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析“进口超出口”的战略意义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32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末,在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体系重组的浪潮中,中国凭借着资源及成本优势承接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传统的制造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制造大国、全球贸易大国。但是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纠结于复苏与平衡之间的全球经济,越来越凸显出其复杂性,全球的贸易模式也正慢慢发生变化。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2010年上半年外贸数据:1~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548.8亿美元,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进口6497.9亿美元,进口比出口加快17.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正在向全球输出需求,这将有可能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扭转失衡的新动力。
  
  任何一个发展战略都是有阶段性的,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实现由依托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向培育竞争优势的贸易平衡战略转变,是中国对外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开放型经济的更高层次。长期以来,我国外贸政策的重点始终集中在出口,作为以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贸易大国而言,出口有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资本深化、高附加值和国民经济具有更强吸纳力为特征的贸易强国来说,进口的稳定发展就具有更深远的战略意义。
  
  进口超出口——中国开始向世界输出总需求
  
  美国财政部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这一年里,世界总需求下降了0.6%,中国实现内需增长13%,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6个百分点。中国的经济刺激措施促使美国对华出口在2009年下半年增长了15%,而美国同期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减少了13%。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贸易国,而中国也有望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据日私营机构大和研究所估计,中国上半年的名义GDP为5.52万亿美元。而经济学家对日本同期名义GDP的预期均值为5.26万亿美元。预计中国2010年全年的GDP也可能会超过日本。此外,中国已经是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巴西、智利等重要经济体最大贸易伙伴,是这些经济体的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进口对这些经济体的迅速复苏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进口增速开始超过出口增速。今年1~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情况好于预期,据海关统计,进出口总值实现1354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1%,比2008年同期增长9.6%。其中进口6497.9亿美元,同比增长52.7%,比2008年同期增长14.2%;出口705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比2008年同期增长5.7%;贸易顺差为553亿美元,下降42.5%,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向全球输出总需求。
  
  中国进口加速增长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和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水平和比较优势在贸易上的真实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正赶上了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体系重组的浪潮。欧美发达国家将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产制造环节,甚至部分低端服务业大规模向外转移,特别是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潜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强的新兴市场地区。我国紧紧抓住这一全球化分工的机遇,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迅速融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日益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出口基地,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靠庞大的出口制造出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中国也由此迅速崛起为全球贸易大国。在2009年中国出口剧烈收缩的情况下,前三季度的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仍然高达26.5%。中国出口占全世界的份额从2000年的3.86%迅速上升到了2008年的8.9%,出口份额同等水平的提升,德国用了11年时间(1950年至1960年),日本用了20年时间(1964年至1984年),而中国只用了9年时间。
  事实证明,建立在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上,粗放型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继续。通过比较优势战略形成追赶和超越发达国家的充分动力,其发展失衡和利益分配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金融危机更让我们认识到了这种出口依赖型经济的脆弱性,中国外贸战略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关键时点。
  
  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在评价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人们几乎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出口上,从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到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都是如此。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作为拉动总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的贸易差额的增加对短期产出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出口是注入,与短期产出正相关;进口是漏出,是国民收入的漏出项,是经济增长的减量因子,与短期产出负相关,受此重商主义影响,我国外贸领域中的“重出口轻进口”思想一直十分突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口明显少于出口,除1993年为贸易逆差外,其余年份均有相当规模的顺差。特别是2004年以后,进口增速明显低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急剧增多。仅从量的角度看,顺差扩大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然而,若从质的角度考察,净出口规模的大小并不一定等同于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关注贸易顺差下中国的贸易利得比关注贸易顺差本身更加重要,从贸易利益分配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的贸易顺差对于增进国民福利,警惕增长失衡,解决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需要调整和转变我国“流出财富,留下顺差”的贸易政策体系,致力于贸易平衡。
  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通过资本品进口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在不断技术改进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动态效益,促进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引导自主技术创新,通过进口替代低效率产业,将生产要素转移到高效率产业,带动产业升级,获取结构效率。我国目前资本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产业结构优化、规模经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扩大进口来实现。
  近年来,我国的进口增长加快,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货物贸易第三大进口国。但是与出口相比,进口对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还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长期以来,在分析与评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往往把净出口与投资和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出口和贸易顺差上,然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绝不可忽视。
  从进口对对经济增氏的贡献度和拉动度方而来看,30年来我国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仍然达到了0.239,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进口增加所起的拉动作用为23.9%;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平均达到2.243,表明进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2.243个百分点。   此外进口对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作用也十分明显,计算表明,在其他条件恒定时,消费品进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提高国内消费水平上升0.699个百分点。
  
  日本“贸易立国”战略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从发展阶段、增长模式和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等方面看,目前中国经济与上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更为接近,因此,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和贸易立国战略的得失给当前的中国很大的启示。战后日本能够积累巨额资本,带动经济起飞,与及时、成功地实施“贸易立国”战略密不可分。日本的“贸易立国”政策也使得日本与美欧发达国家在主要产业问竞争力差距拉大,贸易不平衡加剧,出口市场集中在欧美国家。巨大贸易顺差支持下,日本198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成为最大债务国,日美贸易摩擦急剧升级。日本政府意识到长期依靠贸易盈余的发展不可为续,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进行战略调整,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政策,积极向海外扩张,将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产业转移到海外,限制原材料工业发展,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强进口能力,通过“优化外源式开放”和“启动内源式开放”两大战略,促进经济结构升级。
  优化外源式开放战略 外源式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出口市场和外商投资、分包等方式融入国际生产与贸易体系的开放路径。目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条件与日本20世纪70年代初期情形有诸多类似之处,从贸易战略转型的经验来看,我国以外贸、外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至少还有5年左右的过渡期。因此,我国仍然需要在总结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通过优化出口结构与战略选择外包、外资并举,将出口导向型升格为外源式开放型战略,提升中国参与企业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权力层次,摆脱被动式的“加工贸易型态”,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
  启动内源式开放战略 内源式是指主动利用进口市场和对外投资、产业转移等方式搞活国际国内市场的开放路径。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下,企业单靠从外源式开放中获取模仿、学习机会来提升企业自生能力是有限的,难以实现向“内需主导型”大国发展模式转型,因此,当前我们很需要启动内源式开放战略:一是通过主动利用战略进口和国内产业转移,开放搞活国内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将培育企业的自生能力必须与进口选择相配合。通过发挥我国拥有国内大市场优势的主动权,战略选择有利于本地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进口技术、商品结构,以拉动内需并提高本地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和开放,加强地区内部的经济合作、促进地区间贸易和资金的流动,不仅使得这些地区获得更多的技术模仿、学习机会,而且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当地企业的自生能力。二是积极鼓励海外投资和产业外移,促使中国企业主动加快融入全球和区域经济体系,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能力和定价权。
  
  将扩大进口贸易作为贸易平衡战略转向的切入点
  
  当前,中国外贸战略结构转型正在加速推进,调整贸易发展模式、贸易结构和贸易政策势在必行,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度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实现贸易平衡。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政策的重点都集中在出口,并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出口政策促进和调控体系,而进口调控政策相对滞后,并偏重于生产型进口导向政策,最终消费品进口少,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较为薄弱,尚不能完全适应积极扩大进口的需要。特别是进口管理体制不健全,进口效率不高、进口商品结构不甚合理,战略储备性商品进口少、软性技术进口少以及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
  因此,中国应从宏观上调控进口产品的商品结构,从而带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做好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进口。一方面,对于国内稀缺、生产成本高的资源型原料可用进口原料予以替代,并建立国内外统筹的资源开发储备体制;另一方面,对国内支柱产业和技术落后产业则可采用进口促进策略,着重引进关键设备和创新技术,在分享国外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保证国内经济、对外贸易长期健康发展,提升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促讲内需型经济增长。
其他文献
区域地理让学生感到难学的原因在于区域差异性和综合性,不同区域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相差很大,而教师生活的空间和活动范围有限,在学习区域地理的时候学生要受到四个方面的限制。第一是空间的限制,农村中学的学生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没有去过太多的地方,学生们所理解的区域就是自己所接触过的地方,也就是他们视野所及的范围内,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村学生的视野范围是有限的;第二是时间的限制,某些地理现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贫困寄宿生住宿费和对贫困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的“三免一补”,学生辍学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尽管如此,我乡镇学校的教育质量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在各学科中,数学学科尤为明显,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低,教学质量相应也差.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也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在学生学习
在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比重逐年增大的今天,文化产业以及高额逆差在近年来越发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动漫产业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的重要的文化产业组成部分,本文以
我们知道,任何实验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验证性和探究性,两者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在新课程实验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化学实验中的验证功能,更要把化学实验中的探究功能放在教
在多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中,笔者时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激情四射、眉飞色舞,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至昏昏欲睡。导致这个现象的出现大致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学内容不新颖。高三历史复习课多是对高一高二所教内容的强化学习和加深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较为熟悉。二是教学观念陈旧。三是教学方式过于单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学科地位不高。历史学科因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面对当前以综合能力测试型为主的生物高考,经常听到教师们议论:现在的生物课难教,知识点多,讲过不只一遍的题目,只要转变一下形式,学生考试照样出错,为此常埋怨学生学习不刻苦、不灵活。同时,很多学生也反映:生物学难学,知识零散且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想象和死记硬背;对一些生物学原理掌握差不多,对单一的某些题目也会做,可一旦某些知识在综合题中出现就束手无策,不能灵活应用。以上现象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正】 现代家庭选择合适的投资,既能使您适度消费,生活得更美好,又有实现其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因此,在作出投资方式选择之前,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正确处理消费和积蓄的关系
摘要:文章分析了房地产企业会计中存在的严重信息失真和偷漏税严重两大主要问题,讨论了形成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会计;问题;对策    一、问题背景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为了规范投资性房
摘要: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以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得以保证和实施的重要环节。而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因此在新新经济下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观点,其次,对新经济及其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资本配置最优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成效。这既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生物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通过我校的课堂改革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一堂成功的生物课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 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参与者,学生尽管是课堂上的被引导者和知识的接受者,但他们才是课堂学