是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要有足够的兴趣,并做好终身从教的心里准备。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才是唯一的。  【关键词】提高 小学 数学 课堂效率 方法  数学教学要在教学上取得明显的进步,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思维想象的空间,把握教学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它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而不仅仅是“传授”。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和途径。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
期刊
教育的不断改革引导我们不断的深思,究竟该采取如何的方式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方不愧于这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播者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劝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仅
期刊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下面本人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谈几点体会。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
期刊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立足课堂,点燃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为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兴趣及自信心,在教学时,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是在
期刊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就小学阶段来说,自主学习是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效果保障。本文着重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一侧面探析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教学,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因材施教,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积累丰富的教学机智,游刃有余地驾驭好教材,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才是我们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