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思维想象的空间,把握教学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它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而不仅仅是“传授”。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和途径。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完善落实探究式教学的各个环节
首先,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由教师做主角变为师生互动为主;由单纯的知识、能力的传授变为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由知识的被动的建构者变为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内化;课堂教学由“传授型”、“灌输型”变为“体验型”、“参与型”、“实践型”。
探究型学习中教师要成为“向导”、“参谋”。教师成为“向导”,不再单纯向学生传授教材中固定的知识,而是提供相关的数据、材料、事件、问题和想法等,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准确资料,努力使学生能得到研究和探究的气氛;教师成为“参谋”,是通过教师的参与激励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与原有知识的衔接以及提供相关的方法和有价值的线索。
其次,要创新探究性学习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是极为重要的,设置问题是否合理,是否合乎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火花的燃起;问题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出发点。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首先必须考虑到每个问题的合理性。第一个问题的提出很关键,因为这个问题的设置,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程度与现有知识的掌握,并且难易度要合理,若较为简单或较难,则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所以一般应略高于学生的现有程度,这样学生才会有一定的动力,追求更高的知识理解。其次,知识梯级状态的设置要合理,步骤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恰当合理的梯级步骤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以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另外,合理的梯级设置能使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得到巩固,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第三,对所提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切实检查。一个好的制度的形成,落实很重要。
第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式和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可根据其选定的“问题”或“议题”要求,自行组织小组,决定学习的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可行的学习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学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查阅文献、自学等。在合作小组的内部探究性活动中,既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又要培养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它有利于扩大参与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来辅助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既需要传统教学手段又需要现代化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把课堂所需的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传递给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形式可多样化。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动态展示将复杂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从网上查找资料完成论文,这样的师生互动可以提高教学密度,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反思
首先,新型课程观对我们的挑战。
新型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要转变思维方式,改变以前单一、狭隘的教材和传统的课堂对我们的思维束缚。与教材相关的一切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课堂可以延伸至整个社会,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师通过整合资源、预设情境,使整个课堂贴近生活,既能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又能提升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其次,传统评价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就是成绩;而现在新课改下探究方式的最终评价变得立体丰富起来,既有传统的考试成绩,也增加了教师对学生每学期的评议和每阶段的考查。这使得我们应转变思维方式,从各个环节去审视学生,培养一个立体真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第三,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来看,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模块化等课程组织形态的变革、教和学的方式的变化,就是在教学的内容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把文化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加了进来;另外选修模块《科学思维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等模块也是新内容。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拥有一桶水。相信这一说法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中仍然是正确的。所以,作为教师应着眼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课程和学生,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作好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遵循新课改基本原则的重要方法,我们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运用多媒体和小组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联系时政分析热点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使之成为知识素养好、人格健全的公民。
一、完善落实探究式教学的各个环节
首先,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由教师做主角变为师生互动为主;由单纯的知识、能力的传授变为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由知识的被动的建构者变为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内化;课堂教学由“传授型”、“灌输型”变为“体验型”、“参与型”、“实践型”。
探究型学习中教师要成为“向导”、“参谋”。教师成为“向导”,不再单纯向学生传授教材中固定的知识,而是提供相关的数据、材料、事件、问题和想法等,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准确资料,努力使学生能得到研究和探究的气氛;教师成为“参谋”,是通过教师的参与激励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与原有知识的衔接以及提供相关的方法和有价值的线索。
其次,要创新探究性学习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是极为重要的,设置问题是否合理,是否合乎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火花的燃起;问题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出发点。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首先必须考虑到每个问题的合理性。第一个问题的提出很关键,因为这个问题的设置,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程度与现有知识的掌握,并且难易度要合理,若较为简单或较难,则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所以一般应略高于学生的现有程度,这样学生才会有一定的动力,追求更高的知识理解。其次,知识梯级状态的设置要合理,步骤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恰当合理的梯级步骤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以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另外,合理的梯级设置能使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得到巩固,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第三,对所提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切实检查。一个好的制度的形成,落实很重要。
第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式和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可根据其选定的“问题”或“议题”要求,自行组织小组,决定学习的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可行的学习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学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查阅文献、自学等。在合作小组的内部探究性活动中,既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又要培养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它有利于扩大参与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来辅助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既需要传统教学手段又需要现代化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把课堂所需的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传递给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形式可多样化。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动态展示将复杂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从网上查找资料完成论文,这样的师生互动可以提高教学密度,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反思
首先,新型课程观对我们的挑战。
新型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要转变思维方式,改变以前单一、狭隘的教材和传统的课堂对我们的思维束缚。与教材相关的一切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课堂可以延伸至整个社会,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师通过整合资源、预设情境,使整个课堂贴近生活,既能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又能提升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其次,传统评价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就是成绩;而现在新课改下探究方式的最终评价变得立体丰富起来,既有传统的考试成绩,也增加了教师对学生每学期的评议和每阶段的考查。这使得我们应转变思维方式,从各个环节去审视学生,培养一个立体真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第三,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来看,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模块化等课程组织形态的变革、教和学的方式的变化,就是在教学的内容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把文化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加了进来;另外选修模块《科学思维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等模块也是新内容。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拥有一桶水。相信这一说法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中仍然是正确的。所以,作为教师应着眼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课程和学生,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作好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遵循新课改基本原则的重要方法,我们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运用多媒体和小组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联系时政分析热点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使之成为知识素养好、人格健全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