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习经典(上)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ao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习近平在公开讲话和演讲中,依旧坚持着“中国风格”话语表达方式,引经据典、融情于理,平“语”近人,引发广泛共鸣。回首2018,一起重读“习语”中的经典。
  改革创新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习近平谈得最多的就是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谈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习近平多次引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2018年2月14日,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典出】(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释义】本义是指春天万物复苏,树林里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奔腾的激流中,前面的波浪主动让位给后面的波浪。这里的“陈叶”“前波”可指旧事物;“新叶”“后波”可指新事物。
  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典出】(春秋)文子《文子·上义》
  【释义】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制;如果符合实际情况,就不一定非要遵循旧俗。
  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周易·系辞下》
  【释义】事物到了窘困穷尽的时候就应当有所变化,变化之后才能通达,通达之后才能长久。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南宋)张械《论语解·序》
  【释义】随着实践的深入,人的知识会增长,认识也会更加精进,而这种认识的深化又反过来让他的行动变得更通达、更有方向感。强调知行合一,不断地把前一步的认知和实践形成的经验作为下一步行动的基础,这样这个事业才会越来越进步。
  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周易》
  【释义】天的运行刚健有力,与之相应,君子的品格也应像天的刚毅奋进一般,奋发图强、阳光健康,自我求新、永不止步。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奋斗实干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22次提到“奋斗”一词。他的话发人深思,又催人奋进。中国已进入新时代,这也必定是奋斗者的时代!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近70年奋斗,我们的人民共和国茁壮成长,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典出】(南宋)朱熹《春日》
  【释义】很容易便认识了东风的面目,这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东风”暗喻教化,“春”则暗喻孔子倡导的“仁”。隐喻我们看到万紫千红便感到春的存在,正如看到万物的生意,便感到“仁”的存在一样。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典出】《书·大诰》
  【释义】勤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先挥汗耕耘、适时播种,后才有丰收的喜悦,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这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奋斗精神的赞美。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一片甲骨惊天下  人生聪明识字始,字从何来?来自殷墟。  刀耕火种的汗水,划过龟甲、牛骨,篝火旁刻下的一笔一划,开启了整个民族的文明历程。  汉字,线条流畅;汉语,字正腔圆。  祖先的智慧从一片片甲骨中传承,文明信史从此落于笔端。  古朴中蕴藏智慧,隽永里绽放辉煌。  一件青铜传百世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鼎为何物?国之重器。  四足双耳的厚重,是礼仪之邦的气度;  雷纹为地,盘龙叱咤,饕餮威武,
期刊
《见字如面第2季》第11期:的主题是成长,姚晨作为朗读嘉宾选择了台湾作家简媜写的《给孔子的一封信》。文章中简媜替代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母亲,给孔子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情真意切,讨论的教育问题发人深思。  孔子先生您好:  很不好意思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我是您的崇拜者,现在在做家庭主妇,我一共生了三个孩子,有一个老公。  实在是很不得已的啦,我也不知道您家电话(一O四说没有登记),只好写信;我也没有念
期刊
近阶段,有意无意地读了不少唐代的“访不遇”诗,出于好奇,我将《全唐诗》中的“访不遇”诗随便数了一下,竟有99首之多。最早的一首“访不遇”诗当是宋之问的《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唐代以后,逐渐减少,笔者查阅了一下《宋诗钞》,宋代的“访不遇”诗仅有12首,元明清以来,就更少了。  但我总觉得,古人的“访不遇”,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情志,一种幸福。我羡慕他们的“访不遇”
期刊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有一位范姓古董商携带了一些有神秘字符的甲骨到北京,给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看。王氏鉴定甲骨上的文字应是三代古文,并让古董商替他大量收购。甲骨文的发现,随即引发了民间对甲骨的私掘热潮。一时间,古董商、药贩子、考古学者、金石学家都纷纷涌向河南安阳市的一个小村庄。  甲骨文——中国汉字的鼻祖  最初,小屯村当地居民在耕地、挖地基等生产、建筑等活动中不断发现这种有字的甲骨。挖
期刊
“戊子贞,其烄于洹泉。”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孕育了安阳儿女,也滋养了灿烂的古都文明。在洹河之滨这片战略要地上,发生过无数次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随着考古发掘,被湮灭3000余年的古都遗址重现于世人面前。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建筑的先进水平。  考古发掘 聚焦殷墟遗址坐标  殷墟古称“北蒙”,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甲骨卜辞中又称其为“商
期刊
泥封也称为“封泥”。泥封的出现,源于古代的人们处理公务的需要。在古代,人们因为处理公务的需要,把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简或木札上,封发的时候,装在固定形式的斗槽或口袋里,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塞进去一块胶泥,然后在这块胶泥上盖上印章,作为信验,也就是凭证,以防私拆。这种钤有印章的胶泥块称为“泥封”,泥封的使用在秦、汉时期很流行,魏晉以后渐废。  由此看来,泥封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印
期刊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1959年游访安阳殷墟时,赞美安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时留下的诗句。  翻开华夏史册,处处可见安阳源头文明的踪迹——甲骨文在安阳发现、颛顼帝喾二帝生活并葬于安阳、《周易》诞生于安阳,安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字之根、人祖之根、文化之根。  这里的故事,从三千年前讲起  据《尚书》《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距今3000
期刊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39年春天出土于安阳市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鼎,是中国乃至世界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是青铜铸造史上的璀璨明珠,为“世界之最”。  该方鼎厚重典雅,气势
期刊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瓊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国风·卫风·木瓜》
期刊
武德四年,为整治币制混乱,唐高祖参照西汉五铢标准进行货币改制,易铢为宝,唐代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实实在在加了一码。因“铢”而现的贞观盛世之年,以财富之盛被誉为“金铢年”。贞观之治恰逢丁亥猪年,“金铢年”便被民间流传并等同于“金猪年”。  也是始于唐代,殿试及第的进士们,如果其间有人在今后任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以“朱书”即红笔题名于雁塔。因“猪”与“朱”同音,“蹄”于“题”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